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直男被迫当娇妻 第5章 慈恩寺2.0
热门推荐:
你重生,我吸收,谁更厉害谁继续
附身异界猫娘刺客的绝世杀手
荣妃不荣
决不复婚,娶你的白莲花恩人吧!
炼气期如履薄冰,元婴期重拳出击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金戈丽人行:天命之魁
火影:开局通灵宇智波斑
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
禅房的窗半开着,秋风吹动低垂的竹帘,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屋内檀香袅袅,却压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焦灼与算计。
周氏端坐酸枝木椅,指尖无意识捻着紫檀佛珠。
赵氏侍立一旁,目光频频扫向紧闭房门,手中锦帕绞得变形。
“母亲,”赵氏按捺不住,声音透着急切,
“知客僧进去半盏茶了,怎么还没动静?清河谢氏的人……”
她压低声音,“真在此处?”
周氏眼皮微掀,目光沉静:
“急什么?沉住气。清河谢氏的行踪,岂是寻常人能轻易打听的?
若非我与方丈有旧,连这点门路都没有。
耐心等着便是。”
正说着,门外传来轻叩声。赵氏精神一振,立刻上前两步。
门被推开,进来的是方才引路的知客僧,他身后跟着一位穿着体面、管事模样的中年人。
那管事神情矜持,目光扫过周赵二人时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只是微微躬身:
“老夫人,夫人,怠慢了。”
周氏放下佛珠,脸上堆起笑容,姿态放得低:
“无妨,贵府管事事务繁忙,老身也是机缘巧合得知贵人在此清修,特来叨扰,只为确认一事,不敢耽误贵人时间。”
她姿态放得极低,言语间却点明了“确认”,而非“求见”。
那管事显然深谙此道:
“老夫人言重了。小人只是负责精舍杂务的管事。
听闻老夫人问起我家公子,不知……”
他话语留白,带着谨慎的试探。
周氏心领神会,笑容更深了几分:
“原来如此!
老身方才无意间远远瞧见一位公子,风采卓然,气度不凡,
竟与京城传闻中那位名动京华的‘谢韫之’公子有几分神似……
莫非真是谢侍郎亲临吴郡这方小地?”
她把“无意间”和“神似”咬得很轻,仿佛只是偶然猜测,却精准地点出了那个名字和身份。
赵氏在一旁屏息凝神,心脏怦怦直跳。
她敏锐地捕捉到管事眼神中一闪而过的讶异。
那管事并未直接回答周氏的问题,但脸上的笑意真切了几分,言语间也带上了一分不易察觉的自豪:
“老夫人好眼力。我家公子正是名讳谢珩,表字韫之。
此番南下,乃是奉旨……嗯,处理一些公务,兼且寻个清净处稍作休憩。”
他含糊了公务细节,却坐实了身份,并暗示了谢珩会在此停留,
“公子喜静,已包下了后山临湖的精舍小住几日。”
“果真是谢侍郎!”
周氏脸上恰到好处地露出“果然如此”的激动与荣幸,双手合十,
“阿弥陀佛,竟是谢公子亲临,真是我吴郡之幸!
难怪今日寺中祥云笼罩,原来是有贵人驾临!”
赵氏也立刻跟着堆满笑容,连声道:
“正是正是,母亲所言极是!谢侍郎风华,我等远观已是莫大福分。”
她眼珠一转,抓住重点,
“管事方才说……公子要在临湖精舍小住几日?”
管事点头:“正是。公子喜此处清幽,吩咐下来,若无要事,闲杂人等莫要靠近打扰。”
“明白,明白!”周氏立刻接口,语气郑重,
“谢侍郎何等身份,自然需要清净。我等万不敢扰了贵人清修。只是……”
她话锋一转,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虔诚”和“为难”,
“实不相瞒,老身今日携家中女眷来此,也是为家中祈福。
这慈恩寺的香火灵验,素斋也是一绝,原想着礼完佛就回去。
可如今既知谢侍郎在此清修…老身有个不情之请,不知是否…过于唐突?”
