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谋冢 第28章 天墉风云·酒中真言
热门推荐:
七零:随军辣媳带飞大院暴富逆袭
我!丧尸母体,开启末世纪元
让你摆地摊,没让你城管局门口摆
星铁:人偶师玩人偶很正常吧?
猛的嘞,悍匪系统当警察!
关于觉醒最牛职业却无人知晓这事
基因改造后,我带全村暴富
君乃天上客
末日狂欢:我是萨比我骄傲了?
从紫禁山玄机宗回到清漪园,夜色已深。穆之心头疑云密布,尤其是独孤慕雪在矿洞那无声的一瞥和赤羽剑魄的遗失。他稍作休整,便径直走向独孤慕雪暂居的临水小筑。
小筑内并未点太多灯烛,只余几盏纱灯散发着朦胧的光晕。独孤慕雪独自倚在窗边,望着庭院中一池寒水映着残月,手中拎着一个白玉酒壶。听到脚步声,她并未回头,只是晃了晃酒壶,声音带着一丝慵懒和不易察觉的寂寥:“孤大人?来得正好。长夜漫漫,要不要…陪我喝点?”
穆之脚步微顿,随即坦然走到她对面坐下:“舍人有此雅兴,在下乐意奉陪。”
独孤慕雪唇角微勾,也不多言,从旁边案几上拿起另一坛未开封的“烧春烈”,拍开泥封,直接推给穆之。她自己则举起手中的玉壶。两人隔着朦胧的灯火,酒坛与玉壶轻轻一碰,发出清脆的声响,各自仰头灌下一大口。辛辣的液体滚过喉咙,带来一阵灼热。
沉默在酒气中蔓延片刻。独孤慕雪放下玉壶,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壶身,目光依旧落在窗外虚无处,声音却清晰地传入穆之耳中:“孤大人夤夜来访…是想问,我为何要取那赤羽剑的剑魄精华吧?”
穆之握着酒坛的手紧了紧,没有否认:“舍人若愿意告知,孤某洗耳恭听。”
独孤慕雪轻笑一声,那笑声里带着几分自嘲和化不开的苦涩:“不过是为情所困,一个俗套又可笑的故事罢了。”她终于转过头,那双清冷的眼眸在灯光下映着水光,直直看向穆之,“我喜欢上一个人…很久很久了。久到我自己都快忘了,最初心动是什么模样。”
穆之静静听着,没有打断。
“而他…”独孤慕雪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刻骨的无奈与怨愤,“…他练的,偏偏是那该死的、要命的《化阳神功》!”
穆之脑中灵光一闪,一个名字脱口而出:“楚墨渊?”
独孤慕雪瞳孔猛地一缩,握着玉壶的手指骤然收紧,指节泛白:“你…你怎么知道?!”
穆之叹了口气,语气带着洞察后的了然:“姓楚,功法至阳至烈,又对赤羽剑的太阳精魄如此渴求…除了‘一阳’楚羽轩的后人,还能有谁?” 他看着独孤慕雪瞬间苍白的脸,“舍人煞费苦心,甚至不惜潜入玄机宗…都是为了他?”
“是!”独孤慕雪毫不犹豫地承认,眼中闪过一丝偏执的痛楚,“我为他做尽一切!盗取剑魄,只为助他突破功法桎梏,免遭那反噬焚身之苦!可他不喜欢我!从来都不喜欢!” 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压抑不住的悲愤和委屈。
穆之看着她眼中翻涌的痛苦,心中微动,斟酌着开口:“舍人风华绝代,才智无双,他…为何会不喜?”
“为何?”独孤慕雪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嘴角扯出一个冰冷的弧度,眼中却满是自伤,“因为他喜欢的人啊…长得倾国倾城,智勇双全,更是意气风发,如骄阳般耀眼夺目!那是他心中永远抹不去的白月光、朱砂痣!我独孤慕雪再好,在他眼里,也不过是…阴沟里见不得光的影子!”
穆之试图安慰:“舍人过谦了,世间女子,能及得上舍人者…”
“那镇北侯呢?”独孤慕雪突然打断他,眼神锐利如刀,直刺穆之心底,“那位惊才绝艳、名动天下的女侯爵,林汐月!她又如何?”
如同被一道惊雷劈中!穆之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冻结!酒意带来的微醺感荡然无存,只剩下刺骨的冰冷和警铃大作的危机感!他猛地抬头,眼神锐利如鹰隼,死死盯住独孤慕雪,声音是从未有过的低沉与危险:“你…知道她的身份?”
