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惊!现代进货在九零年代卖爆了 > 第400章 你想修路?

惊!现代进货在九零年代卖爆了 第400章 你想修路?

    再看看自己的衣服,已经看不出来原来的颜色,心中隐隐有些自卑。

    “回头给她买点衣服。”

    家音点点头,想到王悦悦的家庭状况,就算买了新衣,恐怕也干净不了几天。

    但对这孩子来说,暖和才是眼下最重要的。

    家音蹲下来,理了理她乱糟糟的头发,“天这么冷,快回家吧,别在外面跑了。”

    “嗯。”王悦悦点点头,转身跑了。

    “太可怜了,”王秀丽望着女孩瘦小的背影,“她妈妈后来就没回来找过她?”

    “好像没有。”

    这样的过去,对于王悦悦母亲来说,也是一场不愿回首的噩梦。

    她也是受害者。

    一行人继续往前走,来到五爷爷家。院子里,王守根正蹲在个大盆边,洗着一个大猪头。

    “家音来了啊?”见他们过来,王守根立马站起身,在围裙上擦了擦湿漉漉的手。

    屋里传来脚步声,五奶奶从厨房里探出头,“秀丽也来了,快,快进屋坐。”

    来就来了,还拎这么多东西?”王守根看着家音和王秀丽手里大包小包的礼品,连忙上前接过去,嘴上埋怨着,脸上却笑开了花,“你们人能回来就比什么都强,下次可不兴买这么多了。”

    “知道了,五爷爷。”

    这时,王守根的儿媳妇刘燕也拉着孩子从屋里出来。

    家音看了看王守根的孙子小宝,比上次生病时看着壮实多了,也长高了不少,怯生生地躲在刘燕身后,好奇地打量着家豪和家怡。

    刘燕赶忙搬了几个板凳出来,热情地招呼:“家音来了,快坐快坐。”

    “婶,我给小宝带了些面包,你看看他能不能吃。”家音把手中装面包的纸袋递过去。

    “你太客气了,来还带这么多东西。”刘燕打开纸袋,里面各种小面包,是她没见过的样式。

    她拿出两个想递给家豪家怡,被家音拦住:“家里还有呢,这个是给小宝吃的。”

    另一边,王守根蹲下身,仔细端详着家音买来的酒,跟上次一样,是茅台。他拍了拍箱子,满意地咂咂嘴。

    “你这酒好啊!上次家里来客,我开了一瓶,够绵,够柔,不上头!”

    “这酒听说不便宜。”五奶奶附和。

    王秀丽笑着说:“这一年到头没少麻烦你们,家音孝敬您二老是应该的。”

    王守根推辞了一番。“我哪帮上什么忙了,都是家音这孩子自己干的。”

    “对了五爷爷,上次送回来的珠串怎么样?”

    这事家音交代完销路自寻后,就没再过问。

    “这事我正想跟你说呢!就怕你忙,一直没敢打电话。”王守根一下子来了精神,“珠串早就串完了,也都卖掉了!”

    说完王守根对刘燕道:“你把账本拿出来。”

    “好。”刘燕转身进屋。

    “卖什么珠串?”王秀丽一头雾水。

    “哎呀你还不知道。”王守根解释道:“上次家音弄回来一车珠子,让村里闲着的妇女们串,家音说了,销路让我们自己想办法。前阵子串完,咱们村大海他们几个小子,直接拉到省会批发市场,全卖给那些大批发商了!”

    “那这串珠串能赚钱吗?”王秀丽又问。

    “赚钱,怎么不赚钱,上次家音跟我说了成本,我们去掉手工费,卖的价格翻了五六倍呢!”

    这时刘燕拿来账本,还有一个有些破旧的钱包。

    王守根把账本递给家音,“你看看,这上面是一共卖出去的钱,去掉给手工费,剩下的都是赚的,我没动,都在这个包里了。”

    家音一共进了两千多块钱的货,账本上净利润是一万多,确实不错。

    刘燕说:“这次串珠串,干的多的那家,也挣了好几百块钱呢。”

    家音看了看账目,给每一家的工钱都有记录,一共支出的手工费是两千五百多。

    这个工钱给的不算低。

    “上次你送回来的那批货,村里人都来抢着做,根本不够的,一家领一点点就领完了。”

    “是啊家音,下次能多弄一点就好了,这天天都有人跑来问有没有珠串串。”

    “行,我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适合的。”家音点头应下。

    接过刘燕递过来的钱包,从里面数了两千块钱递给五爷爷。

    “你这是做什么,我不能要。”五爷爷推辞。

    “五爷爷,你拿着吧,你不收,我可不敢下次再麻烦你了。”

    “我现在在服装厂挂的闲职,每个月还有五百块钱呢,你这个钱我是真的不能要。”

    家音转头把钱塞刘燕手里,“燕婶,那以后这个珠串的事情,我就交给你了。”

    “你这孩子……”王守根摇摇头。

    刘燕看了看公爹,见王守根点点头,她才把钱收起来。

    “下一批珠串什么时候能到,这村里人都催的紧呢!”

    她想了想,过年还有十几天,再弄一批应该也能做完。

    “我回去联系厂家,叫他们再发一批。”

    “好,那我就替大家谢谢你了。”

    说完珠串的事情,家音又说到王家村的路况。

    王守根听完,皱起眉头,“你想修路?”

    “嗯。”

    “修路可不是小数目,你在城里是赚了点,但修路要的不是少数。”

    “我知道,你先帮我找人算一下,主要修村里的几条主路,大概需要多少钱,你跟我说,动工可以等到开春。”

    “行,没问题。”

    他了解这丫头,从来不说没把握的话。

    王守根想象了一下,要是王家村通上了水泥路,那十里八乡谁不羡慕?

    这几个月,王家村的服装厂还有珠串,都惹的外村人眼红的很。

    甚至是他们王家村说媳妇都比上下村好说些。

    “等路修好了,我一定弄个功德碑,把你的名字刻上去!”

    “好,谢谢她五爷爷。”王秀丽笑眯眯地接话。

    “秀丽姐这出去一段时间,感觉气质都不一样了。”刘燕看着王秀丽说。

    王秀丽看看自己的衣服,确实是不一样了,如今她穿的用的都是侄女包办,她也不知道身上这件羽绒服多少钱,但看起来就很贵的样子,还有脚上的靴子,样式洋气不说,里面带着一层短绒,穿着暖和的很。

    “都是家音给我买的,我也不懂这些。”

    “家音这孩子真孝顺,要是刘红还在,肯定能享到这孩子的福。”

    “哎妈,你提这个干什么。”

    “没什么。”王秀丽站起身,“守根叔,瞧我都快忘记了,今天回来说要给我弟媳上坟,就不耽误了,你们忙。”

    “这都几点了,别走了,在这吃吧。”

    五爷爷五奶奶和李燕都极力挽留。耐不住他们,王秀丽只好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