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零六)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零六)

    公交联运

    七月末的天气闷热难耐,西城县政府大楼的空调嗡嗡作响,却驱散不了空气中粘稠的热气。林小华站在办公室窗前,松了松领带,目光穿过玻璃窗落在远处起伏的山峦上。夕阳的余晖给云层镶上了一层金边,却照不进他微蹙的眉头。

    “笃笃笃”,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进来。”林小华转过身,看见新选拔的秘书小孙站在门口,手里拿着文件夹,双手递给了他。

    “林县长,您要的石城县公交线路资料我都整理好了。”小孙快步走进来,将文件夹双手递上,“还有,车已经安排好了,随时可以出发去石城县。”

    林小华接过文件,快速翻看了几页,点点头:“好,你马上去通知交通局李局长和陈副局长,下午四点钟准时出发。”他抬手看了看腕表,时针已经指向三点四十,“你让他们稍微快一点,两个县公交车联运的事情真的拖不得了,不然市里的领导要追究责任了。”

    小孙点头称是,转身出去安排。林小华坐回办公椅,又把小孙拿来的文件翻看了好几遍。西城县与周边县区的公交联运工作推进了大半年,唯独与石城县的线路迟迟未能达成一致。作为分管交通的常务副县长,这事一直压在他心头。

    下午四点整,一辆黑色公务车驶出县政府大院。车内,林小华坐在副驾驶位置,后排是县交通局局长李晓明和副局长陈明智。李晓明刚上任不久,也是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陈明智则是个五十岁左右的老交通,皮肤黝黑,手上布满老茧。

    “林县长,这次去石城县,您看我们主要谈哪些重点?”李晓明向前探身问道。

    林小华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道路两旁的稻田在夕阳下泛着金光,远处村庄升起袅袅炊烟。过了片刻,他才开口:“李局长,你知道为什么唯独石城县的公交联运一直谈不下来吗?”

    李晓明推了推眼镜:“听说是因为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存在分歧?”

    “不只是这样。”林小华摇摇头,“石城县地形复杂,月河川道和西江河两条线路都涉及到多个乡镇的利益分配。更重要的是,”他顿了顿,“石城县的谢副县长是个务实的人,不会轻易妥协。”

    陈明智插话道:“谢副县长我接触过几次,确实是个难啃的硬骨头。不过林县长亲自出马,应该没问题。”

    林小华笑了笑,没有接话。车子在笔直的国道上行驶,窗外的阳光依旧那么炎热。

    下午四点四十分,公务车驶入石城县政府大院。林小华刚下车,就看见一个身材挺拔的中年男子站在政府大楼门前。那人约莫三十五六岁,穿着深蓝色衬衫和黑色西裤,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在灯光下泛着些许银光。

    “林县长,一路辛苦了。”那人迎上前来,伸出手,声音沉稳有力。

    林小华快步上前握住对方的手:“谢县长,这么热的天气您还在这里等我,实在不好意思。”

    谢明君微微一笑,眼角挤出几道细纹:“为了两县百姓的便利,这点等待算什么。”他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会议室已经准备好了,我们直接开始?”

    林小华点头,向谢明君介绍了李晓明和陈明智。谢明君也介绍了石城县交通局的刘明权局长和张晓松副局长。一行人穿过安静的政府大楼走廊,脚步声在空荡的楼道里回响。

    会议室里,投影仪已经准备就绪。谢明君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进入主题:“林县长,请看屏幕。这是我们规划的两条联运公交线路。”

    屏幕上显示出两张地图。谢明君用激光笔指向第一条线路:“这是月河川道线路,我们建议在石城县河池镇同心村与西城县平河镇界岭村之间设立转运点。”激光红点在地图上移动,“们实地考察过,界岭村有个小广场,非常适合作为两县公交的换乘站。”

    林小华专注地看着地图,不时点头。谢明君又切换到第二张图:“第二条是西江河线路,在石城县西河镇同西河村与贵县洋河镇洋河村交界处有座大桥,可以作为交汇点。”

    “谢县长的规划很合理。”林小华露出笑容,“这和我们黄县长的想法不谋而合。”

    谢明君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哦?黄县长也这么认为?”