独孤慕雪迎着他凌厉的目光,毫无惧色,反而带着一丝嘲弄:“当然知道。孤大人以为…这世上真有天衣无缝的假死脱身?百鸟巢的耳目,虽不敢说遍及天下每一个角落,但这京城内外,风吹草动,总逃不过几双眼睛。”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掌握秘密的冰冷,“不仅我知道,宫里的那位陛下,还有长乐宫的圣人娘娘…他们,也都知道。”
穆之的心沉到了谷底。
独孤慕雪继续道,声音带着一丝玩味:“只不过,大家都在打太极罢了。陛下需要林家在北境的影响力,圣人娘娘或许另有所图…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对你那位‘已故’的阿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何乐而不为呢?”她看着穆之越来越难看的脸色,轻哼一声,“怎么?很意外?”
穆之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捕捉到她话中的关键:“百鸟巢…你也是百鸟巢的人?”
“不错。”独孤慕雪坦然承认,甚至带着一丝傲然,她举起手中的玉壶,对着灯光晃了晃,仿佛在欣赏那流动的琥珀色液体,“百鸟使…我便是,白鸾。”
她话音落下,却发现身边的穆之毫无反应。侧头一看,只见穆之双目紧闭,身体微微摇晃,手中的酒坛早已滑落在地毯上,酒液汩汩流出,散发出浓烈的酒香。他竟是在这心神剧震之下,被烈酒的后劲彻底冲垮,醉倒了过去。
独孤慕雪先是一愣,随即忍不住嗤笑出声,带着几分醉意和戏谑:“啧…就这点酒量,还敢陪本舍人喝酒?”她伸手戳了戳穆之毫无知觉的脸颊,语气带着一丝遗憾和促狭,“孤大人呐,我这儿…可还有好多有趣的秘密,没来得及告诉你呢!真是…可惜了。”
她提高了声音,朝着阿月房间的方向,带着几分恶作剧般的笑意喊道:“喂!林汐月!你男人喝趴下了!管不管啊?!”
几乎是话音刚落,阿月的房门便“吱呀”一声打开。一道身影如风般掠至穆之身边,正是阿月。她看着瘫软在椅子上、人事不省的穆之,眉头紧蹙,带着一丝无奈和不易察觉的关切看向独孤慕雪:“暮雪!你怎么灌他这么多?”
独孤慕雪挑眉,带着几分醉态和促狭的笑意:“哟,汐月,终于肯出来,不躲着我啦?”
阿月一边费力地将穆之的手臂架在自己肩上,试图将他扶起来,一边没好气地低声道:“我敢不躲着你吗?中宫舍人大人!我现在可是顶着‘欺君之罪’的假身份!”
独孤慕雪慵懒地靠在窗棂上,看着阿月吃力的样子,慢悠悠地说道:“行了,别躲了。躲也没用。陛下和圣人娘娘那儿,早就知道你林家那点‘金蝉脱壳’的把戏了。不过是碍着皇家的颜面,也懒得戳穿这层窗户纸,才一直装聋作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你这‘死人’,活得比谁都小心,何必呢?”
阿月(林汐月)扶着穆之沉重的身体,闻言动作微微一滞,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最终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他们…向来如此。罢了,不跟你说了,我先带他回去。”
阿月将穆之沉重的身躯半扶半抱地弄回自己房中。她虽习武,但穆之身材高大,又醉得不省人事,也颇费了一番力气。将他小心安置在床榻上,阿月已是微微气喘。
她点亮一盏柔和的灯烛,拧了一条温热的湿毛巾。坐在床边,她凝视着穆之因醉酒和方才震惊而显得格外苍白的脸。昏黄的灯光下,他紧锁的眉头和紧抿的嘴唇,透露出即使在醉梦中也无法完全卸下的沉重。
阿月动作轻柔地用温毛巾擦拭穆之的额头、脸颊和脖颈,擦去汗水和酒渍。她的指尖偶尔不经意地拂过他紧蹙的眉心和滚烫的皮肤,带着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疼惜。
“傻子…” 她低声呢喃,声音轻得像叹息,“明知是套话的酒,还喝这么多…心事都写在脸上,怎么跟那些老狐狸斗…”
她替穆之解开领口束缚的衣扣,让他呼吸顺畅些。又去倒了一杯温水,小心地扶起他的头,一点点喂他喝下。穆之在昏沉中下意识地吞咽了几口,眉头似乎舒展了些许。
做完这一切,阿月并未离开。她拉过一张圆凳,静静地坐在床边。烛火在她清冷的侧脸上跳跃,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她看着穆之沉睡中仍带着一丝不安的容颜,听着他略显粗重的呼吸,眼神深邃而复杂。
独孤慕雪的话在她脑海中回荡——“陛下和圣人早就知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看似平静的默许之下,隐藏着多少汹涌的暗流?穆之今日探知的秘密,关于赤羽剑魄,关于楚墨渊,关于独孤慕雪的身份…又会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中,掀起怎样的波澜?
