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七)吉林省《松原市》
一、幅员与区划
松原市幅员面积2.2万平方公里,下辖1个市辖区——宁江区,2个县——长岭县、乾安县,1个自治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扶余市 。不同的区县有着各自独特的风貌和发展轨迹。
宁江区作为松原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繁华与活力并存。高楼大厦林立,商业街区热闹非凡,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集中了众多的政府机构、企业总部和文化设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宁江区也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
扶余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它是古代夫余国的发祥地之一,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扶余市农业发达,广袤的田野上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这里的人们勤劳朴实,传承着古老的农耕文化,乡间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是蒙古族聚居地,充满了独特的民族风情。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悠扬的马头琴声、奔放的安代舞、热闹的那达慕大会,无不展现着蒙古族人民的热情与豪爽。查干湖就位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闻名遐迩的查干湖冬捕,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长岭县地处松嫩平原西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它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农业基础雄厚。同时,长岭县的风能、太阳能资源也十分丰富,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此外,长岭县还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如龙凤湖等,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乾安县位于松原市西部,以其独特的泥林景观而闻名。乾安泥林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奇特的地貌景观令人叹为观止。这里还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乾安县的民俗文化也别具特色,古老的民间传说和传统手工艺代代相传。
二、历史脉络
松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繁衍生息。2000多年前的古夫余国在此开疆拓土,古夫余国是东北地区第一个地方农业制国家,其农业、畜牧业发达,开创了北疆历史文化的先河 。之后,1000多年前的渤海国也在此留下足迹。
辽金时期,松原地区是战略要地,辽代属黄龙府辖境,金代延续其军事重镇地位。辽朝在此设置捺钵制度,帝王定期巡幸驻跸。乾安县境内保存的大规模春捺钵遗址群,便是那段历史的有力见证。当时,这里是辽帝春季渔猎、议政的重要场所,反映了辽代独特的政治和生活方式。区域内还留存着塔虎城、辽代长春州治所、大金得胜陀颂碑等457处辽金遗迹,其中36座辽金古城遗址,见证着古代城防体系的发展和当时的军事战略布局 。大金得胜陀颂碑是金世宗为纪念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此起兵反辽而立,碑文详细记载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元代,松原属开元路管辖;明代,被划入奴儿干都司辖区。清初,这里行政归属多元,宁江、扶余归吉林将军统辖,前郭尔罗斯等地属哲里木盟,这种格局一直持续到清末。1906年,设新城府,今扶余市成为区域行政中心。到了近代,1992年经国家批准,松原设立地级市,整合原属白城地区的扶余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及乾安、长岭等县,形成了如今的行政区划。这一调整基于松嫩平原地理整体性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凸显了松花江航运枢纽与油气资源基地的战略地位 。
在这片土地的历史长河中,也涌现出不少杰出人物。民国将领巴音额,1869年生于伯都讷官宦世家,满洲正黄旗人,姓吴札拉氏,汉字姓吴,字凌云 。青年时他受荐从戎,因军功先后升为骁骑校尉、佐领。中华民国时,他擢任旅长,领陆军少将衔,后迁升中将,委黑河镇守使,赠号“恪威”将军,后改称黑河警备司令,仍领中将旅长衔。他镇守黑河20余载,克服恶劣环境,曾与其弟折箭为誓,“犯弃师者不赦” 。1928年,他改任滨江关监督,驻哈尔滨。“九·一八”事变后,伪当局使人劝他出任伪军政部,巴音额以民族大义为重,拒不出任。1940年7月10日,巴音额病逝于哈尔滨寓所,他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令人敬仰。
还有张一堂,山东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派到陶赖昭铁路警察派出所任巡长 。他以巡长的身份做掩护,秘密开展党的活动,前后发展党员16名。1932年3月,经满洲省委批准,松原境内的第一个党支部陶赖昭特别支部成立,由张一堂任党支部书记,为当地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文化交融
松原的文化是多元的,辽金文化、满蒙文化、草原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佛教文化、石油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特质 。
