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快穿之直男被迫当娇妻 > 第41章 池水

快穿之直男被迫当娇妻 第41章 池水

    夏日的午后,蝉鸣聒噪得像是要把整个紫禁城的琉璃瓦都掀翻。

    尚寒知慵懒地坐在临水的亭台里,将罗袜与绣鞋尽数褪在一边,白皙的双足浸入池边特意凿出的浅湾清水中。

    碧波微漾,正好没过她的脚踝,清凉的活水汩汩流过,恰到好处地带走了暑气。

    她百无聊赖地用脚趾轻轻拨动着水面,偶尔撩起一小簇晶莹的水花,玉白色的足尖在碧水中若隐若现,如同两尾灵活的小鱼。

    六月底了,距离成婚已一个多月,日子在繁琐的规矩和隆禧不动声色的“圈养”中,竟也滑得飞快。

    回门那日归府后尚存的些许疲惫和面对未来催生的压力,早已被王府的舒适安逸消磨殆尽。

    她今日午膳后眼皮直打架,打着哈欠径直回了主院午休,留下隆禧去了书房。

    等她被热醒,窗外日头已向西偏斜,索性拖着懒散的步子直奔这避暑圣地。

    水温恰到好处,尚寒知惬意地眯起眼,像只餍足的猫,玉足不停的拨弄水面。

    偶尔有锦鲤好奇地游过脚边,带来一阵微痒。

    这池子不大,却因引入活水而格外清凉干净,是她这具身体穿越以来难得的享受。

    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滑过一些画面

    ——有关那个夜深人静、月光朦胧下的浅吻。

    那感觉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一圈涟漪后便沉入水底,再无波澜。

    之后的日子,无论白天举止如何亲密,夜晚同榻而眠时,隆禧总是恪守着那条无形的边界线,连手肘都未曾越雷池一步。

    真像个梦……尚寒知吐出一串水泡,暗自嘀咕。

    不过她倒也乐得轻松,身体接触仅限于白日里的搀扶、整理衣领、递个手帕,还在她钢铁直男的理解范围之内——“好兄弟”嘛,有时候拉拉扯扯也很正常。

    她完全没意识到,或者说拒绝去深想,所谓“正常兄弟情”是决计不会包括:

    每日晨起,她迷迷糊糊时,会下意识地把冰冷的手脚往旁边温热的“热源体”身上贴,直到隆禧无奈又纵容地给她掖好被角;

    共膳时,她会自然而然地把他刚剔好鱼刺的鱼肉夹走,而他只是含笑看着她吃,再默默夹起下一块;

    下棋或看书倦了,她能毫无心理负担地把脑袋歪靠在他肩上,直到口水快沾湿他的衣料才被轻轻推醒;

    甚至此刻,当处理完公务的隆禧步入荷风亭时,看到她这副赤足踩水的慵懒情态,

    眉峰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动。

    他并未斥责其失仪,只是撩起袍踞在她身边落座,也脱下了脚上的云头靴和绫袜。

    一双骨节分明、略显苍白的脚,小心翼翼地探入水中,挨着她那双玉白玲珑的足。

    他的脚偏凉,恰好中和了午后池水被日光晒出的那点暖意。

    尚寒知被这冰凉的触感惊醒,下意识地用脚趾在他脚背上轻轻“踩”了一下,以示抗议。

    “景川!你把水弄凉了,我还怎么泡?”她不满地嘟囔。

    隆禧轻笑出声,不仅没缩回脚,反而用自己偏凉的足趾点了点她发热的脚踝内侧,惹得她微痒一缩。

    “知知,暑热难耐,凉些才好。”

    他声音温润,目光落在她因水光折射而显得格外光洁的小腿上,又瞥了一眼亭外守着的嬷嬷丫鬟,到底恪守着最后的分寸,脚趾仅是挨着她的,不再乱动。

    随手拿起岸边备着的细棉巾,就等着她玩够了帮她擦拭。

    荷风亭的纱帘外,垂手侍立的白嬷嬷目光从那双并排浸在水中的脚上掠过,眼角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

    白嬷嬷:王爷这……也太纵着福晋了!虽说在自家院子,可赤足玩水……于礼不合啊!

    唉,可看王爷眼里的笑,罢了罢了……王爷身子康健了才是正经。

    一旁的孙嬷嬷则满眼慈爱:

    小夫妻俩这般亲昵自在,真好。

    只是这池水湿气重,福晋身子娇弱,该备碗姜汤驱驱寒。

    心思细腻的织云早已知机悄悄退下,直奔小厨房去安排点心了。

    缕云眼观鼻鼻观心,但微微抽动的嘴角泄露了笑意

    ——自家福晋在王爷面前,真是愈发娇憨放得开了,偏偏王爷还就吃这套,这哪里是亲王夫妇?分明是蜜里调油的热恋少年郎。

    系统提示音:滴——能量场稳定波动中……隆禧气运核心状态:平稳,生理参数优于基线。精子活性…… 数据稳定。健康扫描常驻模块运行中,消耗微量,可忽略。

    尚寒知在脑子里“嗯”了一声,算是知道了。

    这两个月系统安静得反常,只在关键节点才会言简意赅地提示,且绝口不提“贴贴”和“生子”。

    她当然明白这老六打的是什么算盘

    ——不就是看着她和隆禧相处日盛,身体接触频率增加,能量来源稳固了,索性装聋作哑,坐等“瓜熟蒂落”吗?

    关于那续命的安神保胎丸,有了健康扫描功能后,判断更精确了。

    隆禧如今外显的是“大病初愈尚需调养,但寿元稳固(预估十余年)”的七分病相。

    内里,那药效已基本稳住根基,早年折损的元气补回了大半,达到了接近普通健康人的水准(五分底子),

    足以支撑他马马虎虎活到四十岁(只要不作死或再遭暗算)。

    尚寒知权衡利弊,果断决定第二颗药先不给。

    一来药效已基本稳固,过度温补反而不美;

    二来……三藩之乱,尤其是广东那边尚之信的阴影渐重,

    若此时隆禧身体明显“大好”起来,怕是会引动某些人敏感的神经。

    三来,以免他身体好了动什么歪心思。。。

    她计划着,至少等到尚之信死了(康熙十九年),尚家这条破船能安稳靠岸了,再做打算。

    那时让他彻底痊愈,也算全了这段情分。

    至于另一桩让她心头沉甸甸的“大事”——初潮。

    系统能量充足,开个小灶配合她的意愿,轻轻松松把日期延迟到了康熙十五年开春。

    理由很“充分”:

    身体还在适应调整期,再加上冬日寒冷,不易调养。

    更深层的原因是,她实在受不了这个时代对生育的狂热和春节时可能的催生压力。

    过年嘛,就该开开心心吃吃喝喝,谁想谈生孩子?

    而且……

    作为一个本质里藏着钢铁直男灵魂的人,她对即将到来的“麻烦事”有着难以启齿的羞耻和生理性抗拒,能拖一天是一天。

    她鸵鸟心态地想着:只要不来,就还能自我麻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