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二十九)
热门推荐:
开局人在半岛整爆,国家替我兜底
除夕坐庄震八方,初一连夜离故乡
HP之东方诡术师与黑魔印记
梦境关卡:风灵月影玩家速通
四合院:整治全院,都跪求原谅
大宋江山万里
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
异能特工携空间胎穿,被全家读心
从女子监狱走出的修仙者
仕途转折处的家宴
星期三的省委常委会会议室里,省委组织部长韩志明坐在椭圆会议桌靠中间的位置,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面前那份《关于全省市县两级党委班子调整的初步方案》的文件,眼睛却盯着窗外那棵梧桐树上跳跃的麻雀。
“韩部长,你对安城市、宝城市这几个班子的调整有什么意见?”省委书记高长河清朗的声音突然传来。
韩志明猛地回神,发现所有常委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他下意识地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掩饰自己的走神。“我完全同意省委组织部的考察意见。”他机械地回答,甚至没看清讨论的是哪个具体人选。
高长河深邃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两秒,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然后继续下一个议题。韩志明松了口气,悄悄瞥了眼手表——才过去四十分钟,会议至少还要开一个半小时。
韩志明今年六十一岁了,担任省委组织部长已经三年半时间。妻子去年退休后,他越来越感到疲惫。每天面对无休止的人事调整、干部考察,他早已失去了当初的热情。现在他只想早点去人大或政协,过几年清闲日子,陪陪妻子,养养花,看看孙子。
“下面进行表决。”高长河的声音再次响起。韩志明条件反射般举起右手,甚至没听清表决的内容。余光里,他看到其他常委也都举了手。高长河满意地点点头:“全票通过。”
会议结束后,韩志明收拾文件准备离开,却被高长河的秘书小刘拦住了。“韩部长,高书记这会儿想请您去他办公室一趟。”
韩志明心头一跳。最近他工作上确实有些懈怠,难道高长河要批评他?他整了整领带,跟着秘书走向书记办公室。
高长河的办公室宽敞明亮,墙上挂着“清正廉明”四个大字。见韩志明进来,高长河从办公桌后站起身,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老韩来了,坐。”
韩志明谨慎地坐在沙发上,接过秘书递来的茶。高长河在他对面坐下,开门见山:“省委研究了你的情况,考虑到你的年龄和工作表现,决定任命你为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你有什么意见?”
韩志明愣了一下,随即感到一阵轻松。政协主席虽然权力不如组织部长,但工作轻松多了,正好符合他的期望。
“我服从组织安排。”韩志明放下茶杯,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感谢省委的信任。”
高长河点点头:“好,那下午我亲自去政协宣布任命文件。”他顿了顿,突然话锋一转,“对了,你儿子韩小勇在宝城干得不错啊。”
韩志明心头一紧。儿子是他最大的骄傲,也是最大的牵挂。韩小勇今年三十七岁,已经是宝城市常务副市长,年轻有为。
“都是组织培养得好。”韩志明谦虚地说。
高长河笑了笑:“省委主要领导对他评价很高。下一步有两个考虑,一是接任宝城市市长,二是调任省财政厅厅长。你回去问问他的意见。”
离开书记办公室,韩志明站在走廊上深吸一口气。儿子要提拔了!他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机,又想起这种重要事情还是当面说比较好,便收了起来。
下午三点,省政协党组会议准时召开。高长河代表省委宣读了任命文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原政协主席马万平热情地介绍了七位副主席,然后如释重负地说:“从今天起,我就开始享受退休生活了。”
会议结束后,韩志明婉拒了同事们的祝贺宴请,直接回了家。妻子林淑芬正在阳台上浇花,见他回来这么早,惊讶地问:“今天怎么这么早?”
“我要调政协了。”韩志明脱下外套,语气轻松。
林淑芬眼睛一亮:“真的?那太好了!”她放下喷壶,快步走过来握住丈夫的手,“你这些年太累了,政协工作轻松,我们也能多些时间在一起。”
韩志明点点头,随即说起儿子的事。林淑芬听完,激动得眼眶湿润:“小勇要当市长了?他才三十八岁啊!”
