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惊!现代进货在九零年代卖爆了 > 第30章 采购散养鸡

惊!现代进货在九零年代卖爆了 第30章 采购散养鸡

    第二天一大早,她早早起床,交代家豪看好家怡,骑着三轮车去镇上。

    她先去卖水产的地方转了一圈,除了卖鱼就是卖虾的,可能是她来的比较早,卖甲鱼的一个也没看到。

    先买大白菜,两天没来,大白菜涨到一毛五一斤。

    “老板,我要两百斤,还能便宜吗?”

    “两百斤?”那人抬头看了看家音,见她年纪不大,犹豫了一下问:“小姑娘,你别开玩笑,叫你家大人来买,两百斤不是开玩笑的。”

    家音蹲下身抱起一个大白菜,翻了翻里面的叶子,“叔,你放心吧,我可以做主的。”

    摊贩有点拿不准,却还是道:“你要的多,两百斤给你便宜两分钱,一毛三分钱一斤。”

    “行。”家音掏出钱递给摊贩,“我去把车骑过来,你先称。”

    “好,你去吧,我先给你装好称。”摊贩接过钱,心底的疑虑打消,没想到这个小姑娘看着不大,做事却能跟个大人一样。

    称好大白菜,家音和摊贩一起抬着往车上装。

    “小姑娘,我看你没有多大吧?”摊贩笑着打量着家音。

    家音笑笑并未正面回答,“我只是看着小。”

    “难怪呢!”那人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装好大白菜她将车停到一边,又采购了些大葱,大葱现在的价格是8毛钱一斤,蒜苗价格5毛钱一斤。

    湘菜馆指定要80斤大葱,另外三个菜馆加一起是60斤,她这次采购直接要了280斤大葱,150斤蒜苗。

    三样菜全部装上去,车厢装得满满当当。

    将雨布盖上系好,她又去水产区转了一圈,还是没有卖甲鱼的。

    看来这甲鱼也不是常有。

    卖鸡的人倒是很多,她陆陆续续看到好几个固定卖鸡的摊贩。

    “老板,这鸡养了有几年?”她停在一处固定摊位前问。

    摊贩走过来,“这都是老公鸡老母鸡,包你好吃的。”

    “你这鸡是养殖的还是散养的呀?”她又问。

    老板有些狐疑地看她,原以为她是小孩子好忽悠,没想到她也懂养殖鸡,只好老实道:“这边的是养殖的,散养的在这边。”

    她看向老板手指的笼子。

    笼子里的鸡看起来不大,而且个个都拉拢着眼皮不怎么精神。

    这样的鸡明显不合格,她对老板摇摇头往下一个摊位走去。

    下一个摊位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女人扎着两根长长的麻花辫子,背上背着一个孩子,孩子脸蛋上两坨高原红。

    “老板,这鸡是散养鸡吗?”她指着一个明显是养殖的鸡问。

    “这不是,这鸡便宜,是养殖场拉来的,好吃又便宜。”女人熟络地介绍。

    “那有散养鸡吗?”

    “有,都是前天我公公收来的,你看。”女人从另一个鸡笼里抓出一只大公鸡,指着公鸡的爪子说:“你看这爪子,怎么也有两三年。”

    “多少钱一斤?”

    “这鸡5块2一斤,那边的4块钱一斤。”

    5块2,比她上次买的贵了不少。

    “还能便宜吗?”

    “可以给你便宜一毛钱。”女人说。

    她想了想,那边还有很多零户在卖自家养的鸡,可以先问问别人家的价格。

    “我再看看。”

    “好。”女人也不恼,笑着说:“你在我这买,我帮你杀好。”

    她点点头,“好,有需要我再过来。”

    这个摊贩倒是实诚,鸡也不错,但价格有点贵。

    家音在市场上转了一圈,零户卖的价格确实要便宜,4块6到4块8不等,只是他们卖的公鸡比较少。一般饭店里都是用公鸡,母鸡煲汤居多。

    家音在零户那里买了6只公鸡,还差四只,她又回到女人这边。

    “来啦?”女人热情地招呼。

    “嗯,你这鸡,还能便宜吗?”她不想绕弯,直接地问。

    “我看你刚刚在别人那里买了好几只,你家是开饭店的吗?”女人看着家音的脸试探地问。

    她也拿不准这个小姑娘是做什么的,一般家庭除了办事能用这么多鸡,很少有人这么大量的买。

    “我是帮饭店采购的,他们要散养鸡,价格也不能太贵。”

    “哦,这样啊,那你要多少,多的话我再给你便宜两毛钱,4块9一斤。”

    “行,我再要四只,全部要公鸡。”

    “好嘞。”

    女人从笼子里抓出四只个头大的公鸡,称好装进袋子里。

    “下次还需要再来,还给你这个价。”

    “好。”

    买完鸡,她又去水产区看了一圈,此时水产区的摊位已经摆满,依然没有卖甲鱼的,看来今天是买不到了。

    她转悠一圈,买了一些虾和肉。

    “这不是承德家的闺女吗?”身后一个人喊住她。

    家音转过头,是她们村里的一户人家,她不怎么熟。

    那人先是看了她手里的五花肉和一包虾,面上挂上热络地笑容说:“来买菜啊?”

    “嗯。”家音点头,并不想和她多说。

    那人硬拉着她聊了几句才离开。

    买完菜,她又去打包了两笼小笼包放在车上。

    接着去买了一些水果,来到高桥修车的地方。

    这是一家卖自行车和修车一体的店铺,门口摆放着一排排自行车。

    高桥正蹲着给自行车补车胎,双手快速在在轮胎上打磨,娴熟的挤上胶水,最后将一块旧车胎修成的椭圆形片状粘贴上去,然后用一个木棍对着粘贴处敲打。

    等他做完这一切,抬头才看到一旁的家音。

    “你怎么来了?”他站起身。

    “上次你帮我很大的忙,还没有来得及谢谢你。”

    说完她把刚买的水果放在一旁的凳子上。

    “不用那么客气。”

    旁边修补车胎的人还在等着,他蹲下身把轮胎装回去,拿起一旁的打气筒打气。

    打完气又检查了一番,确认没问题,才将自行车推给一旁等待的人。

    那人掏出1块钱递给他,高桥收下。

    现在修补车胎才1块钱,一天也修不了几个车胎吧。

    这个年头想赚钱是真的难。

    这时又一个人推着自行车走过来,看着是自行车的链条断了。

    “要不你先忙,我先回去了。”

    “这水果你拿回去吃吧。”高桥把水果拎起来递给她。

    她买的也不多,一把香蕉和一兜苹果,加起来十几块钱。

    正想说什么,这时屋子里走出一个年纪稍大的中老年男人,看起来的自行车行的老板。

    他不耐烦的对高桥说:“动作快一点,人家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