下书看 > 女帝谢樱传 > 第384章 前车之辙

女帝谢樱传 第384章 前车之辙

    “我忽然感觉心惊肉跳,”谢樱按捺住心中的不安,李自成的名字一直在她的脑海中盘旋,盘旋……

    她如今只是均田,并且因为去年遭灾,收上来的税银也不过三瓜两枣,返还回去也无伤大雅,明年恢复生产,休养生息之后还是要照常收税的。

    李自成当年可是正儿八经的均田免粮,承诺免税三年,德政相较她有过之而无不及,最终却兵败身死。

    她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李自成?

    这个问题在谢樱的脑海中闪现了一下,便挥之不去。

    她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李自成?

    谢樱脑海中不断回响着这句话。

    李婳见谢樱忽然面无血色,急忙抓住她的手摇晃起来:“怎么了,你想到什么了?”

    李婳的声音让谢樱的理智回来了几分,谢樱使劲摇摇头,将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都从脑子中甩出去。

    她绝不会成为第二个李自成。

    她见过最成功的范本,就算中间有需要摸索,需要和这个时代磨合的地方,她也一定会找出一条道路来。

    “咱们后方的问题,除了你之前在帐中说的那几样之外,还有没有别的问题或者端倪?”谢樱喝口水压住心惊,看向李婳。

    李婳摇头:“没有啊,就算有许多细枝末节的问题,咱们都在慢慢摸索着解决,前儿刘叔年还给咱们寄了信过来,说在后方稳扎稳打,效果不错呢。”

    “不过咱们以后地盘越来越大,问题肯定越来越多,你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问题,”李婳劝道。

    谢樱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了一句话。

    一句在历史课本中出现过很多次,她读过、背过很多次的话。

    “尽管农民军可以取得一时胜利,但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政治纲领和改革方案。

    这就是问题所在。

    谢樱按了按眉心:“你先回去吧,通知大家明儿一早过来,我有要事要说。”

    “行,那你先自己冷静下,”见谢樱状态实在不好,李婳难免劝道,“常言道灯花爆,喜事到,你也别太过烦恼了。”

    “行,我知道了,”谢樱下了炕,将两盏蜡烛放在书桌上,摆明了是准备熬大夜。

    北风呼号,谢樱坐在桌前,脑中纷乱如麻,一会儿是李自成,一会儿是洪秀全,史书上许多人的名字不断在脑中盘旋打架。

    谢樱按了按眉心,听着外头的风声,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整理思路。

    只要尽量绕过他们曾经的坑,就算不能取得十分成功,那也八九不离十。

    谢樱开始在纸上落笔:

    “第一,论述农民阶级局限性最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便是正确理论和制度,制度纲领目前虽然有,但那本小册子终究只是个雏形,具体的细则还是要进一步拟定,最好能出台一系列可行性高的系统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出台了文件,但由于可行性不高且不被重视,最终不了了之,李自成均田免粮,结果免粮后财政出问题,手下士兵也一触即溃。”

    谢樱回想着前人走过的弯路。

    只要先解此事,那便能避开第一个坑。

    更加具体明确的纲领,更加系统性的文件和实施策略。

    第一条整理出来,谢樱整个人安定了不少,开始拼命回想着看过的史料和各色书籍,拼命回想可能出现的失误。

    看着纸上“财政”二字,谢樱在上面画了大大一个圈。

    本朝大厦将倾,也是因为该死的土地兼加上官员贪墨导致国库空虚,钱这个东西,不管干什么都绕不过去。

    “第二,钱,”谢樱落笔在纸上,脑中思路愈发清晰,“税不能不收,收不上税一是因为土地兼并,二是因为对读书人免税。”

    “民间只要有土地买卖,就一定会有土地兼并,小农经济为主导,生产力极度不发达的农业社会,并不能像工业社会一样,一刀切的禁止买卖耕地。”

    谢樱在“买卖耕地”和“收税”两个字上画了一个圈,心中有了分寸。

    “再者便是官员贪墨导致国库空虚,不管是李自成还是洪秀全,取得成绩之后疯狂享乐,争权夺利,直接从上方开始瓦解,”谢樱按了按眉心,“这事儿到底得防微杜渐,多管齐下才是。”

    太阳底下真没什么新鲜事儿,谢樱暗骂,整日吃喝嫖赌的享乐,时间久了人不腻吗?

    快乐阈值不断被拔高,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会越来越强大,一味骄奢淫逸最后也不过是陷入虚无。

    外头北风呼号,北风刮落吊死在树上的枯叶,刮走谢樱脑中的一堆乱麻。

    “第三,便是军事问题。洪秀全当年内部散伙,石达开率军出走,最终兵败身死,一来因为借助鬼神起势,根基不稳,二来内部人心松散,兵败如山倒。”

    “至于李自成,”谢樱按了按眉心,“李自成么?山海关之败,到底还是因为操之过急,要想避开这个坑,当务之急是要发展火器。”

    尽管她们手上也有火炮、火铳和火药,但到底数量少,若是要一统天下,东南大营还有战船和火铳在等着她们。

    “除了发展火器之外,便是稳扎稳打,还是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谢樱望着窗外想一想,“还有找好军事同盟。”

    在“同盟”二字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圈,很快便衍生出来第四个问题。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对待豪强地主和朝廷投降的官绅不能一昧喊打喊杀,他们会联合起来帮朝廷,更不能一昧宽松纵容,否则要么重蹈本朝覆辙,要么人家干脆诈降之后在背后捅刀子。”

    “还有降兵降将,若是有人来投降应当如何?”

    相比直接正面开战,谢樱更愿意先打一顿之后以招降为主,毕竟打仗一事,牺牲越少越好,况且降兵多少有点作战经验,箭矢射过来也知道往哪里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