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乖巧的女人最好命,太子欲罢不能 > 第345章 奸细

乖巧的女人最好命,太子欲罢不能 第345章 奸细

    大晏,皇宫。

    数日后,温梨儿收到了晏时叙的信。

    薄薄的信笺捏在指尖,却似有千斤重。

    她迫不及待地拆开,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他在信上,字字句句皆是关怀。

    他夸她聪慧,设立‘抗疫分司’,防患于未然。

    他让她莫要太过操劳,定要珍重自身,抗疫分司的事情尽可交给管事们去办,安心待在皇宫里,等他凯旋。

    末了,还霸道地叮嘱一句:只许胖,不许瘦。

    温梨儿一字一句读着,眼眶渐渐发热。

    她的指尖轻轻抚过那些墨迹,仿佛能触到他执笔时的温度。

    心底的思念如潮水般翻涌。

    离开好几个月了呢,他不知瘦了没有?南疆烈日灼人,定是晒黑了吧?

    夜深人静时,他可曾如她一般,辗转反侧地想念着她,想念着宫里的三个孩子?

    她真的好想他啊,想到心尖都微微发疼。

    枭枭每日清晨醒来,第一句话便是问:“母妃,父皇何时归家?”

    那小小的身影倚在门边,眼巴巴望着宫道的模样,总让她心头发酸。

    就连淼淼这小家伙,近来也常常对着悬挂的御容画像,咿咿呀呀地叫“父皇”,叫得十分流利。

    说来也奇,天天平日金口难开,倒是盯着他父皇的画像看了好几回。

    温梨儿知道,这孩子心里,定也是极想念他父皇的。

    目光移至信末,晏时叙提及,他已严令左青,派遣一队精锐,以最快的速度将侬智高押解至镇南关。

    罗云梡的毒,已不能再拖了。

    如今解毒的药引,唯缺侬智高的心头精血。

    接着,他又夸赞温梨儿心细如发,她先前派人送往镇南关的那些珍贵医学古籍中,恰好记载了罗云梡所中奇毒的解法。

    看到此处,温梨儿心中那根紧绷的弦终于松了一松,长长舒了一口气。

    罗小将军和苏少尹不仅是皇上的股肱之臣,更是他情同手足的挚友。

    她每日在佛前为皇上和兄嫂虔诚祈福时,总不忘为罗云梡和苏暮扬也求一个平安。

    愿他们都能平安归来。

    碧玺宫的寝殿内,这几日一直弥漫着浓烈的艾草和药香气息。

    起初觉得这味道过于刺鼻,如今浸润其中,倒也闻惯了。

    温梨儿端坐于宽大的书案后,午日的阳光映着她沉静柔美的侧脸。

    她手执上好的狼毫笔,蘸饱了墨,在素白的宣纸上,一笔一划,极其认真地给晏时叙写着回信。

    她告诉他,她很想很想他,思念如藤蔓缠绕心间。

    她说自己每日虽忙碌于宫务和护国筹饷司,以及抗疫分司的统筹,但内心充实,孩子们也都乖巧听话,只是都想念父皇。

    她絮絮叨叨地嘱咐他:

    刀剑无眼,定要万分小心,提防暗箭伤人;

    军务再忙,也要按时用膳,切莫饥一顿饱一顿;

    按时安寝,养足精神……

    写着写着,她脸颊微微泛红,笔尖顿了顿,甜甜蜜蜜地写下了那个重要的消息:

    太医诊出,她腹中又有了一个小生命,是他离京前那晚留下的。

    她恳切地盼望着,盼他早日得胜还朝,能亲眼见证他们第四个孩子降临人世的光景。

    也不知写了多久,手腕都隐隐发酸了,书案上已铺陈开十来张写满娟秀小楷的宣纸。

    待最后一点墨迹彻底干透,她才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纸张一一叠好,珍重地塞进特制的厚信封里。

    唤来等候的信使,郑重地将回信交付,让他带回镇南关。

    秦嬷嬷一直侍立在一旁,神情肃穆,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名册。

    她的身体已痊愈,且以雷霆手段揪出了潜伏在碧玺宫的内奸。

    此刻见主子送走了给皇上的信,她才上前一步,躬身道:

    “主子,按您的吩咐,碧玺宫上下所有宫人,其籍贯、入宫年限、当值记录、近一个月行踪、以及与宫内外的往来关系,皆已核查完毕。”

    温梨儿微微颔首,指尖无意识地又去触摸那支刚放下的、犹带余温的狼毫笔。

    但很快又反应过来信已写完,遂抬眼看向秦嬷嬷。

    “嬷嬷辛苦了。核查中,可有异样之人?”

    “有。”

    秦嬷嬷翻开名册,精准地指向其中一页。

    “此人名唤双喜。”

    “双喜?”温梨儿在记忆中搜寻片刻,并无深刻印象。

    碧玺宫宫人众多,有宫女她没留意到实属正常。

    秦嬷嬷解释道:“她是负责小花园东角洒扫和修剪花木的三等宫女,平素沉默寡言,不甚起眼。”

    “她做了什么?”温梨儿询问。

    “她被内务府采买处一个叫刘德兴的小管事哄骗,做了他的对食。”

    秦嬷嬷的语气满是冷漠。

    “那刘德兴职位低微,根本接触不到碧玺宫。然而,他从双喜口中套取了碧玺宫详细的布局图和主子您日常的作息时辰。现已查明,刘德兴乃是南诏安插多年的奸细,他利用采买之便,长期为侬智高传递大晏的消息。”

    温梨儿眸光一凝:“人呢?可都拿住了?”

    秦嬷嬷点头:“刘德兴已被秘密控制,现关押在暗牢,由左副统领亲自审问。至于双喜……”

    秦嬷嬷顿了顿,道:“为儆效尤,永泰公公已下令,将其杖毙。”

    温梨儿闻言,眼中并无半分怜悯。

    她并非心狠之人,但双喜差点将她和三个孩子推入深渊。

    那日若非她心血来潮躲进了金龟,若非枭枭和雄雄恰巧跑去了外院找她……后果不堪设想。

    双喜之死,实属咎由自取。

    让温梨儿意外的是:“永泰回来了?”

    秦嬷嬷点头:“正是。永公公一个时辰前方抵宫门,风尘未洗,本欲即刻前来向主子请安复命。可脚刚踏进宫门,便被左副统领截住了,说是宫中奸细肃清之事千头万绪,亟需永公公坐镇协理。”

    温梨儿倒是并不在意请不请安的,回来了就好。

    晏时叙离京时,不放心温梨儿,特意将永泰留下,便是为了在她遇到棘手之事时,能有个得力的帮手。

    可战事一起,“护国筹饷司”千头万绪,银钱调度、粮草采买、药物运输,桩桩件件都需一个绝对可靠且手腕强硬之人去监督把控。

    她身为皇贵妃,不便出宫亲理,便将这重任交给了永泰。

    可一个月前,从“护国筹饷司”禹州金陵府站点运往靖海卫前线的整整二十万石军粮,竟在途中被一伙胆大包天的山贼劫走。

    那可是三十万将士一个月的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