蒙古族的传统文化是松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乌力格尔、马头琴音乐、查干湖冬捕习俗等10项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乌力格尔是蒙古族的一种说唱艺术,艺人们用一把四胡,自拉自唱,讲述着蒙古族的历史传说、英雄故事,生动的表演深受人们喜爱。马头琴音乐悠扬深沉,仿佛能诉说着草原的辽阔和牧民的生活,那独特的音色让人陶醉。查干湖冬捕习俗更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每年冬季,渔民们在冰面上凿冰捕鱼,这一传统的捕鱼方式已经延续了上千年。祭湖醒网仪式庄重而神秘,祈求着来年的丰收,也展现了蒙古族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佛教文化在松原也有着重要地位,龙华寺是东北地区较大的佛教寺院之一。寺院建筑气势恢宏,殿宇林立,香火鼎盛。每逢重大节日,众多信徒前来朝拜祈福,这里宁静祥和的氛围让人心灵得到净化。
石油文化则是松原现代文化的代表。因油而建、因油而兴,吉林油田坐落境内,石油工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也孕育了独特的石油文化。石油工人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成为松原城市精神的一部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松原人。
四、经济发展
松原的经济发展基础雄厚且多元。农业方面,地处北纬45度的世界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素有“粮仓、肉库、渔乡”之美誉 。全市有耕地2092.8万亩,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和油料基地,粮食年产量达到156亿斤,所辖四个县(市)均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这里的杂粮杂豆年产量近2亿斤,是全国最大的杂粮杂豆集散中心;“善德良米”有机大米成为杭州G20峰会和厦门金砖国家峰会指定用米 。同时,畜牧业和渔业也十分兴旺,生猪、肉牛、肉羊、禽的饲养量可观,年产水产品5万吨,居全省首位,查干湖胖头鱼为国家AA级绿色食品 。
能源产业是松原的支柱产业之一。吉林油田坐落境内,年油气生产能力达500多万吨,已探明石油储量16.3亿吨,已探明天然气储量1491亿立方米 。油页岩探明储量775亿吨,可提炼出近30亿吨油页岩油 。此外,俄油俄气年过境规模分别达3000万吨和380亿立方米,地热总资源量达2385亿吨标煤 。丰富的能源资源为松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使得松原在国家能源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
近年来,松原积极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新能源、农产品加工、旅游等产业发展迅速。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风电可装机量约2300万千瓦,光伏可装机量约1500万千瓦 。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旅游业更是成为松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五、自然与人文景观
松原的自然景观美不胜收。查干湖是全国第七大淡水湖,湖水清澈,水域辽阔,周围风光旖旎 。湖畔芦苇丛生,是众多候鸟的栖息地。每到春秋季节,候鸟成群结队在此停歇、觅食,场面十分壮观。查干湖不仅自然风光优美,其冬捕活动更是闻名遐迩,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体验。
大布苏泥林堪称地质奇观,与石林媲美。这里的泥林是由于雨水冲刷、风力侵蚀等自然作用形成的,奇特的地貌形态各异,有的像山峰,有的像动物,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世界。
哈达山风光旖旎,山上植被茂盛,景色秀丽。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松花江的壮丽景色,江水流淌,船只往来,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一江两岸”景观带,风景秀美开阔,松花江穿城而过,两岸绿树成荫,是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也是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除了自然景观,松原的人文景观也别具特色。龙华寺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佛教寺院,建筑风格独特,寺内佛像庄严,佛教氛围浓厚。每逢佛教节日,寺内举行盛大的法事活动,吸引着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
塔虎城遗址是辽金时期的重要城址,城墙高大厚实,城内遗迹众多,见证了当时的繁荣和军事防御的重要性。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想象当年的繁华景象。
六、旅游指南
如果前往松原旅游,最佳的旅游季节是夏季和冬季。夏季,松原气候宜人,适合进行户外活动,可以去查干湖欣赏自然风光,乘船游览,感受湖水的清凉;也可以去哈达山登山揽胜,呼吸新鲜空气。冬季,查干湖冬捕是不可错过的盛事,游客可以亲眼目睹壮观的冬捕场面,品尝新鲜的鱼宴。
在住宿方面,宁江区有各种档次的酒店和宾馆可供选择,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如果想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包住宿也是不错的选择,能让游客感受到蒙古族的独特文化。
美食也是松原旅游的一大亮点。查干湖的鱼是必尝的美味,胖头鱼肉质鲜嫩,可清蒸、红烧、炖汤,每一种做法都能让人回味无穷。还有蒙古族的美食,如烤全羊、手把肉、奶茶等,充满了浓郁的草原风味。此外,松原的玉米、冷面、麻辣烫等特色小吃也值得一试。
在交通方面,松原交通便利,有松原查干湖机场,通达北京、上海、大连等6个大中城市 。京哈、平齐、长白、通让等6条铁路干线和京哈、大广、珲乌等6条高速、14条国省公路干线从境内通过 。松花江沿岸还有多个运输码头和渡口,水运条件得天独厚。
松原,这座位于东北内陆的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它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充满活力的现代气息;既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又有独特的民俗文化。无论是追寻历史的足迹,还是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亦或是体验多元的文化,松原都能满足你的需求,带给你一场难忘的旅行。
