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谋冢 第2章 天墉风云·玄机秘钥
热门推荐:
民国宗师
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
金串子的新书
全民游戏,我搬运小说开创功法
怪物出没
七零:随军辣媳带飞大院暴富逆袭
我!丧尸母体,开启末世纪元
让你摆地摊,没让你城管局门口摆
星铁:人偶师玩人偶很正常吧?
翌日清晨,薄雾未散。穆之一行人离开客栈,穆之携婉儿先行前往天墉城知府衙门。他亮明南疆巡察使的身份与印信,言明奉旨回京述职,途径天墉城,昨日不巧在西城槐树巷遭遇命案,作为目击者特来配合录供,并希望知府尽快处理,以安民心。 知府见是京官,且涉及命案,态度甚是恭谨,承诺严查,并详细记录了穆之与婉儿所述目击经过。穆之对玉佩之事只字未提。随后,众人策马出城,直奔天墉城西郊的紫金山。此山巍峨险峻,云雾缭绕,玄机宗的山门便隐于半山腰的苍松翠柏之间。
山路崎岖,青石铺就的台阶蜿蜒向上。两侧古木参天,藤蔓缠绕,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新气息和淡淡的香火味。越往上行,雾气越浓,视线受阻,只能听到林间鸟鸣和远处传来的、若有若无的钟磬之声。
行至半山腰,一座古朴恢弘的山门出现在眼前。门楣之上,刻着两个苍劲古朴的大字——“玄机”!山门两侧,各立着一名身着玄色道袍、背负长剑的年轻弟子,气息沉稳,眼神锐利。
见穆之一行人靠近,两名弟子立刻上前一步,手按剑柄,神色警惕:“来者何人?此乃玄机宗山门重地,闲杂人等不得擅闯!”
穆之翻身下马,抱拳一礼:“在下峒川巡察使孤穆之,携友特来拜会贵宗宗主百砚辞前辈,烦请通禀。”
“巡察使?”两名弟子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当他们的目光扫过穆之身后时,却猛地定格在抱着酒葫芦、倚在马鞍上打盹的轩辕一刀身上!
其中一名年长些的弟子瞳孔微缩,失声惊呼:“您…您是…轩辕前辈?!‘雪隐刀’轩辕一刀前辈?!”
轩辕一刀眼皮微抬,浑浊的老眼瞥了那弟子一眼,鼻子里发出一声含糊的“嗯”,算是回应。
两名弟子顿时肃然起敬!连忙躬身行礼:“晚辈有眼不识泰山!不知是轩辕前辈驾临!失礼!失礼!”
“前辈请稍候!晚辈这就去通禀宗主!”年长弟子不敢怠慢,转身快步向山门内奔去。
不多时,那名弟子便匆匆返回,身后跟着一位身着深青色道袍、手持拂尘的中年道人——玄机宗负责接待外客的清虚长老。
“轩辕前辈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清虚长老快步上前,对着轩辕一刀深深一揖,态度极为恭敬。随即,他又看向穆之等人,礼数周全:“诸位贵客远道而来,请随贫道入内奉茶!宗主已在‘玄机殿’恭候!”
穿过重重庭院,一行人来到玄机宗的核心——玄机殿。大殿古朴庄严,散发着历经岁月的沧桑与厚重感。殿内檀香袅袅。
殿中主位之上,端坐着的并非想象中的仙风道骨老者,而是一位约莫三十出头的男子!
他身着玄色云纹袍,身姿挺拔,面容清俊,剑眉星目,鼻梁高挺,薄唇微抿,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威严。一头乌黑长发以玉簪束起,几缕发丝垂落额前,更添几分疏朗之气。他眼神深邃如渊,平静无波,仿佛能洞穿人心,却又带着一丝年轻人特有的锐利锋芒。正是玄机宗当代宗主——百砚辞!如此年轻便执掌武林魁首,其天赋与手腕,可见一斑!
“轩辕前辈!久违了!”百砚辞见到轩辕一刀,脸上露出一丝温和却不失尊重的笑意,起身相迎。他目光扫过穆之等人,在穆之身上略作停留,随即落在阿月身上。当他的目光触及阿月额前那几缕刺目的银丝时,深邃的眼眸中骤然闪过一丝极其细微、却带着洞悉一切的了然!
“这位…想必就是峒川巡察使孤大人了?”百砚辞对穆之微微颔首,声音平和清朗,“不知诸位远道而来,有何指教?”
