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第426章 神秘信息引猜测
热门推荐:
穿书神灵界
重回90:从基层派出所开始走向巅峰
每天五选一,我不无敌谁无敌?
官场宏图
CSGO教练我想学白给
鎏金岁月:带娃渔猎长白山
镇守仙秦:地牢吞妖六十年
愿何为
高调闪婚陆少后,前任气的绝食了
管道内壁的蓝光随着她的前进逐渐清晰,不再是远处的一点微芒,而是有节奏地明灭着,像是某种设备在低功率运行。空气里弥漫着铁锈与潮湿混合的气息,脚下的金属网格微微下陷,每一步都传来空洞的回响。林晚放慢脚步,探灯绑在胸前,光束斜照向前方三米处——那里,管道开始向右微弯,内壁的喷漆符号在此处被重新描画,颜色更鲜,线条更规整。
她停下,手指仍紧握电击笔,掌心因长时间紧绷而渗出薄汗。就在此时,手腕上的通讯终端轻轻震动了一下,屏幕在昏暗中自动亮起,一行字缓缓浮现:
“V-9并非终点,Δ是清除标记。他们已在清洗知情者。”
她瞳孔微缩,目光死死盯住那行字。这不是系统推送,也不是预设联络,而是通过加密信道直接注入的匿名信息。发送者未署名,信号来源被多重跳转遮蔽,唯一可确认的是,这信息精准地出现在她即将接近能源节点的时刻。
她没有立即回复,也没有关闭界面。而是将终端贴近胸口,借着探灯的微光反复阅读那几句话。每一个词都像被精心挑选过,既像警告,又像诱导。“清洗知情者”——这个词太重,若属实,意味着神秘组织内部已开始肃清,而她手中掌握的线索,或许正被列为清除目标之一。可若这是陷阱,对方又怎会知道她已识别出V-9与Δ的关联?
她闭了闭眼,试图理清思绪。上一次收到类似信息,是在她破解第一道电磁屏障时,那条匿名提示让她避开了埋伏在通风井的追踪者。当时她无法确认来源,但事后验证,信息属实。可这一次不同。那时她尚在外围试探,而此刻,她已深入系统腹地,对方若真有意相助,为何不直接提供脱身路线或控制密钥?反而只给一句模棱两可的警示?
她将终端翻转,指尖在背面划过一道细微凹槽——那是苏悦亲手加装的防窃听模块,能短暂屏蔽远程信号注入。她启动模块,重新扫描信息来源。结果依旧:信号路径被彻底抹除,唯有发送时间精确到毫秒——正是她撬开旧管道盖板后的第四分十七秒。
太准了。
她重新点亮屏幕,逐字分析。V-9是锁同步代号,Δ是优先级标记,这她已确认。可“清除标记”这一说法,从未在任何技术文档中出现。她回忆昨夜在维修单上看到的编号格式,所有Δ级设备均标注为“待激活”,而非“待清除”。术语不符,像是刻意使用了非官方表述。
更让她警觉的是“知情者”一词。她从未对外透露此次行动路线,连苏悦也只知道她进入了老城区地下网。若信息来源是组织内部人员,对方如何确认她已掌握V-9与Δ的关联?除非……她的每一步行动,都在某人监视之下。
她缓缓抬头,目光扫过管道弯曲处。蓝光依旧明灭,频率稳定,每三秒一次。她忽然注意到,光斑在壁面投下的影子,并非完全静止——每当光亮起时,影子边缘会轻微颤动,像是有气流从更深处渗出。她蹲下身,将手伸向地面缝隙。没有风,但指尖触到一丝微弱的静电感,像是高压线路漏电的前兆。
她收回手,重新看向终端。信息仍停留在屏幕上,像一双看不见的眼睛,静候她的反应。她知道,此刻若贸然前进,可能正中圈套;若退却,又可能错失唯一突破口。她必须做出判断——这信息,是敌是友?
