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第453章 神秘干扰再添阻
热门推荐:
惊悚领域:从精神病院进入诡世界
不死不灭,永世之业
精灵:超能觉醒,两百倍努力成王
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都市牧麟
我打律者?真的假的
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葬神棺
萌学园:兜兜转转的乌鸦骑士
林晚的指尖还停留在那三个歪斜的刻痕上,“他在听”——字迹像是用指甲在石面硬生生抠出来的,边缘参差,深浅不一。她收回手,指腹蹭过岩壁,留下一道极淡的血痕。刚才强行激活蓝晶与左臂纹路共振,透支了太多秘术,掌心裂开一道细口,血珠正缓缓渗出。
她没有包扎。
目光锁住前方那扇木门。门缝下的蓝光已熄,可门内书页翻动的节奏仍未停歇,轻、缓、规律,像某种呼吸,又像在回应她体内的节律。她知道,那不是幻觉。那声音确实与她心跳重合,不是同步,而是牵引。
她向前迈了一步。
脚掌刚触地,脑中骤然一沉。
仿佛有无数细针从颅骨内侧同时刺入,尖锐却不爆发,而是持续地、缓慢地搅动。她膝盖一软,踉跄半步,扶住岩壁才未跪倒。视野边缘泛起灰雾,意识像被撕成两半——一半仍清醒地盯着木门,另一半却不受控地闪回碎片画面:办公室的日光灯、赵铭递来的咖啡杯、苏悦在楼梯口喊她名字的声音……全是前世的记忆残影,毫无逻辑地涌入。
她猛地咬破舌尖。
血腥味在口中炸开,疼痛拉回一丝清明。这不是幻觉,是干扰。有人在用某种方式侵入她的意识,不是攻击肉体,而是扰乱她的精神结构,让她无法聚焦。
她立刻意识到问题所在。
“心灵洞察之镜”需要绝对的精神集中,必须凝视目标双眼,锁定其情绪波动的核心频率。而现在,她的思维像被投入湍流的纸片,根本无法凝聚成线。
她闭眼,尝试调息。秘术在经脉中缓缓流转,试图稳定心神。可每一次凝聚精神,那股干扰便如潮水反扑,带着低频震颤,从四面八方挤压而来。她终于明白,这不是随机的攻击,而是有意识的压制——对方察觉到了她的接近,正在用某种能量场封锁她的能力。
她睁开眼,目光扫过四周。
岩壁依旧死寂,通道空无一物。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密度感”,像是无形的薄膜贴附在皮肤上,每一次呼吸都像在吞咽粘稠的液体。她抬起手,将掌心靠近岩面,感受能量流动。
果然。
岩壁表面有极细微的波动,如同水波纹般缓慢扩散,频率与她脑中的干扰完全一致。这些波动并非自然生成,而是由某种核心源持续释放,形成覆盖整个通道的干扰场。她的“心灵洞察之镜”就像一台精密仪器,而这片空间,已被调成错误的频率,无法校准。
她必须调整自己。
不是对抗,而是适应。就像在风暴中飞行的鸟,不是硬撞风墙,而是借力滑行。
