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1980红顶商人 > 第411章 有!有两个方案

1980红顶商人 第411章 有!有两个方案

    居委会王主任推了推眼镜,突然从兜里掏出火柴:“让我试试。”她揪出一小撮绒毛点燃,刺鼻的塑料味立刻散开。

    “正品用的是鸭绒,烧起来是羽毛味。”王主任严肃地说,“你这个明显是化纤棉!穿这种衣服,小心得皮肤病!”

    围观的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刘阿姨脸色煞白,慌忙脱下羽绒服,在众人指指点点中落荒而逃。

    .......

    最近两个月内,这类事件经常出现。

    这类场景中,有的是顾方伟精心安排的“群众演员”,有的则是真实发生的打假现场。

    不知从何时起,假冒伪劣商品就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就连最爱贪小便宜的王大妈,现在也只敢把偷偷买的仿冒衬衫穿在家里,出门必定换上正品。

    1981年12月1日。

    南江市第一百货供销社门前挤满了围观群众。

    供销社大门上贴着“停业整顿”的告示,几个售货员正在清点最后的库存。

    街道上,人们议论纷纷,茶馆里,报纸摊前,甚至是在菜市场,供销社倒闭的话题无处不在。

    那家倒闭的供销社门前更是挤满了围观群众。

    供销社大门上贴着“停业整顿”的告示,几个售货员正在清点最后的库存。

    “听说了吗?老李头贪了公家的钱,现在跑路了!”

    “嘘——小点声!我听说是因为进了太多四围山的假货,卖不出去才垮的。”

    两个挎着菜篮子的大妈交头接耳,其中一个还指了指自己身上“顾家”牌羽绒服,得意地挺了挺胸。

    市场反应来得又快又猛。

    各个供销社的仓库里,来自四围山的商品堆积如山。

    红旗供销社的会计老张愁眉苦脸地拨着算盘:“这个月又积压了三百箱,再这样下去,咱们也得关门大吉了!”

    1981年12月1日。

    这个注定载入南江史册的日子,南江市第一家供销社——第一百货供销社宣告倒闭。

    调查组在查账时发现。

    供销社主任李某为了讨好上级,疯狂采购四围山商品,账面上还做了不少手脚。

    也正因为事情太过复杂,所以上头才决定关闭这家供销社。

    市委书记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市委书记阴沉着脸,手指不停地敲击着红木办公桌。

    市长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不断翻看手中记录的文件。

    四围山开发区的张建国坐立不安,不停地摆弄着手里的钢笔。

    秦思兰冷着脸,涂着鲜红指甲油的手指在真皮沙发上划出一道道痕迹。

    最让人意外的是许久未露面的秦奋,也出现在这里,眼神阴鸷地盯着窗外。

    “事情就是这样....”市长将整个事情始末讲述一遍,合上文件夹,声音有些发颤,“现在的问题是,四围山的货还在源源不断生产,可供销社已经...已经...”他说不下去了,脸色难看的可怕。

    房间里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只有墙上的挂钟“咔嗒咔嗒”地走着。

    突然,秦奋猛地站起来,把椅子撞得“咣当”一声响:“都是顾方远那个王八蛋搞的鬼!”

    一开始听到谣言,大家也没在意。

    没想到从那首童谣之后,事情变得越来越严重。

    谁能想到,四围山如此庞大的产业集群,竟然被一首童谣给打败?

    这种熟悉的阴谋感,让秦奋第一时间想到顾方远。

    难怪顾方远到现在没有动静,原来不是没有准备,而是在等待时间发酵。

    市委书记面色不悦地用手指点了点桌面,示意对方坐下:“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当务之急是怎么善后!”他环视众人,“你们有什么建议?”

    张建国阴沉着脸,深深吸了一口香烟,烟头的火光在昏暗的办公室里忽明忽暗。

    “这件事并不太好办,”他吐出一口浓烟,声音沙哑,“说到底我们一直在做仿冒品,从本质上来说并不占理......”

    市委书记猛地抬手打断,手掌重重拍在办公桌上,震得茶杯“叮当”作响。

    “如今已经走到这一步,”他眉头紧锁,目光如炬,“不存在什么占不占理,我需要的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张建国将烟头狠狠摁灭在烟灰缸里,火星四溅。

    “有!有两个方案......”他深吸一口烟,缓缓吐出。

    市长立刻挺直腰板,双手撑在膝盖上,眼中闪烁着迫切的光芒。

    “别卖关子了,”他声音急促,“赶紧说!”

    军令状如同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让他最近寝食难安。

    “啪”的一声,打火机的火苗再次亮起。

    张建国猛吸一口烟,让烟雾在肺里转了一圈才缓缓吐出。

    “第一,”他用夹着烟的手指点了点,“重新创立品牌,我们继续模仿顾氏的各类产品,但不能叫一样的名字......”

    “为什么?”秦思兰猛地坐直身体,涂着鲜红指甲油的手指紧紧攥住沙发扶手,“我们的产品如果用其他名字,客户会不会不买单?”

    张建国点点头,烟灰随着他的动作簌簌落下。

    “这也是我担心的事情,”他皱着眉头说,“不过我有一点可以确认,只要产品质量过关,哪怕换个品牌也有销路,只是销售多少的问题。”

    “不行!”市长立刻出声否决,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

    “这个方案过于冒险,”他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小部分商品尝试一下还是可以。但要全体更换品牌,很可能导致四围山开发区利润瞬间归零,这个风险我们难以接受!”

    市委书记面色阴沉地点点头,手指不停地敲击着桌面。

    “关于军令状的事情,”他声音低沉,“想必你们也很清楚。若是利润暴跌,甚至产生负数。别说四围山开发区的未来,哪怕是我和市长的职位都保不住。”

    他摘下眼镜,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

    张建国再次深吸一口香烟,烟雾缭绕中,他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

    “既如此,”他声音突然变得冰冷,“那就要做好鱼死网破的准备,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个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