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孤凤栖凰 > 第335章 断弦无声

孤凤栖凰 第335章 断弦无声

    西域边陲,一座历经风霜的古寺静静矗立。

    夕阳的余晖洒在斑驳的墙壁上,映照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寺内,香火的味道混合着干燥的风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宁静,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压抑。

    林清梧站在古寺的后院中,身上一袭素色长裙,更衬得她身形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

    她面色苍白,嘴唇也没有一丝血色,咳疾似乎又加重了。

    只见她缓缓闭上双眼,丹田运气,试图以“墨韵通灵”之法,推演京城乃至整个大胤王朝的局势。

    “噗——”

    一口鲜血喷洒在地上,像一朵朵妖冶的红梅,触目惊心。

    林清梧的身子晃了晃,险些跌倒在地,她连忙扶住身旁的石桌,才勉强稳住身形。

    “小姐,您没事吧?”

    一个黑衣女子迅速来到她的身边,眼中满是担忧。

    林清梧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她从怀中掏出一块丝帕,擦拭掉嘴角的血迹,神色平静,仿佛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京城那边怎么样了?”她声音虚弱地问道,但语气中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回小姐,沈大人已经开始着手调查账册的事情了,正如您所料,他已经查到影阁残部的线索了。”黑衣女子恭敬地回答道。

    林清梧点了点头,

    “很好,接下来,就该是收网的时候了。”她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只是这笑容,却带着一丝苦涩和无奈。

    她心里清楚,沈砚之的能力,想要查到影阁残部,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仅仅查到这些,还远远不够。

    若想彻底洗脱嫌疑,必须让这场风波有个“合理”的收场,一个能够让所有人都信服的理由。

    她不能让沈砚之因为自己,而背负任何的骂名。

    林清梧沉思片刻,缓缓说道:“传令下去,让影阁的人伪造一封密信,就说这账册,乃是某位旧党文臣的遗党所为,意图扰乱新政,让他们在新政推行之际,浑水摸鱼,伺机而动。”

    “小姐,这……”黑衣女子有些犹豫,这样做的风险太大了,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按我说的做。”林清梧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是。”黑衣女子不敢再多说什么,连忙应道。

    “还有,在密信中附上一张地图,标注一个‘藏匿之处’。”林清梧继续说道。

    “标注哪里?”黑衣女子问道。

    林清梧”

    黑衣女子浑身一震,她明白了林清梧的意思。

    礼部尚书已经死了,死无对证,将一切都推到他的身上,是最稳妥的选择。

    “小姐英明。”黑衣女子由衷地说道,她对林清梧的敬佩之情,又多了几分。

    “去办吧,记住,一定要做得天衣无缝,不能留下任何的破绽。”林清梧叮嘱道。

    “属下明白。”黑衣女子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林清梧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默默叹了一口气。

    这一步棋,走得实在太险了,但她别无选择。

    她必须为沈砚之,为大胤王朝的新政,扫清一切的障碍。

    几日后,京城。

    沈砚之带着一队人马,来到了礼部尚书的旧宅。

    昔日繁华的府邸,如今已经破败不堪,到处都是灰尘和蛛网,显得十分荒凉。

    沈砚之站在门口,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百感交集。

    “搜!”他大手一挥,士兵们便冲进了府邸,开始仔细地搜查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士兵们将整个府邸都翻了个底朝天,却什么都没有找到。

    沈砚之的眉头越皱越紧,难道,是自己猜错了?

    就在他感到失望的时候,一个士兵突然跑了过来,兴奋地说道:“大人,我们找到一个地窖!”

    沈砚之精神一振,连忙跟着士兵来到了地窖的入口。

    地窖的入口十分隐蔽,藏在一块假山石的后面,若不是仔细搜查,根本不可能发现。

    沈砚之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地窖里面十分潮湿阴暗,散发着一股霉味。

    他点燃火把,照亮了整个地窖。

    只见地窖里面堆满了箱子,箱子里面装满了书籍和账册。

    沈砚之心头一震,连忙走了过去,打开一个箱子,仔细地翻看起来。

    箱子里面的书籍和账册,都是一些关于朝廷官员贪污受贿的记录,内容详尽,证据确凿。

    沈砚之又打开了其他的箱子,发现里面的内容也大同小异。

    他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大人,我们还找到了一封密信。”一个士兵拿着一封信,递给了沈砚之。

    沈砚之接过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满了蝇头小楷,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朝廷的不满和怨恨。

    信中声称,账册乃是某位旧党文臣的遗党所为,意图扰乱新政,让朝廷陷入混乱。

    信的末尾,还附上了一张地图,标注了一个“藏匿之处”。

    沈砚之仔细地看了看地图,发现标注的地方,正是礼部尚书的旧宅。

    他心中一震,一切都对上了。

    所有的证据都表明,幕后黑手就是礼部尚书的遗党。

    沈砚之缓缓地抬起头,望向远方,心中却充满了疑惑。

    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他总觉得,这背后似乎还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但是,面对铁证如山,他也只能选择相信。

    “收队!”他大手一挥,带着士兵们离开了礼部尚书的旧宅。

    西域,山巅之上。

    林清梧望着京城的方向,眼神复杂。

    但是,她的心中,却充满了不舍和无奈。

    她缓缓地取出随身的玉笛,放在唇边,轻轻地吹奏起来。

    悠扬的笛声在山间回荡,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她心中的无尽哀愁。

    她吹奏的,是《孤凤吟》。

    这首曲子,是她为自己所作,也是她为自己所唱的挽歌。

    曲音悠远哀婉,仿佛告别。

    她低声呢喃:“这一别,便是真的永诀了。”

    当夜,沈砚之在回京途中忽闻笛声,驻马聆听良久。

    笛声呜咽,如泣如诉,穿透夜的寂静,直击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他眉头紧锁,那旋律,似曾相识,却又带着一种诀别意味,仿佛是有人在用生命吟唱最后的挽歌。

    风卷着雪花,拍打在沈砚之的脸上,冰冷刺骨。

    他尝试辨明方向,那笛声忽远忽近,飘渺不定,如同捉摸不定的命运,令人无从下手。

    “这调子…孤凤吟?” 他喃喃自语,脸色瞬间苍白,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是她!是清梧!”

    他猛地拉紧缰绳,马儿嘶鸣一声,人立而起。

    他恨不得立刻飞奔到笛声响起的地方,将那抹纤弱的身影拥入怀中。

    但他不能,他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在身,他必须守护大胤的新政,守护林清梧用尽心血所换来的希望。

    他望着天际星辰,星光黯淡,如同蒙上了一层灰。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悸动,轻声道:“林清梧,若这是你的选择,我愿守你一生,不问归期。”声音低沉而坚定,带着一种令人心碎的温柔。

    晨曦初现,第一缕阳光刺破黑暗,驱散了笼罩大地的寒意。

    沈砚之策马而归,身后的风雪渐息,天地清明,仿佛一切都重新开始。

    但他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永远地改变了。

    回到京城,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礼部尚书旧宅搜出的罪证,呈报给新帝景琰。

    景琰震怒,下令彻查此事,务必将旧党余孽一网打尽。

    朝堂之上,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那些曾经与礼部尚书勾结的官员,更是如坐针毡,惶惶不可终日。

    然而,沈砚之的心中,却始终萦绕着那夜的笛声。

    他总觉得,这件事,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沈大人,近日京郊外发现一处废弃的别院,里面似乎有打斗过的痕迹。”亲兵来报。

    沈砚之闻言,眼神一凛:“走,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