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一十一)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一十一)

    烩面飘香话团圆

    九月的阳光透过西江饭店的玻璃门洒进来,陈雪儿快步走向后厨,掀开布帘的瞬间,一股热浪夹杂着面香、肉香扑面而来。三位厨师后背的白色工作服已经湿透,紧贴在身上。

    “老王,还能撑住吗?”陈雪儿提高嗓门问道。

    老王头也不回,手上的动作丝毫不停:“老板娘,这都下午三点了,我们连水都没顾上喝。省城来的游客太多了,点名要咱们的烩面片。”

    陈雪儿望向堆积如山的点菜单,眉头紧锁。

    “、怎么了?”丈夫林小华站在厨房门口,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西裤,领口微微敞开,显然是刚从县政府匆匆赶回。

    “小华,你来得正好。”陈雪儿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今天客人太多了,后厨已经超负荷运转,我怕再这样下去会影响菜品质量。”

    林小华点点头,目光扫过忙碌的厨房和外面喧闹的餐厅。他伸手轻轻拍了拍妻子的肩膀:“别急,我来处理。”

    他大步走向餐厅中央:“各位客人,感谢大家光临西江饭店!”

    饭店门口的嘈杂声渐渐平息,八十多双眼睛齐刷刷看向林小华。

    “我是饭店的负责人林小华。”他微笑着环视众人,“今天中秋节,看到这么多朋友远道而来品尝我们西城县的特色美食,我们感到非常荣幸。不过,由于客流突然增加,我们的后厨已经超负荷运转,恐怕无法保证每一位客人都能及时享用到美味的烩面片。”

    餐厅里顿时议论纷纷。有人小声嘀咕:“哪有老板把客人往竞争对手那里推的?”

    林小华听到了,笑容不减:“做生意讲究诚信经营。君成饭店的烩面片确实好,我不能因为大家点名要来我们店,就昧着良心说只有我们一家正宗。更何况,”他眨眨眼,“今天中秋节,让大家饿着肚子等可不是待客之道。”

    这番话说得诚恳又风趣,餐厅里的气氛顿时轻松起来。一位戴眼镜的男子哈哈大笑:“好!就冲老板这份实在,我们听你的安排!”

    “谢谢大家的理解。”林小华微微鞠躬,“我这就带大家过去。”

    陈雪儿站在厨房门口,看着丈夫三言两语就化解了危机,心中既佩服又有些不解。她快步走到林小华身边,压低声音:“小华,你这是干什么?店里好不容易有这么多客人……”

    林小华轻轻握住妻子的手:“雪儿,做生意不能只看眼前。后厨已经到极限了,勉强接待只会砸了招牌。再说,”他眼中闪过一丝深意,“君成饭店的李婶和我们斗了几年了,是时候改变一下了。”

    陈雪儿还想说什么,但看到丈夫坚定的眼神,最终只是叹了口气:“那你小心点,李婶那个脾气……”

    “放心。”林小华捏了捏她的手,转身招呼客人,“各位请跟我来,君成饭店就在隔壁街,走路五分钟就到。”

    八十多名游客跟着林小华走出西江饭店,林小华走在最前面,不时回头确认没有人掉队。转过一个街角,君成饭店的招牌映入眼帘。与西江饭店的热闹相比,这里虽然也有不少客人,但明显没有那么拥挤。饭店门口,老板娘李婶正用一双锐利的眼睛扫视着街面。

    当她看到林小华带着一大群人朝自己饭店走来时,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嘴角下垂,脸上的皱纹显得更深了。

    “哟,这不是林副县长吗?”李婶的声音带着明显的讽刺,“来视察工作吗?”她故意把“副县长”三个字咬得很重,眼睛斜睨着林小华身后的游客群,“不好意思,这会儿正忙,恐怕招待不周。”

    林小华不以为忤,上前两步,笑容温和:“李婶,这些都是从省城来的游客,专程来品尝我们西城县的烩面片。我们西江饭店今天实在接待不过来,我就推荐他们来您这儿了。担心大家找不到路,就亲自送过来。”

    李婶愣住了,上下打量着林小华,似乎在判断这番话的真假。她看到林小华真诚的眼神,又看了看那群游客。

    “你……你是说,这些都是你带来的客人?”李婶的声音有些发颤。

    “是啊,五十多位呢。”林小华侧身让出视线,“都是冲着咱们西城县正宗的烩面片来的。”

    李婶的脸色瞬间由阴转晴,皱纹舒展开来,眼睛亮了起来。她快步走下台阶,突然抓住林小华的手:“哎呀,林老板,您这可真是……真是……”她激动得语无伦次,转头朝店里大喊:“老马!快准备位置,来客人了!”

    她又转向游客们,脸上堆满了笑容:“各位贵客快请进!我们君成饭店的烩面片保证让大家满意!”

    游客们被李婶的热情感染,笑着走进饭店。等所有客人都安顿好了,李婶走到林小华面前,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今天这事,我记在心里了。”她顿了顿,“以前我总想打价格战,把客人抢过来,现在想想真是……”

    林小华摆摆手:“李婶,咱们都是做餐饮的,明白这行的不容易。西城县旅游业发展起来了,客人会越来越多,咱们何必互相拆台呢?”

