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回1991 > 第340章 量产

重回1991 第340章 量产

    “小林,做的好啊,我是真没想到,你能这么快就出成绩。”

    在得知林晓的半导体公司已经能量产500nm的处理器芯片后,李老特意从京城赶了过来。

    “李老,这可不是我的功劳,而是二百多名科研技术人员昼夜奋斗所取得的战果。”

    “他们的功劳自然少不了,但你的功劳也不容抹杀。”

    李老心里很清楚,国内一直都不缺少各种人才,但为什么以前却被国外越拉越远?

    林晓入行之后,就赶上了世界领先水平?

    那些科研人员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但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却是林晓。

    没有林晓,就没有500nm芯片的制程工艺,也招募不来克鲁斯这样的顶尖人才。

    还有林晓的资金投入,也非常关键,所有的科研人员都拿着高薪,干起活来自然更有动力。

    国家倒也不是开不出高薪,但是国家不能这么做,因为国家要照顾到方方面面,不能研究芯片的拿着高薪,研究其他方向的却领着普通工资。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么做,会让其他人心里不平衡,弄不好是要出大问题的。

    但林晓是私人企业,无论开出多高的薪水,都是林晓的自由。

    他来之前,就听人汇报说,林晓昨晚给科研人员们发的奖金,就接近两个亿。

    这在体制内,是绝对不可能的。

    哪怕再大的功劳,奖励个十万八万的,就已经是顶格了。

    “小林,接下来你们有什么打算?”李老问道。

    “李老,上次跟光刻机一起运过来的资料中,还有一部分300nm的制程工艺,我们已经决定沿着这个方向继续走,争取在两年内攻克300nm这道坎。”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攻克500nm芯片的制程工艺,是因为有那些完整的资料。

    但300nm,资料只有一部分,剩下的需要自己去一点点攻克,所以林晓定下的两年时间。

    这个时间上,肯定是比国际上落后的,大概要落后一年多时间。

    他不记得上一世300nm芯片是什么时候攻克的,但按照摩尔定律,最多还有半年,300nm芯片就会面世。

    时间上落后也是没办法,毕竟,国内在这方面底子太薄弱了。

    但是,有了现在这个起点,就算仍然落后于国外,但落后的不多,就不会因此被人拿捏。

    “没有新建晶圆厂的打算?”李老问道。

    “李老,我们现在一共只有7台光刻机,激光探头的光刻机只有一台,剩下六台都是分布式光刻机,生产dRAm还可以,但生产处理器芯片就有些不够用了。所以,就算建了晶圆厂,没有设备,又有什么用?”

    “国内这边,对光刻机的研究,已经有所突破,你放心的去建厂吧,我可以向你保证,等你的晶圆厂建起来,就会有设备,如果到时候拿不出设备,你的损失,国家给你找补。”

    “好,那我就听李老你的,至于国家找补就算了,我进入半导体行业,又不是为了钱。”

    李老笑道:“要是别人说这话,我未必信,但你说这话,我却是相信,半导体行业投入大,投入周期长,以你在金融市场的能力,又怎么能看得上半导体行业的利润。”

    接下来,林晓带着李老一行人,参观了晶圆厂,李老当中发表了一番讲话。

    除此之外,晶圆厂的保卫级别升了一级。

    一个加强连的士兵,布置在晶圆厂周围,保护晶圆厂的安全,不会被敌对势力破坏。

    而晶圆厂也开始对命名为KLS01的芯片进行试生产,因为芯片是克鲁斯教授设计的,所以,名字用的是克鲁斯教授名字的英文缩写。

    经过三天的试生产,基本已经走上了正轨。

    每天最高能量产7.8万枚KLS01芯片,如果良品率能够提高,最高能量产10万枚左右。

    这个产量,比林晓预期的要低。

    他记得,上一世他看过一些资料,一台光刻机能日产50万枚芯片呢!

    他也没好意思去问克鲁斯教授产量为何这么低,问了岂不是显得他很无知?

    不过,他猜测,应该是光刻机的原因,现在的光刻机,肯定没有后世的先进,生产效率慢一些很正常。

    每天7.8万枚,一个月就是234万枚,只能说马马虎虎吧,但有总比没有强。

    而成本方面,每一枚KLS01芯片的成本是37美元一枚,而之前生产mp3,从樱花国采购的芯片成本是45美元一枚,相差了足足8美元。

    投入量产后,成本还能逐步降低。

    接下来一段时间,林晓一直在忙着在深城建立晶圆厂的事儿。

    期间,他抽空了解了一下周玉带人和王家的商战情况。

    怎么说呢,这种商战,肯定是两败俱伤,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王家在奉天根基深厚,不是说周玉有钱,就能把王家连根拔起的。

    最多也就是让王家陷入到颓势。

    现在还只是小打小闹,双方只是互有损失,但损失都不大,可以说无关痛痒,暂时来说,周玉这边的损失更大。

    但是,等周玉完成布局,那时候就是短兵相接了。

    林晓也没去干涉,也没说去帮忙。

    就当是拿这次商战给周玉、安洛等人练手了。

    就算惨败而归,把带去的三十亿都亏的一干二净,对他也产生不了什么太大影响。

    因为她们亏钱的速度,远没有他赚钱的速度快。

    他也不担心周玉等人的安危,王家只要不蠢,就不会用暗杀之类的规则外的手段。

    这种规则外的手段,又不是只有王家可以用,一旦王家用了,别人也可以用规则外的手段来对付王家。

    周玉也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大张旗鼓的带人去了奉天。

    “老板,江帆集团的李总,想约你见一面,要见吗?”

    “江帆集团?帮我推了吧,这几天我要休息一下,除了重要客人,其他的就不用告诉我了。”

    刘蝶在林晓身后吐了吐舌头。

    这可是江帆集团的李总啊,可在林晓口中,连重要客人都算不上。

    不过,想想自家老板现在的资产规模,她又觉得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