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桃花卷下的修真传奇 > 第362章 寻师访友,求解难题

桃花卷下的修真传奇 第362章 寻师访友,求解难题

    石台上的裂缝缓缓闭合,如同大地吞咽了某种禁忌之物。黑曜石表面的焦痕尚未冷却,空气中残留着一丝硫磺与腐叶混合的气息。王沐阳跪伏在地,肩胛剧烈起伏,掌心那滴黑血早已渗入石缝,只留下一圈暗红的印迹。他缓缓抬起脸,额前碎发被冷汗浸透,贴在眉骨之上,双目却已恢复清明,只是眼底深处,仍有一缕青光若隐若现,如同潜伏的蛇。

    李欣烨蹲下身,指尖轻触他的腕脉,眉头微蹙:“灵流依旧紊乱,但……不再逆冲识海了。”

    黄文杰站在一旁,雷光在掌心流转了一瞬,又强行压下:“你刚才那一下,差点把我们都卷进去。现在呢?还能控制?”

    王沐阳撑地起身,动作迟缓,仿佛全身筋骨都被重锤碾过。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五指微微颤抖,青气在皮下如游丝般窜动,时断时续。

    “控制不了。”他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但它现在……像是被什么东西压着,暂时不会暴走。可这只是缓兵之计。”

    他抬头望向远处云雾缭绕的山脊,目光穿透层层叠嶂:“我必须走。去找能解这股力量的人。”

    “你疯了?”黄文杰猛地踏前一步,“你现在这个状态,走出十里地都难保不被野兽叼走!还去找人?找死吗?”

    “留在这里才是死。”王沐阳缓缓站直,脊背挺起,青袍下摆被风吹动,猎猎作响,“这股力量不是我能靠自己化解的。它来自传承,也可能是某种封印的反噬。若再拖下去,我不只是经脉尽断,甚至可能……彻底失控。”

    李欣烨沉默片刻,忽然从袖中取出一枚青玉香囊,递到他手中。香囊上绣着云纹,边缘缀着细小的银铃,触手温润。

    “云裳门的‘清心引’,以九叶灵芝与寒潭玉丝织就,可护心神,避邪祟。”她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带上它。若灵识再受侵扰,捏碎玉囊,或许能撑一时。”

    王沐阳一怔,接过香囊,指尖传来一阵清凉,竟让躁动的青气微微平息。

    “谢谢。”

    “别谢得太早。”她抬眼看他,“我们不是拦你,是怕你一去不回。你要找谁?去哪?总得有个方向。”

    “我不知道。”王沐阳摇头,“但修真界广袤,总有前辈高人曾遇过类似之事。我只能一路走,一路问,访尽名山,叩遍洞府,总有人知道答案。”

    黄文杰冷笑:“说得轻巧。那些隐世之辈,哪个不是闭关千年,岂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再说了,你身上带着这股诡异力量,别人不把你当祸患驱逐就不错,还指望指点?”

    “那就用诚意。”王沐阳握紧香囊,目光灼灼,“我不会强求,只求一听。若他们不愿,我便离开。若有人肯点拨一句,哪怕只是一句,我也感激不尽。”

    李欣烨凝视他良久,忽然笑了:“你还是老样子,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

    黄文杰咬牙:“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

    “你留下。”王沐阳打断他,“清源村不能无人照应。而且……你若跟着,反而会拖慢我的行程。我要走的,是那些人迹罕至的险地,不是游山玩水。”

    三人静默片刻,风掠过石台,卷起几片枯叶。

    最终,黄文杰重重一拳砸在石栏上,碎石飞溅:“去可以,但答应我,若三月未归,我亲自带人寻你!”

    王沐阳点头。

    李欣烨将一枚玉简塞入他怀中:“这是我整理的修真界散修名录,有些地方虽偏僻,却常有奇人隐居。你若路过,不妨一试。”

    “好。”

    翌日清晨,王沐阳背起行囊,踏出遗迹。身后,李欣烨与黄文杰伫立石台,目送他身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晨雾之中。

    旅途远比想象中艰难。

    翻越断崖时,暴雨倾盆,山洪暴发,他被迫攀附在湿滑的岩壁上,靠一柄短剑钉入石缝才勉强脱险。渡河时遭遇毒蛟,那畜生通体幽绿,尾鳍如锯,他凭借桃花仙子传承中的轻身步法,在激流中腾挪闪避,最后一剑刺入其七寸,才得以脱身。

