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宋末,海上发家 > 第365章 ?灵脉追踪

穿越宋末,海上发家 第365章 ?灵脉追踪

    黄河渡口的篝火在夜色中跳动,周益的算筹在沙盘上排出奇异的阵型。谋士的镜片映着从济南带回的龙脊碎片,那些青铜残片的裂纹里,正渗出极细的灵脉光带,与沙盘里的黄河水道模型产生微弱共鸣。

    “它们在往西北移动。” 周益的指尖悬在算筹上方,七根竹筹突然直立,在沙面上投下的影子组成龙形,“每根算筹都连着不同的龙脊残部,你看 ——” 他拨动画着黄河水道的羊皮地图,算筹的影子竟顺着河道蜿蜒,“它们的灵脉轨迹与黄河的走向完全重合。”

    副将赵勇凑过来,发现算筹组成的龙影头部正对着潼关方向。沙盘里代表城镇的陶俑突然倾倒,算筹的影子在陶俑残骸上凝成 “蚀” 字,“周先生的意思是... 它们在吸收黄河的灵脉?” 篝火的火星落在沙盘里,点燃了代表灵脉光带的磷粉,蓝色的火苗顺着河道模型蔓延,像条燃烧的巨龙。

    周益的算筹突然剧烈震颤,竹片的缝隙里渗出细密的汗珠 —— 这是灵脉波动剧烈的征兆。他迅速调整阵型,用三根算筹组成 “截” 字,另外四根则布成防御阵:“完颜康在玩险招。” 镜片反射着黄河水面的月光,“黄河的灵脉混杂着泥沙的浊气,龙脊残部吸收这种能量,会变得更加狂暴,但也更容易失控。”

    深夜的黄河突然泛起蓝雾。周益带着算筹登上渡船,竹片在船头排成北斗阵,每当船经过暗礁,算筹就会发出蜂鸣。当渡船行至河心时,所有算筹突然指向北岸的芦苇丛,那里的水面正咕嘟咕嘟冒着气泡,灵脉光带像水草般在水底摇曳。

    “是龙脊的灵脉探测器。” 周益用磁石粉末撒向水面,粉末立刻在气泡周围凝成网。他数着算筹的震颤次数,“至少有二十具残部在河底移动,它们的灵脉频率与三年前炸毁的龙脊主舵完全相同。” 渡船的木板突然发出呻吟,水下有东西正用利爪抓挠船底。

    赵勇的火铳刚要开火,就被周益按住。谋士将一根算筹扔进水里,竹片在接触水面的瞬间化作蓝光,与水底的灵脉光带产生共鸣。气泡突然炸开,露出里面盘绕的青铜管线,那些管线正顺着黄河的暗流延伸,末端连着个拳头大小的龙脊碎片,碎片上的星纹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旋转。

    “它们在绘制黄河的灵脉地图。” 周益的镜片映出更远处的光点,那些光点沿着河道连成线,与算筹推演的轨迹完全吻合,“完颜康想用水道运输龙脊残部,同时利用黄河的灵脉为‘蚀灵炮’充能。” 他突然将所有算筹插进船板,“通知李将军,在黑石渡设伏 —— 那里是黄河灵脉最紊乱的地段。”

    算筹的蓝光在黎明前达到顶峰。当第一缕阳光照在黄河水面时,竹片组成的龙影突然解体,化作无数光点飞向西北。周益接住其中一点,发现那是用灵脉能量凝成的小字:“潼关急报”。他望着光点消失的方向,突然明白龙脊残部不仅在移动,还在向潼关传递信息,而黄河水道,就是它们的天然通讯网。

    赵勇的亲兵正准备将算筹的推演结果送往济南,周益却突然拦住他:“等一下。” 谋士重新排列算筹,这次的阵型竟与龙脊核心的星图完全相同,“告诉李将军,完颜康的真正目标不是潼关,是黄河的入海口。” 算筹的影子在船板上凝成漩涡,“他想引海水倒灌,用盐碱摧毁中原的灵脉。”

    黄河的水流在此时突然转向,周益知道这是龙脊残部在干扰水文。他将算筹收进竹筒,镜片里映出正在升起的朝阳,阳光穿过水汽,在水面上划出金色的通道,与算筹推演的轨迹形成诡异的交叉。“这场仗,得在水里打了。” 谋士望着黑石渡的方向,算筹在竹筒里发出迫不及待的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