穆之抱拳行礼:“晚辈孤穆之,见过百宗主!冒昧打扰,实有两件相关之物不明,特来请教宗主。”
“哦?何物?”百砚辞目光平静。
阿月上前一步,并未先拿出染血的玉佩,而是首先从怀中取出了那半截玉钰,托在掌心,声音清冷:“百宗主,可识得此物?”
当那半截雕刻着古老龙形纹路的玉钰出现在百砚辞面前时,他深邃的眼眸中瞬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他仔细端详着玉钰的材质、断口和纹路,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他缓缓开口:“此物…似曾相识。其玉质温润无瑕,雕工精妙绝伦,纹路古奥深邃…此等材质与工艺,确是我玄机宗独有。只是…”他顿了顿,似乎在回忆,“此物形态特殊,半月残缺,且其上龙纹…颇为古老。贫道一时难以想起具体对应何物。不知…此物从何而来?”
阿月并未回答玉钰来源,紧接着,她取出了那个染血的布包,解开,将里面那块完整的玉佩托在掌心:“那…此物呢?”
当那枚雕刻着繁复古老纹路的玉佩暴露在空气中时,百砚辞深邃的眼眸中瞬间爆发出两道精光!他脸上的平和之色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凝重与审视!他目光如电,仔细端详着玉佩上的每一道纹路,仿佛在确认着什么,比看到玉钰时反应更为强烈!
片刻后,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再次落在阿月身上,尤其在她额前的银丝和手中那半截玉钰上停留了一瞬,眼神变得极其复杂,带着一丝了然,一丝探究。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
“阿尔忒弥斯血脉…果然不凡。”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皆是一震!百砚辞竟一眼便认出了阿月的血脉来历!
阿月黑瞳微凝,并未否认,只是静静地看着百砚辞。
百砚辞深吸一口气,目光重新落回那枚玉佩上,沉声道:“此物…我倒是认得!此乃我玄机宗秘传之物——乾坤玉钥!”
“乾坤玉钥?”穆之眉头微皱。
“不错。”百砚辞点头,目光扫过阿月手中的玉钰,“至于那半截玉钰…其材质工艺与这玉钥同源,必是出自同批匠人之手,甚至可能关联更深,但贫道暂时无法确定其具体用途。先说这乾坤玉钥,它并非开启寻常门户之物。它是开启乾坤玉匣的唯一钥匙!”
“乾坤玉匣?”陆羽柔问道。
百砚辞解释道:“乾坤玉匣,乃是我玄机宗祖师以秘法,取天地灵玉精华,辅以奇门阵法,耗费心血炼制而成的一种特殊容器。此匣非金非木,坚不可摧,更能隔绝一切气息探查!其内自成一方微小乾坤,可存放活物、灵药、甚至…某些特殊之物!因其神妙,故称‘乾坤玉匣’!”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而开启这乾坤玉匣的唯一方法,便是与之对应的这枚乾坤玉钥!每一枚玉钥,皆由同一块灵玉雕琢而成,其上纹路独一无二,蕴含特殊阵法波动,如同锁与钥匙,一一对应!非此钥,绝无可能开启对应的玉匣!”
“独一无二?”穆之眼神一凝,“那…宗主可知,这枚玉钥对应的玉匣…现在何处?匣中…又存放着何物?”
百砚辞缓缓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本宗…不知。”
他解释道:“炼制乾坤玉匣,乃是我玄机宗传承数百年的秘术。但此术只为有缘人或付出足够代价者施展。凡求匣者,皆需遵守一条铁律——匿名!不问身份,不问用途,不问所藏何物!只要付出足够的代价,我玄机宗便按其要求,取灵玉,炼玉匣,配玉钥。玉匣交付之后,其下落、用途、所藏之物,皆与我宗无关!此乃祖训,亦是…避祸之道!”
他目光再次落在那枚玉佩(乾坤玉钥)上:“这枚玉钥…应是多年前由我宗一位长老亲手雕琢。但具体为谁所制,玉匣又在何处…贫道实在无从得知。或许…只有当年经手此事的几位长老知晓。可惜…那几位长老,早已仙逝多年…”
线索…似乎又断了!
众人心中皆是一沉。
“不过…”百砚辞话锋一转,目光再次投向阿月,眼神深邃,并特意看了一眼她手中的玉钰,“阿尔忒弥斯血脉…与这乾坤玉钥…似乎颇有渊源。贫道虽不知玉匣下落,但观此玉钥灵光内蕴,阵法波动未绝…其所对应的玉匣,应当…尚未被开启!或许…它仍在世间某处,等待着有缘之人…”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道:“而那半截玉钰…既然材质工艺与玉钥同源,又在你手中…或许,它与玉钥、玉匣之间,亦存在着某种尚未被揭示的深层联系…”
阿月握着那枚乾坤玉钥和半截玉钰,感受着它们散发出的微弱灵光,黑瞳中光芒闪烁不定。玉钥…玉匣…阿尔忒弥斯血脉…还有这同源的玉钰…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环环相扣的秘密?