她深吸一口气,将终端调至离线模式,切断所有外部连接。然后从背包中取出一支微型信号干扰笔,轻轻插在终端接口处。这是她最后一次冒险确认信息真伪的方式:若有人仍在监听她的设备反应,干扰笔会捕捉到反向追踪信号。
等待的十秒格外漫长。干扰笔的指示灯始终呈绿色——无追踪,无反馈。仿佛那条信息发出后,发送者便彻底消失。
她眉头未松。这反而更不寻常。真正的陷阱往往不会急于收网,而真正的援手,也不会在关键时刻断联。她开始怀疑,这条信息的目的并非指引,而是测试——测试她是否会因焦虑而改变行动节奏,是否会因疑虑而暴露更多意图。
她将干扰笔收回,终端重新启动。这一次,她没有删除信息,而是将其复制到加密日志中,并在旁边标注:“术语偏差,动机存疑,需交叉验证。”
她站起身,继续向前。管道的弯曲处后,空间骤然开阔,蓝光的源头终于显现——一台半嵌入墙体的能源调控箱,表面布满散热孔,内部电路板发出规律的嗡鸣。箱体下方,一条粗壮的电缆垂直延伸至地底,显然是整个陷阱网络的供电中枢。
她正欲靠近,手腕终端再次震动。
这一次,不是匿名信息。
是陆离。
“防线东段突现数据洪流攻击,防护协议已启动三级响应。初步溯源,攻击信号与‘眼瞳齿轮’标志设备同源。你那边情况如何?是否需要支援?”
她盯着屏幕,呼吸微滞。联盟防线是他们最后的退路,一旦被破,所有地下抵抗节点将暴露在组织的监控之下。而攻击信号竟与她眼前这台无人机的标志同源——这意味着,神秘组织已开始全面行动,而她的深入调查,可能正被用作牵制联盟注意力的棋子。
她握紧终端,指节发白。继续前进,她或许能切断能源节点,揭露主控室位置;但若此时撤离,防线可能撑不过两小时。
她低头看向能源箱,蓝光映在她眼中,像一片深不见底的湖。
她没有立刻回复陆离。
而是将终端贴近能源箱散热孔,启动数据嗅探程序。只要能截取一段内部传输日志,她就能确认V-9是否真的关联清除指令,也能判断那条神秘信息是否有误导成分。
程序刚运行三秒,终端屏幕突然闪烁,一行新提示跳出:
“嗅探行为已记录。Δ级协议,清除倒计时:00:05:59。”
她猛地抬头。
能源箱的蓝光,开始加速闪烁。
她停下,手指仍紧握电击笔,掌心因长时间紧绷而渗出薄汗。就在此时,手腕上的通讯终端轻轻震动了一下,屏幕在昏暗中自动亮起,一行字缓缓浮现:
“V-9并非终点,Δ是清除标记。他们已在清洗知情者。”
她瞳孔微缩,目光死死盯住那行字。这不是系统推送,也不是预设联络,而是通过加密信道直接注入的匿名信息。发送者未署名,信号来源被多重跳转遮蔽,唯一可确认的是,这信息精准地出现在她即将接近能源节点的时刻。
她没有立即回复,也没有关闭界面。而是将终端贴近胸口,借着探灯的微光反复阅读那几句话。每一个词都像被精心挑选过,既像警告,又像诱导。“清洗知情者”——这个词太重,若属实,意味着神秘组织内部已开始肃清,而她手中掌握的线索,或许正被列为清除目标之一。可若这是陷阱,对方又怎会知道她已识别出V-9与Δ的关联?
她闭了闭眼,试图理清思绪。上一次收到类似信息,是在她破解第一道电磁屏障时,那条匿名提示让她避开了埋伏在通风井的追踪者。当时她无法确认来源,但事后验证,信息属实。可这一次不同。那时她尚在外围试探,而此刻,她已深入系统腹地,对方若真有意相助,为何不直接提供脱身路线或控制密钥?反而只给一句模棱两可的警示?