“先别高兴太早,得看他自己的选择。”韩志明说着拨通了儿子的电话。
电话那头,韩小勇正在主持召开一个城建项目协调会。看到父亲的来电,他示意会议暂停,走到走廊接听。
“爸,有什么急事吗?”韩小勇的声音透着疲惫。
韩志明简明扼要地转达了高长河的意思。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韩小勇谨慎地问:“爸,您觉得哪个选择更好?”
“这是你自己的路,你自己决定。”韩志明罕见地没有给出意见,“考虑清楚后告诉我,我明天要向高书记汇报。”
挂断电话,韩小勇站在走廊窗前,望着宝城市的天际线出神。省财政厅长权力大,但要在省城重新安家;市长责任重,但妻子薛海燕刚适应这里的生活,岳父薛明义夫妇也在这里帮忙照顾孩子。他想起昨晚回家,五岁的儿子扑进他怀里的温暖。
一小时后,韩小勇给父亲回了电话:“爸,我想留在宝城。”
韩志明并不意外:“想好了?”
“嗯,海燕和孩子在这里生活得很好,岳父岳母也帮了很多忙。我想脚踏实地干点实事。”
第二天一早,韩志明就把儿子的决定汇报给了高长河。高长河听完笑了笑:“年轻人有担当是好事。周五省委组织部会去宝城宣布任命。”
星期五下午三点,宝城市政府会议室座无虚席。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谢玉梅宣读了任命文件后,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韩小勇从常务副市长的位置起身,走向会议室正中的市长座位时,手心全是汗。他深吸一口气,稳稳地坐下,开始主持就任后的第一次市政府党组会议。
会议结束后,韩小勇也婉拒了同事们的宴请,直接去了岳父家。
韩小勇按响门铃,开门的是岳母阮小月。“小勇来啦!”阮小月满脸笑容,“你爸正在等你呢。”
薛明义坐在客厅的藤椅上,戴着老花镜看报纸。见女婿进来,他放下报纸,摘下眼镜:“任命宣布了?”
“嗯,刚开完会。”韩小勇在岳父对面坐下,接过阮小月递来的茶。
薛明义满意地点点头:“你爸给我打电话了。市长好啊,将来发展空间大。”他转头对妻子说,“小月,去弄两个硬菜,我和小勇喝两杯。”
阮小月笑着应下,转身进了厨房。薛明义压低声音:“小勇啊,当市长和当常务可不一样。常务管具体事,市长要管全局。”他意味深长地看着女婿,“有什么不懂的,随时问你爸。”
韩小勇点点头:“谢谢爸。我刚上任,确实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不一会儿,阮小月端上了红烧排骨、清蒸鲈鱼和几个家常小菜。薛明义从酒柜里取出一瓶茅台:“这可是我珍藏了十年的好酒,今天高兴,开了它!”
三杯酒下肚,薛明义的话多了起来:“小勇啊,宝城这几年发展不错,但城市规划还是有问题。老城区改造太慢,新城区的商业配套跟不上……”他开始滔滔不绝地分析宝城的问题,仿佛自己还是主政一方的领导。
韩小勇耐心听着,不时点头。薛海燕下班回家,看到父亲和丈夫正在喝酒聊天,笑着加入进来:“爸,您少喝点,血压高。”
“今天高兴嘛!”薛明义红光满面,“我女婿当市长了,我这当岳父的脸上有光啊!”
晚饭后,韩小勇帮忙收拾碗筷。薛明义拉着他到书房,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这是我这些年参与宝城市市政建设时对城市发展的一些思考,你拿去看看,或许有用。”
韩小勇接过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城市发展规划的建议。他心头一热:“爸,您费心了。”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薛明义拍拍女婿的肩膀,“你现在是市长了,有些事不方便出面,需要的话,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帮你走动走动。”
韩小勇怔了怔,隐约感到岳父话中有话。他谨慎地回答:“我会努力做好工作,不辜负组织和家人的期望。”
回省城家的路上,韩小勇开着车,薛海燕坐在副驾驶。“爸今天很高兴啊。”薛海燕笑着说。
“嗯,喝了不少。”韩小勇目视前方,“他还给了我一本笔记,是他对宝城发展的建议。”
薛海燕转头看他:“你怎么想?”