她伸出手,指尖悬在穆之紧握的拳头上方,犹豫了片刻,终究只是替他掖了掖被角。夜还很长,风已起于青萍之末。她就这样守着,守着这难得的、短暂的平静,也守着这个将无数秘密与重担压在心头的男人,直到烛泪滴尽,窗外泛起熹微的晨光。
小筑内并未点太多灯烛,只余几盏纱灯散发着朦胧的光晕。独孤慕雪独自倚在窗边,望着庭院中一池寒水映着残月,手中拎着一个白玉酒壶。听到脚步声,她并未回头,只是晃了晃酒壶,声音带着一丝慵懒和不易察觉的寂寥:“孤大人?来得正好。长夜漫漫,要不要…陪我喝点?”
穆之脚步微顿,随即坦然走到她对面坐下:“舍人有此雅兴,在下乐意奉陪。”
独孤慕雪唇角微勾,也不多言,从旁边案几上拿起另一坛未开封的“烧春烈”,拍开泥封,直接推给穆之。她自己则举起手中的玉壶。两人隔着朦胧的灯火,酒坛与玉壶轻轻一碰,发出清脆的声响,各自仰头灌下一大口。辛辣的液体滚过喉咙,带来一阵灼热。
沉默在酒气中蔓延片刻。独孤慕雪放下玉壶,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壶身,目光依旧落在窗外虚无处,声音却清晰地传入穆之耳中:“孤大人夤夜来访…是想问,我为何要取那赤羽剑的剑魄精华吧?”
穆之握着酒坛的手紧了紧,没有否认:“舍人若愿意告知,孤某洗耳恭听。”
独孤慕雪轻笑一声,那笑声里带着几分自嘲和化不开的苦涩:“不过是为情所困,一个俗套又可笑的故事罢了。”她终于转过头,那双清冷的眼眸在灯光下映着水光,直直看向穆之,“我喜欢上一个人…很久很久了。久到我自己都快忘了,最初心动是什么模样。”
穆之静静听着,没有打断。
“而他…”独孤慕雪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刻骨的无奈与怨愤,“…他练的,偏偏是那该死的、要命的《化阳神功》!”
穆之脑中灵光一闪,一个名字脱口而出:“楚墨渊?”
独孤慕雪瞳孔猛地一缩,握着玉壶的手指骤然收紧,指节泛白:“你…你怎么知道?!”
穆之叹了口气,语气带着洞察后的了然:“姓楚,功法至阳至烈,又对赤羽剑的太阳精魄如此渴求…除了‘一阳’楚羽轩的后人,还能有谁?” 他看着独孤慕雪瞬间苍白的脸,“舍人煞费苦心,甚至不惜潜入玄机宗…都是为了他?”
“是!”独孤慕雪毫不犹豫地承认,眼中闪过一丝偏执的痛楚,“我为他做尽一切!盗取剑魄,只为助他突破功法桎梏,免遭那反噬焚身之苦!可他不喜欢我!从来都不喜欢!” 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压抑不住的悲愤和委屈。
穆之看着她眼中翻涌的痛苦,心中微动,斟酌着开口:“舍人风华绝代,才智无双,他…为何会不喜?”
“为何?”独孤慕雪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嘴角扯出一个冰冷的弧度,眼中却满是自伤,“因为他喜欢的人啊…长得倾国倾城,智勇双全,更是意气风发,如骄阳般耀眼夺目!那是他心中永远抹不去的白月光、朱砂痣!我独孤慕雪再好,在他眼里,也不过是…阴沟里见不得光的影子!”
穆之试图安慰:“舍人过谦了,世间女子,能及得上舍人者…”
“那镇北侯呢?”独孤慕雪突然打断他,眼神锐利如刀,直刺穆之心底,“那位惊才绝艳、名动天下的女侯爵,林汐月!她又如何?”
如同被一道惊雷劈中!穆之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冻结!酒意带来的微醺感荡然无存,只剩下刺骨的冰冷和警铃大作的危机感!他猛地抬头,眼神锐利如鹰隼,死死盯住独孤慕雪,声音是从未有过的低沉与危险:“你…知道她的身份?”
独孤慕雪迎着他凌厉的目光,毫无惧色,反而带着一丝嘲弄:“当然知道。孤大人以为…这世上真有天衣无缝的假死脱身?百鸟巢的耳目,虽不敢说遍及天下每一个角落,但这京城内外,风吹草动,总逃不过几双眼睛。”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掌握秘密的冰冷,“不仅我知道,宫里的那位陛下,还有长乐宫的圣人娘娘…他们,也都知道。”
穆之的心沉到了谷底。
独孤慕雪继续道,声音带着一丝玩味:“只不过,大家都在打太极罢了。陛下需要林家在北境的影响力,圣人娘娘或许另有所图…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对你那位‘已故’的阿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何乐而不为呢?”她看着穆之越来越难看的脸色,轻哼一声,“怎么?很意外?”
