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谋冢 第50章 诡夜行·釜底抽薪
热门推荐:
七零:随军辣媳带飞大院暴富逆袭
我!丧尸母体,开启末世纪元
让你摆地摊,没让你城管局门口摆
星铁:人偶师玩人偶很正常吧?
猛的嘞,悍匪系统当警察!
关于觉醒最牛职业却无人知晓这事
基因改造后,我带全村暴富
君乃天上客
末日狂欢:我是萨比我骄傲了?
府衙公堂之上,气氛肃杀凝重。明镜高悬的匾额下,穆之端坐主位,玄青官袍衬得他面色愈发冷峻。知府赵文瑞、通判石崇山分坐两侧,神色各异。堂下,李记盐号东家李万财,一个脑满肠肥、此刻却面如死灰的中年胖子,以及王掌柜那个被收买的亲信伙计(张三),被衙役死死按跪在地。堂外,挤满了闻讯而来的府衙属官、士绅代表以及部分被允许旁听的清水渡汉民代表。
“啪!”惊堂木脆响,声震屋瓦。
“带人证物证!”穆之声音清朗,穿透整个公堂。
老仵作李仵作手捧验尸格目,稳步上前,声音洪亮地宣读:“死者王掌柜,经详细检验,周身青黑色纹路非蛊毒所致,实为急性砒霜中毒后,毒质入血,淤积于表,加之死者体质特异,于濒死挣扎时气血逆乱所致!死者口鼻、指甲缝残留白色粉末,胃内容物中,均检出剧毒砒霜!此为验尸格目,请大人过目!”
紧接着,另一名衙役捧上托盘,上面放着几个瓷碟:一碟是死者身上提取的白色粉末;一碟是从王记盐铺查封的、掺有毒粉的盐样;还有一只僵死的、口吐白沫的鸡——正是被毒盐喂死的活物!
婉儿也上前一步,声音清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大人,民女亦曾参与检验。此白色粉末,气味微带金属腥气,遇银针则黑,入水喂鸡则立毙,确系砒霜无疑!且此毒粉颗粒极细,色泽与盐粒相近,混入盐中,若非仔细筛检,极难察觉!”
人证物证,铁证如山!
李万财和伙计张三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在穆之威严的讯问和如山铁证面前,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痛哭流涕地供认不讳:
“大人饶命啊!是小人鬼迷心窍!小人……小人嫉妒王记生意好,想挤垮他,独占盐道……就……就买通了张三,让他趁人不备,在运往清水渡的几袋盐巴底层掺入砒霜……本想……本想毒死几个买盐的苗人,嫁祸王记盐不干净,败坏他名声……没……没想到王掌柜自己尝了盐……更没想到……没想到会闹这么大啊!”李万财磕头如捣蒜。
张三也哭嚎道:“是……是李东家给了我五十两银子……让我干的……他说……说毒死几个苗人,汉人就不敢买他们的盐了……还能……还能让苗汉打起来……转移官府的注意……”
动机卑劣,手段歹毒!嫁祸苗人,挑起民族冲突,只为垄断盐道,牟取暴利!
堂下一片哗然!旁听的汉民代表们脸上充满了震惊、愤怒和难以置信的羞愧!他们之前还高喊着“烧死蛊女”,原来自己才是被利用的棋子,险些酿成大祸!
石崇山坐在一旁,脸色变幻不定。当听到李万财供出“转移官府注意”时,他放在膝上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官袍下摆,眼神飞快地瞟了一眼穆之,随即又垂下眼帘,端起茶杯掩饰性地抿了一口,但那微微颤抖的手指和额角渗出的细汗,却没能逃过穆之锐利的目光。
“大胆奸商!为谋私利,竟敢投毒害命,嫁祸无辜,挑起苗汉争端,罪不容诛!”穆之厉声宣判,“李万财、张三,罪证确凿,按律当斩!押入死牢,秋后问斩!抄没李记盐号,家产充公!一应涉案人等,严惩不贷!”
