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路漫漫,吾上下求索 第90章 成圣契机?证道一下
高度?
皇帝?
诸葛玄隐约像是抓到了什么。
和之前不同的是,这次触之有物。
有种水中捞月时抬头看向月亮的感觉。
但还是差一点。
“到底差哪一点呢?”
诸葛玄在苦恼思索的时候,潜伏在姜家之外的梁土也不好过。
他本意是想蹲守诸葛玄。
可诸葛玄一直不来,他每多等一日,心境便差上一分。
“放弃吧,你再作下去,等他证道成圣,一定第一个杀你。”火尊者劝说道。
“杀就杀吧,我岂是贪生怕死之徒?为了搏成圣之机,为了将后来和道尊重逢,我甘冒险阻。”梁土不以为意道。
“你真是冥顽不灵。”
“你又何尝不是执迷不悟?”
“你……你在姜家之外蹲他?他不会来的。”
“他不来,我还不能去找他吗?青鼎盖儿。”
“你居然还没放弃得到青鼎盖儿!”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放弃它呢?”
“你……无可救药。”
梁土被说的烦了,一咬牙,直接将火尊者的意识给打散了,彻底将两种天火融入了己身。
火尊者,卒。
而梁土更强了几分,人也变年轻了不少。
……
当了二十年鼎后,诸葛玄从地上起来了。
抖去满身灰尘,诸葛玄再次出发,寻找更多灵感。
没走多远,他便赶上了一场大战。
简单了解后,他得知四方岛又即将一统了。
而眼前之战正是最后的决战。
这次决战的双方分别是御剑门和四海宗。
御剑门的开派掌门原先只是一个猎户。
他在众星山脉采药打猎时,无意中捡到了《剑随意转》秘籍,因而成为修士,建立门派。
四海宗乃是由原先的天阳王朝的一位皇室公主成立。
说起来,这俩势力都跟诸葛玄有些关系。
剑随意转是曾经的云台道五宗之一的神剑门的不传之秘。
诸葛玄的意剑诀和心剑都脱胎于它。
天阳王朝曾经由炎青所掌,也曾被姜黄管过一些年,是她后面创建姜家的启发势力之一。
而这位天阳王朝的公主是被诸葛景逼得流亡,到了四方岛后才算是安稳下来,随即踌躇满志想要复国。
其后人想要完成她的遗愿,多年来一直没有停过征伐的脚步。
但诸葛玄并没有偏帮他们任何一方的意思,甚至没有露面。
他只是在山峰之上居高临下的看着,不时在星罗棋布上落下一子,或是喝口茶,宛如一位静观人间沧桑巨变的仙人。
这场仗陆陆续续打了三个多月,双方皆是死伤惨重。
最终神剑门棋高一着,获得惨胜。
随着一杆杆具有神剑门标识的旗帜飘扬全岛,别有一番气势。
神剑门上下随即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全岛施政。
包括统一发型、着装、语言、文字、地名、度量衡等等。
诸葛玄看在眼中,觉得十分有趣。
尽管这些其实都是老生常谈,稍微读点书的人都知道。
一路往南,诸葛玄又陆续见识到了其它岛屿以及黑海大陆上的各种纷争。
黑海大陆如今依旧由大玄朝管理。
但实则各地皆差不多相当于藩镇自治。
朝廷方面的实控区并不多,大部分都由各大势力瓜分。
但因为朝廷到底是最大的势力,所以明面上各大势力依旧伏低做小,也会象征性每年上贡。
停留了几天后,诸葛玄四处走了走,熟悉的景象并不多,熟悉的厮杀、争斗却到处都在上演。
“这些人是真不知道累啊。”
“不过也正常,当年争的不是这帮人,未来争的也不会是这帮人。”
“战争什么的,一旦记录在史书中,就会失去了本来的恐怖,后来人才不会以史为鉴。”
也不只是黑海大陆这样,南之一界如今也是如此。
在炼丹师协会遥控南之一界时,各地尚能保持基本的平衡和平静。
而随着炼丹师协会陨落,反而加剧了大家的纷争。
打打杀杀最容易迷惑人的心智,一代代的恩怨纠葛,往往连小孩子都会变得血腥嗜杀,纷争便很难停下,反而代传代,持续无数年。
一路走过,诸葛玄越发沉默,心头的悸动也越发强烈,似乎有什么东西即将跃出。
快要踏上前往中州的灵桥时,诸葛玄忽然驻足,转身回了花雨洞天。
双足重新踏上楚国故土的一刻间,诸葛玄道心通明,再无疑虑和困惑。
“我明白了!”
“我彻底明白了!”
