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长生路漫漫,吾上下求索 > 第43章 流浪号四世,探索完成

长生路漫漫,吾上下求索 第43章 流浪号四世,探索完成

    正如小孩子小时候看着爸妈无所不能,所以非常崇拜,长大之后却开始体谅父母的不易和辛苦,甚至开始帮助他们,一起支撑这个家。

    以前在诸葛玄眼中神秘强大的道尊、随着他的逐步成长,不再那么神秘,似乎也不那么厉害了。

    原来紫鼎的时空之力源自于天品素材空明石。

    原来黑鼎的化物归元的功能也来自天品素材。

    原来道尊四处讲道是在论道、证道。

    而她之所以证道成功,很可能是因为她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原来虽然就连清净境修士都能因她而明悟,整个七界都因为她的讲道而提升,可在更上层的修士那里,她也算不上特别高山仰止。

    之所以她被传的那么厉害,显得那么强大,全因为在那个时代她鹤立鸡群。

    然而那个时代却有一个从天子时代活下来的秋华婆婆。

    有了比较,也就有了落差。

    虽然她这样也很厉害啦,值得敬佩,但就是随着神秘面纱被拉下来,感觉距离近了好多,清晰了好多。

    “有没有可能,我们也能试着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毕竟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有时候一些人的成功,就是因为一丝运气,一点灵感爆发。”诸葛玄问道。

    秋华笑道:“你还真是机灵,这么快就反应过来了。许多知情人可是好久之后才意识到还可以这么做。

    但我还是不得不打破。虽然天子开辟洞天福地是在为七界做贡献,道尊传道也直接提升了整个七界的修行层次,都是正向导向,似乎有迹可循。

    但大家循着这一导向往后接的时候,试过各种法子,就是接不上。

    我曾经甚至试图把这个方外世界拉入七界范围,为七界开疆拓土,但……毫无作用。”

    诸葛玄这下彻底明白她为何这么悲观。

    花费许多时间,把能力范围内的所有法子都试过之后,依旧不能如愿,是个人都难再提起劲儿来。

    这样对比的话,那些自以为是的圣地其实还挺幸运。

    虽然他们历史久,甚至有的出过天子,但他们站不到更高的位置,便以为自己的百般尝试可能带来希望,白日做梦却意识不到,也就不会绝望。

    秋华将那仙舟递给了他:“这可能是世间仅剩的一艘天品飞舟了,送给你吧。

    上面的东西你也一并收着,再次感谢你对神歌遗留下的神歌宗的帮助。”

    诸葛玄心中一喜。

    流浪号四世已就位!

    “多谢前辈。”

    ……

    流浪号四世的甲板也是由一块块木板拼接而成。

    流浪号三世大的没边,可放在流浪号四世上却也仅仅占了一块木板的位置。

    正如当年的流浪号二世。

    就离谱。

    当诸葛玄在混沌中将它变到最大时,它就是一个世界。

    或者说一个星球。

    管它陨石还是什么,撞在上头就跟苍蝇撞在了大象身上一样。

    诸葛玄乐得不行,炼化之后,立刻驾驭它冲了出去。

    一圈逛下来,诸葛玄非常满意。

    前三代飞舟,诸葛玄都更在意船舱。

    因为需要用它们放东西。

    流浪号四世则不然。

    它的船舱当然也很大啦。

    但也正因为大,填不满,所以反而无需格外在意。

    他这次更满意的是甲板。

    说是甲板,其实不准确,应该说大陆、世界。

    它上面不仅有高山湖海,大江大河,还有盆地、草原等,大的没边的同时,甚至因为地形变化而产生了不同的气候。

    这上面的各种植被、灵药、动物种类更是数不胜数,甚至有成群的妖精、妖兽乃至人类。

    不夸张的讲,诸葛玄想在这里当国王也好,当创世神仙也罢,都毫无任何问题。

    “能够出产七八九品灵药的灵树种的哪哪儿都是,这流浪号四世不愧是天品飞舟。”

    “秋华前辈是真的得道高人啊。”

    “换了我,让人看一眼这飞舟我都得肉疼,更别提直接整个送掉。”

    值得一提的是,船舱中收藏了许多书、丹药、法宝……古董、素材,比诸葛玄的现有收藏还要多得多,质量也更好。

    “还好我长生不老,不然最后这些东西也要便宜别人。”

    “原道人似乎不怎么贪,但如果他知道自己错失了可能得到这些东西的机会,不知道他会不会恼羞成怒,哈哈。”

    诸葛玄挥毫泼墨,写下一副对联和横批,分别挂在了隐雾楼大门的两侧和上边。

    ——长生不老神仙府。

    ——与天同寿道人家。

    ——成圣亦可。

    十分满意的哈哈一笑,诸葛玄随即将王莲花的骨灰葬在了姜黄旁边,又将道尊的画像挂在了那棵黄参果树上。

    “同为女子中的奇人,你们互相为伴吧。”

