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孤凤栖凰 > 第402章 御座藏锋,凤影惊心

孤凤栖凰 第402章 御座藏锋,凤影惊心

    林清梧款款走出金銮殿,那句话还在殿内回荡,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荡起层层涟漪,也激起了她心中的惊涛骇浪。

    回到文相府,她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径直冲进书房,对着苏怀远劈头盖脸就是一句:“立刻!马上!把历年大胤御座的图谱,一!张!不!落!给老娘搬来!”

    苏怀远被她这阵仗吓了一跳,还以为天塌了,急忙应声:“是是是!小的这就去!”

    不一会儿,书房里堆满了厚厚的图谱,简直比一座小山还高。

    林清梧撸起袖子,顾不得什么文相的仪态,一头扎进了图谱堆里。

    她一页一页地翻看着,眼睛瞪得溜圆,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书房里安静得只剩下她翻书的声音。

    终于,在翻到一本陈旧的图谱时,她的目光猛然定格。

    图谱上绘制的是前朝的御座,虽然样式古朴,但整体的龙纹雕饰与如今的御座大同小异。

    然而,在御座的背面,却隐约可见一道金丝勾勒的凤凰纹样。

    林清梧连忙将图谱上的凤凰纹样与记忆中金銮殿御座背后的纹样进行对比,两者几乎一模一样!

    她又仔细查看了图谱的注释,上面写着:此乃天启年间,某位贵妃私刻。

    那位贵妃,正是李承曜生母的亲姑姑!

    “好家伙,搁这儿玩无间道呢?”林清梧忍不住爆了句粗口,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脑门。

    她拿起桌上的茶杯,狠狠灌了一口,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原来你早就渗透进来了……”她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嘲讽和一丝愠怒。

    与此同时,在距离京城三十里的官道上,一场突如其来的伏击,打破了夜的宁静。

    沈砚之策马走在队伍的最前方,押解着囚车里的李承曜。

    他剑眉紧锁,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停!”他猛地勒住缰绳,高声喝道。

    话音未落,四周的树林里便窜出无数黑衣人,他们手持利刃,身形鬼魅,二话不说便向押解队伍发起了攻击。

    “敌袭!保护王爷!保护要犯!”亲卫们纷纷拔出武器,与黑衣人厮杀在一起。

    这些黑衣人显然是训练有素,动作迅捷,配合默契,而且似乎精通某种音律幻术,他们的兵器碰撞和行动时都会发出一些音符,让人防不胜防。

    一时之间,押解队伍陷入了苦战。

    沈砚之身先士卒,手持长剑,斩杀数名黑衣人。

    他一边战斗,一边观察着周围的局势,试图找出敌人的破绽。

    突然,一道凌厉的剑气直奔他而来,他连忙侧身躲避,但还是被剑气划破了衣袖。

    “好快的剑!”他心中一凛,抬头望去,只见一名黑衣人正手持长剑,冷冷地盯着他。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既然来了,就留下吧!”黑衣人声音沙哑,显然是故意伪装过的。

    “哼,就凭你?”沈砚之冷笑一声,挥剑迎了上去。

    两人战在一起,剑光交错,寒气逼人。

    沈砚之武艺高强,但黑衣人也毫不逊色,两人斗得难分难解。

    就在这时,囚车里传来一声闷响。

    沈砚之心头一惊,连忙分神去看,只见一名黑衣人已经潜入囚车,手中拿着一把匕首,正抵在李承曜的喉咙上。

    “不要!”沈砚之惊呼一声,想要阻止,但已经来不及了。

    黑衣人手起刀落,鲜血飞溅,李承曜当场毙命。

    “卑鄙!”沈砚之怒火中烧,一剑逼退眼前的黑衣人,飞身扑向囚车。

    然而,当他赶到囚车旁时,那名黑衣人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沈砚之怒吼一声,一掌劈碎了囚车,但他心中清楚,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凶手,查明真相。

    他强压怒火,仔细检查了李承曜的尸体,发现他并非死于刀伤,而是中了剧毒。

    “看来,他们是早就计划好了。”他心中暗道。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开始搜查囚车。

    突然,他的目光被一块不起眼的玉佩吸引住了。

    那是李承曜一直佩戴在身上的龙纹玉佩。

    沈砚之拿起玉佩,仔细端详着。这块玉佩是皇权的象征,意义非凡。

    然而,当他翻过玉佩时,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在玉佩的背面,竟然刻着一道极细微的刻痕,如果不是仔细观察,根本无法发现。

    那刻痕,正是“青鸾”二字!

