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第451章 未知陷阱险象生
热门推荐:
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
我的神选者全是第四天灾
你都被武校开除了,还能成战神?
开局一艘船,沉了
我在诡异世界继承神位后
大夏剑术,谁主沉浮
农家有蓁宝
被女帝师傅看上的我,觉醒混沌体
毒妃她从地狱来
青铜门在身后合拢,没有发出一丝声响,仿佛从未开启过。石室中央的木桌静默伫立,空荡如初,唯有桌面上那道浅浅的掌印,还残留着体温褪去后的微痕。
林晚的手指早已松开笔记本的边缘,那本封皮泛黄、字迹熟悉的册子此刻正贴着她的胸口,隔着衣料传来一种近乎灼热的触感。她没有再看它一眼。从指尖到脊背,每一寸神经都在提醒她——这里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路径的起点。
她转身,脚步落在石阶上,声音轻得几乎被呼吸吞没。这条新通道依旧延续了之前倾斜向下的走向,岩壁依旧潮湿,不过那些刻痕在晶体微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晰,排列节奏仿佛与她记忆深处某段推演的轨迹悄然重合。这不是巧合,而是一种引导,一种只对她开放的路径。
通道尽头是一道低矮的拱门,门框由整块灰岩凿成,表面光滑,没有任何纹路。与之前布满符文的结构截然不同,它看起来普通得近乎刻意。林晚在门前停顿了一瞬,目光扫过地面——石砖排列规整,缝隙均匀,无裂痕,无错位,甚至连尘埃的分布都显得自然。
她将手中晶体轻轻贴向门框内侧。
光流微闪,随即熄灭。没有反应。
她皱眉,指尖在门沿滑过,触感冰冷而坚实。没有能量波动,没有秘术残留。若非这条通道是顺着指引而来,她几乎要以为这不过是一条废弃的支道。
她深吸一口气,抬脚迈入。
脚掌落下的瞬间,空气似乎凝滞了半拍。
紧接着,地面毫无征兆地塌陷。
整片石砖如沙盘般瓦解,边缘迅速崩裂,向中心塌缩。林晚瞳孔骤缩,身体本能后仰,但已来不及抽身。她借力蹬向侧壁,身形在坠落中强行扭转,秘术自丹田涌出,瞬间缠绕四肢,减缓下坠之势。
然而她并未松懈。
在半空中,她闭眼一瞬,随即猛然睁眼,双眸深处泛起极淡的银光——“心灵洞察之镜”开启。
视野骤然清晰。
陷阱底部并非实土,而是一片由交错铁刺构成的死亡阵列。每一根利刃长约三尺,通体漆黑,尖端泛着幽蓝的冷光,像是淬过某种剧毒。更令人心悸的是,那些利刃表面竟刻有细密的纹路,排列方式与她曾在古籍中见过的禁制符文极为相似。此刻,这些符文正随着陷阱的启动,缓缓流转着微弱的紫芒,仿佛在汲取某种隐秘能量。
她的目光迅速扫过整个陷阱结构:底部铁刺呈螺旋状排列,中心最低,四周抬高,形成一个吞噬性的漏斗。一旦坠入,无论怎样翻滚,最终都会被刺穿。而上方的石砖崩塌速度极快,边缘已完全断裂,回撤无望。
时间不足三十秒。
她立刻切断“心灵洞察之镜”,精神一震,额角渗出冷汗。这是今日第三次使用能力,再有一次,她将面临精神崩裂的风险。但她已无选择。
