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这个聊斋笑死人 > 第327章 《医术》

这个聊斋笑死人 第327章 《医术》

    沂州有个张秀才,人送外号“张半字”。

    意思是他认的字,掰开来数,也就半本《三字经》的量。

    这直接导致他考了十年乡试,次次都把自己的名字写错。

    街口摆摊的算命瞎子,摸着他的手骨,摸了半天,表情跟便秘似的。

    “公子这命格,奇啊。”

    张秀才心头一紧。

    “说得具体点。”

    “就是说,你这辈子想靠读书出人头地,基本等于指望公鸡下蛋。”

    瞎子话锋一-转,嘿嘿一笑,露出满口黄牙。

    “不过,你脸上这股子倒霉催的死气,倒是很适合干我们这行。”

    瞎子指了指自己身边的“祖传神算”幡子。

    “或者,去行医。”

    行医这个词,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张秀才混沌的脑壳。

    他虽然不识字,但他会编啊。

    于是,沂州城里多了一个药摊。

    摊主张秀才,眉头紧锁,眼神忧郁,颇有几分悬壶济世的高人风范。

    他面前摆着几根草,分别插着牌子。

    “千年太岁”“龙血宝参”“凤栖梧桐枝”。

    实际上,它们分别是,昨天拔的萝卜,村头捡的鸡血石,还有柴房里的烂木头。

    生意自然是门可罗雀,唯一的活物光顾,是邻居家的大黄狗,它抬腿,对着“龙血宝参”浇了一泡热情的尿。

    变故发生在青州太守身上。

    太守大人得了个怪病,咳嗽。

    不是普通的咳,是那种能把房梁上的灰尘震下来,把胆小的侍女直接吓晕过去的爆破式咳嗽。

    满城名医束手无策。

    太守一怒之下,发了悬赏令。

    “不拘一格,但求一治,能者赏金千两!”

    这命令传到沂州,县令头都大了。

    他们这穷乡僻壤,唯一的医生去年就改行当屠夫了,说杀猪比救人有前途。

    就在这时,有人想起了那个自称“神医”的张秀才。

    “管他神不神,先凑个人数上去!”

    张秀才就这么被两个衙役架着,一路“护送”往青州。

    他嘴里还在念叨着。

    “使不得!我乃文人,不懂医术,此去必死无疑啊!”

    走了三天,他喊了三天,嗓子干得快要冒烟。

    路过一片菜地,一个农妇正在洗菜。

    盆里的水绿油油的,上面还飘着几片烂菜叶和泥沙。

    张秀才渴得眼冒金星,扑了过去。

    “大娘,行行好,给口水喝。”

    农妇面露难色,指了指盆里。

    “这……这是我刚洗完苦瓜的水,脏得很。”

    张秀才已经顾不上了,捧起盆,咕咚咕咚灌了好几口。

    一股难以言喻的苦涩和土腥味直冲天灵盖,他差点当场去世。

    他剧烈地呛咳了几声。

    然后,奇迹发生了。

    他那喊了三天,火烧火燎的嗓子,突然就不疼了。

    一股清凉之意,顺着喉咙滑了下去。

    张秀才愣住了。

    他低头看看盆里的绿水,又抬头看看天。

    一个念头在他脑中炸开:这哪里是洗菜水,这分明是琼浆玉液,是上天赐给我的神方!

    太守府里,气氛凝重。

    一排胡子花白的老中医,唉声叹气,看上去比太守病得还重。

    轮到张秀才时,他镇定自若地捧上一个陶碗。

    碗里,是他在路上重金(五个铜板)从农妇那里买来的“神方”。

    为了显得高级,他还给它起了个名字。

    “太乙碧血露。”

    太守看着那碗浑浊的绿色液体,以及上面漂浮的不明物体,陷入了沉思。

    但他已经被咳嗽折磨得快疯了。

    死马当活马医吧。

    他捏着鼻子,一饮而尽。

    下一秒,太守的脸变成了猪肝色。

    他猛地弓起身子,发出了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咳。

    一颗硕大的老痰,如同炮弹般从他嘴里射出,精准地糊在了对面墙上挂着的前朝名画上。

    那幅画,从此多了一抹立体的灵魂。

    然后,世界安静了。

    太守摸了摸自己的喉咙,试探性地“咳”了一声。

    没声。

    再“咳”一声。

    还是没声。

    “好了!我的病好了!”

    太守激动地抓住张秀才的手,眼含热泪。

    “神医!你真是华佗在世,扁鹊重生啊!”

    张秀才一夜成名。

    金匾和赏银流水一样地送进他的府邸。

    求医的人踏破了门槛。

    这下张秀才又慌了。

    他总不能见谁都给灌一碗苦瓜水吧。

    一天,城中首富请他去给儿子治伤寒。

    张秀才硬着头皮去了,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对着墙壁思考人生。

    就在这时,院子里传来一阵喧哗。

    他从门缝里看到,一个衣衫褴褛,形容猥琐的老头,被人从院子里推了出来。

    “滚!什么玩意儿,拿身上的泥丸子当药,想毒死我家少爷吗?”

    那老头名叫韩翁,也是个走街串巷的郎中。

    他被推倒在地,嘴里还不服气地嘟囔。

    “有眼不识金镶玉!我这‘九转还魂丹’,可是集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灵气……”

    说着,一个灰不溜秋的泥丸子从他袖子里掉了出来,滚到了墙角。

    韩翁没注意,骂骂咧咧地走了。

    张秀才的眼睛却亮了。

    他一个箭步冲出去,捡起了那个泥丸子。

    这丸子入手温润,还带着一股奇特的“人味”。

    张秀才恍然大悟。

    这一定是某个隐世高人,在用这种方式点化我!

    这看似是泥丸,实则一定是某种绝世丹药!

    他毕恭毕敬地用锦盒装好,捧到了首富儿子面前。

    “此乃神丹,服下便可痊愈。”

    那病人已经烧得神志不清,张口就吞了下去。

    结果是灾难性的。

    病人当晚就开始上吐下泻,仿佛要把五脏六腑都排出来。

    整个房间,气味感人。

    首富气得拔出剑,要砍了张秀才。

    张秀才吓得连夜翻墙逃跑,以为自己这次真的玩完了。

    可他刚跑出几里地,就被首富家的仆人追上了。

    张秀才以为是来追杀他的,吓得瘫在地上。

    “好汉饶命!钱我都不要了!”

    仆人却跪了下来,激动得语无伦次。

    “神医!您快回去吧!我家少爷吐了一晚上,烧全退了!现在已经能下地喝粥了!”

    张秀才:“?”

    从此,张秀才的医术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他不再拘泥于苦瓜水。

    反正治病就像开盲盒,总有一款能歪打正着。

    后来,他还把韩翁请到了自己府上,奉为上宾。

    韩翁每天的工作,就是洗完澡后,认真地把自己身上的泥垢搓下来,捻成丸子。

    他坚信,自己才是张神医背后那个真正的男人。

    而张秀才,则常常站在金山银山之中,深刻地认识到一个真理。

    有时候,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取决于他有多聪明。

    而取决于,他能遇到多少比他还好骗的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