    沈砚之顿时如遭雷击,浑身血液都凝固了。

    他万万没有想到,事情竟然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他立刻命人将李承曜的尸体就地掩埋,然后带着押解队伍,星夜兼程赶回京城。

    回到文相府的林清梧,还不知道京城外发生的变故。

    她正对着一堆皇室御座的制作记录发愁。

    这些记录繁琐而冗长,想要从中找到有用的线索,简直是大海捞针。

    “大人,您已经看了整整一天了,休息一下吧。”苏怀远端来一碗参茶,关切地说道。

    林清梧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

    她拿起一份边角破损的奏折,漫不经心地翻看着。

    这份奏折是记录天启年间重修御座的,因为年代久远,所以保存得并不完整。

    然而,当她看到奏折中的一句话时,她的心中猛然一震。

    “天启十九年冬,御座重修,添凤凰纹三处。”

    “这不是装饰,是标记!”林清梧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震惊和一丝明悟。

    她终于明白了,那道凤凰纹样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某种特殊的标记,只有特定的人才能解读。

    她连忙将所有的线索串联起来,李承曜生母的亲姑姑,旧朝贵妃,凤凰纹样,青鸾……

    一个巨大的阴谋,渐渐浮出水面。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大人,北境镇国公世子沈砚之求见!”

    林清梧连忙放下手中的奏折,整理了一下衣衫,快步走了出去。

    沈砚之风尘仆仆地站在门外,神色凝重。

    “发生什么事了?”林清梧连忙问道。

    沈砚之没有说话,只是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递给了林清梧。

    林清梧接过密信,打开一看,顿时脸色大变。

    信中详细叙述了沈砚之押解李承曜返京途中遭遇伏击,李承曜被杀,以及龙纹玉佩背面刻有“青鸾”二字的事情。

    看完信后,林清梧的脸色变得异常苍白。

    她将龙纹玉佩和“青鸾”刻痕的拓片交给林清梧,声音低沉而严肃:“若‘青鸾’仍在宫中,我们已身处虎口。”

    林清梧沉默不语

    如果宫中真的有“青鸾”潜伏,那么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敌人的监视之下。

    “立刻传令下去,加强文相府的巡逻,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林清梧当机立断,下达了命令。

    沈砚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他立刻命令亲卫加强巡逻,同时秘密调查宫中近年新晋的宦官与宫女。

    夜幕深沉,文相府内灯火通明,气氛异常紧张。

    林清梧独自一人站在书房的窗前,凝视着夜空中的残月。

    她的手指轻轻摩挲着一枚小小的凤印边缘,那是她年少时,母亲送给她的。

    林清梧站在书房窗前,夜风裹挟着寒意,吹得她鬓角的碎发微微扬起。

    她凝视着夜空中那轮残月,清冷的月光洒在她精致的侧脸上,更衬得她眸光深邃。

    “你以为我只破了‘东主’,却不知你早已布下更深处的网。”她低声喃喃,语气里带着一丝嘲讽,又似乎带着几分玩味。

    指尖的触感温润而熟悉,那是凤印边缘细腻的纹路。

    这枚凤印是母亲留给她的遗物,也是她身份的象征。

    如今看来,这枚凤印或许还隐藏着更深的秘密。

    她转身走到书架前,纤细的手指在一排排书籍上划过,最终停在了一本《诗经》上。

    她轻车熟路地移开书本,露出了书架后隐藏的暗格。

    暗格里静静地躺着一封未曾开启的密函,信封上没有任何署名,只有封口处赫然盖着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印章,暗红色的印泥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刺目。

    林清梧小心翼翼地拿起密函,指尖感受着信封上细腻的纹路,仿佛能感受到信笺中蕴藏的重量。

    她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激动的心情。

    “呵,让老娘看看,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她自嘲一笑,手持一枚精致的铜钥,缓缓插入暗格的锁孔。

    “咔哒”一声轻响,锁开了。

    这枚铜钥,是她费尽心思才找到的,也是打开这封密函的唯一钥匙。

    她屏住呼吸,将密函放在书桌上,用一把锋利的裁纸刀轻轻划开封口。

    信封里静静地躺着一张泛黄的信笺,上面写着一排娟秀而有力的字迹。

    林清梧的目光落在信笺上,瞳孔骤然紧缩,脸上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来人……”她朱唇轻启,正欲呼唤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