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迷雾纪元:我的木屋能吞噬万物 > 第405章 晶虫的轨迹

迷雾纪元:我的木屋能吞噬万物 第405章 晶虫的轨迹

    清晨的雾气还没散去时,伊洛就被一阵“沙沙”声吵醒。他走出木屋,发现院子里爬满了晶虫——这些半透明的小虫子正拖着晶沙,在地面拼出奇怪的图案:像张地图,又像串流动的星轨。领头的晶虫翅膀上沾着片回音草的叶子,叶子上的露水映出东边森林的影子。

    “它们在给我们带路。”林深拿着能量检测仪走出来,屏幕上显示晶虫拖来的晶沙里,含有大量起源之树的能量,“这些晶沙能在地面留下光痕,就算雾再大,我们也不会迷路。”

    苏璃把刚烤好的晶果干放在石桌上,晶虫们立刻围过来,用翅膀轻轻触碰果干——果干上的碎屑沾到翅膀上,竟化作荧光,让晶虫飞过的轨迹变得更亮,像在地面画了条发光的路。“它们喜欢晶果的味道,”她笑着又放了些果干,“我们可以带些在路上,遇到需要标记的地方,就让它们帮忙留下记号。”

    跟着晶虫往东边森林走时,伊洛发现它们拼出的图案在不断变化。穿过灌木丛时,图案变成了共生树苗的形状;走过溪流时,又化作星落湖的轮廓;到了森林边缘,竟变成了旧居院子的模样,连院门口的石板路都清晰可辨。

    “它们能感知到我们心里的画面。”伊洛蹲下来,看着一只晶虫在他鞋边转圈,虫翅上的荧光映出他昨晚梦到的旧居窗台,“你看,它在模仿窗台的形状呢。”

    森林里的树木比雾林的更粗壮,树干上覆盖着发光的地衣,地衣能随着脚步声变换颜色:走得慢时是温和的绿色,走得快时就变成活泼的橙色。林深发现地衣的颜色变化和“启明号”的能量指示灯很像,他试着用能量检测仪触碰地衣,地衣突然变成蓝色,在树干上画出一条向上的箭头。

    “上面有东西。”他顺着箭头抬头,看到树杈上挂着个破旧的金属盒,盒子上的锈迹已经被晶虫清理干净,露出底下刻着的花纹——是和“启明号”能量核心相同的晶网图案。

    打开金属盒时,里面飘出淡蓝色的光雾,光雾里裹着几张泛黄的图纸,图纸上画着共生树苗的培育方法,落款处的名字已经模糊,但旁边画着的小树苗,和他们一直带着的共生树苗一模一样。“是最早来到这里的人留下的。”苏璃摸着图纸上的笔迹,发现墨水的痕迹里混着晶果的粉末,“他们也用晶果壳当肥料。”

    晶虫们突然集体飞向森林深处,它们翅膀的荧光在前方织成面光墙。光墙里映出画面:最早的人在这里种下第一棵共生树苗,用星落湖的水浇灌,用晶果壳当肥料,看着树苗慢慢长大,最后和起源之树的根须连在一起。画面的最后,是他们三个人背着行囊走向新生之野的背影,和现在的他们重合在一起。

    “我们正在沿着他们的路走,但又走出了自己的路。”林深把图纸收好,发现金属盒的底层刻着行小字:“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中午在森林里休息时,苏璃用带来的晶果干喂晶虫,发现它们吃完后,翅膀上的荧光变得更亮,能在地面拼出更复杂的图案。她试着让晶虫拼出菜园的形状,晶虫们立刻散开,很快就用晶沙拼出了长方形的菜园,里面还细致地划分出小块区域,像早就知道她要种什么。

    “它们能听懂我们的话。”她指着菜园图案里的小圆圈,“那是我打算种晶果的地方,它们连这个都记住了。”

    伊洛在旁边的溪流里打水时,发现水面上飘着许多晶虫翅膀的碎屑。碎屑在水面拼出的图案,是他昨天在回音草那里听到的旧居落叶声波形图,波形图的尽头,连着新生之野的地图,像声音顺着水流来到了这里。

    “声音真的能变成看得见的轨迹。”他把碎屑捞起来,碎屑在掌心化作光尘,光尘散开后,竟飘向森林深处,“它们要去给更远的地方‘讲故事’了。”

    下午往回走时,晶虫们突然停在森林边缘,开始拼出巨大的图案。这次的图案是张完整的地图,标注了他们去过的所有地方:木屋、雾林、星落湖、东边森林,还有个新的标记——在森林的另一边,有片紫色的花海,花海旁画着个小小的水洼,水洼里映着月亮的影子。

    “那是月光湖。”林深看着标记,能量检测仪突然亮起,屏幕上显示那里的能量波动很温和,适合种植需要月光滋养的植物,“阿米尔说过,月光湖的水能让种子在夜里发芽。”

    晶虫们完成地图后,突然集体飞向空中,翅膀的荧光在夕阳下划出无数道弧线,像在天空写下省略号。弧线消失的地方,长出了第一株回音草,草叶里传出晶虫翅膀震动的“嗡嗡”声,像在说“我们等你们再来”。

    回到木屋时,回音草已经记住了晶虫的声音。院子里的叶片轻轻摇晃,传出森林里的“嗡嗡”声,和星落湖的浪声、雾林的风声交织在一起。伊洛把玻璃瓶放在窗台,光珠里的画面正好亮起:东边森林的地图上,他们今天走过的轨迹,正被晶虫的荧光一点点填满,像条发光的丝带,把过去和现在、记忆和新生都连在了一起。

    夜里躺在床上,伊洛还能听到回音草里晶虫的声音。那声音很轻,却很坚定,像在告诉他:新生之野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认真记住他们的故事,就像他们从未忘记旧居的一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