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 > 第375章 推恩令

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 第375章 推恩令

    楚帝因病禅位沧澜王的消息迅速传向四方,谁也没想到带领使节团回京述职的沧澜王会成为大楚新帝。

    最让人困惑的是,外朝以卫苒为首,内阁重臣几乎一边倒支持沧澜王继位,朝中哪怕有反对声音也被压制住。

    而且内廷并没有动乱,太上皇禅位后退居福安殿,大臣可以随意进入觐见,太上皇并没有被幽居深宫。

    这样一来,一些有异议的大臣更是无话可说,只能奉诏,承认沧澜王继位新君。

    朝堂方面在卫苒的协助下算是稳住,对于方昊而言,这便够了。

    他要的是名分,有了名分,其它一切都好说。

    卫苒不知道方昊是如何让魏帝甘愿禅位的,也不想去问,魏帝能退居福安殿度过最后的生命时光,对于他来说就足够了。

    “卫相,下面现在是什么情况?”

    方昊问道。

    “回禀陛下,朝臣一致认为,十天后是吉日,可举行禅让之礼,如果陛下同意的话,微臣便草拟旨意,宣七王入朝参加陛下的登基仪式。”

    方昊点头道:“那就按照卫相说的做吧!”

    五天后。

    卫苒禀报,七王皆称病无法入朝参加方昊的登基仪式。

    方昊冷笑,这在他的意料之中。

    “卫相,这是朕拟的恩旨,你看看,朕打算登基后施行。”

    卫苒躬身接过折子,打开,下一刻脸色骤变,拿着折子的手都在微微颤动。

    “推恩令!陛下的想法是好的,只是现在颁布的话恐怕会引起诸王不满,若强行推行,陛下刚刚继位,恐社稷不稳。”

    方昊笑道:“卫相无需担忧,朕早有准备,现在天下动荡,留给朕的时间不多,必须快刀斩乱麻,藩王割据的局面不能继续下去。”

    “陛下三思。”

    卫苒这次没有附和,方昊想要颁布的‘推恩令’能彻底解决藩王势大的问题,这点他十分认可,但是施行的时机不对。

    方昊刚继位,根基不稳,朝堂上下现在看似平静,其实犹如冰层下的暗流,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再说朝廷控制的军队也在权贵手中,自己掌控的力量仅仅能护卫都城,自保尚且勉强,想要拿出去平乱那就更不可能了。

    而沧澜王手下都是水军,水上可以纵横无敌,但是想要攻城拔寨就困难了。七王每一个实力都不弱,如果将他们逼反,后果不堪设想。

    “卫相可先试着放出风声,登基仪式照旧进行。”

    方昊一锤定音。

    卫苒见方昊没有坚持登基后就颁布推恩令,而是让自己先放出风声试探各方态度,松了口气。

    这位犹如一把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好在还能听取意见,否则他真担心过刚易折。

    很快朝廷要施行‘推恩令’的消息便传了出去。

    一时间朝堂震动,有支持的,有强烈反对的。

    七王得到消息,皆是派出心腹来楚都,让朝堂上的官员阻止此令施行。

    所谓“推恩令”,是将过去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传给嫡长子的制度,变更为诸子均分制,让所有诸侯王的儿子都能享有继承权,达到分化、削弱诸侯王国势力的效果。

    这是阳谋,除了诸侯王和嫡长子外,其它王子皆不会有异议。

    因为按照以前的制度,他们什么都得不到,现在则可以均分封地,这种好事谁会拒绝。

    从内部直接就造成了诸侯国内的矛盾。

    父与子之间,兄与弟之间,将因为封地的分封制改变不再铁板一块。

    “狗娘养的,一定是卫苒那老匹夫出的主意,本王要杀了他!”

    景阳王一剑将面前的案几斩成两半。

    他的儿子可不少,若是按照‘推恩令’的要求执行,景阳王的地盘将被分割得七零八乱。

    最让他头疼的是几个儿子还掌握了兵权,想让他们妥协基本没有可能,现在几个儿子已经有了联合起来,对抗嫡长子的迹象了。

    他不相信‘推恩令’这样的计谋是沧澜王想出来的,认为沧澜王不过是卫苒摆在明面上的傀儡,背后都是这老家伙在策划这一切。

    卫苒这段时间同样烦恼不断。

    就像景阳王所想一样,许多朝臣也以为沧澜王是傀儡,毕竟在太上皇下旨禅位以前,沧澜王刚刚袭爵,根本没有根基,怎么可能一夜间就被指定为新君。

    当然也有知道一些沧澜王事情的人。

    使节团回来后,这一路的见闻早就传了出去,只是过于奇幻,许多人半信半疑。

    那些对‘推恩令’有异议的朝臣纷纷来找卫苒,想让他打消颁布‘推恩令’的计划。

    他们中有真心为大楚着想的,担心‘推恩令’颁布后引起大楚内乱。

    也有替七王出头的大臣,威胁、利诱全都用上了。

    卫苒一律表示暂时没有收到新君的指令,但是如果‘推恩令’有利于大楚,也不介意新君正式登基后施行。

    就在所有人议论这件事的时候,一个更大的消息震惊了朝堂内外。

    云州将军霍惊鸿痛斥南云王装病拒绝入朝参加新君登基大典,发兵一万讨逆!

    霍惊鸿是南云王的嫡系,他怎么会突然间向自己的主子发难?

    这事透着蹊跷,联想到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推恩令’以及楚帝禅位于沧澜王一事,已经有人隐隐感觉到了不对劲。

    兵部尚书沈云召见兵部侍郎姚广才。

    “姚大人,你我共事多年,这次出使大晋,传言颇多,却有些骇人听闻,难辨真假,姚大人全程同行,想必知道的更为清楚,不知那些传闻究竟有几分真?”

    姚广才和沈云共事多年,也属于一个阵营,他回来后并没有多说什么,言多有失,同时交代下面的人不要在外说起,可是纸包不住火,还是有人将其中的一些事情透露出去。

    他沉思了下后道:“不瞒大人,真实情况比大人听到的还要骇人三分啊!”

    沈云不觉坐直身子,本来以为传闻有些夸大,怎么可能有几十米高的海怪,而且那位沧澜王还同时控制着上百头,甚至有人说沧澜王接管了一个人口三十四万的海岛,岛上精锐士卒有数万之众,这些士卒长期和海怪战斗,每一个都拥有难以想象的实力,就是大楚最强的禁卫军在其面前也如同小孩般不堪一击。

    要是沧澜王有着这么一支军队,加上原本的沧澜水军,以及那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海怪,大楚恐怕找不出任何势力能与之相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