松原市幅员面积2.2万平方公里,下辖1个市辖区——宁江区,2个县——长岭县、乾安县,1个自治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扶余市 。不同的区县有着各自独特的风貌和发展轨迹。
宁江区作为松原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繁华与活力并存。高楼大厦林立,商业街区热闹非凡,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集中了众多的政府机构、企业总部和文化设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宁江区也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
扶余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它是古代夫余国的发祥地之一,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扶余市农业发达,广袤的田野上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这里的人们勤劳朴实,传承着古老的农耕文化,乡间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是蒙古族聚居地,充满了独特的民族风情。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悠扬的马头琴声、奔放的安代舞、热闹的那达慕大会,无不展现着蒙古族人民的热情与豪爽。查干湖就位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闻名遐迩的查干湖冬捕,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长岭县地处松嫩平原西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它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农业基础雄厚。同时,长岭县的风能、太阳能资源也十分丰富,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此外,长岭县还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如龙凤湖等,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乾安县位于松原市西部,以其独特的泥林景观而闻名。乾安泥林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奇特的地貌景观令人叹为观止。这里还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乾安县的民俗文化也别具特色,古老的民间传说和传统手工艺代代相传。
二、历史脉络
松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繁衍生息。2000多年前的古夫余国在此开疆拓土,古夫余国是东北地区第一个地方农业制国家,其农业、畜牧业发达,开创了北疆历史文化的先河 。之后,1000多年前的渤海国也在此留下足迹。
辽金时期,松原地区是战略要地,辽代属黄龙府辖境,金代延续其军事重镇地位。辽朝在此设置捺钵制度,帝王定期巡幸驻跸。乾安县境内保存的大规模春捺钵遗址群,便是那段历史的有力见证。当时,这里是辽帝春季渔猎、议政的重要场所,反映了辽代独特的政治和生活方式。区域内还留存着塔虎城、辽代长春州治所、大金得胜陀颂碑等457处辽金遗迹,其中36座辽金古城遗址,见证着古代城防体系的发展和当时的军事战略布局 。大金得胜陀颂碑是金世宗为纪念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此起兵反辽而立,碑文详细记载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元代,松原属开元路管辖;明代,被划入奴儿干都司辖区。清初,这里行政归属多元,宁江、扶余归吉林将军统辖,前郭尔罗斯等地属哲里木盟,这种格局一直持续到清末。1906年,设新城府,今扶余市成为区域行政中心。到了近代,1992年经国家批准,松原设立地级市,整合原属白城地区的扶余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及乾安、长岭等县,形成了如今的行政区划。这一调整基于松嫩平原地理整体性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凸显了松花江航运枢纽与油气资源基地的战略地位 。
在这片土地的历史长河中,也涌现出不少杰出人物。民国将领巴音额,1869年生于伯都讷官宦世家,满洲正黄旗人,姓吴札拉氏,汉字姓吴,字凌云 。青年时他受荐从戎,因军功先后升为骁骑校尉、佐领。中华民国时,他擢任旅长,领陆军少将衔,后迁升中将,委黑河镇守使,赠号“恪威”将军,后改称黑河警备司令,仍领中将旅长衔。他镇守黑河20余载,克服恶劣环境,曾与其弟折箭为誓,“犯弃师者不赦” 。1928年,他改任滨江关监督,驻哈尔滨。“九·一八”事变后,伪当局使人劝他出任伪军政部,巴音额以民族大义为重,拒不出任。1940年7月10日,巴音额病逝于哈尔滨寓所,他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令人敬仰。
还有张一堂,山东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派到陶赖昭铁路警察派出所任巡长 。他以巡长的身份做掩护,秘密开展党的活动,前后发展党员16名。1932年3月,经满洲省委批准,松原境内的第一个党支部陶赖昭特别支部成立,由张一堂任党支部书记,为当地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文化交融
松原的文化是多元的,辽金文化、满蒙文化、草原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佛教文化、石油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特质 。
蒙古族的传统文化是松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乌力格尔、马头琴音乐、查干湖冬捕习俗等10项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乌力格尔是蒙古族的一种说唱艺术,艺人们用一把四胡,自拉自唱,讲述着蒙古族的历史传说、英雄故事,生动的表演深受人们喜爱。马头琴音乐悠扬深沉,仿佛能诉说着草原的辽阔和牧民的生活,那独特的音色让人陶醉。查干湖冬捕习俗更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每年冬季,渔民们在冰面上凿冰捕鱼,这一传统的捕鱼方式已经延续了上千年。祭湖醒网仪式庄重而神秘,祈求着来年的丰收,也展现了蒙古族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佛教文化在松原也有着重要地位,龙华寺是东北地区较大的佛教寺院之一。寺院建筑气势恢宏,殿宇林立,香火鼎盛。每逢重大节日,众多信徒前来朝拜祈福,这里宁静祥和的氛围让人心灵得到净化。