穆之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捕捉到她话中的关键:“百鸟巢…你也是百鸟巢的人?”
“不错。”独孤慕雪坦然承认,甚至带着一丝傲然,她举起手中的玉壶,对着灯光晃了晃,仿佛在欣赏那流动的琥珀色液体,“百鸟使…我便是,白鸾。”
她话音落下,却发现身边的穆之毫无反应。侧头一看,只见穆之双目紧闭,身体微微摇晃,手中的酒坛早已滑落在地毯上,酒液汩汩流出,散发出浓烈的酒香。他竟是在这心神剧震之下,被烈酒的后劲彻底冲垮,醉倒了过去。
独孤慕雪先是一愣,随即忍不住嗤笑出声,带着几分醉意和戏谑:“啧…就这点酒量,还敢陪本舍人喝酒?”她伸手戳了戳穆之毫无知觉的脸颊,语气带着一丝遗憾和促狭,“孤大人呐,我这儿…可还有好多有趣的秘密,没来得及告诉你呢!真是…可惜了。”
她提高了声音,朝着阿月房间的方向,带着几分恶作剧般的笑意喊道:“喂!林汐月!你男人喝趴下了!管不管啊?!”
几乎是话音刚落,阿月的房门便“吱呀”一声打开。一道身影如风般掠至穆之身边,正是阿月。她看着瘫软在椅子上、人事不省的穆之,眉头紧蹙,带着一丝无奈和不易察觉的关切看向独孤慕雪:“暮雪!你怎么灌他这么多?”
独孤慕雪挑眉,带着几分醉态和促狭的笑意:“哟,汐月,终于肯出来,不躲着我啦?”
阿月一边费力地将穆之的手臂架在自己肩上,试图将他扶起来,一边没好气地低声道:“我敢不躲着你吗?中宫舍人大人!我现在可是顶着‘欺君之罪’的假身份!”
独孤慕雪慵懒地靠在窗棂上,看着阿月吃力的样子,慢悠悠地说道:“行了,别躲了。躲也没用。陛下和圣人娘娘那儿,早就知道你林家那点‘金蝉脱壳’的把戏了。不过是碍着皇家的颜面,也懒得戳穿这层窗户纸,才一直装聋作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你这‘死人’,活得比谁都小心,何必呢?”
阿月(林汐月)扶着穆之沉重的身体,闻言动作微微一滞,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最终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他们…向来如此。罢了,不跟你说了,我先带他回去。”
阿月将穆之沉重的身躯半扶半抱地弄回自己房中。她虽习武,但穆之身材高大,又醉得不省人事,也颇费了一番力气。将他小心安置在床榻上,阿月已是微微气喘。
她点亮一盏柔和的灯烛,拧了一条温热的湿毛巾。坐在床边,她凝视着穆之因醉酒和方才震惊而显得格外苍白的脸。昏黄的灯光下,他紧锁的眉头和紧抿的嘴唇,透露出即使在醉梦中也无法完全卸下的沉重。
阿月动作轻柔地用温毛巾擦拭穆之的额头、脸颊和脖颈,擦去汗水和酒渍。她的指尖偶尔不经意地拂过他紧蹙的眉心和滚烫的皮肤,带着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疼惜。
“傻子…” 她低声呢喃,声音轻得像叹息,“明知是套话的酒,还喝这么多…心事都写在脸上,怎么跟那些老狐狸斗…”
她替穆之解开领口束缚的衣扣,让他呼吸顺畅些。又去倒了一杯温水,小心地扶起他的头,一点点喂他喝下。穆之在昏沉中下意识地吞咽了几口,眉头似乎舒展了些许。
做完这一切,阿月并未离开。她拉过一张圆凳,静静地坐在床边。烛火在她清冷的侧脸上跳跃,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她看着穆之沉睡中仍带着一丝不安的容颜,听着他略显粗重的呼吸,眼神深邃而复杂。
独孤慕雪的话在她脑海中回荡——“陛下和圣人早就知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看似平静的默许之下,隐藏着多少汹涌的暗流?穆之今日探知的秘密,关于赤羽剑魄,关于楚墨渊,关于独孤慕雪的身份…又会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中,掀起怎样的波澜?
她伸出手,指尖悬在穆之紧握的拳头上方,犹豫了片刻,终究只是替他掖了掖被角。夜还很长,风已起于青萍之末。她就这样守着,守着这难得的、短暂的平静,也守着这个将无数秘密与重担压在心头的男人,直到烛泪滴尽,窗外泛起熹微的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