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孤凤栖凰 > 第421章 凰翼初展,风起微澜

孤凤栖凰 第421章 凰翼初展,风起微澜

    晨曦透过雕花窗棂洒入,金色的光辉轻柔地落在林清梧身上,仿佛为她披上了一层圣洁的光芒。

    她缓缓睁开眼,凤冠霞帔的余温尚存,昨夜的缱绻缠绵如梦似幻。

    可她眼中的清明,却昭示着她从未沉沦于温柔乡。

    她起身,动作优雅而从容,一如既往的清冷孤傲。

    “今日,便是我凰翼初展之日。”她轻启朱唇,声音清冽如山间泉水,却又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金銮殿上,百官朝贺,山呼万岁之声震耳欲聋。

    皇帝端坐龙椅之上,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林清梧身上。

    她今日一袭绯色官袍,头戴金冠,更显威严。

    “摄政文相有何要事启奏?”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林清梧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一卷奏折,朗声说道:“臣今日要奏,文官轮调制!”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文官轮调,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那些在京城盘踞多年的老臣们,脸色瞬间变得难看。

    “摄政文相,此举是否太过草率?”一位老臣颤巍巍地站出来,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

    林清梧的目光扫过他,眼神锐利如刀:“流动,方能活水;活水,方能清源!三年一轮换,可防止权力固化,杜绝贪污腐败,亦可让更多有才之士有机会为朝廷效力。”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臣愿以身作则,三年之后,将‘摄政文相’之位交予新晋官员。”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就连皇帝,也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他没想到,林清梧竟然会如此决绝。

    “文治之道,贵在流动。”林清梧的声音掷地有声,回荡在金銮殿上。

    与此同时,沈砚之借“回门”之名,策马疾驰,一路北上。

    风声呼啸,卷起他的衣袍,猎猎作响。

    他此行并非真的回门,而是前往北境旧部驻地,探查边境异动。

    北境的风,带着一股凛冽的寒意。

    沈砚之抵达旧部驻地后,立即召集将领议事。

    “王爷,最近边境异族商队活动频繁,属下怀疑他们与‘青鸾’余党勾结。”一位将领禀报道。

    沈砚之眉头紧锁,“青鸾”余孽,阴魂不散!

    他深知“青鸾”的危害,这个组织曾多次试图颠覆大胤王朝,手段狠辣,令人发指。

    “密切监视他们的动向,绘制商队往来路线图,不得打草惊蛇。”沈砚之沉声下令。

    他决定先暗中调查,待掌握确凿证据后再采取行动。

    京城,林清梧在文治司设“文道考绩簿”,要求各地文官每月呈报政绩,由翰林院评定优劣。

    她亲自拟定考评标准,将“清廉”“政绩”“文采”三项列为首要。

    此举一出,士林一片叫好,但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们却如坐针毡。

    他们暗中串联,准备反扑。

    “这林清梧,简直是欺人太甚!”一位官员怒不可遏,“她这是要断了我们的活路!”

    “我们必须想办法阻止她!”另一位官员附和道。

    一场针对林清梧的阴谋,正在酝酿之中……

    冷宫,阴冷潮湿,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息。

    沈太后病重,躺在床上,气息奄奄。

    “哀家……想见……林清梧……”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吐出几个字。

    林清梧接到消息后,立即前往冷宫探视。

    太后看到林清梧,她伸出枯槁的手,手中握着一枚旧玉佩。

    那玉佩,与林清梧婚前夜拾起的那枚,竟是如此相似!

    “你……可知……你真正的身世……”太后虚弱地一笑,语气中带着一丝神秘。

    林清梧看着那枚玉佩,心中波澜起伏。

    但她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淡淡地说道:“我已是大胤的文相。”

    太后看着她,她还想说什么,却再也无力开口,最终,手无力地垂落,手中的玉佩滚落到地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太后……”林清梧看着她,心中五味杂陈。

    夜深了,沈砚之回到府中,将北境商队路线图交给林清梧,并附上一封密信:“梧儿,北境有异动,恐与‘青鸾’有关……”

    沈砚之风尘仆仆,身上的寒气还未散尽,便径直来到林清梧的书房。

    昏黄的烛光映照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更添几分肃杀之气。

    他将一卷羊皮地图和一封信笺递到林清梧手中,低沉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凝重:“梧儿,边将中有异心者,已布下暗线,恐怕……”

    林清梧纤细的手指轻轻抚过地图上蜿蜒曲折的线条,目光如炬,仿佛能透过这张薄薄的羊皮纸,看到北境那风雪交加的景象,嗅到那弥漫在空气中的血腥味。

    她的指尖停留在几个标记处,那里正是商队路线与边境驻军交汇的地方。

    “呵,真是好大的胆子,竟敢在我的眼皮子底下玩花样!” 她语气冰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怒意。

    她展开信笺,沈砚之遒劲的字迹映入眼帘,信上详细描述了北境异动的情况以及他对“青鸾”余孽的怀疑。

    信的末尾,他写道:“吾妻才智无双,定能洞察秋毫,还望珍重。” 简短的几句话,却饱含着对她的信任和担忧。

    林清梧看完信,将其轻轻折叠放好,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看来,我们的新婚蜜月,要提前结束了。” 她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棂,任凭冷风吹拂着她的脸颊。

    夜空中,一轮弯月悬挂,清冷的光辉洒向大地,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深邃而坚定, “来人,备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