秘术在四肢奔涌,她于半空中强行拧身,右脚在一根尚未完全竖起的铁刺上轻点,借力跃起。身体如弓般绷紧,左臂划出弧线,将残存的秘术凝聚于掌心,拍向侧壁。
“轰”一声闷响,岩层裂开寸许,她的手掌深深嵌入,硬生生止住下坠。
尘埃簌簌落下,铁刺阵仍在调整,发出细微的金属摩擦声。她挂在岩壁上,呼吸短促,手指因用力过度而微微颤抖。那本笔记本仍紧贴胸口,未有丝毫松动。
她不敢停留。
借着岩壁的支撑,她将秘术注入双腿,猛然发力,身体如离弦之箭般横向跃出,掠向陷阱边缘尚未塌陷的区域。
脚尖触地的刹那,整片地面再次震动。
剩余的石砖开始连锁崩塌,如同被无形之手推倒的骨牌,迅速蔓延至通道入口。她来不及回头,只能向前冲刺。每一步都踩在即将碎裂的边缘,一股能量自足底涌出,形成屏障延缓石面瓦解。
终于,她跃上一段稳固的台阶,回身望去。
整条通道已塌陷大半,铁刺阵缓缓收回地底,紫芒渐隐,仿佛从未存在过。唯有空气中残留的腥锈味,证明刚才的生死一线并非幻觉。
她靠在岩壁上,缓缓滑坐下去,手指抚过左臂——那道灰白纹路已退至肘部,但并未消失。更奇怪的是,它似乎在微微搏动,如同有生命般感知着什么。
她低头,从怀中取出那本笔记本。
封皮上的名字依旧清晰,笔迹是她自己的,却带着一种不属于此刻的沉滞感。她翻开第一页,纸张泛黄,边角微卷,像是经历了漫长岁月。第一行字赫然在目:
“若你读到此处,说明‘镜途’已启动。不要相信路径,不要相信记忆,更不要相信——你自己写下的东西。”
她的指尖一顿。
这句话,她从未写过。
但她认得这字迹。确实是她的手笔,只是笔锋更冷,落笔更重,像是在极度清醒或极度痛苦中写下的。
她继续往下翻。
第二页空白。
第三页,只有一幅简笔图:一条通道,中间断裂,下方画着无数尖刺,上方标注一行小字:“假道藏刃,真言匿形。”
她猛地合上笔记本,心跳加快。
这本子不是记录,而是预警。它不属于过去的她,而是来自某个更远的“她”——那个已经走过这条路的人。
她重新站起,将笔记本小心收好。通道已毁,但她知道,真正的路径并不依赖脚下的石砖。指引仍在,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她继续前行。
新的通道更加狭窄,岩壁光滑如镜,脚下石面平整,再无任何刻痕。空气中那股陈年信纸的气息却愈发浓郁,像是有人刚打开一封尘封已久的信。
她走得很慢,每一步都试探着地面的承重。秘术在经脉中缓缓流动,随时准备应对突变。她的目光扫过两侧岩壁,忽然注意到——石面虽光滑,却在某些角度下泛出极淡的波纹,像是被水浸润过的纸张表面。
她伸手轻触。
指尖传来微弱的震颤,如同纸页翻动时的轻颤。
她愣住。
这不是石壁——这是被固化了的某种介质,像是用秘术将大量纸张层层压缩、凝结而成。而那些波纹,极可能是文字的残影。
她闭眼,将一丝秘术注入指尖,轻轻划过墙面。
刹那间,墙面上浮现出几行虚影:
“你已偏离主路。”
“他们知道你来了。”
“不要打开下一扇门。”
字迹一闪即逝,墙面恢复平静。
她的呼吸微微一滞。
这些信息,是谁留下的?是警告,还是陷阱的一部分?