    更难防的是人心。

    在一处荒镇歇脚时,几名散修围拢过来,假意结伴同行,实则觊觎他腰间那枚从遗迹带出的青玉令——那是开启某些古地的信物。夜半,三人持刀逼近,王沐阳早有察觉,借着月光反照屋檐的刹那,一记回旋踢将为首者踹入火堆,随即抽出长剑,剑锋划过两人咽喉,未沾血,却逼得他们仓皇逃窜。

    他并未追击。

    “我不想杀人。”他对着夜色低语,“但也不会任人宰割。”

    半月后,他行至苍梧山脉。

    此地古木参天,雾气常年不散,相传曾有上古修士在此讲道,留下不少残碑断碣。他在一处山腰发现洞穴,洞口藤蔓遮掩,内里却刻满符文,与塔门上的三瓣花竟有几分相似,只是线条更为古拙,边缘多出螺旋纹路。

    他正欲探查,忽闻身后脚步声。

    “这地方,外人进不得。”

    王沐阳转身,见三名修士立于林间,皆着灰袍,背负竹篓,似采药之人。为首者年约四十,眉心有道竖疤,眼神锐利。

    “在下无意冒犯。”王沐阳抱拳,“见此地符文奇特,一时好奇。”

    “好奇?”疤面男子冷笑,“上个月,两个金丹散修进来,再没出来。你比他们强?”

    “我不求入内,只想请教。”王沐阳坦然道,“我体内有一股力量,源自远古传承,如今失控,若不化解,迟早爆体而亡。前辈见多识广,可曾听闻类似之事?”

    三人面面相觑。

    片刻后,那疤面男子摇头:“没听过。但……我师叔曾在‘归墟遗迹’见过一人,浑身缠绕黑气,口吐符咒,最后自焚而亡。据说,那人也是得了什么‘不完整的传承’。”

    “归墟遗迹?”王沐阳眼神一亮,“在哪?”

    “北境,黑水河畔,已沉入湖底三百年。”那人冷笑,“你若真想去,先学会潜水再说。”

    王沐阳默然。

    另一名年轻修士忽道:“我倒是听说,南岭有位‘符心老人’,专研上古符文,曾为一名剑修化解过剑灵反噬。不过……没人知道他住哪,只说他常在‘千峰集’出现。”

    “千峰集?”王沐阳记下。

    “还有,”第三人补充,“西漠有个‘灵语谷’,谷中住着一群哑修,他们不用言语,只以符文交流。据说,他们掌握着‘心符秘术’,能镇压体内异力。”

    王沐阳一一记下,拱手致谢。

    疤面男子临走前瞥他一眼:“你这人,不像是来寻死的。但记住,有些秘密,不是谁都能碰的。你体内的东西……若真是远古封印,解开了,未必是福。”

    王沐阳望着三人背影,良久未动。

    当晚,他在山脚搭起简陋帐篷,取出李欣烨给的玉简,将新得线索一一录入。青气在经脉中隐隐躁动,他取出香囊,轻轻摩挲,玉面微凉,竟让心神稍定。

    数日后,他抵达千峰集。

    那是一处悬浮于云海之上的集市,由数十座浮岛相连,商贩多为散修,交易灵药、符箓、古籍。他在一处摊位前停下,见摊主正在讲解一枚残破玉符。

    “此符出自‘天启塔’,据传能引动天地共鸣,可惜……只剩半片。”

    王沐阳凑近细看,心头一震——那符纹,竟与他识海中的主符文有七分相似!

    “这符……可有人成功修复过?”他问。

    摊主摇头:“无人能解。倒是三年前,有个老道试过,结果符文反噬,当场七窍流血。”

    “老道?”王沐阳追问,“他后来如何?”

    “走了,往南去了。听说他懂‘逆符归元’之法,专治灵力错乱。”

    “他叫什么?”

    摊主一笑:“没人知道真名。都叫他‘符痴’。”

    王沐阳心中一动。

    当夜,他在集市边缘的茶寮歇脚,偶遇几名年轻修士围坐论道。谈及修炼瓶颈,有人提起体内灵力暴走之症。

    “我师兄曾在‘玄冥洞’修炼寒魄诀,结果走火入魔,全身结冰,最后靠一位隐修以‘心火渡厄术’才救回来。”

    “心火渡厄术?”另一人道,“那不是失传的秘法吗?”

    “未必。”第三人插话,“我曾在一本残卷上看到,说此术需以‘赤心莲’为引,配合特定手印。若能找到莲种,或许能复原。”

    王沐阳默默记下。

    他正欲离开,忽觉胸口一热。

    低头一看,香囊表面竟浮现出细密裂纹,仿佛承受了某种无形压力。

    他猛然抬头,望向远处夜空。

    一道青色流光划破天际,坠入南岭方向。

    与此同时,识海深处,那道主符文,再次开始缓缓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