衙役如狼似虎地将瘫软如泥的李万财和张三拖了下去。公堂之上,一片死寂。
翌日,清水渡边市,王记盐铺前那片曾染血的空地上,搭起了简易的台子。穆之亲临,知府赵文瑞、通判石崇山及一众官员陪同在侧。台下,挤满了闻讯赶来的清水渡汉民,人人脸上都带着疑虑、愤怒和一丝不安。
穆之登上高台,目光扫过黑压压的人群,声音沉稳有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清水渡的父老乡亲们!前日王掌柜暴毙一案,本官已查明真相!王掌柜,非死于苗女蛊毒!”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一片骚动!质疑声、议论声四起。
穆之抬手示意安静,继续道:“经府衙仵作及医者(示意婉儿)反复检验,王掌柜实为砒霜中毒身亡!”他指向旁边展示的物证——验尸格目摘要(由识字的衙役大声宣读)、毒盐样本、以及那只死鸡。
“此毒从何而来?”穆之声音陡然拔高,“正是从王掌柜自己贩卖的盐巴中来!”他拿起一袋查封的毒盐,“奸商李万财,为垄断盐道,买通王记伙计,在此盐中掺入剧毒砒霜!意图毒害苗民,嫁祸王记!王掌柜不幸误食毒盐,方才殒命!那所谓‘青纹索命’,实为砒霜中毒之罕见异象,绝非蛊毒!”
他详细解释了砒霜中毒的症状,婉儿也适时上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比了砒霜中毒与常见蛊毒的区别,并指出阿兰那“一瞪”绝不可能下蛊。
“乡亲们!”穆之痛心疾首,“尔等皆被奸人利用!李万财之流,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投毒害命,更嫁祸苗人,煽动尔等围攻苗寨,险些酿成血流成河之惨剧!尔等怒火,烧向的是无辜之人;尔等手中石块,险些砸碎的是苗汉之间本就脆弱的信任!此等奸商,其心可诛!”
台下的汉民们,听着穆之掷地有声的话语,看着那触目惊心的物证,回想起当日被煽动时的愤怒和冲动,脸上渐渐被震惊、羞愧和后怕所取代。不少人低下了头,人群中传来压抑的啜泣和懊悔的叹息。
“本官已严惩真凶!李万财、张三,罪不容赦,秋后问斩!李记盐号,抄没充公!”穆之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望尔等以此为戒!明辨是非,勿再轻信谣言,受人蛊惑!官府将严查盐道,确保盐货干净,保障民生!凡再有造谣生事、煽动冲突者,严惩不贷!”
愤怒的浪潮平息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重的反思和劫后余生的庆幸。人群渐渐散去,但穆之公正严明、力挽狂澜的形象,已深深烙印在清水渡百姓心中。
离开清水渡,穆之马不停蹄,带着东野轩、婉儿、渊彩以及一队府兵,亲自前往黑石寨。东野轩策马在前,身姿挺拔,眼神锐利地扫视着道路两旁,保持着高度警惕。
寨门前,气氛凝重。黑岩头人带着寨中青壮,手持刀枪弓箭,眼神中充满了戒备、愤怒和尚未消散的屈辱。寨墙上,还能看到前日冲突留下的砸痕和焦黑。
穆之下马,独自上前数步,以示诚意。他朗声道:“黑岩头人,诸位青竹寨的乡亲!本官峒川巡察使孤穆之,特来拜会!”
黑岩脸色阴沉,并未放下武器,生硬地道:“巡察使大人?是来问罪,还是来安抚?”
穆之神色郑重,深深一揖:“本官此来,一为澄清真相,二为致歉!”