她不知道。但她知道,从踏入这扇青铜门开始,每一步都可能是被设计好的棋局。而她,既是执棋者,也可能是棋子。
她继续向前。
通道尽头,又出现一扇门。
这扇门与之前的青铜门不同,由深褐色的木料制成,表面斑驳,边缘有虫蛀的痕迹。门中央挂着一块铜牌,上面刻着一行字:
“此门之后,是你最想见的人。”
林晚站在门前,一动不动。
她想起了母亲旧衣箱里的那股气息,想起了笔记本上的字迹,想起了铁刺上流转的紫芒。
她缓缓抬起手,指尖距铜牌仅寸许。
就在此时,她左臂的灰白纹路突然剧烈跳动,仿佛感应到了什么。与此同时,那本笔记本在她怀中微微发烫,像是在发出无声的警示。
她的手指停在半空。
门缝下,缓缓渗出一缕极淡的蓝光,不似之前的幽蓝,而是一种近乎病态的、带着金属质感的冷光。它贴着地面蔓延,像是一条试探的蛇,缓缓爬向她的鞋尖。
她的指尖微微蜷缩。
门后,传来一声极轻的翻页声。
林晚的手指早已松开笔记本的边缘,那本封皮泛黄、字迹熟悉的册子此刻正贴着她的胸口,隔着衣料传来一种近乎灼热的触感。她没有再看它一眼。从指尖到脊背,每一寸神经都在提醒她——这里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路径的起点。
她转身,脚步落在石阶上,声音轻得几乎被呼吸吞没。这条新通道依旧延续了之前倾斜向下的走向,岩壁依旧潮湿,不过那些刻痕在晶体微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晰,排列节奏仿佛与她记忆深处某段推演的轨迹悄然重合。这不是巧合,而是一种引导,一种只对她开放的路径。
通道尽头是一道低矮的拱门,门框由整块灰岩凿成,表面光滑,没有任何纹路。与之前布满符文的结构截然不同,它看起来普通得近乎刻意。林晚在门前停顿了一瞬,目光扫过地面——石砖排列规整,缝隙均匀,无裂痕,无错位,甚至连尘埃的分布都显得自然。
她将手中晶体轻轻贴向门框内侧。
光流微闪,随即熄灭。没有反应。
她皱眉,指尖在门沿滑过,触感冰冷而坚实。没有能量波动,没有秘术残留。若非这条通道是顺着指引而来,她几乎要以为这不过是一条废弃的支道。
她深吸一口气,抬脚迈入。
脚掌落下的瞬间,空气似乎凝滞了半拍。
紧接着,地面毫无征兆地塌陷。
整片石砖如沙盘般瓦解,边缘迅速崩裂,向中心塌缩。林晚瞳孔骤缩,身体本能后仰,但已来不及抽身。她借力蹬向侧壁,身形在坠落中强行扭转,秘术自丹田涌出,瞬间缠绕四肢,减缓下坠之势。
然而她并未松懈。
在半空中,她闭眼一瞬,随即猛然睁眼,双眸深处泛起极淡的银光——“心灵洞察之镜”开启。
视野骤然清晰。
陷阱底部并非实土,而是一片由交错铁刺构成的死亡阵列。每一根利刃长约三尺,通体漆黑,尖端泛着幽蓝的冷光,像是淬过某种剧毒。更令人心悸的是,那些利刃表面竟刻有细密的纹路,排列方式与她曾在古籍中见过的禁制符文极为相似。此刻,这些符文正随着陷阱的启动,缓缓流转着微弱的紫芒,仿佛在汲取某种隐秘能量。
她的目光迅速扫过整个陷阱结构:底部铁刺呈螺旋状排列,中心最低,四周抬高,形成一个吞噬性的漏斗。一旦坠入,无论怎样翻滚,最终都会被刺穿。而上方的石砖崩塌速度极快,边缘已完全断裂,回撤无望。
时间不足三十秒。
她立刻切断“心灵洞察之镜”,精神一震,额角渗出冷汗。这是今日第三次使用能力,再有一次,她将面临精神崩裂的风险。但她已无选择。
秘术在四肢奔涌,她于半空中强行拧身,右脚在一根尚未完全竖起的铁刺上轻点,借力跃起。身体如弓般绷紧,左臂划出弧线,将残存的秘术凝聚于掌心,拍向侧壁。
“轰”一声闷响,岩层裂开寸许,她的手掌深深嵌入,硬生生止住下坠。
尘埃簌簌落下,铁刺阵仍在调整,发出细微的金属摩擦声。她挂在岩壁上,呼吸短促,手指因用力过度而微微颤抖。那本笔记本仍紧贴胸口,未有丝毫松动。
