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满四合院之打不败我的终成勋章 第432章 怕花钱,解成薄情寡性
热门推荐:
买不起机甲,那只好物理夺舍了
金戈丽人行:天命之魁
火影:开局通灵宇智波斑
炼气期如履薄冰,元婴期重拳出击
规则怪谈:开局发现家人是诡异
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
直播:让你钓鱼,没让你钓核弹
鉴兽直播:你这宠兽不兴养啊
北宋帝国兴亡史
第四百三十二章 怕花钱,解成薄情寡性
于莉一脚踢在阎解成身上,让他自己随便找个地方睡觉,死在外面也行,要搂着阎解娣睡。
阎解成嘟嘟喃喃,抱起自己铺盖卷找老爹客厅打地铺去了。这几年阎家老大基本不怎么和自家老子说话,偶尔夫妻吵架被赶出来,都是这么没脸没皮的睡阎家老屋的客厅。
当晚,于莉也听到了阎解娣抽象美化后的一个故事。
大意是阎解娣下乡时,与十几个知青共同分到了蒙东一个屯子。知青们坚持了几周后,好不容易才逐渐适应了过来。
刚适应了晚秋的蒙东,就到了冬天。
村里给知青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知青们尽快融入当地生活,参与集体劳作,和一个真正的牧民一样,轮值看护集体的牛羊群。
尤其是在大雪夜里,需要知青们定时定期围着牛羊圈巡视,以防有人或者野兽袭击牛羊群。
可能是因为这一批知青里,阎解娣看上去最为瘦弱、胆怯,或者其他什么原因。阎解娣被有意无意排到了第一个值班。
为了照顾知青们,还安排本地一位经验丰富的牧民与之“配对”一起守夜。
与阎解娣分到一组的,是一位慈祥的老额吉(老年妇女)。看上去很和蔼,老额吉看到与自己分配来的是个四九城城里细皮嫩肉的小姑娘,老额吉一直抓着阎解娣的手,温柔慈爱的盯着阎解娣笑,说了一大段蒙语,阎解娣也听不太懂,问多了老额吉几句,才勉强有一句半句汉语,阎解娣也很绝望,不过看老额吉的看手势,似乎是让阎解娣去睡觉,老额吉打着手势,似乎是自己会好好的看好牛羊。
阎解娣什么也不懂。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知青点休息去了。
当晚,屯子附近刮起一阵巨大的风雪。
次日清晨,屯子里的生产队长发现一夜之间,居然丢了10只小羊羔。
羊羔是集体财产,一下子丢了10只羊羔,那不亚于天塌了。
平日这些牛羊圈,都有猛犬看护。按理说,如果是猛兽或者陌生人,肯定会惊动猛犬,从而吵醒睡在周边的牧民以及知青点的知青。
但偏偏这一夜,不知道是因为风雪太大,还是熟人作案,这10只小羊羔丢的无声无息。
在屯子里的村委会,牧民和知青们互相埋怨。知青们推诿是牧民偷的,牧民们责怪知青嘴馋,偷偷坑杀集体小羊。闹来闹去,被有心人引导到昨晚分配的“看护人”身上。
阎解娣没想到昨晚还温柔和蔼的老额吉,一听到责任要归属在“看护人”身上,就立刻翻脸。
先是立即痛哭流涕,对丢失的10只公家小羊表现的痛不欲生;哭闹了好一阵,突然就把矛头指向阎解娣,说自己只是负责前半夜,前半夜牛羊都好好的,阎解娣负责后半夜“值班”,但她一晚上都在屋里睡觉。第二天别人来换班时,阎解娣确实在睡觉,因此,阎解娣才是丢羊的“直接责任人”。
原本和善的老额吉忽一张嘴,就将本地牧民与知青群体的矛盾,转化为负责后半夜值班的阎解娣玩忽职守,贪睡才导致集体牧场丢了10只羔羊。
一群初来乍到的知青,听闻不需要自己背锅,也就默然悄声,本地牧民便围着对阎解娣进行言语围攻。
阎解娣也不懂,举目皆是怒发冲冠的牧民,蒙语汉语交杂,吓的惊惶失措。临时选出来的知青小组组长,又是个面瓜蛋子,在先前的争执中,因为稍微维护了阎解娣两句,早就被其他暴躁的牧民一阵恐吓,此刻正如同一只鹌鹑,在一旁瑟瑟发抖。
牧民们最后和知青小组长协商完毕,10只小羊,作价50元,另加50元罚款,需要负责值夜的阎解娣个人赔偿。
知青组长也并非全无担待,组织十几名知青凑了50元给阎解娣,但阎解娣还需要自己独立承担50元罚款。可阎解娣的钱已经早就被人偷光。
其它知青,入冬之前,已经陆续收到了家人汇款。只有阎解娣如同无源之水,积蓄和私人物品被偷走后,就再也没有钱物补充。
这50元赔款,就如同压在自己身上的大山。
她将知青们凑的50元赔偿款交给大队长以后,大队长要求宽限1个月,1个月内必须交出剩下的50元罚款,否则将只能上报县里。
而知青点里最恐怖的传闻,就是犯过错的知青,将可能永远无法返城。
巨大的压力,全部笼罩在阎解娣身上。而她身上的钱,只够往外发两封信,犹豫了半天,她给亲生父亲和亲生大哥写信过去求援。
写给父亲,是觉得自己毕竟是独女,50块钱对父亲来说,也就一个月工资。拿一个月工资拯救自己闺女,应该不是难事,何况自己还愿意增加20元利息。
事态实在万分窘迫,阎解娣怕父亲舍不得钱财,她只好又写了第二封。
这封信,她在写给何雨柱和亲大哥之间,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选择了相信自己大哥。对何雨柱,她有着难掩的愧疚,虽然,她心底里觉得,只要写给何雨柱,别说50,100都可能会寄给自己。但她实在过不去心底那关。最后还是写给了亲大哥阎解成求援。
他也有算计,怕是哥哥和何雨柱都借给自己,大哥那笔钱还要白白给了利息,她有自信自己能靠工分活着,已经有父母的150元巨额外债,她也不想再额外背负20元利息。
故事的结局,总是没有那么出人意料。
于莉再三追问后,阎解娣才说,父亲的回信,是两个月之后,说是家里没有余钱,收到闺女的信以后,父亲就立即开始攒钱,但还差一部分,先寄来20元,让闺女应急。
同时,绝大部分篇幅,是让闺女和牧民们讲道理,能不能只教育不罚款。
若是必须罚款看能否只罚50块?
