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回1991 > 第622章 跟默多克谈判

重回1991 第622章 跟默多克谈判

    “默多克先生,又见面了,身体还不错吧?”

    “哈哈,好的很,我感觉我能活到100岁,倒是你,林,你可要节制一些,免得以后年纪大了之后力不从心。”

    这段时间,默多克没少在电视、报纸、网络上看到林晓的花边新闻,其中很多新闻,其实就是新闻集团发表的。

    作为传媒大亨,他可是比一般人知道更多林晓的风流韵事。

    不止是林晓的风流韵事,他还知道林晓其他方面的很多情报,可以说,很多国家的情报机构,了解的都没有他多。

    “多谢默多克先生关心。”

    “林,我相信见面之前,你应该已经猜到这次见面我想跟你谈什么了,不知你的意见如何?”

    “默多克先生,你想谈的是关于全知网的股份回购的事情吧?你放心,对于这次回购,我会配合你完成的,并将全知网进行全面的交接,不会在这个过程中设置障碍和陷阱。”

    对于林晓的保证,默多克还是相信的。

    对于他和林晓这种达到了一定社会地位,拥有着数之不尽的财富的人来说,口头保证,往往会比合约更有用。

    “林,不瞒你说,全知网的发展,出乎我的意料,回购全知网的股份,对新闻集团的资金压力很大,但是,我又希望全知网能成为新闻集团的一部分,而不是游离在新闻集团之外,这次叫你过来,就是想跟你一起商谈出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你觉得呢?”

    “可以,不过,我觉得,在商谈解决方案之前,有几点,是需要先明确下来的。

    第一点,关于全知网所持有的那些关于互联网技术的专利所有权要先明确下来。

    第二点,全知网能发展到今天,跟全知网全体员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努力就应当得到回报,所以,我希望,在回购之前,把全知网管理层的期权提前转换为股权,

    第三点,关于全知网的估值,需要先确定下来,我认为,媒体方面给出的估值,远低于全知网的实际价值,我们应该参考各大投行对全知网的报价。”

    默多克想了想后,开口道;“你说的第一点,关于全知网持有的互联网技术专利,可以归你,但全知网要得到永久授权。”

    这一点,对默多克来说无关紧要,他做的是传媒,拿着那些互联网技术专利有什么用?而且,互联网技术专利这个东西价值不高。

    后面两点,才是两人今天见面要谈的重点。

    互联网公司给创业元老们派发期权,算是互联网公司的惯例了。

    这一点,公司刚成立的时候,林晓就定了下来,默多克肯定也是允许了的。

    按照林晓当初所定下来的期权奖励规则,管理层和员工想把期权转化为股权,要么是全知网上市,在上市前,期权会转化为股权,要么是工作满三年,期权自动变更为股权。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全知网暂时还没有上市计划,管理层和员工的在岗位上工作的时间都还不足一年,期权是没办法变更为股权的。

    而林晓的股份被新闻集团回购后,吕娜等管理层,就会离开全知网,等于是放弃了期权。

    而第三点,则是重中之重,那就是全知网现在值多少钱,这决定了默多克需要花多大代价,才能把林晓手中的全知网股份回购回去。

    在此之前,新闻集团控制着媒体,在报道全知网的时候,压低全知网的估值。

    林晓当然不会吃这个亏,所以他要求按照投行对全知网的报价来估值。

    但默多克显然不会答应。

    投行对一个公司进行投资,往往都是溢价投资,赌这家公司的未来。

    而且,之前投行报价,是建立在林晓是全知网负责人的前提下。

    这么说吧,以林晓现在在互联网领域的影响力。

    哪怕林晓开一家空壳公司,投入个几十万,随便租一层写字楼,召几个员工,买几台电脑,然后就宣布对外融资,那些投行就敢给这家公司估值10亿美元!

    因为投行不看现在,而是看好未来,哪怕公司现在还一无所有,他们也会坚定的认为,林晓还会延续之前的成功。

    但是,如果新闻集团回购了林晓手中的全知网股份,林晓就跟全知网没关系了,少了一个林晓,就会让那些投行对全知网的估值大幅度下跌,投行们会认为,失去了林晓的全知网,未来的发展会变得不确定。

    “林,你说的第二点,期权提前转换为股权,这一点我没办法答应你,如果吕总等人辞职,我会给于她们一些现金方面的补偿,当然,如果她们愿意继续留在全知网,我会履行协议,只要她们工作满三年,期权就可以变更为股权。”

    默多克这是反过来将了林晓一军,吕娜从Icq带到全知网的团队,可是互联网行业中第一批精英,是最早接触互联网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默多克当然愿意把这个团队留在全知网。

    其实,默多克在此之前,对这个团队的成员们进行过拉拢。

    只不过,这个团队的成员,有些瞧不上新闻集团这个外行。

    新闻集团给他们的保证,未来未必能兑现,但是,跟着林晓,前途却是光明的。

    当然,主要是他们都不缺钱,Icq上市的时候,他们作为公司元老,都从Icq的期权池中分到了一部分,而随着Icq的股价不断上涨,团队中最重要的几人,现在身家都几百万美元了,自然不愿意因为那点钱,就去被一个外行领导。

    现在还留在Icq的元老员工,都是一些没什么野心,没太大追求的,有野心的,都自己去创业了,有着林晓的投资公司的资金支持,以及Icq的流量扶持,网吧联盟的推广,创业难度比起其他创业者要低的多。

    投资公司投资的24家已经上市的公司,其中的7家,是Icq员工辞职后成立的。

    凡是Icq辞职的员工,都是资本市场的香饽饽。

    在资本的眼中,虽然Icq现在的市值不如雅虎,但是,Icq的员工们却是最懂互联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