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谢樱传 第407章 旧相识
热门推荐:
长春江湖往事
邻家护士
我的侄女最近有点怪
核爆刀法,我在废土一刀一个
震惊,奸相他是将军的白月光
好莱坞:导演旋风
穿越的目的?竟是找可爱的妹子?
校花倒贴,我太难了
综影视快穿绑定炮灰复仇有奖系统
“皇上要后宫三千佳丽,从皇后到妃嫔,上上下下几万号人,俱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所耗银钱不尽其数,但女人做皇帝,纵使后面要养面首,也要不了太多人,”陈寻对谢樱拱了拱手,算是致歉,“这样下来,就能省不知多少钱,此其二。”
“虽说将军膝下并无子嗣,可无子嗣也有无子嗣的好处,袁绍废长立幼最终导致袁家兄弟同室操戈,曹军不攻自破。”
“古往今来多少乱子,都是因为兄弟不睦、同室操戈而起?将军膝下无子嗣,倒是不必顾忌着这个了,此其三。”
“方才将军和李相也说了,女人一定能保证孩子是从中自己肚子中出来的,内廷修彤史的那帮人,至少可以全部裁掉不必养着了,上上下下算起来,省出来的银钱不计其数,言官们喊了多少年的节俭,这不就轻而易举的做到了?此其四。”
陈寻的话音慢慢落下,谢樱和李婳都笑了起来,至少一句“李相”,让二人都格外满意。
剩下人也都笑了起来。
“当真是人不可貌相,”谢樱笑着开口,“陈先生看着古板,没想到竟然是如此幽默风趣之人。”
修彤史的人,基本上就是主要记载皇帝房事之人,生怕哪个妃子跟人通奸生出了野种。
本来有些严肃的气氛,被陈寻这么一打岔,瞬间快活了许多,就连钱飞等人心头也是松了一口气。
在头顶悬挂了许久的石头,也算是能落下来了。
谢樱拍了拍手,两边有人端上菜肴,但依旧没有酒水。
“我们军中实在是条件有限,还请大伙儿莫要嫌弃,”谢樱伸了伸手,“我军中一向禁酒,我也不喜欢饮酒,所以我们城中众人,能不饮酒就不饮酒,还请各位见谅。”
众人都对谢樱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早有耳闻,是以只有各式阿谀之词。
“古往今来,多少人为这饮酒误事,如今长安初定,不饮也好……”
谢樱笑道:“等咱们平定天下后,我一定在京城设宴,将这酒换成庆功酒,大家不醉不归!”
那角落里的中年男子站起身来表态道:“我等从前虽为朝廷命官,如今以茶代酒,敬将军一碗,还请将军宽恕从前之事。”
李婳在一旁低声道:“这便是之前的长安知府,江去浊。”
“你就是新上任的长安知府?”谢樱低头问道。
“下官江去浊,是今年六月新上任的长安知府,”中年男子身形消瘦,两鬓斑白,他这长安知府做了还不到半年。
谢樱看着眼前人,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对劲:“我怎么觉得你看着,有几分眼熟?江去浊?