如果实在要罚100,能不能用劳动支付?
如果劳动支付也不可以,能否分期偿还?
老父亲在信里反复分析,丢羊的责任应该是本地牧民,至少那位老额吉就要承担很大部分。能不能让老额吉赔。
信的末尾,老父亲说,虽然他是分期寄过来50元,但从汇款当时起算,这20元利息,就产生了,希望闺女可以像父亲一样,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于莉抹了一把泪痕:“你那个爹,一辈子都这样,对谁都这样,20块钱还要存两个月,还真够狠心的!那你大哥呢,解成什么什么时候回复你的?解成那边一直有小金库,他没找我要,估计他是从小金库给你寄的,他给你寄了多少?不会连30都没舍得吧?”
阎解娣满脸是泪,没有说话,只是垂首摇头。
于莉有点慌,她害怕的事好像真的发生了“30都没有,20有吧?”
阎解娣满脸是泪,没有说话,继续垂首摇头。
于莉抓住阎解娣的胳膊“18块?15块?你倒是说啊?难道他给你寄了50块?100块?我于莉保证不查抄你大哥的小金库,你快说啊。”
阎解娣抬起头,眼里似乎有着幽兰火焰:“他没给我回信,直到今天我回来~!他阎解成,就没有回过我任何一封信~!”
于莉一脚踢在阎解成身上,让他自己随便找个地方睡觉,死在外面也行,要搂着阎解娣睡。
阎解成嘟嘟喃喃,抱起自己铺盖卷找老爹客厅打地铺去了。这几年阎家老大基本不怎么和自家老子说话,偶尔夫妻吵架被赶出来,都是这么没脸没皮的睡阎家老屋的客厅。
当晚,于莉也听到了阎解娣抽象美化后的一个故事。
大意是阎解娣下乡时,与十几个知青共同分到了蒙东一个屯子。知青们坚持了几周后,好不容易才逐渐适应了过来。
刚适应了晚秋的蒙东,就到了冬天。
村里给知青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知青们尽快融入当地生活,参与集体劳作,和一个真正的牧民一样,轮值看护集体的牛羊群。
尤其是在大雪夜里,需要知青们定时定期围着牛羊圈巡视,以防有人或者野兽袭击牛羊群。
可能是因为这一批知青里,阎解娣看上去最为瘦弱、胆怯,或者其他什么原因。阎解娣被有意无意排到了第一个值班。
为了照顾知青们,还安排本地一位经验丰富的牧民与之“配对”一起守夜。
与阎解娣分到一组的,是一位慈祥的老额吉(老年妇女)。看上去很和蔼,老额吉看到与自己分配来的是个四九城城里细皮嫩肉的小姑娘,老额吉一直抓着阎解娣的手,温柔慈爱的盯着阎解娣笑,说了一大段蒙语,阎解娣也听不太懂,问多了老额吉几句,才勉强有一句半句汉语,阎解娣也很绝望,不过看老额吉的看手势,似乎是让阎解娣去睡觉,老额吉打着手势,似乎是自己会好好的看好牛羊。
阎解娣什么也不懂。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知青点休息去了。
当晚,屯子附近刮起一阵巨大的风雪。
次日清晨,屯子里的生产队长发现一夜之间,居然丢了10只小羊羔。
羊羔是集体财产,一下子丢了10只羊羔,那不亚于天塌了。
平日这些牛羊圈,都有猛犬看护。按理说,如果是猛兽或者陌生人,肯定会惊动猛犬,从而吵醒睡在周边的牧民以及知青点的知青。
但偏偏这一夜,不知道是因为风雪太大,还是熟人作案,这10只小羊羔丢的无声无息。
在屯子里的村委会,牧民和知青们互相埋怨。知青们推诿是牧民偷的,牧民们责怪知青嘴馋,偷偷坑杀集体小羊。闹来闹去,被有心人引导到昨晚分配的“看护人”身上。
阎解娣没想到昨晚还温柔和蔼的老额吉,一听到责任要归属在“看护人”身上,就立刻翻脸。
先是立即痛哭流涕,对丢失的10只公家小羊表现的痛不欲生;哭闹了好一阵,突然就把矛头指向阎解娣,说自己只是负责前半夜,前半夜牛羊都好好的,阎解娣负责后半夜“值班”,但她一晚上都在屋里睡觉。第二天别人来换班时,阎解娣确实在睡觉,因此,阎解娣才是丢羊的“直接责任人”。
