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 第451章 心中五味杂陈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第451章 心中五味杂陈

    大乾两京(神京城顺天府,旧都应天府)十三省的举人考生齐聚于此。

    此刻已过清晨六点,之前考生们已初步核验身份。

    到达这里后需按籍贯排队,由各省主官带领。

    楚稷一到,原本稍显安静的考场顿时热闹起来。

    尽管他在和江源低声交谈,考生们仍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

    大乾建国百年首次册封太子,其他皇子均被圈禁。

    这意味着什么,大家心知肚明。

    他们都憋着一股劲儿,就是想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

    经过十数年的努力,要在楚稷麾下施展才华!

    当然也有人怀着去詹事府的想法,毕竟这是一个能在楚稷面前展现自己的好机会。

    时间渐渐接近,江源开始训话,大门慢慢打开。

    两队精锐士兵高举红黑大旗挥舞,同时大声呼喊:

    \"恩人进来,有恩报恩;仇人进来,有怨报怨。\"

    楚稷也开始考前讲话,无非是激励考生专注考试,然后让他们感恩皇恩浩荡。

    这次虽然由楚稷主持,但他只是个象征。

    江源才是主考官,而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则担任副考官。

    此外,还有十八房的同考官,以及由锦衣府府卫和精锐殿卫担任的监官。

    随着考生陆续进入,楚稷的笑容都有些僵硬了。

    即使是在春天,天气依然寒冷。

    在外面迎风站着,还得一直保持笑容,就算是体质再好也会觉得脸冻得难受。

    一个小时后,楚稷揉了揉脸说道:

    \"江大人,咱们进去吧,先烤烤火,可别感冒了。\"

    他倒没什么事,但江源已经五十多岁了,这个年纪可是实打实的老头子。

    要是冻坏了,楚稷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江源笑着说:

    \"太子殿下请先。\"

    \"尚书大人请先。\"

    两人笑着谦让,最后还是楚稷先进去了。

    江源看着楚稷意气风发的背影,心中暗自点头:

    \"这样的太子既有开拓疆土的决心,又有勤勉努力的品质,真是大乾之福,百姓之幸啊!\"

    ……

    薛家,

    自从前几天薛蟠被送去舅父家后,薛姨妈一直心神不定。

    这么多年来,儿子一直在身边备受宠爱,如今突然要吃苦了,她心里怎么都不踏实。

    宝钗知道母亲的心思,便在一旁安慰:

    \"妈妈不必担忧,哥哥跟着舅父必定有所收获。

    哥哥也长大了,该更加上进了。

    否则将来偌大的薛家交给谁?再说这一趟去,说不定还能碰到良缘呢。\"

    薛姨妈叹了口气说道:

    “你哥哥那样,江南谁人不知?又有哪个姑娘会看得上他?”

    宝钗抿了抿唇,心中也满是无奈。

    薛蟠在江南素有“呆霸王”

    之称,确实难以入哪家姑娘的眼。

    即便如此,她仍嘴上说道:“母亲,这话不可这样说。

    哥哥跟随舅父习业,必定会越来越好。

    待舅父带着哥哥做出一番事业,外人自会知晓他的变化。”

    薛姨妈依旧摇头,只盼薛蟠安分守己,至于其他……

    正在这时,同喜在外头高声喊道:“夫人、姑娘,圣旨到了!”

    数日后,王熙凤的宅院。

    王熙凤虽常居王府,但这宅子并未闲置,她父母在此居住。

    尽管父母已搬来同住,这里仍是姑娘们聚会的场所。

    今日听说姐妹们来访,王熙凤便带着平儿返回。

    后宅之中,王熙凤边吃葡萄边说道:

    “哟,如今我们的宝妹妹可不得了,皇帝陛下亲自颁发圣旨,这可是大乾首屈一指的商贾!地位瞬间提高,往后除了林妹妹,我们都得向宝妹妹行礼了!”

    昨日楚稷所求的圣旨正是赐予薛家的恩典,但这也因薛家贡献了两千多万两银子,实至名归。

    这笔巨款极大缓解了户部的压力,原本户部打算从皇家银行借款一千万两银子,现在这笔钱无异于及时雨,不仅让户部对薛家的好感倍增,连雍和帝也非常满意。

    比起之前那些封赏,这次由雍和帝亲自拟旨更为重要!

    有了这样的名号,再加太上皇所赐的匾额,今后只要大乾皇室存在,薛家的富贵便可世代延续!

    由于有太上皇、雍和帝以及未来楚稷的庇护,薛家俨然成为下一个贾家!

    当然,前提是不能有军权的“贾家”

    !

    每次大乾遇到难题,作为富商的薛家必定还要慷慨解囊。

    但这一切都值得,看看如今的商国舅便知分晓。

    只要薛家后人明事理,这份富贵就不会失去。

    雍和帝此次亲自提笔,大张旗鼓地赐赏,无疑是重新提升了薛家的地位。

    以往薛家虽富甲一方,但宝钗之父去世后,其地位已不如其他皇商。

    如今薛家重登皇商榜首,加之宝钗未来侧妃的身份,谁能再轻视?