她缓缓坐下,背靠岩壁,双腿盘起,将残存的秘术收束至丹田。她不再试图强行开启能力,而是让意识沉入身体最深处,像潜入湖底的石子,避开表层的激荡。她回忆起笔记本上的那句话:“假道藏刃,真言匿形。”——真正的路径不在对抗,而在顺应。
她开始调整自身的能量频率。
以呼吸为节拍,以心跳为基准,一点点将体内的秘术波动与外界干扰同步。起初极难,每一次微调都引发更剧烈的脑痛,仿佛神经被拉扯到极限。但她咬牙坚持,指尖掐住手腕脉门,用痛感锚定现实。
渐渐地,那种被撕裂的感觉减轻了。
外界的干扰依旧存在,但不再像刀锋割裂思维,而更像一层薄雾,笼罩却未侵入。她能感知到自己的意识重新凝聚,虽不能完全施展“心灵洞察之镜”,但已能短暂维持清醒。
她睁开眼。
视线清明了些。干扰仍在,但已被她“屏蔽”在意识之外,如同戴上了一层滤网。她知道这种状态撑不了太久——精神消耗极大,且随时可能被对方察觉她的适应行为,升级干扰强度。
她必须前进。
她撑地起身,脚步放轻,每一步都测算着落点与呼吸的节奏,避免引发能量波动的共振。她不再直视木门,而是用余光扫视周围岩壁,观察干扰场的强弱分布。她发现,靠近地面三尺以下的区域,波动明显减弱,仿佛干扰源位于高处。
她蹲下身,几乎贴地前行。
越靠近木门,书页翻动声越清晰。不再是单调的节奏,而是有了微妙的停顿与重音,像在阅读一段复杂的文字。她忽然意识到,那不是随机翻页,而是在“读”——读她的行动,读她的状态,甚至可能读她的记忆。
她心头一紧。
就在她距木门仅剩五步时,干扰骤然增强。
不是脑中的刺痛,而是整个空间的气流突变。空气像被抽空又瞬间填满,耳膜鼓胀,胸口发闷。她踉跄一步,膝盖撞上地面,掌心旧伤撕裂,血流更急。她抬头,看见木门上方的岩壁竟浮现出一圈极淡的光纹,呈螺旋状,缓缓旋转,与她左臂的灰白纹路隐隐呼应。
那是共鸣阵列。
对方不仅在干扰她,还在试图与她的身体建立连接——利用她左臂的纹路作为媒介,反向读取她的意识。
她猛地后撤,但已迟了半步。
一股冰冷的触感顺着左臂纹路向上攀爬,像蛇钻入血管。她感到自己的记忆开始不受控地闪现:重生那夜的雨、第一次使用“心灵洞察之镜”时的震惊、苏悦递给她热奶茶的笑容……这些画面被某种外力“捕捉”,正被抽离。
她怒吼一声,将秘术全部灌入左臂,强行切断共振。
“砰!”
一声闷响,她整个人被震退数尺,后背撞上岩壁,喉头一甜,嘴角溢出一丝血线。那股触感消失了,光纹也迅速隐去。但她知道,对方已经“看见”了她的一部分。
她喘息着,手指颤抖地摸向怀中笔记本。
刚触到封面,指尖却顿住。
不对。
笔记本的温度变了。
上一刻它还只是微温,像被体温焐热的纸张。可现在,它竟在发烫,甚至带着一丝脉动,仿佛里面封存着某种活物。她缓缓将它取出,借着蓝晶残存的微光查看。
封面依旧空白,可当她翻动第一页时,纸张上的字迹竟在缓慢变化。
原本只有简笔图与零星符号的页面,此刻浮现出新的文字——不是手写,而是像被无形之笔一笔一划刻上去的,墨色深黑,边缘微微晕染。
她盯着那行字,血液几乎凝固。
“你读他人心,谁读你心?”