她将终端翻转,指尖在背面划过一道细微凹槽——那是苏悦亲手加装的防窃听模块,能短暂屏蔽远程信号注入。她启动模块,重新扫描信息来源。结果依旧:信号路径被彻底抹除,唯有发送时间精确到毫秒——正是她撬开旧管道盖板后的第四分十七秒。
太准了。
她重新点亮屏幕,逐字分析。V-9是锁同步代号,Δ是优先级标记,这她已确认。可“清除标记”这一说法,从未在任何技术文档中出现。她回忆昨夜在维修单上看到的编号格式,所有Δ级设备均标注为“待激活”,而非“待清除”。术语不符,像是刻意使用了非官方表述。
更让她警觉的是“知情者”一词。她从未对外透露此次行动路线,连苏悦也只知道她进入了老城区地下网。若信息来源是组织内部人员,对方如何确认她已掌握V-9与Δ的关联?除非……她的每一步行动,都在某人监视之下。
她缓缓抬头,目光扫过管道弯曲处。蓝光依旧明灭,频率稳定,每三秒一次。她忽然注意到,光斑在壁面投下的影子,并非完全静止——每当光亮起时,影子边缘会轻微颤动,像是有气流从更深处渗出。她蹲下身,将手伸向地面缝隙。没有风,但指尖触到一丝微弱的静电感,像是高压线路漏电的前兆。
她收回手,重新看向终端。信息仍停留在屏幕上,像一双看不见的眼睛,静候她的反应。她知道,此刻若贸然前进,可能正中圈套;若退却,又可能错失唯一突破口。她必须做出判断——这信息,是敌是友?
她深吸一口气,将终端调至离线模式,切断所有外部连接。然后从背包中取出一支微型信号干扰笔,轻轻插在终端接口处。这是她最后一次冒险确认信息真伪的方式:若有人仍在监听她的设备反应,干扰笔会捕捉到反向追踪信号。
等待的十秒格外漫长。干扰笔的指示灯始终呈绿色——无追踪,无反馈。仿佛那条信息发出后,发送者便彻底消失。
她眉头未松。这反而更不寻常。真正的陷阱往往不会急于收网,而真正的援手,也不会在关键时刻断联。她开始怀疑,这条信息的目的并非指引,而是测试——测试她是否会因焦虑而改变行动节奏,是否会因疑虑而暴露更多意图。
她将干扰笔收回,终端重新启动。这一次,她没有删除信息,而是将其复制到加密日志中,并在旁边标注:“术语偏差,动机存疑,需交叉验证。”
她站起身,继续向前。管道的弯曲处后,空间骤然开阔,蓝光的源头终于显现——一台半嵌入墙体的能源调控箱,表面布满散热孔,内部电路板发出规律的嗡鸣。箱体下方,一条粗壮的电缆垂直延伸至地底,显然是整个陷阱网络的供电中枢。
她正欲靠近,手腕终端再次震动。
这一次,不是匿名信息。
是陆离。
“防线东段突现数据洪流攻击,防护协议已启动三级响应。初步溯源,攻击信号与‘眼瞳齿轮’标志设备同源。你那边情况如何?是否需要支援?”
她盯着屏幕,呼吸微滞。联盟防线是他们最后的退路,一旦被破,所有地下抵抗节点将暴露在组织的监控之下。而攻击信号竟与她眼前这台无人机的标志同源——这意味着,神秘组织已开始全面行动,而她的深入调查,可能正被用作牵制联盟注意力的棋子。
她握紧终端,指节发白。继续前进,她或许能切断能源节点,揭露主控室位置;但若此时撤离,防线可能撑不过两小时。
她低头看向能源箱,蓝光映在她眼中,像一片深不见底的湖。
她没有立刻回复陆离。
而是将终端贴近能源箱散热孔,启动数据嗅探程序。只要能截取一段内部传输日志,她就能确认V-9是否真的关联清除指令,也能判断那条神秘信息是否有误导成分。
程序刚运行三秒,终端屏幕突然闪烁,一行新提示跳出:
“嗅探行为已记录。Δ级协议,清除倒计时:00:05:59。”
她猛地抬头。
能源箱的蓝光,开始加速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