他示意婉儿和渊彩上前。婉儿将公堂审案的记录摘要和验尸结果(已请人翻译成简单的苗语)呈上。
渊彩则上前一步,她目光清澈,用苗语清晰而坚定地向寨民们解释:“黑岩头人,各位青竹寨的乡亲!我亲眼所见,府衙仵作和婉儿姑娘都验过了!王掌柜是中了汉人盐商下的砒霜毒!那青纹是毒发所致,不是蛊!阿兰是被冤枉的!是汉人奸商想害我们苗人,故意嫁祸!”(渊彩以圣女身份作证)
渊彩的话语带着一种天然的权威性,寨民们听着她的解释,看着那些盖着官印的文书,脸上的愤怒和戒备渐渐被惊愕和难以置信取代。
穆之适时上前,声音诚恳:“黑岩头人,诸位乡亲!前日清水渡之乱,皆因奸人设计嫁祸!青竹寨的阿兰姑娘,无辜受冤,险遭不测!青竹寨无端受袭,惊扰安宁!此乃官府失察之过,本官身为巡察使,难辞其咎!在此,本官代表朝廷,代表峒川府衙,向青竹寨,向阿兰姑娘,致以最诚挚的歉意!”他再次深深一揖。
他直起身,目光坚定:“本官已严惩真凶!带头煽动、冲击寨门者,亦已缉拿归案,必将依法严办!本官在此承诺:官府将加强边市巡查,严惩欺行霸市、欺压苗民之举;保障边市公平交易;增派府兵,维护苗寨周边安宁!若再有此类嫁祸、挑衅之事,本官定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黑岩头人紧握刀柄的手,缓缓松开了。他看着穆之诚恳的眼神,听着渊彩的证实,再回想前日府兵及时弹压、避免了更大伤亡,心中的怨气虽未全消,但那份决死的敌意已渐渐褪去。他沉默良久,终于沙哑地开口:“大人……言重了。真相……既明,我青竹寨……也不是不讲道理。只望大人……言出必行!”
穆之郑重承诺:“本官一言九鼎!”
寨门缓缓打开。阿兰从人群中跑了出来,扑进身边一位年长苗妇(可能是她母亲或亲近长辈)怀里,委屈的泪水终于落下。她看向穆之的眼神,充满了感激和后怕。寨民们紧绷的神情也缓和了许多,虽然仍有隔阂,但至少,那刀兵相见的危机暂时解除了。
盐毒案告破,真凶伏法。清水渡边市在短暂的混乱后恢复了交易,只是气氛多了几分小心翼翼。青竹寨的寨门依旧紧闭,但寨墙上的刀枪已悄然撤下。
穆之在峒川的威信,经此一案,初步树立。百姓称颂他明察秋毫,不畏强权,公正严明。然而,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汹涌。
石崇山在后续处理中,对抓捕带头冲击苗寨的汉民“过于积极”,甚至试图将几个只是随大流、罪责较轻的人也重判,被穆之驳回。他对李记盐号被抄没的财产清单也表现得异常“热心”,几次三番想插手,都被穆之冷然挡回。这些反常举动,如同秃子头上的虱子,让穆之更加确信,石崇山与李万财之间,绝非清白!此人甚至可能知晓或默许了嫁祸计划,目的或许是为了维持某种“平衡”,或许是为了从中渔利!两人的暗斗,已从幕后摆到了台前。
更让穆之警醒的是,此案彻底暴露了南疆盐道的巨大利益和潜藏的黑暗。盐,这维系生命的必需品,竟成了奸商牟取暴利、甚至挑起民族冲突的工具!垄断的诱惑,让盐商铤而走险,无所不用其极!盐道背后,必然盘踞着一张巨大的利益网络,牵扯着地方豪强、不法商贾,甚至……官府中人!整顿盐务,打击走私,保障民生,成为穆之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这“盐毒案”,不过是掀开了冰山一角。
阿兰虽已洗脱冤屈,但经历此番惊吓,变得沉默寡言,眼神中时常带着惊惧,看到陌生人靠近便会下意识地躲闪,那清脆的银铃声也少了许多。渊彩时常陪伴着她,以圣女的身份,用苗语轻声安慰。
蛊王渊离的阴影,似乎无处不在。这起嫁祸案,手法周密,时机精准,是否也有其推波助澜?那诡异的青纹,是否真的只是砒霜中毒的巧合?穆之望着南方那云雾缭绕的十万大山,心中疑虑更深。
南疆的水,深不可测。盐道背后的巨网,石崇山暗藏的祸心,蛊王渊离的威胁……如同三座大山,压在穆之心头。他知道,短暂的平静只是风暴的间隙。他必须在这间隙中,抽丝剥茧,斩断毒根,为这多灾多难的南疆,劈开一条生路。前路,依旧荆棘密布。
“啪!”惊堂木脆响,声震屋瓦。
“带人证物证!”穆之声音清朗,穿透整个公堂。
老仵作李仵作手捧验尸格目,稳步上前,声音洪亮地宣读:“死者王掌柜,经详细检验,周身青黑色纹路非蛊毒所致,实为急性砒霜中毒后,毒质入血,淤积于表,加之死者体质特异,于濒死挣扎时气血逆乱所致!死者口鼻、指甲缝残留白色粉末,胃内容物中,均检出剧毒砒霜!此为验尸格目,请大人过目!”
