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 第457章 股司初立,大明建工(五)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第457章 股司初立,大明建工(五)

    众人一直忙碌到深夜,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

    于是,他们又在皇庄大食堂蹭了一顿饱饭,填饱了肚子后;

    带着皇帝赏赐的葡萄酒和粉丝、毛衣,心急火燎地踏上返回京城的路途。

    回到京城后,还有诸多事务等着他们处理。

    设立下属机构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与众多相关人员协商沟通,确保各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同时,还要与已经回来的游击队员商议悬赏事宜。

    他们希望在寒冬大雪封草原之前,尽可能多地拯救鞑靼女人。

    在他们看来,哪怕只能救回一个,那也是赚到了,毕竟这关系到未来佃户家庭人口的增加和庄园的发展。

    众人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在夜色中匆匆赶路,奔赴京城。

    次日,一则颇为有意思的消息传进西苑。

    自宁夏、甘肃归附之后,局势本应逐渐稳定,却不想发生了这样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有几十支游击小队在行动中迷失了方向,误打误撞地闯进了河套地区。

    这些游击小队在河套地区可谓是“收获颇丰”,他们竟将黄河北岸的十几个鞑靼部落给俘虏了。

    随后,便押送着这些部落人员一路朝着归化城进发。

    当他们抵达归化城后,考虑到后续事宜,便派人前往阳和请求入关。

    然而,命运似乎总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展开。

    派去的人正好遇上了巡边的那群归明的奴隶。

    这些奴隶虽已归明,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不敢擅自决断。

    他们深知此事非同小可,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一系列麻烦,于是赶忙将消息传向西苑。

    消息传至西苑后,众人皆十分好奇皇帝会如何回应。

    毕竟这涉及到河套地区的归属以及这些游击小队的命运。

    消息的大致内容是询问:

    河套地区归附能否算作一种奖励?

    他们是否可以从大同镇归来?

    皇帝朱有建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略作思索,便给出了回复:

    “当然算,着曹化淳派卫兵接回来,朕要见到他们!”

    皇帝的这一回应,无疑给众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那些游击小队虽迷路闯入河套并俘虏部落的行为看似莽撞,但最终还是得到了皇帝的认可。

    而他们也即将踏上归程,回到大同镇。

    这一事件也成为了皇庄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大家都在猜测着后续还会有怎样的发展;

    以及这些被俘虏的鞑靼部落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安排。

    高宇顺、高智成父子俩以及十二名太监的世界里,此刻正开启着一段别样的学习征程。

    他们身处研究院之中,跟随钦天监正汤若望潜心学习。

    汤若望所带领的这十几位徒弟,身份可不简单。

    他们皆是由“耶稣会”精心安排而来,成员是来自欧罗巴各国的天主教徒,组成了一个传教团队。

    而皇帝朱有建下达指令,让高家父子与这些太监跟着汤若望学习,目标明确且颇具深意。

    他们要学习的内容丰富多样。首要任务便是掌握这些欧罗巴人使用的语言。

    语言作为沟通的桥梁,是深入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基石。

    只有熟练掌握语言,才能与他们无障碍交流,进而探寻背后的奥秘。

    其次,了解他们的文化习俗也至关重要。

    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各异的风俗习惯,知晓这些,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

    至于要学习到何种程度,皇帝的要求很明确——

    不看脸,无法分辨是不是当地人。

    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要学会语言,更要深入体会文化内涵,从外在表现到内在气质,全方位地融入。

    在学习过程中,高智成展现出了远超常人的天赋与学习能力。

    他思维敏捷,接受新知识的速度极快,很快便在高家父子与太监团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学习委员。

    在他的带领下,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高涨,氛围也愈发浓厚。

    然而,高宇顺的内心却充满了疑惑与思索。

    他时常暗自琢磨:

    “主子到底要干嘛?

    咱家能干嘛?

    遥远的欧罗巴能带给大明啥?”

    这些问题如同谜团一般,在他脑海中不断盘旋。

    他深知自己身处这场学习之旅中,却对背后的真正意图感到迷茫。

    而皇帝朱有建的心思,旁人难以捉摸。

    他单纯地认为,手头有这么多的外国人,若不加以利用,实在是有些吃亏。

    至于他真正的目的,目前尚未明晰。

    或许是在谋划着一场宏大的布局,又或许只是出于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

    但无论如何,高家父子与太监团的这段学习经历,注定会在大明的历史长河中留下独特的印记。

    韩赞周此刻正带领着一万八千名太监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他们的任务艰巨而繁杂,不仅要学习一系列先进的建筑技能,还要承担起建造一座大型房屋建筑的使命。

    在学习方面,他们需要掌握混凝土的制造技术,了解混凝土的配比和搅拌方法,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符合要求。

    预制砖的制作也不容忽视,从原料的选择到成型、烧制,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把控。

    同时,他们要熟练使用推机与挖机,这些现代机械设备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安装工坊机器、学习流水线流程以及蒸汽轮机原理,也是他们学习的重点内容。

    此外,制作简单模具和掌握工坊基础知识,为他们后续的生产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韩赞周深知团队的庞大意味着责任的重大,他还肩负着选择好苗子作为主管培养的重任。

    他要在这众多的太监中挑选出有潜力、有能力的,为未来的管理团队注入新鲜血液。

    他们正在营建的房屋建筑,绝非普通的居住营地。

    这里的每一处设施与装修,都需要他们独立完成。

    从瓷砖的烧制到琉璃的烧制,从玻璃的制作到各种家居品的打造,如洗面盆、马桶、浴缸、石台等,无一不需要他们亲力亲为。

    这些设施和用品的完成,将使这座建筑成为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大明建工”总部。

    “大明建工”独立于大明重工、大明轻工之外,成为同级别的机构。

    韩赞周担任首任总领,相关工坊也将划入建工旗下。

    下辖的装配司负责工坊定制装配,确保各种设备和设施的安装精准无误;

    工程司专注于建筑制造,从设计到施工,全程把控;

    路道司承担铁轨铺设、架桥铺路的重任,为未来的交通网络打下基础;

    悬运司则负责使用和维护各种机械,保障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刘之春的引水工程,还有蓄塘队,未来也可能作为水利司,纳入“大明建工”进行总体统筹。

    至于“增雨队”,目前还没有明确具体归属。

    然而,近期游击小队误入河套的事件,让朱有建深刻认识到道路联通的重要性。

    轨车的制造变得刻不容缓,他迫切想知道轨车什么时候能够制造出来。

    于是,他下令让鲁总监、卢大匠、陈大匠、许大匠全部停下手上的活,迅速聚集到轨车工坊,共同商讨轨车制造的方案和时间安排。

    众人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不敢有丝毫懈怠,纷纷赶往轨车工坊,一场关于轨车制造的讨论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