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孤凤栖凰 > 第351章 山河密信启

孤凤栖凰 第351章 山河密信启

    江南的风,带着点黏腻的湿气,吹得人昏昏欲睡。

    可林清梧却觉得浑身发冷,手里那封泛黄的信纸,像一块冰冷的寒铁,冻得她指尖发麻。

    “待吾凤归,山河共主……”她喃喃念着,这八个字,沉甸甸地压在她心头,让她喘不过气。

    林清梧是谁?

    林家遗孤,贾府寄人篱下的庶小姐,一个被命运捉弄的病秧子。

    可她骨子里,却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一股想要撕碎命运枷锁的狠劲儿!

    她猛地站起身,从妆奁盒里摸出一个用红绸包裹的物件。

    打开一看,竟是一块残破的玉佩,上面雕刻着半只凤鸟的纹路,正是当年她从南华寺带回来的孤凤令残片。

    这玩意儿,她一直觉得是个念想,是她和那位“便宜师傅”之间唯一的联系。

    可现在看来,恐怕没那么简单!

    林清梧点燃一支红烛,将孤凤令残片放在烛光下细细端详。

    那凤鸟的纹路,精细而古朴,仿佛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

    她缓缓转动着残片,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这纹路,好像在哪里见过!

    她连忙铺开一张舆图,那是大胤王朝的山河走势图。

    林清梧屏住呼吸,将孤凤令残片缓缓移动,比对着舆图上的山川河流。

    突然,她的目光凝住了。

    在舆图的岭南与西南交界之处,有一处地形的轮廓,竟然与孤凤令残片上的凤鸟纹路,完美吻合!

    “竟然是这里……”林清梧倒吸一口凉气,心中的震惊无以复加。

    这孤凤令,竟然是一张地图!

    一张指向岭南与西南交界之地的藏宝图?!

    “清梧,你在看什么?”

    一个低沉而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林清梧吓了一跳,连忙将舆图和孤凤令收了起来。

    回头一看,沈砚之正站在门口,一双深邃的眼眸中,充满了关切。

    “没什么,只是在看一些书罢了。”林清梧故作镇定地说道,心里却砰砰直跳。

    她可不想让沈砚之知道,自己发现了这么大的秘密。

    沈砚之走了过来,目光扫过桌上的几本书,嘴角微微勾起:“是吗?我怎么觉得你脸色不太好,是不是身子不舒服?”

    “真的没事,可能最近有些累了。”林清梧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想要岔开话题。

    可沈砚之是什么人?

    那可是北境战神,心思细腻着呢。

    他一眼就看出了林清梧的异样,走到她身边,轻声问道:“清梧,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林清梧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将事情告诉沈砚之。

    毕竟,他们现在是同一条船上的人,荣辱与共,坦诚相待才是最重要的。

    她将孤凤令和舆图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沈砚之。

    沈砚之听后,眉头紧锁,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你是说,这孤凤令可能指向一个秘密的地点,而且与你父亲有关?”他沉声问道。

    “没错,我怀疑父亲的死,可能与这件事有关。”林清梧点了点头,

    沈砚之没有说话,走到书架旁,从一堆旧书中抽出一本厚厚的卷宗。

    那是林家的旧卷,记载着林家历代先祖的事迹。

    他翻阅着卷宗,目光仔细地扫过每一行字。

    突然,他的目光停住了,指着其中一段文字,说道:“清梧,你看这里。”

    林清梧凑了过去,只见卷宗上写着:

    “先祖林如海,奉旨巡视西南边陲,勘察民情,教化蛮夷。于当地留《山河赋碑》一道,以颂圣德,以安民心。后返京途中,遇山匪劫掠,身受重伤,幸得护卫拼死相救,方才脱险。自此,先祖绝口不提西南之事,讳莫如深,令人费解。”

    “《山河赋碑》?!”林清梧惊呼一声,她怎么从来没听父亲提起过这件事?