这人他有印象,为了筹集军粮还被申饬了一顿,倒是个可用之人。
眼前的中年男人缓缓开口:“在下当年跟将军,确实是有一面之缘。”
这些不仅是谢樱,就连一旁的李婳也瞪大了双眼。
江去浊缓缓开口:“在下当年在惠州任巡按御史,还和将军差点一道葬身火海了……”
“快别胡说了,当年在惠州帮我们的那位御史叫江祥,他家孩子当时还没生下来呢,怎么会是你这般……”
那句衰老,谢樱没说出口。
五年的时间过去,纵使对当年只有一面之缘的人再怎么记忆模糊,谢樱也记得江祥没这么老。
至少那会儿还是个大好青年的模样。
“这……江大人原名是叫做江祥,”一旁知道内情的文人急忙补充。
“在下不才,前两年改了名字,”江去浊缓缓开口。
一番话,好似盛夏正午丢下的重物,在阳光的照耀下,惊起点点回忆的尘埃。
谢樱愣了一下,随后笑道:“没想到咱们今日峰回路转,竟然遇到了曾经的恩人。”
“只是几年不见,大人的模样变化太大了,只有眉眼间依稀瞧得出当年的模样,”谢樱感叹了一番。
“江大人那是操劳太过,未老先衰了,”一旁有人随口说道。
这会儿宾主尽欢,谢樱说的也确实是实情,众人见状,干脆顺着谢樱的话开始夸江去浊。
但显然,江去浊对这样的场面应付起来,已经格外老练。
说话间,侍者端上了新的食盒,将碗中的鱼摆放在众人面前。
“你这随从也忒不懂事,”有人忽然开口,惊得那随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还是急忙跪地求饶。
“怎么了?”谢樱看着眼前的桌子,她倒是没看出来什么问题。
“凡是宴席上有鱼,鱼的摆放都是有讲究,鱼头向来是冲着尊者,这人竟然将鱼尾冲着将军,分明是没把您放在心上,”那人尽管喝的有点多,但仍旧条理清晰。
谢樱哑然,平复了下心情后无所谓道:“我没那么多讲究。”
“若是一个人的位子因为一条鱼的摆放而动摇,亦或者因为菜肴和座位的安排不当而感到被冒犯,那只能说明,他本身就德不配位。”
“毕竟只有摇摇欲坠的身份和地位,才会被一条鱼所撼动。”
众人闻言都笑起来,那侍者也松了一口气。
菜过五味,谢樱瞧了瞧天色:“既然各位都有意祝我成事,从明日起,还请大伙儿助我一臂之力。”
说着谢樱端起茶杯站了起来。
众人急忙推脱不敢,一番客套之后便散了席。
许方端上来两杯茶,谢樱伸了伸手:“请。”
江祥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散席之后,他又被谢樱叫住叙旧。
“江大人妻儿老小,可在长安?”谢樱问道。
“妻儿我一并带过来了,只是老母亲还跟着哥哥在老家,”江祥干脆如实相告。
一番交谈之后谢樱才知道,原来江祥是发觉新政之后弊端初现,再三犹豫后还是决定上书弹劾,但被张济承一党打压。
再加上皇帝对洪永之事重拿轻放,他上书之后还被打了廷杖,但终究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改了姓名为江去浊,原为激浊扬清之意。
虽说朝中众人都明白他的意思,但奈何江祥为人虽然耿直,做事却实在滴水不漏,锦衣卫监视了几日,最终也只得出个油盐不进,读书读傻了的结论。
“虽说将军膝下并无子嗣,可无子嗣也有无子嗣的好处,袁绍废长立幼最终导致袁家兄弟同室操戈,曹军不攻自破。”
“古往今来多少乱子,都是因为兄弟不睦、同室操戈而起?将军膝下无子嗣,倒是不必顾忌着这个了,此其三。”
“方才将军和李相也说了,女人一定能保证孩子是从中自己肚子中出来的,内廷修彤史的那帮人,至少可以全部裁掉不必养着了,上上下下算起来,省出来的银钱不计其数,言官们喊了多少年的节俭,这不就轻而易举的做到了?此其四。”
陈寻的话音慢慢落下,谢樱和李婳都笑了起来,至少一句“李相”,让二人都格外满意。
剩下人也都笑了起来。
“当真是人不可貌相,”谢樱笑着开口,“陈先生看着古板,没想到竟然是如此幽默风趣之人。”
修彤史的人,基本上就是主要记载皇帝房事之人,生怕哪个妃子跟人通奸生出了野种。
本来有些严肃的气氛,被陈寻这么一打岔,瞬间快活了许多,就连钱飞等人心头也是松了一口气。
在头顶悬挂了许久的石头,也算是能落下来了。
谢樱拍了拍手,两边有人端上菜肴,但依旧没有酒水。
“我们军中实在是条件有限,还请大伙儿莫要嫌弃,”谢樱伸了伸手,“我军中一向禁酒,我也不喜欢饮酒,所以我们城中众人,能不饮酒就不饮酒,还请各位见谅。”
众人都对谢樱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早有耳闻,是以只有各式阿谀之词。
“古往今来,多少人为这饮酒误事,如今长安初定,不饮也好……”
谢樱笑道:“等咱们平定天下后,我一定在京城设宴,将这酒换成庆功酒,大家不醉不归!”
