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带领华夏崛起从灵气复苏开始 > 第383章 新概念武器2

带领华夏崛起从灵气复苏开始 第383章 新概念武器2

    刘凌霄盯着那枚刚从弹药箱里取出的弹丸,眉头不自觉地紧锁。

    它造型奇特,呈流线型的梭状,通体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但更让他心头泛起疑虑的是它的尺寸——小巧得惊人!一名工作人员单手就能稳稳托住。

    “这玩意儿……能有多大的杀伤力?”

    刘凌霄暗自思忖,下意识地掂量着想象中的重量。根据他的经验判断,这枚特制炮弹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五公斤。在传统火炮动辄几十公斤甚至更重的炮弹面前,这小家伙显得过于“袖珍”了。

    没有巨大的装药量,仅靠这点质量,它能造成什么实质性的破坏?他心底涌起一股强烈的担忧。

    就在这时,旁边一位工作人员的对讲机里传来急促而清晰的指令,要求他们立即根据接收到的坐标和方位参数,进行定点打击测试。现场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毕竟还处于实验阶段,操作这些尖端电磁炮的都是科研人员,而非训练有素的炮兵战士。只见一名工程师动作麻利地取出那枚梭形弹丸,迅速装填入炮膛。整个流程虽然精确,但少了军队那种行云流水的默契和速度感。

    就在刘凌霄的疑虑尚未散去之际,电磁炮的各项准备工作已通过层层检验。伴随着一声极其尖锐、短促的音爆*,炮口猛然喷射出弹丸!

    没有传统火炮震耳欲聋的轰鸣,没有灼目的火光,更没有弥漫开来的刺鼻硝烟。现场唯一能证明这次发射的痕迹,是炮架因后坐力而微微下压激起的些许尘土。然而,这阵微尘在旷野的轻风中迅速消散,仿佛刚才那石破天惊的一击从未发生。

    “这……这就完了?威力看起来实在有限啊!”刘凌霄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困惑,拦住了一位正拿着平板电脑记录数据的工程师模样的中年人。对方显然认识这位局长,停下脚步,神情认真地解释道:

    “刘局长,您一定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吧?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物体的速度越高,它所携带的动能就越大,这是物理的铁律。”

    工程师顿了顿,用更具体的例子说明:“就拿我们现役主战坦克装备的125毫米滑膛炮来说,它发射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其核心的钨合金穿甲弹芯重量大约在7公斤左右。这种炮弹的炮口初速度最高能达到每秒1500米左右。凭借这样的动能,理论上它能穿透接近1000毫米厚的匀质装甲钢板。”

    “而我们正在测试的这款,”工程师指向旁边线条流畅的电磁炮,“是采用最新线圈加速技术的电磁炮。它的口径是79毫米,发射的铝合金弹体最大重量约为3.5公斤。”他特意强调了一下铝合金材质带来的材质简量化优势。

    “关键点来了,”工程师眼中闪烁着技术自信的光芒,“别看它的质量只有传统穿甲弹芯的一半,但它的出膛速度却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全功率状态下,我们的监测系统捕捉到的最大初速度达到了惊人的每秒7500米!”

    他快速在平板电脑上调出一个计算公式:“根据动能公式 `E_k = 1\/2 mv2` 计算,即使质量较小,但速度提升带来的动能增长是指数级的。简单对比,我们这枚3.5公斤的电磁炮弹丸所携带的动能,大约是7公斤传统穿甲弹芯的12.5倍!”

    工程师的语气带着明显的自豪:“这种能量级别的优势是颠覆性的。我们的测试数据显示,在50公里距离内,弹丸的动能衰减率才达到50%。这意味着,即使在100公里外,我们的电磁炮弹丸仍然保有足以轻松贯穿2500毫米以上匀质装甲钢的恐怖威力!这是传统化学能火炮根本无法想象的射程和穿深!”

    他进一步透露:“而且,局长,眼前这款79毫米口径的还只是‘小兄弟’。我们正在测试平台上进行验证的另一款300毫米口径的电磁炮,那才是真正具有战略级毁伤能力的‘大杀器’。”

    刘凌霄听着这清晰透彻的讲解,心中的疑云迅速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震撼。工程师说得没错,这电磁炮所代表的,是武器发展史上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划时代跃迁!