    “是的。”林小华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这是我们西城县的初步方案,您看看。”

    两位副县长俯身研究文件,交通局的干部们也围拢过来讨论细节。会议室里的气氛逐渐热烈起来,大家就站点设置、班次安排、票价制定等问题各抒己见。

    时间在激烈的讨论中流逝,当所有细节都敲定时,墙上的时钟已经指向晚上七点。林小华再次看了一遍文件,满意地说:“谢县长,这次会谈很成功,两县百姓期盼已久的公交联运终于要实现了。”

    谢明君正要回应,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个身材微胖、梳着背头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身后跟着秘书模样的年轻人。

    “梁县长!”谢明君立刻站起身,其他人也跟着起立。

    梁文辉摆摆手示意大家坐下,目光却直接落在林小华身上:“这位就是西城县的林县长吧?久仰久仰。”

    林小华上前握手:“梁县长好,都这会了还打扰您工作。”

    “哪里的话。”梁文辉热情地握住林小华的手,“听说两县公交联运的事谈成了,我特意过来祝贺。”他转向谢明君,“老谢,安排个地方,我们简单吃个饭?”

    谢明君点头:“已经安排在石城酒店河池厅了。”

    一行人移步酒店。河池厅装修典雅,圆桌上已经摆好了凉菜和酒水。梁文辉坚持让林小华坐在主宾位置,自己则坐在主陪位。

    酒过三巡,梁文辉的脸微微泛红,他端起酒杯站起身:“来,为两县公交车全面实现联运干杯!这不仅是交通便利的提升,更是两县友谊的见证!”

    众人举杯相庆。林小华注意到,梁文辉在席间总是有意无意地将话题引向省里的动态和政策走向,眼神中也带着一种探究的意味。而谢明君则相对沉默,只是适时地补充一些技术细节。

    宴会结束后,梁文辉亲自将林小华送到酒店门口,握手时还特意拍了拍他的肩膀:“林县长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啊。有机会多来石城县指导工作。”

    回程的车上,李晓明忍不住问道:“林县长,梁县长对您好像特别热情?”

    林小华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夜色,淡淡地说:“做好我们自己的事就行了。”

    回到家已是晚上十点。林小华轻手轻脚地开门,发现客厅的灯还亮着。妻子陈雪儿正蜷在沙发上看电视,听到动静立刻转过头来。

    “回来啦。”她站起身,脸上带着疲惫却温柔的笑容。陈雪儿三十出头,眉眼清秀,即使穿着简单的家居服也掩不住那份温婉的气质。

    林小华放下公文包,快步走过去抱住妻子:“不是让你别等我吗?饭店忙了一天,早点休息。”

    陈雪儿靠在他肩上,深吸一口气:“你不在,我睡不着。”她抬头看了看丈夫疲惫的脸,“事情办得顺利吗?”

    “很顺利。”林小华拉着妻子坐下,突然蹲下身,脱掉她的拖鞋,“来,泡泡脚。”

    “哎呀,我自己来就行。”陈雪儿有些不好意思,但林小华已经端来了洗脚盆,温热的水冒着袅袅蒸汽。

    林小华轻轻将妻子的双脚放入水中,手指温柔地按摩着她的脚底。陈雪儿舒服地叹了口气,手指无意识地梳理着丈夫的头发。

    “雪儿。”林小华突然停下动作,将脸贴在妻子膝盖上,“你说,当多大的官才是大?”

    陈雪儿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怎么突然问这个?”她捧起丈夫的脸,发现他眼中有一丝罕见的迷茫。

    林小华钻进妻子怀里,像个孩子般紧紧依偎着她:“今天石城县的梁县长,知道我是谁后态度大变。”他声音闷闷的,“还有六叔电话里说的那些话……官场上的人,好像都在算计着什么。”

    陈雪儿轻轻拍着丈夫的背,就像哄孩子一样:“不管你当什么官,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就行。”她低头亲吻丈夫的发顶,“家才是最温暖的,记得吗?我们刚结婚时你说过的话。”

    林小华抬起头,看着妻子温柔的眼睛,突然笑了:“是啊,家才是最温暖的。”他站起身,将妻子搂入怀中,“谢谢你,雪儿。”

    窗外,月光静静地洒在小区的石榴树上,果实已经开始泛红。屋内,夫妻二人相拥而立,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