那角落里的中年男子站起身来表态道:“我等从前虽为朝廷命官,如今以茶代酒,敬将军一碗,还请将军宽恕从前之事。”
李婳在一旁低声道:“这便是之前的长安知府,江去浊。”
“你就是新上任的长安知府?”谢樱低头问道。
“下官江去浊,是今年六月新上任的长安知府,”中年男子身形消瘦,两鬓斑白,他这长安知府做了还不到半年。
谢樱看着眼前人,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对劲:“我怎么觉得你看着,有几分眼熟?江去浊?
这人他有印象,为了筹集军粮还被申饬了一顿,倒是个可用之人。
眼前的中年男人缓缓开口:“在下当年跟将军,确实是有一面之缘。”
这些不仅是谢樱,就连一旁的李婳也瞪大了双眼。
江去浊缓缓开口:“在下当年在惠州任巡按御史,还和将军差点一道葬身火海了……”
“快别胡说了,当年在惠州帮我们的那位御史叫江祥,他家孩子当时还没生下来呢,怎么会是你这般……”
那句衰老,谢樱没说出口。
五年的时间过去,纵使对当年只有一面之缘的人再怎么记忆模糊,谢樱也记得江祥没这么老。
至少那会儿还是个大好青年的模样。
“这……江大人原名是叫做江祥,”一旁知道内情的文人急忙补充。
“在下不才,前两年改了名字,”江去浊缓缓开口。
一番话,好似盛夏正午丢下的重物,在阳光的照耀下,惊起点点回忆的尘埃。
谢樱愣了一下,随后笑道:“没想到咱们今日峰回路转,竟然遇到了曾经的恩人。”
“只是几年不见,大人的模样变化太大了,只有眉眼间依稀瞧得出当年的模样,”谢樱感叹了一番。
“江大人那是操劳太过,未老先衰了,”一旁有人随口说道。
这会儿宾主尽欢,谢樱说的也确实是实情,众人见状,干脆顺着谢樱的话开始夸江去浊。
但显然,江去浊对这样的场面应付起来,已经格外老练。
说话间,侍者端上了新的食盒,将碗中的鱼摆放在众人面前。
“你这随从也忒不懂事,”有人忽然开口,惊得那随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还是急忙跪地求饶。
“怎么了?”谢樱看着眼前的桌子,她倒是没看出来什么问题。
“凡是宴席上有鱼,鱼的摆放都是有讲究,鱼头向来是冲着尊者,这人竟然将鱼尾冲着将军,分明是没把您放在心上,”那人尽管喝的有点多,但仍旧条理清晰。
谢樱哑然,平复了下心情后无所谓道:“我没那么多讲究。”
“若是一个人的位子因为一条鱼的摆放而动摇,亦或者因为菜肴和座位的安排不当而感到被冒犯,那只能说明,他本身就德不配位。”
“毕竟只有摇摇欲坠的身份和地位,才会被一条鱼所撼动。”
众人闻言都笑起来,那侍者也松了一口气。
菜过五味,谢樱瞧了瞧天色:“既然各位都有意祝我成事,从明日起,还请大伙儿助我一臂之力。”
说着谢樱端起茶杯站了起来。
众人急忙推脱不敢,一番客套之后便散了席。
许方端上来两杯茶,谢樱伸了伸手:“请。”
江祥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散席之后,他又被谢樱叫住叙旧。
“江大人妻儿老小,可在长安?”谢樱问道。
“妻儿我一并带过来了,只是老母亲还跟着哥哥在老家,”江祥干脆如实相告。
一番交谈之后谢樱才知道,原来江祥是发觉新政之后弊端初现,再三犹豫后还是决定上书弹劾,但被张济承一党打压。
再加上皇帝对洪永之事重拿轻放,他上书之后还被打了廷杖,但终究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改了姓名为江去浊,原为激浊扬清之意。
虽说朝中众人都明白他的意思,但奈何江祥为人虽然耿直,做事却实在滴水不漏,锦衣卫监视了几日,最终也只得出个油盐不进,读书读傻了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