字迹浮现的瞬间,书页翻动声戛然而止。
整条通道陷入死寂。
她猛地抬头,死死盯住那扇木门。
门缝依旧紧闭,可她清楚地感觉到,门后的“存在”正透过门板注视着她,不是用眼睛,而是用某种超越感官的方式,穿透她的皮囊,直视她的灵魂。
她缓缓将笔记本收回怀中,左手紧握蓝晶,右手按在左臂纹路上。
干扰仍在,但她已找到应对之法。她不再试图强行开启“心灵洞察之镜”,而是让自己的能量状态持续与干扰场共振,像一片落叶随波逐流,不激起任何涟漪。
她向前迈步。
一步,两步,三步。
每一步都踩在干扰波的节点上,避开共振峰值。她的身影在昏暗中显得极轻,仿佛随时会散入空气。
距木门只剩最后两步时,她忽然停下。
右手缓缓抬起,指尖距门板仅有一寸。
她没有推。
而是用指甲,在门板上轻轻划了一下。
一道细微的刮痕出现。
几乎在同一瞬间,门内传来一声极轻的吸气声——不是书页声,是人的呼吸。
她没有包扎。
目光锁住前方那扇木门。门缝下的蓝光已熄,可门内书页翻动的节奏仍未停歇,轻、缓、规律,像某种呼吸,又像在回应她体内的节律。她知道,那不是幻觉。那声音确实与她心跳重合,不是同步,而是牵引。
她向前迈了一步。
脚掌刚触地,脑中骤然一沉。
仿佛有无数细针从颅骨内侧同时刺入,尖锐却不爆发,而是持续地、缓慢地搅动。她膝盖一软,踉跄半步,扶住岩壁才未跪倒。视野边缘泛起灰雾,意识像被撕成两半——一半仍清醒地盯着木门,另一半却不受控地闪回碎片画面:办公室的日光灯、赵铭递来的咖啡杯、苏悦在楼梯口喊她名字的声音……全是前世的记忆残影,毫无逻辑地涌入。
她猛地咬破舌尖。
血腥味在口中炸开,疼痛拉回一丝清明。这不是幻觉,是干扰。有人在用某种方式侵入她的意识,不是攻击肉体,而是扰乱她的精神结构,让她无法聚焦。
她立刻意识到问题所在。
“心灵洞察之镜”需要绝对的精神集中,必须凝视目标双眼,锁定其情绪波动的核心频率。而现在,她的思维像被投入湍流的纸片,根本无法凝聚成线。
她闭眼,尝试调息。秘术在经脉中缓缓流转,试图稳定心神。可每一次凝聚精神,那股干扰便如潮水反扑,带着低频震颤,从四面八方挤压而来。她终于明白,这不是随机的攻击,而是有意识的压制——对方察觉到了她的接近,正在用某种能量场封锁她的能力。
她睁开眼,目光扫过四周。
岩壁依旧死寂,通道空无一物。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密度感”,像是无形的薄膜贴附在皮肤上,每一次呼吸都像在吞咽粘稠的液体。她抬起手,将掌心靠近岩面,感受能量流动。
果然。
岩壁表面有极细微的波动,如同水波纹般缓慢扩散,频率与她脑中的干扰完全一致。这些波动并非自然生成,而是由某种核心源持续释放,形成覆盖整个通道的干扰场。她的“心灵洞察之镜”就像一台精密仪器,而这片空间,已被调成错误的频率,无法校准。
她必须调整自己。
不是对抗,而是适应。就像在风暴中飞行的鸟,不是硬撞风墙,而是借力滑行。
她缓缓坐下,背靠岩壁,双腿盘起,将残存的秘术收束至丹田。她不再试图强行开启能力,而是让意识沉入身体最深处,像潜入湖底的石子,避开表层的激荡。她回忆起笔记本上的那句话:“假道藏刃,真言匿形。”——真正的路径不在对抗,而在顺应。
她开始调整自身的能量频率。
以呼吸为节拍,以心跳为基准,一点点将体内的秘术波动与外界干扰同步。起初极难,每一次微调都引发更剧烈的脑痛,仿佛神经被拉扯到极限。但她咬牙坚持,指尖掐住手腕脉门,用痛感锚定现实。
渐渐地,那种被撕裂的感觉减轻了。