“这纷争的世道需要弥平,这对利益的贪婪追逐需要遏制,这对思想的影响需要澄清……这无谓的厮杀需要杜绝。”
“天下需要一个有为的君主,一个可以建立真正大一统的君主,一个消弭仇恨、种族差异、思想差异、地盘之争……恶风恶俗的君主。”
“好比始皇帝嬴政。”
“自这样一位皇帝之后,所有野心家都会以天下一统、天下大同、天下和平为己任,若谁偏安一隅,便会惹人嘲笑。”
“于是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这一精神一旦得到传承,哪怕只是在南之一界付诸实践,其余世界和洞天福地的人也会争相效仿,则世界大同,短时间内再无大的纷争。”
“对于修士而言的短时间,对普通人来说却是几代人、几十代人、甚至几百代人的和平,何其珍贵啊!”
“这才是真正的大贡献,也就是所谓的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而在术上钻研的人,如我的瞬移、严法宗的天火重合……原道人的吞噬万物,最多只能算是为往圣继绝学。”
“道尊传道……可以总结为为天地立心,同时也是在为生民立命,高度同样令人叹服。”
“总结而言,成圣需要找到自己的道,并且证明这条道是正确的,但这条道同时也是天地之道。”
“己心合乎天心,己道合乎天地之道,便可证道成圣。”
“所以秋华婆婆说天子时代选择了四十九位天子,于是他们就成了天子。”
“同理,道尊时代选择了道尊,而梁玉之道合乎天地之道,她便成了道尊。”
“天子时代,是天地需要汇总、升华一众神通法术,需要形成如今的世界,故而他们才会明悟各种法则,开发各种神通法术,进而打通四十九洞天福地之路。”
“在此基础上,天地需要的是众生开悟,于是道尊七界讲道,广度众生,光照无数世界。”
“到了如今,众生需要一种精神,一种让天地更加稳固、发展的精神,既大一统。”
“玄天界又何尝不是纷争不断?”
“故这一精神不仅在七界通用,在玄天界也适用,道尊若有所感,才会对梁土说那样的话。”
搓了搓手,诸葛玄嘀咕:“普普通通的道理,早已存在的道理,是不是我的错觉呢?证明一下就知道了。”
“眼下的目标,先统一南之一界!”
“道尊传道,故而成圣,听起来又何尝不普通呢?”
“难道在她之前就没人试过传道吗?”
“归根结底的难度在于,传好道,不藏私,广为传道。”
“大一统也是如此,如果地域太小,种族太少,能做到的人有很多,难道人人成圣?”
“再者,为什么十万年才成一圣人?为什么必须在七界之中?这会不会也是问题的关键?”
皇帝?
诸葛玄隐约像是抓到了什么。
和之前不同的是,这次触之有物。
有种水中捞月时抬头看向月亮的感觉。
但还是差一点。
“到底差哪一点呢?”
诸葛玄在苦恼思索的时候,潜伏在姜家之外的梁土也不好过。
他本意是想蹲守诸葛玄。
可诸葛玄一直不来,他每多等一日,心境便差上一分。
“放弃吧,你再作下去,等他证道成圣,一定第一个杀你。”火尊者劝说道。
“杀就杀吧,我岂是贪生怕死之徒?为了搏成圣之机,为了将后来和道尊重逢,我甘冒险阻。”梁土不以为意道。
“你真是冥顽不灵。”
“你又何尝不是执迷不悟?”
“你……你在姜家之外蹲他?他不会来的。”
“他不来,我还不能去找他吗?青鼎盖儿。”
“你居然还没放弃得到青鼎盖儿!”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放弃它呢?”
