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回1991 > 第138章 无息贷款

重回1991 第138章 无息贷款

    中午,林晓在老姜驴肉馆安排了一桌。

    把公司里能叫上的都叫上了。

    像夏曼丽这种哈师范毕业的高材生,不是花钱就能招聘来的。

    这么说吧,私企,在老百姓看来,跟个体户没什么区别,大学毕业生首选是政府部门,次选是事业单位、国企,再次选是外资企业,最后才是私企。

    但凡有选择,都没有大学生愿意加入私企,私企就是朝不保夕的代名词,很多人都担心政策风向一变,私企就被全部关停!

    要知道,在部分落后地区,现在还有一些小摊贩被当做投机倒把给抓起来的。

    齐美一直想招聘一些高素质人才,但哪怕开出底薪1000的价格,也没有人才愿意来。

    好在有杨诗月和蒋欣,算是勉强把齐美给撑起来了,至于王二婶,一开始的表现不错,但她的进步速度,现在已经有些跟不上齐美的发展速度了。

    还有他储备的人才安洛,现在年龄还小,三五年内都很难成长起来。

    林晓的重视,让夏曼丽很是高兴。

    这次辞职,她是承受了很大心理压力的,都没敢告诉家里。

    家里辛辛苦苦供她读书,就指望着她读出来之后反哺家里呢,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其中一个弟弟已经谈了女朋友,一年内就会结婚,另外一个弟弟今年在市里读高三,成绩特别好,考上大学完全没问题,还有妹妹在读高一,成绩同样也不差。

    可以说,未来几年,将是家里最艰难的几年,可她却在这个节骨眼上辞职了,对整个家的影响非常大。

    尤其是他弟弟的婚事,大概率会黄,弟弟的对象家里,之所以同意这门亲事,就是看在她在政府部门上班的份上。

    这年头,有编制的就是牛,不仅自己拥有优先择偶权,就连家里的兄弟姐妹都能跟着沾光。

    跟刚认识的人互相介绍的时候,提上一句“我姐在县政府工作”,别人就会对你高看一眼。

    第二天,周玉和夏曼丽就出发去了市里。

    几十万虽然不多,但办企业,就要精打细算。

    这可不是占国家的便宜,国家出台的这些政策,本来就是为了发展中小企业的,齐美就是中小企业,要是不要这个政策,岂不是辜负了国家的一片苦心?

    在周玉和夏曼丽离开的第六天。

    一个好消息传了回来。

    无息贷款的事情,已经敲定,而且,贷款额度,远超林晓的预期。

    不是三十万,也不是五十万,而是三百六十万!

    要不是齐美的体量还小,这笔贷款还会更多。

    这笔无息贷款,一共4.2个亿,已经四个多月了,才批出去1.3个亿。

    这又是专项的贷款,不能用于其他用途,剩下的2.9个亿,一直在银行的账户上躺着,一旦时间到了,这笔钱就会被收回去,同时,意味着绥市的工作做的不好。

    所以,银行上下,想尽办法想把钱贷出去,却没人肯要,就连贷出去的1.3亿中,大部分都是‘摊牌’出去的。

    林晓听了周玉告诉他的消息,很是无语。

    整个绥市,就没有中小企业缺钱吗?

    不对,应该说,所有的中小企业都缺钱。

    4.2亿看似很多,可分摊到全市,根本算不上什么。

    问题在于信息不够通畅,想贷款的,找不到门路,有门路的,压根就不缺贷款。

    他要不是听张子强在电话里提过那么一句,都不知道有无息贷款这件事,别说他了,就连工行的分行副行长,都不知道这笔无息贷款。

    当然,也可能是知道,故意不告诉他,否则,他又怎么会用12.8%的高利息借钱呢!

    还有宋毕粥,同样也缺钱,同样符合拿到低息贷款的条件,同样不知道这个消息。

    宋毕粥的人脉,可比他广阔的多,各路朋友都交了不少。

    林晓很快就把这些想法抛到脑后,无论如何,三百万到手了。

    接下来,就是怎么用这三百万的问题了。

    不过,既然已经决定从齐美抽身,让杨诗月来负责,所以,这件事他不会插手。

    他最近一段时间,正忙着给王娜开便利店和拆电影院呢。

    林德福的装修队已经走上正轨,一开始人少的时候,王娜还能帮着做做饭,但随着人越来越多,现在整个装修队已经三十多人,继续让她跟着装修队来回跑已经不合适,毕竟是个女人。

    让王娜回家待着也不合适,林德福和王娜这一辈人,是待不住的,于是,林晓就决定给王娜弄一个最容易上手的便利店。

    也不指望便利店挣钱,只是为了给王娜找些事情做。

    林溪也离开装修队了,林溪对设计挺感兴趣的,周雪研通过关系,找了一个室内装修设计师,林溪去给那个设计师当学徒了。

    林晓其实不怎么希望林溪去,因为那个设计师平时都是在京城工作,他怕林溪去了京城之后,再跟那个大夫死灰复燃。

    至于说拆电影院,则是为了明年开春后,盖商场做准备。

    其实,开商超,还是在大城市开更好,虽然大城市租金贵,人工高,可消费能力强。虽然竞争很激烈,但不像过几年那样天天打价格战,还是有一定生存余地的。

    但林晓依然决定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

    因为在大城市,他即便做的再好,也比不上沃尔玛、家乐福,人家有品牌加持。

    所以,与其在大城市里半死不活,还不如在小地方称王称霸,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只要占据的地盘多,哪怕都是县城,也是可以形成规模效应的。

    一家两家小县城的超市不算什么,但如果是几百家呢?到时候,就算是沃尔玛和家乐福,也只有眼馋的份!

    而在九十年代,手握这样的渠道,便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不仅仅是赚钱,还代表着在权势和地位。

    所以,商超他是一定要搞的,而且要不停的搞!

    未来的二十年,都是商超的暴利期。

    而且,商超最大的优势是庞大的现金流。

    上一世,2008年的时候,他听到过一个消息,有个超市老板,卷了一个亿跑路了,而这个老板的超市,实际价值才2000万!

    可见,超市的现金流是多么强大,可以获得几倍于自身的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