“多谢宗主解惑。”穆之抱拳道,“不知…宗主可知晓,这武道大会提前召开…究竟有何深意?”
百砚辞闻言,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光芒。他沉默片刻,才缓缓道:“武林不可一日无主。慕掌门、渊离道友相继陨落,武林动荡。玄机宗身为武林魁首,责无旁贷。召开武道大会,推举贤能,重振武林声威…此乃其一。”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几分:“其二…南疆蛊祸虽暂平,但隐患未除。京城暗流汹涌,庙堂之争已波及江湖。玄机宗…亦需未雨绸缪,凝聚力量,以应…未来之变局。”他抬眼看向穆之,意有所指,“武道大会…定于半月之后。届时,各方豪杰云集,正是…观察局势,结交同道,乃至…寻找某些线索的良机。”
未来之变局?半月之后?
穆之心中凛然!百砚辞此言,显然意有所指!京城暗流…庙堂之争…寻找线索(玉佩?玉匣?玉钰?)…难道…那几个皇子的手,已经伸向了武林?而这武道大会,将成为各方势力博弈的舞台?
离开玄机殿时,夕阳的余晖将紫金山染上了一层金红。
穆之一行人策马下山,气氛有些凝重。
“乾坤玉钥…乾坤玉匣…还有同源的玉钰…”穆之眉头紧锁,“线索看似多了,实则更复杂了…”
陆羽柔指尖银针转动:“未必。百砚辞说玉匣尚未开启…而且…似乎与阿月妹妹的血脉有关…那半截玉钰也必有深意…半月后的武道大会…或许是个机会?”
轩辕一刀灌了口酒,眼中刀意隐现:“管他什么玉匣玉钥!谁敢打主意…砍了便是!”
阿月端坐马上,一手握着乾坤玉钥,一手握着那半截玉钰,黑瞳深邃如渊,仿佛在感受两者之间那同源材质带来的微妙共鸣。
婉儿秀眉微蹙,眼中带着一丝忧虑:“师兄…玄机宗宗主的话…似乎暗示…武林和朝廷…都要不太平了…而且武道大会就在半月后…”
穆之望着山下灯火渐起的天墉城,心中思绪翻腾。武道大会在即,各方势力云集。残缺的玉钰,神秘的玉钥,未现的玉匣,暗处的追杀,京城的暗流,南疆的隐患…如同无数条看不见的线,交织缠绕。
“半月之后…”穆之沉声道,“武道大会!我们…必须参加!”
夜色渐浓,山风呼啸。前路,依旧迷雾重重,但新的风暴,已然在酝酿之中!
山路崎岖,青石铺就的台阶蜿蜒向上。两侧古木参天,藤蔓缠绕,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新气息和淡淡的香火味。越往上行,雾气越浓,视线受阻,只能听到林间鸟鸣和远处传来的、若有若无的钟磬之声。
行至半山腰,一座古朴恢弘的山门出现在眼前。门楣之上,刻着两个苍劲古朴的大字——“玄机”!山门两侧,各立着一名身着玄色道袍、背负长剑的年轻弟子,气息沉稳,眼神锐利。
见穆之一行人靠近,两名弟子立刻上前一步,手按剑柄,神色警惕:“来者何人?此乃玄机宗山门重地,闲杂人等不得擅闯!”
穆之翻身下马,抱拳一礼:“在下峒川巡察使孤穆之,携友特来拜会贵宗宗主百砚辞前辈,烦请通禀。”
“巡察使?”两名弟子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当他们的目光扫过穆之身后时,却猛地定格在抱着酒葫芦、倚在马鞍上打盹的轩辕一刀身上!
其中一名年长些的弟子瞳孔微缩,失声惊呼:“您…您是…轩辕前辈?!‘雪隐刀’轩辕一刀前辈?!”
轩辕一刀眼皮微抬,浑浊的老眼瞥了那弟子一眼,鼻子里发出一声含糊的“嗯”,算是回应。
两名弟子顿时肃然起敬!连忙躬身行礼:“晚辈有眼不识泰山!不知是轩辕前辈驾临!失礼!失礼!”