她不敢停留。
借着岩壁的支撑,她将秘术注入双腿,猛然发力,身体如离弦之箭般横向跃出,掠向陷阱边缘尚未塌陷的区域。
脚尖触地的刹那,整片地面再次震动。
剩余的石砖开始连锁崩塌,如同被无形之手推倒的骨牌,迅速蔓延至通道入口。她来不及回头,只能向前冲刺。每一步都踩在即将碎裂的边缘,一股能量自足底涌出,形成屏障延缓石面瓦解。
终于,她跃上一段稳固的台阶,回身望去。
整条通道已塌陷大半,铁刺阵缓缓收回地底,紫芒渐隐,仿佛从未存在过。唯有空气中残留的腥锈味,证明刚才的生死一线并非幻觉。
她靠在岩壁上,缓缓滑坐下去,手指抚过左臂——那道灰白纹路已退至肘部,但并未消失。更奇怪的是,它似乎在微微搏动,如同有生命般感知着什么。
她低头,从怀中取出那本笔记本。
封皮上的名字依旧清晰,笔迹是她自己的,却带着一种不属于此刻的沉滞感。她翻开第一页,纸张泛黄,边角微卷,像是经历了漫长岁月。第一行字赫然在目:
“若你读到此处,说明‘镜途’已启动。不要相信路径,不要相信记忆,更不要相信——你自己写下的东西。”
她的指尖一顿。
这句话,她从未写过。
但她认得这字迹。确实是她的手笔,只是笔锋更冷,落笔更重,像是在极度清醒或极度痛苦中写下的。
她继续往下翻。
第二页空白。
第三页,只有一幅简笔图:一条通道,中间断裂,下方画着无数尖刺,上方标注一行小字:“假道藏刃,真言匿形。”
她猛地合上笔记本,心跳加快。
这本子不是记录,而是预警。它不属于过去的她,而是来自某个更远的“她”——那个已经走过这条路的人。
她重新站起,将笔记本小心收好。通道已毁,但她知道,真正的路径并不依赖脚下的石砖。指引仍在,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她继续前行。
新的通道更加狭窄,岩壁光滑如镜,脚下石面平整,再无任何刻痕。空气中那股陈年信纸的气息却愈发浓郁,像是有人刚打开一封尘封已久的信。
她走得很慢,每一步都试探着地面的承重。秘术在经脉中缓缓流动,随时准备应对突变。她的目光扫过两侧岩壁,忽然注意到——石面虽光滑,却在某些角度下泛出极淡的波纹,像是被水浸润过的纸张表面。
她伸手轻触。
指尖传来微弱的震颤,如同纸页翻动时的轻颤。
她愣住。
这不是石壁——这是被固化了的某种介质,像是用秘术将大量纸张层层压缩、凝结而成。而那些波纹,极可能是文字的残影。
她闭眼,将一丝秘术注入指尖,轻轻划过墙面。
刹那间,墙面上浮现出几行虚影:
“你已偏离主路。”
“他们知道你来了。”
“不要打开下一扇门。”
字迹一闪即逝,墙面恢复平静。
她的呼吸微微一滞。
这些信息,是谁留下的?是警告,还是陷阱的一部分?
她不知道。但她知道,从踏入这扇青铜门开始,每一步都可能是被设计好的棋局。而她,既是执棋者,也可能是棋子。
她继续向前。
通道尽头,又出现一扇门。
这扇门与之前的青铜门不同,由深褐色的木料制成,表面斑驳,边缘有虫蛀的痕迹。门中央挂着一块铜牌,上面刻着一行字:
“此门之后,是你最想见的人。”
林晚站在门前,一动不动。
她想起了母亲旧衣箱里的那股气息,想起了笔记本上的字迹,想起了铁刺上流转的紫芒。
她缓缓抬起手,指尖距铜牌仅寸许。
就在此时,她左臂的灰白纹路突然剧烈跳动,仿佛感应到了什么。与此同时,那本笔记本在她怀中微微发烫,像是在发出无声的警示。
她的手指停在半空。
门缝下,缓缓渗出一缕极淡的蓝光,不似之前的幽蓝,而是一种近乎病态的、带着金属质感的冷光。它贴着地面蔓延,像是一条试探的蛇,缓缓爬向她的鞋尖。
她的指尖微微蜷缩。
门后,传来一声极轻的翻页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