紧接着,另一名衙役捧上托盘,上面放着几个瓷碟:一碟是死者身上提取的白色粉末;一碟是从王记盐铺查封的、掺有毒粉的盐样;还有一只僵死的、口吐白沫的鸡——正是被毒盐喂死的活物!
婉儿也上前一步,声音清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大人,民女亦曾参与检验。此白色粉末,气味微带金属腥气,遇银针则黑,入水喂鸡则立毙,确系砒霜无疑!且此毒粉颗粒极细,色泽与盐粒相近,混入盐中,若非仔细筛检,极难察觉!”
人证物证,铁证如山!
李万财和伙计张三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在穆之威严的讯问和如山铁证面前,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痛哭流涕地供认不讳:
“大人饶命啊!是小人鬼迷心窍!小人……小人嫉妒王记生意好,想挤垮他,独占盐道……就……就买通了张三,让他趁人不备,在运往清水渡的几袋盐巴底层掺入砒霜……本想……本想毒死几个买盐的苗人,嫁祸王记盐不干净,败坏他名声……没……没想到王掌柜自己尝了盐……更没想到……没想到会闹这么大啊!”李万财磕头如捣蒜。
张三也哭嚎道:“是……是李东家给了我五十两银子……让我干的……他说……说毒死几个苗人,汉人就不敢买他们的盐了……还能……还能让苗汉打起来……转移官府的注意……”
动机卑劣,手段歹毒!嫁祸苗人,挑起民族冲突,只为垄断盐道,牟取暴利!
堂下一片哗然!旁听的汉民代表们脸上充满了震惊、愤怒和难以置信的羞愧!他们之前还高喊着“烧死蛊女”,原来自己才是被利用的棋子,险些酿成大祸!
石崇山坐在一旁,脸色变幻不定。当听到李万财供出“转移官府注意”时,他放在膝上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官袍下摆,眼神飞快地瞟了一眼穆之,随即又垂下眼帘,端起茶杯掩饰性地抿了一口,但那微微颤抖的手指和额角渗出的细汗,却没能逃过穆之锐利的目光。
“大胆奸商!为谋私利,竟敢投毒害命,嫁祸无辜,挑起苗汉争端,罪不容诛!”穆之厉声宣判,“李万财、张三,罪证确凿,按律当斩!押入死牢,秋后问斩!抄没李记盐号,家产充公!一应涉案人等,严惩不贷!”