“你……无可救药。”
梁土被说的烦了,一咬牙,直接将火尊者的意识给打散了,彻底将两种天火融入了己身。
火尊者,卒。
而梁土更强了几分,人也变年轻了不少。
……
当了二十年鼎后,诸葛玄从地上起来了。
抖去满身灰尘,诸葛玄再次出发,寻找更多灵感。
没走多远,他便赶上了一场大战。
简单了解后,他得知四方岛又即将一统了。
而眼前之战正是最后的决战。
这次决战的双方分别是御剑门和四海宗。
御剑门的开派掌门原先只是一个猎户。
他在众星山脉采药打猎时,无意中捡到了《剑随意转》秘籍,因而成为修士,建立门派。
四海宗乃是由原先的天阳王朝的一位皇室公主成立。
说起来,这俩势力都跟诸葛玄有些关系。
剑随意转是曾经的云台道五宗之一的神剑门的不传之秘。
诸葛玄的意剑诀和心剑都脱胎于它。
天阳王朝曾经由炎青所掌,也曾被姜黄管过一些年,是她后面创建姜家的启发势力之一。
而这位天阳王朝的公主是被诸葛景逼得流亡,到了四方岛后才算是安稳下来,随即踌躇满志想要复国。
其后人想要完成她的遗愿,多年来一直没有停过征伐的脚步。
但诸葛玄并没有偏帮他们任何一方的意思,甚至没有露面。
他只是在山峰之上居高临下的看着,不时在星罗棋布上落下一子,或是喝口茶,宛如一位静观人间沧桑巨变的仙人。
这场仗陆陆续续打了三个多月,双方皆是死伤惨重。
最终神剑门棋高一着,获得惨胜。
随着一杆杆具有神剑门标识的旗帜飘扬全岛,别有一番气势。
神剑门上下随即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全岛施政。
包括统一发型、着装、语言、文字、地名、度量衡等等。
诸葛玄看在眼中,觉得十分有趣。
尽管这些其实都是老生常谈,稍微读点书的人都知道。
一路往南,诸葛玄又陆续见识到了其它岛屿以及黑海大陆上的各种纷争。
黑海大陆如今依旧由大玄朝管理。
但实则各地皆差不多相当于藩镇自治。
朝廷方面的实控区并不多,大部分都由各大势力瓜分。
但因为朝廷到底是最大的势力,所以明面上各大势力依旧伏低做小,也会象征性每年上贡。
停留了几天后,诸葛玄四处走了走,熟悉的景象并不多,熟悉的厮杀、争斗却到处都在上演。
“这些人是真不知道累啊。”
“不过也正常,当年争的不是这帮人,未来争的也不会是这帮人。”
“战争什么的,一旦记录在史书中,就会失去了本来的恐怖,后来人才不会以史为鉴。”
也不只是黑海大陆这样,南之一界如今也是如此。
在炼丹师协会遥控南之一界时,各地尚能保持基本的平衡和平静。
而随着炼丹师协会陨落,反而加剧了大家的纷争。
打打杀杀最容易迷惑人的心智,一代代的恩怨纠葛,往往连小孩子都会变得血腥嗜杀,纷争便很难停下,反而代传代,持续无数年。
一路走过,诸葛玄越发沉默,心头的悸动也越发强烈,似乎有什么东西即将跃出。
快要踏上前往中州的灵桥时,诸葛玄忽然驻足,转身回了花雨洞天。
双足重新踏上楚国故土的一刻间,诸葛玄道心通明,再无疑虑和困惑。
“我明白了!”
“我彻底明白了!”
“这纷争的世道需要弥平,这对利益的贪婪追逐需要遏制,这对思想的影响需要澄清……这无谓的厮杀需要杜绝。”
“天下需要一个有为的君主,一个可以建立真正大一统的君主,一个消弭仇恨、种族差异、思想差异、地盘之争……恶风恶俗的君主。”
“好比始皇帝嬴政。”
“自这样一位皇帝之后,所有野心家都会以天下一统、天下大同、天下和平为己任,若谁偏安一隅,便会惹人嘲笑。”
“于是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这一精神一旦得到传承,哪怕只是在南之一界付诸实践,其余世界和洞天福地的人也会争相效仿,则世界大同,短时间内再无大的纷争。”
“对于修士而言的短时间,对普通人来说却是几代人、几十代人、甚至几百代人的和平,何其珍贵啊!”
“这才是真正的大贡献,也就是所谓的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而在术上钻研的人,如我的瞬移、严法宗的天火重合……原道人的吞噬万物,最多只能算是为往圣继绝学。”
“道尊传道……可以总结为为天地立心,同时也是在为生民立命,高度同样令人叹服。”
“总结而言,成圣需要找到自己的道,并且证明这条道是正确的,但这条道同时也是天地之道。”
“己心合乎天心,己道合乎天地之道,便可证道成圣。”
“所以秋华婆婆说天子时代选择了四十九位天子,于是他们就成了天子。”
“同理,道尊时代选择了道尊,而梁玉之道合乎天地之道,她便成了道尊。”
“天子时代,是天地需要汇总、升华一众神通法术,需要形成如今的世界,故而他们才会明悟各种法则,开发各种神通法术,进而打通四十九洞天福地之路。”
“在此基础上,天地需要的是众生开悟,于是道尊七界讲道,广度众生,光照无数世界。”
“到了如今,众生需要一种精神,一种让天地更加稳固、发展的精神,既大一统。”
“玄天界又何尝不是纷争不断?”
“故这一精神不仅在七界通用,在玄天界也适用,道尊若有所感,才会对梁土说那样的话。”
搓了搓手,诸葛玄嘀咕:“普普通通的道理,早已存在的道理,是不是我的错觉呢?证明一下就知道了。”
“眼下的目标,先统一南之一界!”
“道尊传道,故而成圣,听起来又何尝不普通呢?”
“难道在她之前就没人试过传道吗?”
“归根结底的难度在于,传好道,不藏私,广为传道。”
“大一统也是如此,如果地域太小,种族太少,能做到的人有很多,难道人人成圣?”
“再者,为什么十万年才成一圣人?为什么必须在七界之中?这会不会也是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