她看向管事,眼神恳切。
管事目光在周氏和赵氏脸上扫过,心中了然,面上依旧恭敬:“老夫人请讲。”
周氏叹了口气:“家中近来颇有些烦扰,老身心绪难宁。
这慈恩寺乃佛门宝地,又有谢侍郎这等贵人带来的祥瑞之气…
老身想,能否在寺中禅房住上一两晚,多上几炷香,静静心,也沾沾福气?
绝不往精舍方向去叨扰贵人半分!只在这前院禅房即可。”
赵氏立刻帮腔,语气无比真诚:
“是啊管事,母亲近来为家中事忧心忡忡,夜不能寐。
若能得佛祖和贵人福泽庇佑,静静心神,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我们定会谨守规矩,绝不给寺里和公子添半点麻烦!”
她着重强调了“贵人福泽”。
管事沉吟片刻。周氏的姿态放得很低,理由也冠冕堂皇,提出的要求也完全在合理范围内,且保证不靠近精舍。
更重要的是,洛家在吴郡有几分名头,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老夫人一片诚心,小人甚是感佩。”
管事笑容更深一分,态度更为亲和,
“能在寺中住下静心祈福,自是好事。
佛门向来慈悲为怀,必能妥善安排妥当的净室。”
他微微颔首,随即话锋一转,随即语气带上提醒,
“只是请老夫人务必谨记
—— 后山精舍方向,万勿靠近。
此乃我家公子休憩之所,公子素来厌烦喧扰,若有差池,恐寺中也难辞其咎。”
“这是自然,请管事放心,万不敢扰了贵人清修!”
周氏与赵氏连忙应诺,脸上堆满郑重的保证。
管事满意地点点头:
“如此便好。老夫人、夫人稍坐,小人这便告退,前头还有杂事须理。”
他微微躬身,态度恭敬依旧,却又带着无形的疏离与警示。
离开前,他看似无意地扫了一眼一旁的知客僧。
禅房门再次关上,隔绝了外面的声音。
屋内瞬间陷入一片诡异的寂静。
刚才的恭敬、虔诚、恳切瞬间从两人脸上褪去。
周氏缓缓坐直,眼中精光四射,嘴角勾起志在必得的冷笑:“清河谢氏…谢韫之…天赐良机!”
赵氏激动得手指颤抖,凑近低语,难掩兴奋:
“母亲,真是谢侍郎,还住下了!这机会…千载难逢!咱们兰儿…”
周氏冷冷一瞥,打断痴想:
“收起你的心思,谢韫之是天上的云,你女儿连地上的泥都不如!
贸然凑上去,自取其辱,连累洛家!”
赵氏脸色一僵,讪讪道:“是…儿媳失言。那母亲的意思是…?”
周氏目光锐利如刀:
“洛家要的,是契机。
一个能在谢侍郎面前露脸、留下印象的契机!
不需巴结攀附,那只会让人看轻。
记住,我们是来‘静心祈福’,是偶遇。”
她顿了顿,算计更深:“知姐儿那张脸…就是敲门砖。
只要让谢侍郎‘无意间’看到,留下点印象…日后便有无限可能。
这才是真正的‘沾福气’!”
赵氏瞬间明白,嫉妒翻涌却不敢驳,强笑附和:
“母亲高见!儿媳…明白。只是那丫头野性难驯,万一失仪…”
“所以,”周氏声音陡然转冷,威压迫人,
“让你的人,盯死那蠢丫头,这两天,她要像影子跟着洛寒知!
确保她在该出现的地方出现,该闭嘴时闭嘴!若出半点差池,坏我大事…”
冰冷眼神让赵氏寒颤。
“是,儿媳省得!李嬷嬷机警,定不误事!”
