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这个聊斋笑死人 > 第320章 《蒋太史》

这个聊斋笑死人 第320章 《蒋太史》

    翰林院的烛火,十年如一日,把蒋超的脸映得像一张过度曝光的照片。

    书案上的竹简堆得比他人还高,每一卷都用蝇头小楷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

    蒋超,字卷之,大乾王朝最年轻的进士,翰林院的传说,一个人干了修史馆三个人的活。

    他最近总做同一个梦。

    梦里他是峨眉山上的和尚,正盘腿坐在悬崖边。

    对面坐着一个仙风道骨的老头。

    两人中间没有棋盘,只有一道光幕悬在半空。

    “你悔棋了。”

    老头吹胡子瞪眼。

    “我没有,是你网络卡了。”

    梦里的蒋超淡定地敲了敲光幕,对方的头像瞬间变成了灰色。

    他总是在这里醒来,心头涌起的不是禅意,而是一种对摸鱼生活的极致向往。

    四十岁生辰那天,蒋超向吏部递交了辞呈,理由是“个人职业发展进入瓶颈期,需寻求精神层面的突破”。

    吏部尚书看了半天,批了两个字:说人话。

    蒋超只好换了个理由:老家房子塌了,急需回去盖房。

    带着儿子回江南的路上,马车行至秦邮服务区。

    蒋超突然让车夫停车。

    他从行李里翻出一幅巨大的地图,在上面圈出了四川峨眉山。

    “爹,咱家在南边,你这是要去哪?”

    他儿子蒋小卷扒着车窗问。

    蒋超从怀里掏出一叠花花绿绿的纸。

    “儿啊,这是爹给你攒的‘肯德基疯狂星期四’优惠券,够你吃到考上状元了。”

    “以后家里就靠你了。”

    蒋小卷捏着那叠比板砖还厚的优惠券,眼泪在打转。

    “可是爹,没有你,娘会打死我的。”

    “放心,我还给你留了一份《关于申请独立抚养权的Swot分析报告》。”

    蒋超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转身拦下了一辆路过的加急驿马。

    “师傅,去峨眉山,走高速。”

    他头也不回地走了,只留下儿子在风中凌乱。

    峨眉山,伏虎寺。

    蒋超想象中的寺庙,是晨钟暮鼓,禅意悠然。

    现实中的伏虎寺,山门上挂着一块巨大的电子水墨屏。

    上面滚动播放着一行大字:“热烈祝贺本寺得道高僧数量突破五十位,蝉联川渝地区第一。”

    一个扫地小僧拦住了他。

    “施主,请扫码入寺。”

    蒋超看着小僧递过来的木牌,上面刻着一个二维码。

    他被领到了方丈的禅房。

    方丈穿着一身亚麻僧袍,手腕上戴着一串油光锃亮的智能佛珠。

    “蒋施主,久仰大名。”

    方丈指了指墙上一面巨大的水镜。

    “这是我们寺的‘功德KpI’看板,实时更新每位僧人的修行数据。”

    水镜上,一道道光柱起起伏伏,旁边标注着“禅定深度”、“诵经准确率”、“香火转化率”等指标。

    蒋超的嘴角微微抽搐。

    他感觉自己从一个坑,跳进了另一个更大的坑。

    在这里,早课要用人脸识别打卡。

    晚钟要比谁敲得更有节奏感。

    连后山挑水,都有两条赛道,一条普通,一条精英。

    蒋超,曾经的翰林院卷王,在这里,成了修行界的吊车尾。

    他的“禅定深度”常年徘徊在“胡思乱想”区。

    诵经总是因为发音不准被AI判为无效。

    最终,他因连续三个月“功德KpI”不达标,被调去看守藏经阁。

    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阁楼,连窗户都没有。

    他圆寂的消息是第二天早上才被发现的。

    小和尚发现他时,他正趴在一堆经书上,手里还攥着一支笔。

    身下压着一张写得满满当当的纸。

    不是偈子,也不是遗书。

    那是一份产品体验优化建议。

    标题是:《关于提升本寺修行App用户体验的几点不成熟思考》。

    旁边还有一行小字。

    “峨眉山直聘,狗都不来。”

    方丈看着那张纸,沉默了许久。

    他捻了捻手上的智能佛珠,佛珠的屏幕亮了一下。

    “通知人事部,蒋超的档案备注一下。”

    “试用期考核,不予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