    宝钗对姐妹们的调侃置之不理,笑着摇头道:\"多亏陛下恩典,否则薛家哪有这般功绩?全家上下都感念圣恩。\"

    湘云忽然笑了起来:\"既如此感恩戴德,宝姐姐不如以身相许!\"

    \"啐!\"

    即便是性格恬淡的宝钗,也被这话弄得满脸通红。

    姑娘们玩笑归玩笑,但她确实已名花有主。

    黛玉掩嘴轻笑:\"别取笑宝丫头了,小心把她吓跑。

    对了,这几日稷哥哥府邸扩建,凤姐姐去帮忙了吗?\"

    王熙凤心中一紧,暗想林妹妹莫不是在提醒自己?

    转念一想,林妹妹虽伶牙俐齿,但近来并非此类人。

    况且两人早已开诚布公,应不至于。

    \"去了一趟,但帮不上忙。

    工部和冶造局都派来了大师傅,太子也说一切已安排妥当。\"

    说着,她看了平儿一眼,因为楚稷扩建时特意为平儿修建了一处宅院。

    平儿脸微微发红,急忙装作不知情地说:\"几位小姐请稍候,我叫人送些点心茶水上来,也快到午饭时间了,准备开宴吧。\"

    湘云赶忙接口:\"别开宴了,弄点烤肉就行!再来些酒水,咱们边喝边吃,还能吟诗作对,岂不痛快?!\"

    王熙凤气道:

    “你们别总来我这儿搞你们的诗社活动,我根本插不上话。

    合着你们一来,我不仅要忙着招待,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她虽识字,但写诗填词并非仅靠认字就能完成。

    李纨在一旁忍俊不禁:“你怕什么?我陪着你呢。

    让她们玩她们的,咱们聊咱们的!”

    王熙凤哼了几声,还未开口,湘云、宝琴、李绮和惜春已围上来撒娇。

    看着四人的可爱模样,再看看其他人,王熙凤无奈道:“行吧,行吧,我是真亏欠你们这群小祖宗。

    不过记得别多吃烤肉,烟熏火燎的,嗓子受不了。”

    姑娘们忙答应,又兴奋地欢呼起来。

    其实大家吃喝不多,只是图个热闹。

    王熙凤明白这点,也不在意花费,便让平儿准备更多美味的菜肴。

    到时候爱吃什么都可以。

    这时,黛玉走过来低声说:“这几日稷哥哥恐怕很忙,现在需避嫌,我们不宜再去王府见他。

    你替我转告他要注意身体,别受凉。

    还有,王府扩建虽好,但不要过于奢侈。”

    ……

    “他如今身份特殊,不仅满朝文武关注他,几个皇子也盯着他。

    这段时间绝不能出差错,至少在春闱期间不可出错!”

    王熙凤这才明白黛玉刚才为何问起,点头道:“你放心,我会晚上告诉他。

    不过这几日他确实忙得厉害,我们也难得见到他。”

    黛玉愣住,春闱期间楚稷固然忙碌,但不至于如此吧!

    其他考官和考生需三天两夜才考完一场,而楚稷却不用。

    楚稷每日清晨都要进宫,之后前往考场,下午再回宫,直到晚上才返回王府。

    为何至今还没能抽空见王熙凤呢?

    王熙凤察觉到她的疑惑,也摇头说道:“似乎有些麻烦事,前几天还请老神仙替我们把过脉……”

    黛玉愣了一下,回头望了眼众人,又转向她皱眉道:“前两天老神仙到外祖母家,把我们聚在一起,一一诊脉,说是要查看我们的身体调养得如何。”

    王熙凤微微一愣,低声说道:“看来确实有事发生。

    晚上你可以找个由头去王府一趟。”

    “胡说,你自己去问问不就好了?我怎能……”

    话音未落,平儿在外高声通报:“太子殿下驾到!”

    ……

    楚稷前来,自是不能只与姑娘们相见。

    王熙凤的父母对楚稷极为恭敬,不仅因他的身份,还因为他们未来的女儿将随他而去。

    在这个注重男尊女卑的时代,他们的态度显得尤为特别,对王熙凤也是宠爱有加。

    尽管王熙凤是家中独女,备受长辈疼爱,但她的父母同样十分宠她。

    起初以为与贾家联姻是好事,却没料到贾琏行为不端,害了自己的女儿。

    刚开始听到消息时,夫妻俩忧心忡忡,担心族长王子腾会迫使他们断绝与王熙凤的关系。

    然而事情出现了转机,楚稷看中了王熙凤,并承诺将来给予名分。

    这对夫妇终于放下心来,底气也足了许多。

    “太子殿下,请坐,请坐。”

    王熙凤看着父母鞠躬行礼的模样,心中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