赵氏连忙保证,冷汗浃背。
周氏不再看她,目光投向窗外,仿佛穿透殿宇,直抵后山临湖精舍,锁定那位足以改变洛家命运的权贵身影。
指尖,再次缓缓捻动冰冷的紫檀佛珠。
禅房内,檀香依旧,算计已定,只待东风。
屋内檀香袅袅,却压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焦灼与算计。
周氏端坐酸枝木椅,指尖无意识捻着紫檀佛珠。
赵氏侍立一旁,目光频频扫向紧闭房门,手中锦帕绞得变形。
“母亲,”赵氏按捺不住,声音透着急切,
“知客僧进去半盏茶了,怎么还没动静?清河谢氏的人……”
她压低声音,“真在此处?”
周氏眼皮微掀,目光沉静:
“急什么?沉住气。清河谢氏的行踪,岂是寻常人能轻易打听的?
若非我与方丈有旧,连这点门路都没有。
耐心等着便是。”
正说着,门外传来轻叩声。赵氏精神一振,立刻上前两步。
门被推开,进来的是方才引路的知客僧,他身后跟着一位穿着体面、管事模样的中年人。
那管事神情矜持,目光扫过周赵二人时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只是微微躬身:
“老夫人,夫人,怠慢了。”
周氏放下佛珠,脸上堆起笑容,姿态放得低:
“无妨,贵府管事事务繁忙,老身也是机缘巧合得知贵人在此清修,特来叨扰,只为确认一事,不敢耽误贵人时间。”
她姿态放得极低,言语间却点明了“确认”,而非“求见”。
那管事显然深谙此道:
“老夫人言重了。小人只是负责精舍杂务的管事。
听闻老夫人问起我家公子,不知……”
他话语留白,带着谨慎的试探。
周氏心领神会,笑容更深了几分:
“原来如此!
老身方才无意间远远瞧见一位公子,风采卓然,气度不凡,
竟与京城传闻中那位名动京华的‘谢韫之’公子有几分神似……
莫非真是谢侍郎亲临吴郡这方小地?”
她把“无意间”和“神似”咬得很轻,仿佛只是偶然猜测,却精准地点出了那个名字和身份。
赵氏在一旁屏息凝神,心脏怦怦直跳。
她敏锐地捕捉到管事眼神中一闪而过的讶异。
那管事并未直接回答周氏的问题,但脸上的笑意真切了几分,言语间也带上了一分不易察觉的自豪:
“老夫人好眼力。我家公子正是名讳谢珩,表字韫之。
此番南下,乃是奉旨……嗯,处理一些公务,兼且寻个清净处稍作休憩。”
他含糊了公务细节,却坐实了身份,并暗示了谢珩会在此停留,
“公子喜静,已包下了后山临湖的精舍小住几日。”
“果真是谢侍郎!”
周氏脸上恰到好处地露出“果然如此”的激动与荣幸,双手合十,
“阿弥陀佛,竟是谢公子亲临,真是我吴郡之幸!
难怪今日寺中祥云笼罩,原来是有贵人驾临!”
赵氏也立刻跟着堆满笑容,连声道:
“正是正是,母亲所言极是!谢侍郎风华,我等远观已是莫大福分。”
她眼珠一转,抓住重点,
“管事方才说……公子要在临湖精舍小住几日?”
管事点头:“正是。公子喜此处清幽,吩咐下来,若无要事,闲杂人等莫要靠近打扰。”
“明白,明白!”周氏立刻接口,语气郑重,
“谢侍郎何等身份,自然需要清净。我等万不敢扰了贵人清修。只是……”
她话锋一转,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虔诚”和“为难”,
“实不相瞒,老身今日携家中女眷来此,也是为家中祈福。
这慈恩寺的香火灵验,素斋也是一绝,原想着礼完佛就回去。
可如今既知谢侍郎在此清修…老身有个不情之请,不知是否…过于唐突?”