    李婶重重地点头:“您说得对!从今往后,我们君成饭店绝不再搞恶意降价。咱们统一定价,各凭本事留客人!”

    “这就对了。”林小华笑着点头,“那我先回去了,西江那边还忙着呢。”

    “等等!”李婶突然叫住他,“晚上……晚上打烊后,我带老马去你们店里一趟。他那烩面片的绝活,也该跟同行交流交流了。”

    林小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那太好了,雪儿一直说我们店的烩面片差点火候。”

    回到西江饭店,林小华发现客流已经趋于平稳。陈雪儿正在柜台后算账,见他回来,抬头瞪了他一眼:“你还知道回来?把那么多客人送走,今天的营业额至少要少两成!”

    林小华绕到柜台后面,轻轻搂住妻子的肩膀:“雪儿,做生意要看长远。你想想,如果我们今天勉强接待所有客人,后厨忙中出错,菜品质量下降,那才是真的砸招牌。”

    陈雪儿哼了一声,但手上的算盘停了下来:“那李婶什么反应?没给你脸色看?”

    “刚开始确实冷言冷语的,”林小华笑道,“但看到那么多客人,立刻就变了态度。她还说晚上带厨师过来,教咱们做正宗的烩面片呢。”

    “什么?”陈雪儿惊讶地转过头,“李婶主动提出要教我们?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林小华神秘地笑笑:“这就是以诚待人的结果。雪儿,咱们和李婶斗了这么多年,其实对谁都没好处。以后游客会越来越多,我们两家完全可以良性竞争,共同把市场做大。”

    陈雪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突然伸手捏了捏丈夫的脸:“你啊,不愧是当副县长的,想得就是远。”

    晚上九点,西江饭店送走了最后一位客人。陈雪儿正在指挥服务员收拾桌椅,突然听见门口传来熟悉的大嗓门:“雪儿!忙着呢?”

    陈雪儿转身,看见李婶带着一个瘦高的老厨师站在门口,手里还提着两瓶酒和一包东西。李婶今天换了一身干净的蓝布衣裳,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罕见的和善笑容。

    “李婶?”陈雪儿一时没反应过来,“快请进!”

    李婶大步走进来,把酒和那包东西放在桌上:“带了点自家酿的米酒和老马特制的调料,今晚咱们好好聊聊。”

    老马师傅拘谨地站在一旁,朝陈雪儿点点头。林小华从后厨走出来,热情地招呼:“李婶,马师傅,欢迎欢迎!”

    李婶环顾四周,叹了口气:“你们店里收拾得真干净,比我们君成强多了。”她转向陈雪儿,“雪儿,以前是我不对,总想着压价抢客人,结果弄得两家都赚不到钱。今天小华亲自送客人到我店里,这份情谊,我记一辈子。”

    陈雪儿没想到李婶会这么直接,一时不知如何回应。林小华适时插话:“李婶言重了。咱们都是西城县的餐饮人,应该互相扶持。来,坐下说话。”

    四人围坐在一张圆桌旁。李婶打开米酒,给每人倒了一杯:“先干一杯,过去的恩怨一笔勾销!”

    酒过三巡,气氛渐渐热络起来。李婶拍着桌子说:“老马,别光喝酒,去给雪儿妹子演示一下你那烩面片的绝活!”

    马师傅红着脸站起来,跟着陈雪儿去了后厨。李婶看着两人的背影,转头对林小华说:“林老板,我有个想法。咱们两家可以各自发展特色,互相推荐客人,怎么样?”

    林小华眼睛一亮:“这正是我想说的!西城县正在打造旅游品牌,餐饮是很重要的一环。如果我们几家大的饭店能形成合力,对全县的旅游业都有好处。”

    后厨里,老马师傅正在案板前揉面。他的手法娴熟而有力,面团在他手下变得异常柔韧。

    “陈老板,烩面片的关键就在这和面上。”老马师傅难得开口,“水温要恰到好处,揉面的力度和时间也有讲究。”

    陈雪儿不时提出问题,面片下锅后,老马又展示了调汤的秘诀,加入了几种陈雪儿从未注意过的香料。

    当一碗热气腾腾的烩面片端上桌时,香气立刻充满了整个房间。林小华和李婶停止交谈,不约而同地深吸了一口气。

    “尝尝!”马师傅难得地露出笑容。

    林小华夹起一片面片送入口中,眼睛顿时睁大了:“这口感……这味道……”

    李婶得意地笑了:“怎么样?老马的手艺不是吹的吧?”

    陈雪儿也尝了一口,惊叹道:“原来差别在这里!马师傅,您这手艺真是绝了!”

    夜深了,但西江饭店的灯依然亮着。四人围坐在一起,讨论着两家饭店未来的合作计划,笑声不断传出窗外。街对面,一轮明月高悬天空,洒下清冷的光辉,见证着这个特殊中秋夜的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