原本和善的老额吉忽一张嘴,就将本地牧民与知青群体的矛盾,转化为负责后半夜值班的阎解娣玩忽职守,贪睡才导致集体牧场丢了10只羔羊。
一群初来乍到的知青,听闻不需要自己背锅,也就默然悄声,本地牧民便围着对阎解娣进行言语围攻。
阎解娣也不懂,举目皆是怒发冲冠的牧民,蒙语汉语交杂,吓的惊惶失措。临时选出来的知青小组组长,又是个面瓜蛋子,在先前的争执中,因为稍微维护了阎解娣两句,早就被其他暴躁的牧民一阵恐吓,此刻正如同一只鹌鹑,在一旁瑟瑟发抖。
牧民们最后和知青小组长协商完毕,10只小羊,作价50元,另加50元罚款,需要负责值夜的阎解娣个人赔偿。
知青组长也并非全无担待,组织十几名知青凑了50元给阎解娣,但阎解娣还需要自己独立承担50元罚款。可阎解娣的钱已经早就被人偷光。
其它知青,入冬之前,已经陆续收到了家人汇款。只有阎解娣如同无源之水,积蓄和私人物品被偷走后,就再也没有钱物补充。
这50元赔款,就如同压在自己身上的大山。
她将知青们凑的50元赔偿款交给大队长以后,大队长要求宽限1个月,1个月内必须交出剩下的50元罚款,否则将只能上报县里。
而知青点里最恐怖的传闻,就是犯过错的知青,将可能永远无法返城。
巨大的压力,全部笼罩在阎解娣身上。而她身上的钱,只够往外发两封信,犹豫了半天,她给亲生父亲和亲生大哥写信过去求援。
写给父亲,是觉得自己毕竟是独女,50块钱对父亲来说,也就一个月工资。拿一个月工资拯救自己闺女,应该不是难事,何况自己还愿意增加20元利息。
事态实在万分窘迫,阎解娣怕父亲舍不得钱财,她只好又写了第二封。
这封信,她在写给何雨柱和亲大哥之间,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选择了相信自己大哥。对何雨柱,她有着难掩的愧疚,虽然,她心底里觉得,只要写给何雨柱,别说50,100都可能会寄给自己。但她实在过不去心底那关。最后还是写给了亲大哥阎解成求援。
他也有算计,怕是哥哥和何雨柱都借给自己,大哥那笔钱还要白白给了利息,她有自信自己能靠工分活着,已经有父母的150元巨额外债,她也不想再额外背负20元利息。
故事的结局,总是没有那么出人意料。
于莉再三追问后,阎解娣才说,父亲的回信,是两个月之后,说是家里没有余钱,收到闺女的信以后,父亲就立即开始攒钱,但还差一部分,先寄来20元,让闺女应急。
同时,绝大部分篇幅,是让闺女和牧民们讲道理,能不能只教育不罚款。
若是必须罚款看能否只罚50块?
如果实在要罚100,能不能用劳动支付?
如果劳动支付也不可以,能否分期偿还?
老父亲在信里反复分析,丢羊的责任应该是本地牧民,至少那位老额吉就要承担很大部分。能不能让老额吉赔。
信的末尾,老父亲说,虽然他是分期寄过来50元,但从汇款当时起算,这20元利息,就产生了,希望闺女可以像父亲一样,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于莉抹了一把泪痕:“你那个爹,一辈子都这样,对谁都这样,20块钱还要存两个月,还真够狠心的!那你大哥呢,解成什么什么时候回复你的?解成那边一直有小金库,他没找我要,估计他是从小金库给你寄的,他给你寄了多少?不会连30都没舍得吧?”
阎解娣满脸是泪,没有说话,只是垂首摇头。
于莉有点慌,她害怕的事好像真的发生了“30都没有,20有吧?”
阎解娣满脸是泪,没有说话,继续垂首摇头。
于莉抓住阎解娣的胳膊“18块?15块?你倒是说啊?难道他给你寄了50块?100块?我于莉保证不查抄你大哥的小金库,你快说啊。”
阎解娣抬起头,眼里似乎有着幽兰火焰:“他没给我回信,直到今天我回来~!他阎解成,就没有回过我任何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