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寒门逆袭全靠狠 > 第469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重生寒门逆袭全靠狠 第469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徐大志原本想着,这批库存就算再怎么顺利,至少也得花上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才能处理完。可谁曾想,这才没几天功夫,东西就卖得差不多了,速度快得让他都有些不敢相信。

    看着仓库里所剩无几的货品,秦翔乐呵呵地凑过来,脸上堆满了笑容:\"徐总,您看我说什么来着?咱们这个价钱,连商场里卖的一半都不到,而且咱们这可是正儿八经的老厂生产的货,质量有保证。这么实惠的好东西,大家伙儿能不抢着要吗?\"

    听秦翔这么一说,徐大志这才恍然大悟。是啊,他们定的这个价格确实太划算了。要知道现在可是八十年代末,黑白电视机在不少地方还是稀罕物呢,有些偏远地区的老百姓想买都买不着。

    徐大志掰着手指头算起来:现在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也就几十块钱,可一台18寸的黑白电视机就要卖到三四百块,贵的甚至要五百多。

    就这个价钱,买的还可能是从大城市淘汰下来的二手货。更别提买电视机还得搭上工业券,这工业券也是要花钱买的,里外里算下来,价钱一点都不便宜。

    徐大志手里这批电视机,尺寸确实不大,只有十八英寸。搁现在看,这屏幕小得可怜,但在那时候的农村,能有个电视机就不错了,谁还计较屏幕大小啊!

    你想啊,这就跟现在买电视一个道理。商场里那些大尺寸电视,什么九十五英寸、一百英寸的,看着是气派,可真正掏钱买的人有几个?大部分人琢磨来琢磨去,最后买的还是五十五英寸、六十五英寸的,条件好点的撑死了买个八十五英寸的。那些超大屏的电视,价格贵得吓人,买的人自然就少了。

    那时候的农村更别提了,好多人家连电视机是啥样都没见过。能有个十八英寸的黑白电视,那都是稀罕物件。只要价格够实惠,哪还有卖不出去的道理?后来搞的家电下乡也是这个理儿,送去的电器虽然不是最高档的,但绝对是同类型里最便宜的。

    这就是农村市场的特点,跟城里人买东西完全是两码事。

    \"哈哈,干得漂亮!\"徐大志乐呵呵地拍了拍秦翔的肩膀,脸上写满了满意。

    \"这都是徐总您指导有方!\"秦翔赶紧赔着笑脸,腰都不自觉地弯了几分。他可不敢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在领导面前还是得夹着尾巴做人。

    徐大志原本对这批库存产品根本没抱什么希望。这些老式电视机和喇叭在仓库里堆了不知道多少年,积了厚厚一层灰。他寻思着,这么多年的老物件,能有一半能正常开机就不错了,更别提卖出去赚钱了。

    这些电子产品款式老旧,功能简单,放在现在根本没人看得上眼。就算低价处理,估计也得卖个一年半载的。徐大志甚至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专门腾出个仓库来堆放这些\"老古董\"。

    可谁曾想,这批产品刚拿去各偏远乡镇没几天,就被抢购一空,速度快得让袁军他们直揉眼睛,还以为自己看错了。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说起来,那个年代的国产货虽然样子土气,功能也不够花哨,但质量那是真的没话说。徐大志记得清清楚楚,村里老张家那台电视机,从自己上小学时就开始用,一直看到自己都参加工作了,整整十五个年头,愣是没出过大毛病。最后淘汰也不是因为坏了,纯粹是觉得屏幕太小,换了个大彩电才退休的。

    现在可好,这几万块的卖货钱一到账,加上自己拨过来的十万块,加起来足足有十五六万了。

    有了这笔启动资金,再去信用社贷个一两百万,前期项目的资金压力就小多了。徐大志心里美滋滋地盘算着,这下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秦翔跟在徐大志身边,脸上堆满了笑容,语气里带着几分佩服:\"徐总,还是您当初的主意高明啊!您看这定价,一百九十九块钱,明明就差一块钱就到两百了,可消费者就是吃这套。\"

    消费者一看“一百九十九”这个价格,第一反应就是“哦,一百多块钱”。可要是标价两百整,那感觉立马就不一样了,直接就从“一百多”变成“两百多”了。

    秦翔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继续说:\"说实话,当初您跟我提这个定价策略的时候,我心里还直犯嘀咕。想着这一百九十九跟两百有啥区别?不就差一块钱嘛!消费者又不傻,谁还看不出来这其实就是两百块啊?\"

    \"我当时还觉得,这么定价纯粹是多此一举,跟那个''脱裤子放屁''的俗话说的似的。\"秦翔说着自己都笑了起来,\"可谁能想到,等到真开始卖的时候,就因为这少标的一块钱,消费者抢着来买,那场面,简直了!\"

    他越说越起劲:\"您看现在,消费者都说''这台电视机才一百多块钱,太划算了''。其实啊,咱们心里都清楚,就差那一块钱就到两百了。可这心理战术,还真是管用!\"

    秦翔当时盯着货架上的价签,怎么也想不明白这其中的门道。那个标价199元的商品,和旁边标价200元的几乎一模一样,就差这么一块钱而已。可就是这一块钱的差距,让消费者像着了魔似的,抢着去买199元的那个。

    \"这也太奇怪了吧?\"秦翔挠着头自言自语,\"明明就差一块钱啊!\"他掰着手指头算起来,\"要是两块钱的东西少一块,那确实差了一半。二十块的东西少一块,也算是个折扣。可这几百块的东西...\"

    这时徐大志问:\"秦厂,你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秦翔有点不好意思地问说:\"199和200明明就差一块钱,可大家就是觉得199便宜好多。您说这是为啥?\"

    \"按理说一块钱对几百块的东西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啊。\"

    \"可顾客就是觉得199和200不是一个档次的,好像差了整整一百块似的!\"

    \"徐总,这是为什么呢?\"

    徐大志神秘地笑了笑,摇摇头没说话。他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就是营销里常用的\"锚定效应\"。那个\"1\"开头的价格,让人的大脑自动把商品归到\"一百多\"的档次,跟\"两百多\"形成了心理差距。

    不过这些门道,他可不打算跟秦翔细说。

    看着秦翔一脸困惑的样子,徐大志心里暗笑。这市场里的产品定价玄机啊,说穿了其实特别简单,但就是能让人不知不觉地有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