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长生路漫漫,吾上下求索 > 第79章 任命与斗争,跳反与化生

长生路漫漫,吾上下求索 第79章 任命与斗争,跳反与化生

    既然你们想不劳而获,想仗着那点其实并不存在的优势威胁我要官,那我就给你们官!

    人家洪武皇帝朱元璋能拿免死牌当勾决书,我楚皇诸葛傲天也能拿任命书当砍头令发。

    想罢,诸葛玄·傲天直接将九大分身任命为了中书省丞相、中军都督府大都督以及五部尚书、国子监祭酒。

    三省当中,中书省主管政务,主管的丞相相当于文官之首。

    而五军都督府中以中军都督府最尊。

    其大都督相当于武将之首。

    只要握住这俩部门,楚国便逃不过诸葛玄的掌控。

    六部由中书省掌管,分管具体的事务。

    诸葛玄又掌其中五部,那就更稳妥了。

    至于国子监,乃是最高官方学府。

    里头的学生只要成绩好,可以直接当官。

    或是免去一部分科举步骤,考中即能当官。

    掌握好这里,就能掌握人才导向。

    进而影响官场风气。

    诸葛玄自然也不放心将这里交给别人。

    国子监祭酒即国子监主管,相当于校长。

    一项项任命,听的刘耀等人眼馋不已。

    随即便轮到了他们。

    诸葛玄将尚书省、门下省以及六部十二位侍郎、五寺寺丞等官职统统封给了他们,听的他们乐呵的门牙都要掉了。

    “这下名正言顺了吧?各自忙去吧,有事只管来这里找朕,朕一直都在。”说罢,诸葛玄便要离开。

    刘耀站了起来:“陛下。”

    “义侯有事?”诸葛玄笑呵呵问道。

    刘耀顿时被诸葛玄的和善态度骗到了,以为自己被当做了心腹:“陛下,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皇帝无不以繁衍子嗣、培养储君为要。

    而要繁衍子嗣,培养储君,需得大肆扩充后宫,臣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选妃。”

    其他臣子纷纷点头附和。

    诸葛玄乐了。

    选妃?

    好让你们安排人进宫吹枕边风?

    等诞下皇子,你们是不是就要团结在皇子身边,为了皇位而明争暗斗,只图将来更加得势?

    若是朕一个不如你们的意,你们是不是还要想法子弄死我,好扶持你们看得上的皇子上位?

    想多了呀亲。

    信不信朕一发狠,熬死你们家八百代人!

    “此事以后再说,先办正事。”诸葛玄道。

    “是。”

    ……

    得了官职这一催化剂,刘耀他们干起活儿来那叫一个卖力。

    只用了三天,他们就把万毒门被灭、楚国建立的消息传遍了三山一带。

    百姓们却并不觉得高兴。

    实在是万毒门给他们带来的伤害太大了。

    就算万毒门没了,他们也难以从恐惧中脱离出来,反而更害怕楚国皇室比万毒门还不是东西。

    诸葛玄对此心知肚明。

    但他并未做任何补救措施,也没有特别申明什么。

    治大国如烹小鲜,想一出是一出不行,闹出大动作更不行,得慢慢来。

    再一次召集一众臣子开会时,诸葛玄提出要举办科举,选拔人才当官。

    一个原本只是小家族族长、如今却高居礼部左侍郎的家伙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言称各家族人才辈出,擅长各种事务,足以填满各个官衙的缺口。

    诸葛玄拍手称赞。

    却不是称赞他的想法。

    而是称赞他因为无知而生成的想要垄断官位、把持朝政的勇气。

    御剑砍掉了他的脑袋,任由那血淋淋的脑袋在广场上到处滚,诸葛玄笑呵呵问道:“朕要举办科举,选拔各阶层人才做官,有人有意见吗?”

    众人哪儿敢有意见哦,纷纷摇头,乐呵呵的高呼‘万岁圣明’。

    “那就这么定了,吏部和礼部一起操办本朝第一届科举,务必选一些有用的人才。

    若有人因私废公,阳奉阴违,试图借科举广结党羽,死的这个不知进退的家伙就是下场。

    什么东西,不过是个小地方的小家族的族长,得天之幸才做了侍郎,真拿自己当盘菜了?