衙役如狼似虎地将瘫软如泥的李万财和张三拖了下去。公堂之上,一片死寂。
翌日,清水渡边市,王记盐铺前那片曾染血的空地上,搭起了简易的台子。穆之亲临,知府赵文瑞、通判石崇山及一众官员陪同在侧。台下,挤满了闻讯赶来的清水渡汉民,人人脸上都带着疑虑、愤怒和一丝不安。
穆之登上高台,目光扫过黑压压的人群,声音沉稳有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清水渡的父老乡亲们!前日王掌柜暴毙一案,本官已查明真相!王掌柜,非死于苗女蛊毒!”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一片骚动!质疑声、议论声四起。
穆之抬手示意安静,继续道:“经府衙仵作及医者(示意婉儿)反复检验,王掌柜实为砒霜中毒身亡!”他指向旁边展示的物证——验尸格目摘要(由识字的衙役大声宣读)、毒盐样本、以及那只死鸡。
“此毒从何而来?”穆之声音陡然拔高,“正是从王掌柜自己贩卖的盐巴中来!”他拿起一袋查封的毒盐,“奸商李万财,为垄断盐道,买通王记伙计,在此盐中掺入剧毒砒霜!意图毒害苗民,嫁祸王记!王掌柜不幸误食毒盐,方才殒命!那所谓‘青纹索命’,实为砒霜中毒之罕见异象,绝非蛊毒!”
他详细解释了砒霜中毒的症状,婉儿也适时上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比了砒霜中毒与常见蛊毒的区别,并指出阿兰那“一瞪”绝不可能下蛊。
“乡亲们!”穆之痛心疾首,“尔等皆被奸人利用!李万财之流,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投毒害命,更嫁祸苗人,煽动尔等围攻苗寨,险些酿成血流成河之惨剧!尔等怒火,烧向的是无辜之人;尔等手中石块,险些砸碎的是苗汉之间本就脆弱的信任!此等奸商,其心可诛!”
台下的汉民们,听着穆之掷地有声的话语,看着那触目惊心的物证,回想起当日被煽动时的愤怒和冲动,脸上渐渐被震惊、羞愧和后怕所取代。不少人低下了头,人群中传来压抑的啜泣和懊悔的叹息。
“本官已严惩真凶!李万财、张三,罪不容赦,秋后问斩!李记盐号,抄没充公!”穆之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望尔等以此为戒!明辨是非,勿再轻信谣言,受人蛊惑!官府将严查盐道,确保盐货干净,保障民生!凡再有造谣生事、煽动冲突者,严惩不贷!”
愤怒的浪潮平息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重的反思和劫后余生的庆幸。人群渐渐散去,但穆之公正严明、力挽狂澜的形象,已深深烙印在清水渡百姓心中。
离开清水渡,穆之马不停蹄,带着东野轩、婉儿、渊彩以及一队府兵,亲自前往黑石寨。东野轩策马在前,身姿挺拔,眼神锐利地扫视着道路两旁,保持着高度警惕。
寨门前,气氛凝重。黑岩头人带着寨中青壮,手持刀枪弓箭,眼神中充满了戒备、愤怒和尚未消散的屈辱。寨墙上,还能看到前日冲突留下的砸痕和焦黑。
穆之下马,独自上前数步,以示诚意。他朗声道:“黑岩头人,诸位青竹寨的乡亲!本官峒川巡察使孤穆之,特来拜会!”
黑岩脸色阴沉,并未放下武器,生硬地道:“巡察使大人?是来问罪,还是来安抚?”
穆之神色郑重,深深一揖:“本官此来,一为澄清真相,二为致歉!”