韩小勇沉默片刻:“爸的经验很宝贵,但我是市长,得有自己的判断。”
薛海燕握住丈夫的手:“你做得对。爸退休后一直闲不住,总想找点事做。但宝城是你的舞台,不是他的。”
韩小勇感激地看了妻子一眼。他知道,未来的路不会平坦。一边是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待,一边是岳父的“关心”和可能的各种关系网。如何平衡,将是他作为新任市长面临的第一个考验。
星期三的省委常委会会议室里,省委组织部长韩志明坐在椭圆会议桌靠中间的位置,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面前那份《关于全省市县两级党委班子调整的初步方案》的文件,眼睛却盯着窗外那棵梧桐树上跳跃的麻雀。
“韩部长,你对安城市、宝城市这几个班子的调整有什么意见?”省委书记高长河清朗的声音突然传来。
韩志明猛地回神,发现所有常委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他下意识地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掩饰自己的走神。“我完全同意省委组织部的考察意见。”他机械地回答,甚至没看清讨论的是哪个具体人选。
高长河深邃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两秒,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然后继续下一个议题。韩志明松了口气,悄悄瞥了眼手表——才过去四十分钟,会议至少还要开一个半小时。
韩志明今年六十一岁了,担任省委组织部长已经三年半时间。妻子去年退休后,他越来越感到疲惫。每天面对无休止的人事调整、干部考察,他早已失去了当初的热情。现在他只想早点去人大或政协,过几年清闲日子,陪陪妻子,养养花,看看孙子。
“下面进行表决。”高长河的声音再次响起。韩志明条件反射般举起右手,甚至没听清表决的内容。余光里,他看到其他常委也都举了手。高长河满意地点点头:“全票通过。”
会议结束后,韩志明收拾文件准备离开,却被高长河的秘书小刘拦住了。“韩部长,高书记这会儿想请您去他办公室一趟。”
韩志明心头一跳。最近他工作上确实有些懈怠,难道高长河要批评他?他整了整领带,跟着秘书走向书记办公室。
高长河的办公室宽敞明亮,墙上挂着“清正廉明”四个大字。见韩志明进来,高长河从办公桌后站起身,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老韩来了,坐。”
韩志明谨慎地坐在沙发上,接过秘书递来的茶。高长河在他对面坐下,开门见山:“省委研究了你的情况,考虑到你的年龄和工作表现,决定任命你为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你有什么意见?”
韩志明愣了一下,随即感到一阵轻松。政协主席虽然权力不如组织部长,但工作轻松多了,正好符合他的期望。
“我服从组织安排。”韩志明放下茶杯,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感谢省委的信任。”
高长河点点头:“好,那下午我亲自去政协宣布任命文件。”他顿了顿,突然话锋一转,“对了,你儿子韩小勇在宝城干得不错啊。”
韩志明心头一紧。儿子是他最大的骄傲,也是最大的牵挂。韩小勇今年三十七岁,已经是宝城市常务副市长,年轻有为。
“都是组织培养得好。”韩志明谦虚地说。
高长河笑了笑:“省委主要领导对他评价很高。下一步有两个考虑,一是接任宝城市市长,二是调任省财政厅厅长。你回去问问他的意见。”
离开书记办公室,韩志明站在走廊上深吸一口气。儿子要提拔了!他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机,又想起这种重要事情还是当面说比较好,便收了起来。
下午三点,省政协党组会议准时召开。高长河代表省委宣读了任命文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原政协主席马万平热情地介绍了七位副主席,然后如释重负地说:“从今天起,我就开始享受退休生活了。”
会议结束后,韩志明婉拒了同事们的祝贺宴请,直接回了家。妻子林淑芬正在阳台上浇花,见他回来这么早,惊讶地问:“今天怎么这么早?”
“我要调政协了。”韩志明脱下外套,语气轻松。
林淑芬眼睛一亮:“真的?那太好了!”她放下喷壶,快步走过来握住丈夫的手,“你这些年太累了,政协工作轻松,我们也能多些时间在一起。”
韩志明点点头,随即说起儿子的事。林淑芬听完,激动得眼眶湿润:“小勇要当市长了?他才三十八岁啊!”
“先别高兴太早,得看他自己的选择。”韩志明说着拨通了儿子的电话。
电话那头,韩小勇正在主持召开一个城建项目协调会。看到父亲的来电,他示意会议暂停,走到走廊接听。
“爸,有什么急事吗?”韩小勇的声音透着疲惫。
韩志明简明扼要地转达了高长河的意思。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韩小勇谨慎地问:“爸,您觉得哪个选择更好?”