    “看来,你父亲在西南边陲,一定发现了什么秘密。而这个秘密,很可能就隐藏在那道《山河赋碑》之中。”沈砚之沉声说道。

    “可是,父亲为什么不告诉我呢?”林清梧疑惑地问道。

    “或许,他是为了保护你。毕竟,这件事牵扯太大,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沈砚之分析道。

    林清梧沉默了。

    她知道沈砚之说得有道理。

    父亲一向谨慎,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他绝不会将这么危险的事情告诉自己。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她抬起头,看着沈砚之问道。

    “这件事,必须要查清楚!”沈砚之的”

    “可是,我的身体……”林清梧有些犹豫。

    她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长途跋涉,恐怕会吃不消。

    “放心,我会安排好一切的。”沈砚之温柔地说道,“我会派精锐的护卫保护你,也会为你准备好 лekapcтвa. 你只要安心查探真相就好。”

    林清梧看着沈砚之,心中充满了感激。

    她知道,沈砚之是在为她着想,是在保护她。

    “好,我答应你。我亲自去一趟西南边陲!”她坚定地说道。

    说走就走,林清梧立刻开始准备行装。

    她对外宣称是去西南采风游学,实则是为了掩人耳目,暗中查探《山河赋碑》的秘密。

    临行前,她来到书房,在《山河赋》的末页,轻轻写下了三个字:“待我归”。

    沈砚之看着她

    可是,他不能阻止她,因为他知道,这是她必须要做的事情。

    “清梧,一路小心。”他轻声说道。

    “放心吧,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林清梧笑着说道,

    几天后,一辆马车悄然离开了京城,向着西南方向驶去。

    马车里,坐着一个身穿素衣的女子,正是林清梧。

    沈砚之亲自护送她到边境,看着她的马车渐渐远去,心中充满了不舍。

    “清梧,我会在京城等你回来。”他默默地说道。

    经过数日的颠簸,林清梧终于抵达了西南边陲的一座小城。

    这座小城地处偏僻,民风淳朴,百姓们安居乐业,生活倒也平静。

    林清梧住进了一家客栈,稍作休息后,便开始打听关于《山河赋碑》的消息。

    她发现,当地百姓对《山河赋碑》非常敬畏,称之为“凤凰碑”,传说每逢文气动荡之际,碑文便会浮现新字,指引天下运势。

    “凤凰碑?看来,这道碑文果然不简单。”林清梧心中暗道。

    当夜,林清梧换上一身夜行衣,悄悄来到了“凤凰碑”所在的地方。

    那是一座古老的石碑,矗立在一座山顶之上,碑身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

    林清梧走到石碑前,深吸一口气,运转体内的墨韵通灵。

    她知道,要解开《山河赋碑》的秘密,必须要借助墨韵通灵的力量。

    随着墨韵通灵的运转,林清梧感到体内的气血开始沸腾,一股强大的力量涌向她的四肢百骸。

    她咬紧牙关,强忍着身体的不适,将手掌缓缓放在石碑之上。

    突然,石碑上泛起了一阵微弱的光芒。

    那些原本黯淡无光的文字,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林清梧瞪大了眼睛,仔细地看着石碑上的文字。

    只见碑文之上,缓缓浮现出四个大字:

    “山河为证”。

    随即,光芒消失,石碑再次恢复了平静。

    林清梧心头一震。

    石碑冰冷的触感仿佛带着远古的秘密,透过掌心直击林清梧的心房。

    “山河为证”四个字,笔锋苍劲有力,隐隐透着一股决绝。

    这熟悉的字迹,分明就是她父亲林如海的手笔!

    她想起父亲临终前,紧紧握着她的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清梧,记住……山河……山河……”当时她只当是父亲临终前的呓语,如今看来,却是字字珠玑,暗藏玄机!

    “爹,你究竟想让我找到什么?”林清梧喃喃自语,声音轻得仿佛要被山风吹散。

    这石碑,这四个字,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惊天秘密?

    她用手轻轻抚摸着石碑,冰冷的石面传来一阵阵刺痛,仿佛在提醒着她,前路漫漫,危机四伏。

    墨韵通灵带来的力量渐渐消退,身体也开始变得虚弱。

    她知道,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否则只会功亏一篑。

    林清梧依依不舍地收回手,正欲离开,却不经意间瞥见石碑背面,似乎有什么东西被茂密的藤蔓遮掩着。

    她心中一动,顾不得身体的虚弱,一把扯开藤蔓。

    “这……这是……”借着月光,她看到石碑背面竟然有一处被藤蔓遮掩的石门。

    石门紧闭,没有任何缝隙,仿佛与石碑融为一体。

    林清梧再次运转墨韵通灵,将手掌贴在石门之上。

    一股奇异的力量瞬间涌入她的体内,与此同时,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声音在她脑海中响起:“以血为引,凤鸣九天……”

    林清梧咬破舌尖,一口鲜血喷在石门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