    “姜黄小妹,你生前没有摸到天子境门槛儿,今天我直接把天子境的天花板和唯一一位圣人给你弄来了,你可要好好感谢我。”

    “哈哈。”

    ……

    时间在诸葛玄开始又一轮混沌探索后再次悄然而逝。

    一晃眼,一万年过去了。

    诸葛玄的九道分身一起看完了秋华婆婆的那些书。

    此时的他,真可谓是万法皆通,无物不知,活着的博物馆,能开口的古化石。

    但了解越多,他反而越无语。

    原道人认为道尊之前的几十万年间也有惊才绝艳之辈,但直到道尊出现才有了成圣这一概念,是因为道尊更天才,这其实不对。

    他以为更远古的历史没有得到记载,所以后来人知道的不多,这也不对。

    别处没有记载,可秋华这里有。

    在天子时代之前,修士们就好比南之一界的蛮荒上的人,对世界的认知有限,修炼方法也粗糙,高手并不多。

    是天子们结合前人成就,感悟了各种法则,创出了各种功法、神通、理念、思想,然后道尊这一后来人成了集大成者。

    秋华管这二十万年叫黄金时代。

    这直接显得道尊的成圣无比突兀,真就跟天降横财没什么区别,哪怕她是踩在巨人肩膀上。

    正如秋华所言,大家把能研究的都研究完了,研究到顶了,没理由道尊在清净境修士有限的几千年寿命内就搞明白一切,甚至冲破壁垒,登临新的高度。

    秋华绝望甚至隐隐不服,但又好像很迷茫、看不清自己和道尊之间的差异也就可以理解。

    老实说,诸葛玄也曾陷入过绝望。

    但没多会儿他就好了。

    道尊厉害又如何?我长生不老。

    不能成圣又如何?我长生不老。

    反倒是越没人能成圣,我便显得越厉害。

    秋华、原道人这样能和我对抗的异数终究是少数。

    随着时间流逝,他们会老,会死,早晚化作黄土。

    诸葛玄从众多书籍中找到了不少古人探索混沌时画的地图。

    这些地图基本上都是错的。

    但与他的思路相互印证后,却能得到许多信息。

    它们就好像一块块微不足道的拼图,散落时毫无作用,拼在一起也看不出什么,但加入一大块由诸葛玄制作的大拼图后,却又有着难以取代的价值。

    最终,诸葛玄完全搞明白了这个世界的运转规则。

    简而言之,他之前的那些论断都是对的。

    而之所以在混沌中走不同路线、用不同速度、花不同时间会到达相同的位置,之所以用相同路线、相同速度、相同时间却反而南辕北辙,全因七界以及四十九洞天福地本身也在做齿轮运动。

    所谓齿轮运动,指的是一些有齿轮的圆形物体周而复始的互相咬合运动。

    换言之,不仅每一界以及围绕着它们的洞天福地是平面而非立体球形,七界这一大的整体也是一个大平面。

    因为是齿轮运动,它们彼此间的距离并不是固定的。

    今年可能北之一界挨着南之一界,明年就换成了东之一界。

    诸葛玄不能确定的是它们这样的运动是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在不断往前或退后。

    因为最边缘地带哪怕是他也过不去。

    好像有一堵无形的墙。

    正如秋华说的那样,哪怕诸葛玄已经把世界探索的如此彻底,一旦公开便是巨大贡献,可以开拓无数人的大脑,且前无古人,他依旧半点证道契机都没感觉到。

    经过不断完善,浑天仪外形再变,功能也更加强大,可以借助它定位其它境界或陨石,也能加强瞬移强度、速度,达到了秋华定下的天品,也就是诸葛玄认为的伪传世神器。

    这么长久的研究下来,诸葛玄累了。

    他打算回七界好好休息一些年。

    哪怕流浪号四世本身就相当于一个小世界。

    离开秋华的方外世界时,诸葛玄有在浑天仪上留坐标。

    “顺便去那里看看吧。”

    “如果秋华婆婆已经死了,也不知道她是如何安排后事的。”

    “她总不会天为被地当床吧?”

    事实证明,到了诸葛玄这种层次,任何一个想法都可能成真,不是无的放矢。

    当他回到秋华的小院一瞧,嚯,她已经死了,身上的肉、头发等也都腐化了,只剩一具好似白玉的闪闪发光、仿佛永远不会消失的骷髅。

    “对于生活,你是有多绝望无奈啊!”

    诸葛玄叹了口气,把她葬在了流浪号三世上的王莲花的坟墓旁边。

    顺便在这个方外世界玩儿了二百年,领略了一下异世界风采,诸葛玄这才借助浑天仪瞬移到了南之一界。

    两万多年过去,天一和尚自然不可能还活着。

    但圣地炼丹师协会还存在。

    并且依旧霸占着整个南之一界,弄得其它势力敢怒不敢言。

    诸葛玄对此无感。

    确认姜家圣地依旧苟的很好,诸葛玄就更懒得管了,一路溜溜达达,吃吃喝喝,心情美美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