“这是你自己的路,你自己决定。”韩志明罕见地没有给出意见,“考虑清楚后告诉我,我明天要向高书记汇报。”
挂断电话,韩小勇站在走廊窗前,望着宝城市的天际线出神。省财政厅长权力大,但要在省城重新安家;市长责任重,但妻子薛海燕刚适应这里的生活,岳父薛明义夫妇也在这里帮忙照顾孩子。他想起昨晚回家,五岁的儿子扑进他怀里的温暖。
一小时后,韩小勇给父亲回了电话:“爸,我想留在宝城。”
韩志明并不意外:“想好了?”
“嗯,海燕和孩子在这里生活得很好,岳父岳母也帮了很多忙。我想脚踏实地干点实事。”
第二天一早,韩志明就把儿子的决定汇报给了高长河。高长河听完笑了笑:“年轻人有担当是好事。周五省委组织部会去宝城宣布任命。”
星期五下午三点,宝城市政府会议室座无虚席。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谢玉梅宣读了任命文件后,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韩小勇从常务副市长的位置起身,走向会议室正中的市长座位时,手心全是汗。他深吸一口气,稳稳地坐下,开始主持就任后的第一次市政府党组会议。
会议结束后,韩小勇也婉拒了同事们的宴请,直接去了岳父家。
韩小勇按响门铃,开门的是岳母阮小月。“小勇来啦!”阮小月满脸笑容,“你爸正在等你呢。”
薛明义坐在客厅的藤椅上,戴着老花镜看报纸。见女婿进来,他放下报纸,摘下眼镜:“任命宣布了?”
“嗯,刚开完会。”韩小勇在岳父对面坐下,接过阮小月递来的茶。
薛明义满意地点点头:“你爸给我打电话了。市长好啊,将来发展空间大。”他转头对妻子说,“小月,去弄两个硬菜,我和小勇喝两杯。”
阮小月笑着应下,转身进了厨房。薛明义压低声音:“小勇啊,当市长和当常务可不一样。常务管具体事,市长要管全局。”他意味深长地看着女婿,“有什么不懂的,随时问你爸。”
韩小勇点点头:“谢谢爸。我刚上任,确实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不一会儿,阮小月端上了红烧排骨、清蒸鲈鱼和几个家常小菜。薛明义从酒柜里取出一瓶茅台:“这可是我珍藏了十年的好酒,今天高兴,开了它!”
三杯酒下肚,薛明义的话多了起来:“小勇啊,宝城这几年发展不错,但城市规划还是有问题。老城区改造太慢,新城区的商业配套跟不上……”他开始滔滔不绝地分析宝城的问题,仿佛自己还是主政一方的领导。
韩小勇耐心听着,不时点头。薛海燕下班回家,看到父亲和丈夫正在喝酒聊天,笑着加入进来:“爸,您少喝点,血压高。”
“今天高兴嘛!”薛明义红光满面,“我女婿当市长了,我这当岳父的脸上有光啊!”
晚饭后,韩小勇帮忙收拾碗筷。薛明义拉着他到书房,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这是我这些年参与宝城市市政建设时对城市发展的一些思考,你拿去看看,或许有用。”
韩小勇接过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城市发展规划的建议。他心头一热:“爸,您费心了。”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薛明义拍拍女婿的肩膀,“你现在是市长了,有些事不方便出面,需要的话,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帮你走动走动。”
韩小勇怔了怔,隐约感到岳父话中有话。他谨慎地回答:“我会努力做好工作,不辜负组织和家人的期望。”
回省城家的路上,韩小勇开着车,薛海燕坐在副驾驶。“爸今天很高兴啊。”薛海燕笑着说。
“嗯,喝了不少。”韩小勇目视前方,“他还给了我一本笔记,是他对宝城发展的建议。”
薛海燕转头看他:“你怎么想?”
韩小勇沉默片刻:“爸的经验很宝贵,但我是市长,得有自己的判断。”
薛海燕握住丈夫的手:“你做得对。爸退休后一直闲不住,总想找点事做。但宝城是你的舞台,不是他的。”
韩小勇感激地看了妻子一眼。他知道,未来的路不会平坦。一边是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待,一边是岳父的“关心”和可能的各种关系网。如何平衡,将是他作为新任市长面临的第一个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