石油文化则是松原现代文化的代表。因油而建、因油而兴,吉林油田坐落境内,石油工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也孕育了独特的石油文化。石油工人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成为松原城市精神的一部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松原人。
四、经济发展
松原的经济发展基础雄厚且多元。农业方面,地处北纬45度的世界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素有“粮仓、肉库、渔乡”之美誉 。全市有耕地2092.8万亩,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和油料基地,粮食年产量达到156亿斤,所辖四个县(市)均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这里的杂粮杂豆年产量近2亿斤,是全国最大的杂粮杂豆集散中心;“善德良米”有机大米成为杭州G20峰会和厦门金砖国家峰会指定用米 。同时,畜牧业和渔业也十分兴旺,生猪、肉牛、肉羊、禽的饲养量可观,年产水产品5万吨,居全省首位,查干湖胖头鱼为国家AA级绿色食品 。
能源产业是松原的支柱产业之一。吉林油田坐落境内,年油气生产能力达500多万吨,已探明石油储量16.3亿吨,已探明天然气储量1491亿立方米 。油页岩探明储量775亿吨,可提炼出近30亿吨油页岩油 。此外,俄油俄气年过境规模分别达3000万吨和380亿立方米,地热总资源量达2385亿吨标煤 。丰富的能源资源为松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使得松原在国家能源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
近年来,松原积极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新能源、农产品加工、旅游等产业发展迅速。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风电可装机量约2300万千瓦,光伏可装机量约1500万千瓦 。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旅游业更是成为松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五、自然与人文景观
松原的自然景观美不胜收。查干湖是全国第七大淡水湖,湖水清澈,水域辽阔,周围风光旖旎 。湖畔芦苇丛生,是众多候鸟的栖息地。每到春秋季节,候鸟成群结队在此停歇、觅食,场面十分壮观。查干湖不仅自然风光优美,其冬捕活动更是闻名遐迩,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体验。
大布苏泥林堪称地质奇观,与石林媲美。这里的泥林是由于雨水冲刷、风力侵蚀等自然作用形成的,奇特的地貌形态各异,有的像山峰,有的像动物,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世界。
哈达山风光旖旎,山上植被茂盛,景色秀丽。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松花江的壮丽景色,江水流淌,船只往来,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一江两岸”景观带,风景秀美开阔,松花江穿城而过,两岸绿树成荫,是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也是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除了自然景观,松原的人文景观也别具特色。龙华寺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佛教寺院,建筑风格独特,寺内佛像庄严,佛教氛围浓厚。每逢佛教节日,寺内举行盛大的法事活动,吸引着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
塔虎城遗址是辽金时期的重要城址,城墙高大厚实,城内遗迹众多,见证了当时的繁荣和军事防御的重要性。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想象当年的繁华景象。
六、旅游指南
如果前往松原旅游,最佳的旅游季节是夏季和冬季。夏季,松原气候宜人,适合进行户外活动,可以去查干湖欣赏自然风光,乘船游览,感受湖水的清凉;也可以去哈达山登山揽胜,呼吸新鲜空气。冬季,查干湖冬捕是不可错过的盛事,游客可以亲眼目睹壮观的冬捕场面,品尝新鲜的鱼宴。
在住宿方面,宁江区有各种档次的酒店和宾馆可供选择,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如果想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包住宿也是不错的选择,能让游客感受到蒙古族的独特文化。
美食也是松原旅游的一大亮点。查干湖的鱼是必尝的美味,胖头鱼肉质鲜嫩,可清蒸、红烧、炖汤,每一种做法都能让人回味无穷。还有蒙古族的美食,如烤全羊、手把肉、奶茶等,充满了浓郁的草原风味。此外,松原的玉米、冷面、麻辣烫等特色小吃也值得一试。
在交通方面,松原交通便利,有松原查干湖机场,通达北京、上海、大连等6个大中城市 。京哈、平齐、长白、通让等6条铁路干线和京哈、大广、珲乌等6条高速、14条国省公路干线从境内通过 。松花江沿岸还有多个运输码头和渡口,水运条件得天独厚。
松原,这座位于东北内陆的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它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充满活力的现代气息;既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又有独特的民俗文化。无论是追寻历史的足迹,还是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亦或是体验多元的文化,松原都能满足你的需求,带给你一场难忘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