    以前万毒门在的时候,怎么不见这么勇敢?朕能灭了万毒门,难道会比万毒门还好惹?”

    说罢,也不顾其余大臣难看的脸色,诸葛玄径直退朝回宫。

    当天晚上,一批官员聚集密会,言辞中多是对诸葛玄随意杀害大臣、言语侮辱众人的不满。

    甚至有人扬言如果开国之君能在此时驾崩,或可成就一段佳话。

    诸葛玄的分身·灵武上人郑关河问道:“可他是凝神境,咱们怎么杀的了他?”

    说话之人被驳斥的哑口无言。

    郑关河继续道:“除非咱们请外援。但只怕驱虎吞狼,反被虎害,你们忘了被万毒门压迫时的惨象了吗?

    说到底,当今这位陛下雄才大略,坚韧隐忍,做事也还算讲规矩,大家若是太过分,只怕得不偿失。

    被杀的黄大人也真是的,咱们这帮人无功无德,全靠陛下手里没人才得以荣登高位,低调做事才是上策。

    陛下想科举选才本是合理应当,他居然跳出来阻止,还想让自家人都进官场,换了我是陛下,我也得将他斩杀,真是不知所谓。

    被他这样一弄,陛下直接连我们都恨上了,黄大人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哪怕他等事后再跟我们商量也行啊,如此大事,陛下肯定早有腹稿,他居然想都没想就回绝了,还在那里大言不惭,搞得我们太被动了。

    我都怀疑他是不是陛下安排的内奸,故意唱反调,好让陛下借机发难,堵我们的嘴。”

    郑关河是诸葛玄在当初调查三山一带大概情况时随意弄得一个小号,原本只是想用来带节奏。

    没想到这些人这么废,不敢跟万毒门对抗不说,还只想捡现成的。

    他索性让小号加入了他们,当起了反皇帝的第一斗士。

    因他屡屡拿出不错的主意,而楚皇诸葛玄又在给他打配合,显得他很高明,故而大家对他几乎言听计从。

    他这么一说,大家立刻不说话了。

    沉默片刻后,所有人都骂起了黄大人。

    “算了算了,选拔一些人才就是了,单凭这点人,就算皇帝对我们不满,也不敢对我们动手。

    凝神境是强,可也才三百年寿命,他还能有多少年可活不成?就算我们熬不过他,还有我们的下一代。

    只要我们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早晚这方大地会由我们主宰沉浮。”郑关河又道。

    众人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

    于是这场会议就此结束。

    科举很快开始。

    有郑关河提供的名单,凡是各大家族塞进去的人,诸葛玄统统旁落,只让他们在一些清水衙门混日子。

    而真正来自民间的人则被他大用特用,一年一小升,三年一大升。

    仅仅二十年后,经过诸葛玄频繁举办的科举选拔与国子监教学,他手下聚集了大量有德有才有志之士。

    借由这些人,原先的那些家族在他的一次次筹谋中被斗倒了三分之一。

    而朝廷之上的高官位置也被诸葛玄这边的人占据了二分之一。

    余下的家族不由得风声鹤唳起来,不敢再像之前那样冒头,再次当起了缩头乌龟。

    暗中他们却十分活跃,又是到处培养亲信,安插人手,甚至千方百计腐蚀诸葛玄这边的人,又是想方设法往诸葛玄身边安插眼线,甚至是太监、宫女。

    他们却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有郑关河这个出谋划策的人在,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诸葛玄根本门清,甚至都不用特意设立锦衣卫之类的部门。

    为了陪他们好好玩儿,诸葛玄开始装起了老迈虚弱,就跟手机只剩一格电似得,乐得他们拍手称快,家祭告乃翁。

    其实这会儿诸葛玄的权力框架里已经有足够的可用之人。

    诸葛玄完全可以把刘耀这些人都给杀了,以解心头之恨。

    但一来他培养的人里有人化生成了他所定义的反派,而将来势必还有这类化生的反派,一味的杀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二来如果只用杀的,也太没技术含量。

    皇帝不是这么做滴。

    政治斗争中,斗争不是主要,政治才是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