    “那么,这种武器目前有没有明显的短板或者弊端呢?”刘凌霄追问道,他深知任何先进技术都不可能完美无缺。

    “当然有,”工程师坦率地点头,“就像您说的,凡事有利必有弊。电磁炮当前最大的瓶颈就是能源。

    它需要极其庞大且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来驱动。这也是为什么在野战机动条件下,我们目前能实用化的最大口径暂时限制在79毫米——主要就是受制于野战发电和储能设备的功率和容量。”

    “明白了,”刘凌霄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那如果依托我们新城强大的、稳定的电网系统,是不是意味着可以大规模部署这种电磁炮,直接用于城市防御实战?”

    “完全正确!”工程师肯定地回答,“这正是我们科研攻关的重要目标之一。不过,对于现阶段的性能,我们团队认为还有提升空间。

    我们设定的目标是,将电磁炮弹丸的初速度稳定提升到十倍音速(约3400米\/秒)以上,才会考虑进入大规模量产和实战部署阶段。只有达到那个门槛,才能更好地满足未来战场环境下的多维度需求。”

    刘凌霄深以为然地点点头,目光再次投向那几座造型科幻的电磁炮,眼中充满了期待:“那么,今天的实战测试,它们取得具体战果了吗?”

    “嘿嘿,还好,不辱使命!”工程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从今天测试开始到现在,我们总共发射了130枚弹丸。战果统计是:成功击杀二阶变异兽13只,三阶变异兽5只;有效击伤四阶变异兽2只。”

    他补充道,“实战数据表明,四阶以下的变异兽,一旦被我们的电磁炮弹丸锁定并命中,几乎是瞬间毙命,毫无生还可能。即使是防御力强悍的四阶变异兽,硬挨上一发也必定受到不轻的创伤。”

    刘凌霄迅速在心里默算了一下这个战果。一股强烈的惊异感瞬间攫住了他——这个效率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如果换成传统的主战坦克,使用125毫米穿甲弹对变异兽进行打击,发射一百多发炮弹,能取得眼下这三分之一(约6只二阶、1-2只三阶)的战果,就已经算是非常高效了。作为军方高层,他对传统武器的效能数据有着清晰的认知。

    更关键的是成本!刘凌霄敏锐地意识到其中的巨大差异:电磁炮发射一百三十多枚特制铝合金弹丸,加上消耗的对应电力,其综合成本远低于一百多发坦克炮专用的高性能穿甲弹!

    在这个全球“灵气复苏”、资源争夺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华夏虽然实力雄厚,但每一份战略资源都弥足珍贵。这种高效能、低消耗的新概念武器,其战略价值简直难以估量!

    直到这一刻,刘凌霄才真正、深刻地认识到:在对抗变异兽的战争中,大力发展科技武器绝不是辅助手段,而是与觉醒者力量同等重要的核心支柱!

    一座部署在城头的79毫米电磁炮,其持续、精准、高效的远程打击能力,就相当于为人类阵营增添了一名不知疲倦、火力强大的四阶战力!

    而最令人振奋的是,这种“四阶战力”并非稀缺的觉醒者,而是可以依托强大工业体系大规模生产、近乎无限复制的战争机器!

    “李大力!”刘凌霄猛地转身,语气斩钉截铁,对身边的副官下令,“立刻联系警卫营!命令方营长,从现在开始,他们营的首要核心任务,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确保参与测试的电磁炮、激光炮项目所有专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安全!告诉他,在全员安全返回新城之前,如果有一位专家受到半点损伤,我唯他是问,军法从事!”

    下达命令时,刘凌霄内心涌起一阵后怕和自责。此前,他们竟然只派遣了一个陆军轻型合成营来负责如此关键项目的安保工作,这简直是天大的疏忽!

    这些掌握着颠覆性武器核心技术的专家,每一位都是华夏的国宝级战略资产!他们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在这场剧变中的命运走向,甚至可能影响整个华夏民族的未来国运!保护他们,就是保护华夏在新时代立足并崛起的基石!

    (评分,催更给一个。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