“前辈请稍候!晚辈这就去通禀宗主!”年长弟子不敢怠慢,转身快步向山门内奔去。
不多时,那名弟子便匆匆返回,身后跟着一位身着深青色道袍、手持拂尘的中年道人——玄机宗负责接待外客的清虚长老。
“轩辕前辈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清虚长老快步上前,对着轩辕一刀深深一揖,态度极为恭敬。随即,他又看向穆之等人,礼数周全:“诸位贵客远道而来,请随贫道入内奉茶!宗主已在‘玄机殿’恭候!”
穿过重重庭院,一行人来到玄机宗的核心——玄机殿。大殿古朴庄严,散发着历经岁月的沧桑与厚重感。殿内檀香袅袅。
殿中主位之上,端坐着的并非想象中的仙风道骨老者,而是一位约莫三十出头的男子!
他身着玄色云纹袍,身姿挺拔,面容清俊,剑眉星目,鼻梁高挺,薄唇微抿,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威严。一头乌黑长发以玉簪束起,几缕发丝垂落额前,更添几分疏朗之气。他眼神深邃如渊,平静无波,仿佛能洞穿人心,却又带着一丝年轻人特有的锐利锋芒。正是玄机宗当代宗主——百砚辞!如此年轻便执掌武林魁首,其天赋与手腕,可见一斑!
“轩辕前辈!久违了!”百砚辞见到轩辕一刀,脸上露出一丝温和却不失尊重的笑意,起身相迎。他目光扫过穆之等人,在穆之身上略作停留,随即落在阿月身上。当他的目光触及阿月额前那几缕刺目的银丝时,深邃的眼眸中骤然闪过一丝极其细微、却带着洞悉一切的了然!
“这位…想必就是峒川巡察使孤大人了?”百砚辞对穆之微微颔首,声音平和清朗,“不知诸位远道而来,有何指教?”
穆之抱拳行礼:“晚辈孤穆之,见过百宗主!冒昧打扰,实有两件相关之物不明,特来请教宗主。”
“哦?何物?”百砚辞目光平静。
阿月上前一步,并未先拿出染血的玉佩,而是首先从怀中取出了那半截玉钰,托在掌心,声音清冷:“百宗主,可识得此物?”
当那半截雕刻着古老龙形纹路的玉钰出现在百砚辞面前时,他深邃的眼眸中瞬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他仔细端详着玉钰的材质、断口和纹路,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他缓缓开口:“此物…似曾相识。其玉质温润无瑕,雕工精妙绝伦,纹路古奥深邃…此等材质与工艺,确是我玄机宗独有。只是…”他顿了顿,似乎在回忆,“此物形态特殊,半月残缺,且其上龙纹…颇为古老。贫道一时难以想起具体对应何物。不知…此物从何而来?”
阿月并未回答玉钰来源,紧接着,她取出了那个染血的布包,解开,将里面那块完整的玉佩托在掌心:“那…此物呢?”
当那枚雕刻着繁复古老纹路的玉佩暴露在空气中时,百砚辞深邃的眼眸中瞬间爆发出两道精光!他脸上的平和之色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凝重与审视!他目光如电,仔细端详着玉佩上的每一道纹路,仿佛在确认着什么,比看到玉钰时反应更为强烈!
片刻后,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再次落在阿月身上,尤其在她额前的银丝和手中那半截玉钰上停留了一瞬,眼神变得极其复杂,带着一丝了然,一丝探究。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
“阿尔忒弥斯血脉…果然不凡。”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皆是一震!百砚辞竟一眼便认出了阿月的血脉来历!
阿月黑瞳微凝,并未否认,只是静静地看着百砚辞。
百砚辞深吸一口气,目光重新落回那枚玉佩上,沉声道:“此物…我倒是认得!此乃我玄机宗秘传之物——乾坤玉钥!”
“乾坤玉钥?”穆之眉头微皱。
“不错。”百砚辞点头,目光扫过阿月手中的玉钰,“至于那半截玉钰…其材质工艺与这玉钥同源,必是出自同批匠人之手,甚至可能关联更深,但贫道暂时无法确定其具体用途。先说这乾坤玉钥,它并非开启寻常门户之物。它是开启乾坤玉匣的唯一钥匙!”
“乾坤玉匣?”陆羽柔问道。
百砚辞解释道:“乾坤玉匣,乃是我玄机宗祖师以秘法,取天地灵玉精华,辅以奇门阵法,耗费心血炼制而成的一种特殊容器。此匣非金非木,坚不可摧,更能隔绝一切气息探查!其内自成一方微小乾坤,可存放活物、灵药、甚至…某些特殊之物!因其神妙,故称‘乾坤玉匣’!”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而开启这乾坤玉匣的唯一方法,便是与之对应的这枚乾坤玉钥!每一枚玉钥,皆由同一块灵玉雕琢而成,其上纹路独一无二,蕴含特殊阵法波动,如同锁与钥匙,一一对应!非此钥,绝无可能开启对应的玉匣!”