她看向管事,眼神恳切。
管事目光在周氏和赵氏脸上扫过,心中了然,面上依旧恭敬:“老夫人请讲。”
周氏叹了口气:“家中近来颇有些烦扰,老身心绪难宁。
这慈恩寺乃佛门宝地,又有谢侍郎这等贵人带来的祥瑞之气…
老身想,能否在寺中禅房住上一两晚,多上几炷香,静静心,也沾沾福气?
绝不往精舍方向去叨扰贵人半分!只在这前院禅房即可。”
赵氏立刻帮腔,语气无比真诚:
“是啊管事,母亲近来为家中事忧心忡忡,夜不能寐。
若能得佛祖和贵人福泽庇佑,静静心神,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我们定会谨守规矩,绝不给寺里和公子添半点麻烦!”
她着重强调了“贵人福泽”。
管事沉吟片刻。周氏的姿态放得很低,理由也冠冕堂皇,提出的要求也完全在合理范围内,且保证不靠近精舍。
更重要的是,洛家在吴郡有几分名头,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老夫人一片诚心,小人甚是感佩。”
管事笑容更深一分,态度更为亲和,
“能在寺中住下静心祈福,自是好事。
佛门向来慈悲为怀,必能妥善安排妥当的净室。”
他微微颔首,随即话锋一转,随即语气带上提醒,
“只是请老夫人务必谨记
—— 后山精舍方向,万勿靠近。
此乃我家公子休憩之所,公子素来厌烦喧扰,若有差池,恐寺中也难辞其咎。”
“这是自然,请管事放心,万不敢扰了贵人清修!”
周氏与赵氏连忙应诺,脸上堆满郑重的保证。
管事满意地点点头:
“如此便好。老夫人、夫人稍坐,小人这便告退,前头还有杂事须理。”
他微微躬身,态度恭敬依旧,却又带着无形的疏离与警示。
离开前,他看似无意地扫了一眼一旁的知客僧。
禅房门再次关上,隔绝了外面的声音。
屋内瞬间陷入一片诡异的寂静。
刚才的恭敬、虔诚、恳切瞬间从两人脸上褪去。
周氏缓缓坐直,眼中精光四射,嘴角勾起志在必得的冷笑:“清河谢氏…谢韫之…天赐良机!”
赵氏激动得手指颤抖,凑近低语,难掩兴奋:
“母亲,真是谢侍郎,还住下了!这机会…千载难逢!咱们兰儿…”
周氏冷冷一瞥,打断痴想:
“收起你的心思,谢韫之是天上的云,你女儿连地上的泥都不如!
贸然凑上去,自取其辱,连累洛家!”
赵氏脸色一僵,讪讪道:“是…儿媳失言。那母亲的意思是…?”
周氏目光锐利如刀:
“洛家要的,是契机。
一个能在谢侍郎面前露脸、留下印象的契机!
不需巴结攀附,那只会让人看轻。
记住,我们是来‘静心祈福’,是偶遇。”
她顿了顿,算计更深:“知姐儿那张脸…就是敲门砖。
只要让谢侍郎‘无意间’看到,留下点印象…日后便有无限可能。
这才是真正的‘沾福气’!”
赵氏瞬间明白,嫉妒翻涌却不敢驳,强笑附和:
“母亲高见!儿媳…明白。只是那丫头野性难驯,万一失仪…”
“所以,”周氏声音陡然转冷,威压迫人,
“让你的人,盯死那蠢丫头,这两天,她要像影子跟着洛寒知!
确保她在该出现的地方出现,该闭嘴时闭嘴!若出半点差池,坏我大事…”
冰冷眼神让赵氏寒颤。
“是,儿媳省得!李嬷嬷机警,定不误事!”
赵氏连忙保证,冷汗浃背。
周氏不再看她,目光投向窗外,仿佛穿透殿宇,直抵后山临湖精舍,锁定那位足以改变洛家命运的权贵身影。
指尖,再次缓缓捻动冰冷的紫檀佛珠。
禅房内,檀香依旧,算计已定,只待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