外界的干扰依旧存在,但不再像刀锋割裂思维,而更像一层薄雾,笼罩却未侵入。她能感知到自己的意识重新凝聚,虽不能完全施展“心灵洞察之镜”,但已能短暂维持清醒。
她睁开眼。
视线清明了些。干扰仍在,但已被她“屏蔽”在意识之外,如同戴上了一层滤网。她知道这种状态撑不了太久——精神消耗极大,且随时可能被对方察觉她的适应行为,升级干扰强度。
她必须前进。
她撑地起身,脚步放轻,每一步都测算着落点与呼吸的节奏,避免引发能量波动的共振。她不再直视木门,而是用余光扫视周围岩壁,观察干扰场的强弱分布。她发现,靠近地面三尺以下的区域,波动明显减弱,仿佛干扰源位于高处。
她蹲下身,几乎贴地前行。
越靠近木门,书页翻动声越清晰。不再是单调的节奏,而是有了微妙的停顿与重音,像在阅读一段复杂的文字。她忽然意识到,那不是随机翻页,而是在“读”——读她的行动,读她的状态,甚至可能读她的记忆。
她心头一紧。
就在她距木门仅剩五步时,干扰骤然增强。
不是脑中的刺痛,而是整个空间的气流突变。空气像被抽空又瞬间填满,耳膜鼓胀,胸口发闷。她踉跄一步,膝盖撞上地面,掌心旧伤撕裂,血流更急。她抬头,看见木门上方的岩壁竟浮现出一圈极淡的光纹,呈螺旋状,缓缓旋转,与她左臂的灰白纹路隐隐呼应。
那是共鸣阵列。
对方不仅在干扰她,还在试图与她的身体建立连接——利用她左臂的纹路作为媒介,反向读取她的意识。
她猛地后撤,但已迟了半步。
一股冰冷的触感顺着左臂纹路向上攀爬,像蛇钻入血管。她感到自己的记忆开始不受控地闪现:重生那夜的雨、第一次使用“心灵洞察之镜”时的震惊、苏悦递给她热奶茶的笑容……这些画面被某种外力“捕捉”,正被抽离。
她怒吼一声,将秘术全部灌入左臂,强行切断共振。
“砰!”
一声闷响,她整个人被震退数尺,后背撞上岩壁,喉头一甜,嘴角溢出一丝血线。那股触感消失了,光纹也迅速隐去。但她知道,对方已经“看见”了她的一部分。
她喘息着,手指颤抖地摸向怀中笔记本。
刚触到封面,指尖却顿住。
不对。
笔记本的温度变了。
上一刻它还只是微温,像被体温焐热的纸张。可现在,它竟在发烫,甚至带着一丝脉动,仿佛里面封存着某种活物。她缓缓将它取出,借着蓝晶残存的微光查看。
封面依旧空白,可当她翻动第一页时,纸张上的字迹竟在缓慢变化。
原本只有简笔图与零星符号的页面,此刻浮现出新的文字——不是手写,而是像被无形之笔一笔一划刻上去的,墨色深黑,边缘微微晕染。
她盯着那行字,血液几乎凝固。
“你读他人心,谁读你心?”
字迹浮现的瞬间,书页翻动声戛然而止。
整条通道陷入死寂。
她猛地抬头,死死盯住那扇木门。
门缝依旧紧闭,可她清楚地感觉到,门后的“存在”正透过门板注视着她,不是用眼睛,而是用某种超越感官的方式,穿透她的皮囊,直视她的灵魂。
她缓缓将笔记本收回怀中,左手紧握蓝晶,右手按在左臂纹路上。
干扰仍在,但她已找到应对之法。她不再试图强行开启“心灵洞察之镜”,而是让自己的能量状态持续与干扰场共振,像一片落叶随波逐流,不激起任何涟漪。
她向前迈步。
一步,两步,三步。
每一步都踩在干扰波的节点上,避开共振峰值。她的身影在昏暗中显得极轻,仿佛随时会散入空气。
距木门只剩最后两步时,她忽然停下。
右手缓缓抬起,指尖距门板仅有一寸。
她没有推。
而是用指甲,在门板上轻轻划了一下。
一道细微的刮痕出现。
几乎在同一瞬间,门内传来一声极轻的吸气声——不是书页声,是人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