“独一无二?”穆之眼神一凝,“那…宗主可知,这枚玉钥对应的玉匣…现在何处?匣中…又存放着何物?”
百砚辞缓缓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本宗…不知。”
他解释道:“炼制乾坤玉匣,乃是我玄机宗传承数百年的秘术。但此术只为有缘人或付出足够代价者施展。凡求匣者,皆需遵守一条铁律——匿名!不问身份,不问用途,不问所藏何物!只要付出足够的代价,我玄机宗便按其要求,取灵玉,炼玉匣,配玉钥。玉匣交付之后,其下落、用途、所藏之物,皆与我宗无关!此乃祖训,亦是…避祸之道!”
他目光再次落在那枚玉佩(乾坤玉钥)上:“这枚玉钥…应是多年前由我宗一位长老亲手雕琢。但具体为谁所制,玉匣又在何处…贫道实在无从得知。或许…只有当年经手此事的几位长老知晓。可惜…那几位长老,早已仙逝多年…”
线索…似乎又断了!
众人心中皆是一沉。
“不过…”百砚辞话锋一转,目光再次投向阿月,眼神深邃,并特意看了一眼她手中的玉钰,“阿尔忒弥斯血脉…与这乾坤玉钥…似乎颇有渊源。贫道虽不知玉匣下落,但观此玉钥灵光内蕴,阵法波动未绝…其所对应的玉匣,应当…尚未被开启!或许…它仍在世间某处,等待着有缘之人…”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道:“而那半截玉钰…既然材质工艺与玉钥同源,又在你手中…或许,它与玉钥、玉匣之间,亦存在着某种尚未被揭示的深层联系…”
阿月握着那枚乾坤玉钥和半截玉钰,感受着它们散发出的微弱灵光,黑瞳中光芒闪烁不定。玉钥…玉匣…阿尔忒弥斯血脉…还有这同源的玉钰…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环环相扣的秘密?
“多谢宗主解惑。”穆之抱拳道,“不知…宗主可知晓,这武道大会提前召开…究竟有何深意?”
百砚辞闻言,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光芒。他沉默片刻,才缓缓道:“武林不可一日无主。慕掌门、渊离道友相继陨落,武林动荡。玄机宗身为武林魁首,责无旁贷。召开武道大会,推举贤能,重振武林声威…此乃其一。”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几分:“其二…南疆蛊祸虽暂平,但隐患未除。京城暗流汹涌,庙堂之争已波及江湖。玄机宗…亦需未雨绸缪,凝聚力量,以应…未来之变局。”他抬眼看向穆之,意有所指,“武道大会…定于半月之后。届时,各方豪杰云集,正是…观察局势,结交同道,乃至…寻找某些线索的良机。”
未来之变局?半月之后?
穆之心中凛然!百砚辞此言,显然意有所指!京城暗流…庙堂之争…寻找线索(玉佩?玉匣?玉钰?)…难道…那几个皇子的手,已经伸向了武林?而这武道大会,将成为各方势力博弈的舞台?
离开玄机殿时,夕阳的余晖将紫金山染上了一层金红。
穆之一行人策马下山,气氛有些凝重。
“乾坤玉钥…乾坤玉匣…还有同源的玉钰…”穆之眉头紧锁,“线索看似多了,实则更复杂了…”
陆羽柔指尖银针转动:“未必。百砚辞说玉匣尚未开启…而且…似乎与阿月妹妹的血脉有关…那半截玉钰也必有深意…半月后的武道大会…或许是个机会?”
轩辕一刀灌了口酒,眼中刀意隐现:“管他什么玉匣玉钥!谁敢打主意…砍了便是!”
阿月端坐马上,一手握着乾坤玉钥,一手握着那半截玉钰,黑瞳深邃如渊,仿佛在感受两者之间那同源材质带来的微妙共鸣。
婉儿秀眉微蹙,眼中带着一丝忧虑:“师兄…玄机宗宗主的话…似乎暗示…武林和朝廷…都要不太平了…而且武道大会就在半月后…”
穆之望着山下灯火渐起的天墉城,心中思绪翻腾。武道大会在即,各方势力云集。残缺的玉钰,神秘的玉钥,未现的玉匣,暗处的追杀,京城的暗流,南疆的隐患…如同无数条看不见的线,交织缠绕。
“半月之后…”穆之沉声道,“武道大会!我们…必须参加!”
夜色渐浓,山风呼啸。前路,依旧迷雾重重,但新的风暴,已然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