他示意婉儿和渊彩上前。婉儿将公堂审案的记录摘要和验尸结果(已请人翻译成简单的苗语)呈上。
渊彩则上前一步,她目光清澈,用苗语清晰而坚定地向寨民们解释:“黑岩头人,各位青竹寨的乡亲!我亲眼所见,府衙仵作和婉儿姑娘都验过了!王掌柜是中了汉人盐商下的砒霜毒!那青纹是毒发所致,不是蛊!阿兰是被冤枉的!是汉人奸商想害我们苗人,故意嫁祸!”(渊彩以圣女身份作证)
渊彩的话语带着一种天然的权威性,寨民们听着她的解释,看着那些盖着官印的文书,脸上的愤怒和戒备渐渐被惊愕和难以置信取代。
穆之适时上前,声音诚恳:“黑岩头人,诸位乡亲!前日清水渡之乱,皆因奸人设计嫁祸!青竹寨的阿兰姑娘,无辜受冤,险遭不测!青竹寨无端受袭,惊扰安宁!此乃官府失察之过,本官身为巡察使,难辞其咎!在此,本官代表朝廷,代表峒川府衙,向青竹寨,向阿兰姑娘,致以最诚挚的歉意!”他再次深深一揖。
他直起身,目光坚定:“本官已严惩真凶!带头煽动、冲击寨门者,亦已缉拿归案,必将依法严办!本官在此承诺:官府将加强边市巡查,严惩欺行霸市、欺压苗民之举;保障边市公平交易;增派府兵,维护苗寨周边安宁!若再有此类嫁祸、挑衅之事,本官定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黑岩头人紧握刀柄的手,缓缓松开了。他看着穆之诚恳的眼神,听着渊彩的证实,再回想前日府兵及时弹压、避免了更大伤亡,心中的怨气虽未全消,但那份决死的敌意已渐渐褪去。他沉默良久,终于沙哑地开口:“大人……言重了。真相……既明,我青竹寨……也不是不讲道理。只望大人……言出必行!”
穆之郑重承诺:“本官一言九鼎!”
寨门缓缓打开。阿兰从人群中跑了出来,扑进身边一位年长苗妇(可能是她母亲或亲近长辈)怀里,委屈的泪水终于落下。她看向穆之的眼神,充满了感激和后怕。寨民们紧绷的神情也缓和了许多,虽然仍有隔阂,但至少,那刀兵相见的危机暂时解除了。
盐毒案告破,真凶伏法。清水渡边市在短暂的混乱后恢复了交易,只是气氛多了几分小心翼翼。青竹寨的寨门依旧紧闭,但寨墙上的刀枪已悄然撤下。
穆之在峒川的威信,经此一案,初步树立。百姓称颂他明察秋毫,不畏强权,公正严明。然而,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汹涌。
石崇山在后续处理中,对抓捕带头冲击苗寨的汉民“过于积极”,甚至试图将几个只是随大流、罪责较轻的人也重判,被穆之驳回。他对李记盐号被抄没的财产清单也表现得异常“热心”,几次三番想插手,都被穆之冷然挡回。这些反常举动,如同秃子头上的虱子,让穆之更加确信,石崇山与李万财之间,绝非清白!此人甚至可能知晓或默许了嫁祸计划,目的或许是为了维持某种“平衡”,或许是为了从中渔利!两人的暗斗,已从幕后摆到了台前。
更让穆之警醒的是,此案彻底暴露了南疆盐道的巨大利益和潜藏的黑暗。盐,这维系生命的必需品,竟成了奸商牟取暴利、甚至挑起民族冲突的工具!垄断的诱惑,让盐商铤而走险,无所不用其极!盐道背后,必然盘踞着一张巨大的利益网络,牵扯着地方豪强、不法商贾,甚至……官府中人!整顿盐务,打击走私,保障民生,成为穆之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这“盐毒案”,不过是掀开了冰山一角。
阿兰虽已洗脱冤屈,但经历此番惊吓,变得沉默寡言,眼神中时常带着惊惧,看到陌生人靠近便会下意识地躲闪,那清脆的银铃声也少了许多。渊彩时常陪伴着她,以圣女的身份,用苗语轻声安慰。
蛊王渊离的阴影,似乎无处不在。这起嫁祸案,手法周密,时机精准,是否也有其推波助澜?那诡异的青纹,是否真的只是砒霜中毒的巧合?穆之望着南方那云雾缭绕的十万大山,心中疑虑更深。
南疆的水,深不可测。盐道背后的巨网,石崇山暗藏的祸心,蛊王渊离的威胁……如同三座大山,压在穆之心头。他知道,短暂的平静只是风暴的间隙。他必须在这间隙中,抽丝剥茧,斩断毒根,为这多灾多难的南疆,劈开一条生路。前路,依旧荆棘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