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6:死刑犯的身世之谜 第401章 棘手问题
热门推荐:
臭小子,我可是你师父!
闺蜜齐穿洞房夜攒够寿命一起死遁
人刚复活:为什么丧尸挨打也会疼
好时节
爹死跟娘被拐改嫁我养大弟妹成家
小雌性超香软,开局治愈五大恶兽
混沌宝典之灵源诀
反派:女主叫我停下来
多子多福:这个世界美女太多
提到炸毁油料仓库的方案,众人瞬间沉默了。
这个问题实在棘手,油库四周布满了地雷和陷阱,连靠近都无从谈起,更别提进入了。
见大家都不吭声,苏东曦发话道:“大家一起商量商量,首先得想办法进去才行。”
从外围偷偷潜入显然不现实,因为根本不知道敌人的地雷和陷阱分布。
一旦触发,不仅战士们会有生命危险,还会暴露行动意图,这个办法绝对不能尝试!所以首先就被否定了。
三班长提议道:“李连长和小孙以前搭过运油车过来,能不能藏在车底下进去呢?”
李连长摇了摇头。他们能搭上敌人的运油车,完全是巧合。
这需要很多条件,既要运油车停下,又要对方同意让你搭车。而且,还得有机会钻到车底下。
各种困难交织在一起,几乎是不可能的。
再说了,要等多久才能遇到这样的机会呢?两位重伤员已经开始发烧,他们等不起。
一班长说道:“那化妆进去怎么样?”
这是最常见的方法了,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就经常采用。但前提是语言相通,士兵的长相也要相似。
甚至在抗战电影里,也能看到我们的侦察人员这么做过。不过,那只是电影,当不得真!
就算有个别成功的例子,起码长相得差不多才行。日本人与中国除了身高,模样差不多。
可我们这些军人,不仅比越军高大,而且五官、脸型都截然不同。除了小孙的长相和越南人有点相似,其他人一眼就能被认出来。
这是油料仓库,妥妥的军事重地,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入的,敌人怎么可能不严加盘查呢?
敌人的哨兵像呆头鹅一样,随随便便就把侦察人员放进去,那是文学作品里的情节,人家没这么傻。
李连长大脑飞速运转,苦思冥想着解决方案,感觉脑袋都要大了一圈,却依然毫无头绪。
他从烟盒里抽出一支烟,放在鼻子下嗅来嗅去,他思考时习惯抽烟。然而,此刻他不敢抽,生怕被敌人嗅到烟味而暴露行踪。
其他人也学着他的样子,过着烟瘾,但都清楚不能真的抽烟。
苏东曦没有烟瘾,他不停地挠着头。
敌人的仓库门宛如一只拦路虎,横亘在前方,成为了一道难以跨越的天堑,更别提后续的行动了!
他挠着头,突然眼前一亮,猛地抬起头,急切地问道:“李连长,刚才小刘说你们听到了流水声?”
苏东曦所在的小组并没有听到,他们推测,河水可能在东面。
“是啊!我也听到了。”李连长疑惑地问,“怎么了?”
他暗自纳闷,战士又不是鱼,怎么可能逆流游进去呢?但转念一想,如果水足够深,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于是说道:
“等会儿,我带小孙去东面侦察一下河水的深度。”
如今有苏参谋负责指挥,他便可以做一名普通的侦察兵了。
苏东曦摆了摆手,说道:“不用你去,让小孙和小刘去吧!”
李连长与他年纪相仿,都是二十七八岁的人了,在体力恢复方面,已经比不上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了。
一班长起身,去将小孙和小刘叫过来,苏东曦吩咐道:“你们两个吃完早饭,去东面侦查一番,是不是有一条河,从敌人的仓库流出来?”
“是!”二人齐声应道。
苏东曦又对小孙说道:“这次又辛苦你了!”他拍拍小孙肩膀
翻译小孙,在三排里成了万金油,侦察、采购食品,什么都干。没办法,就他一个人会越南话。
“没关系,我不累!”小孙羞涩地笑了笑。
这小伙子,今年才十九岁,在今天看来,还是个孩子呢。
苏东曦接着说道:“一班长,你带一个人从崮山西边侦察一下,看看有没有河水流过来?如果没有,就尽量侦察一下崮山地形。”
他们手中并没有地图,只能依靠实地侦查来了解情况。
吃完早餐后,两支侦查小组便出发了。苏东曦开始逐个检查伤员的恢复状况。
这些伤员们大部分运气不错,他们没有遭遇炸弹轰炸,而且训练有素。无论是遭遇埋伏还是阵地战,他们都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他们的伤口都在上身,除了两名重伤员,其余人的骨头都没有受伤。
这样一来,就不会太过影响行军转移。
由于对敌人的多次打劫,他们并不缺少医药。再加上战士们年轻,恢复得很快。第一次遭遇伏击受伤的伤员,大部分伤口愈合得都很理想。
包括苏东曦和李连长在内,伤口都已经愈合。这些伤员中的大多数都可以参战了。
然而,他最担心那两名被击中肋部的战友,有一名是贯通伤,伤口迟迟不能愈合。另一名肋骨被打断,子弹还留在体内。
这两名伤员,一没有医疗器械,二没有技术,卫生员是无能为力的。
他们都开始发烧了,若不能及时送回国治疗,即便不会牺牲,留下终身残疾,那他们的将来怎么办呢?
他们还年轻,那点残疾金,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未来,恐怕连媳妇都找不到。
现在越军主要是预备役部队,和地方武装,对他们进行围剿。
他们必须干一番大的,将敌人打疼,调动正规部队过来。让前线的部队松懈,他们才有机会回国。
想起这些,苏东曦头痛不已。
到了中午十一点半,小孙和小刘这一组安全回来了,并且还带回了食物。
战士们一起动手,切熟肉、洗水果、烧开水。小孙和小刘开始汇报情况——
“连长、苏参谋,就他妈一条小河!”小刘骂骂咧咧。
他比划着,河水在膝盖以下。小孙的脸上,也写满了沮丧。
他们都以为,苏东曦打算从河中游进去。
这怎么可能呢?苏东曦早就猜到河水不深。否则,就不会有“哗哗”的流水声,而是“汩汩”的声响。只有小河,才会发出这种声音。
苏东曦点了点头,没有丝毫沮丧。
李连长却愁坏了,他的眉头紧紧地拧成了一个疙瘩。原本指望能从河中进入,这么浅的水,显然是不可能了。
临近傍晚时分,一班长终于归来,他向苏东曦禀报,崮山西部并没有河流。
苏东曦据此判断,这河水,必定是从山洞中流淌出来的。
“还有其他什么情况吗?”苏东曦追问道。
“山上,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洞穴。”一班长回答道。
此处山体都由石灰岩构成,山洞众多,苏东曦心中已然有了主意。倘若真如他所料,那么炸毁敌人的油库,便有了可能!
这个问题实在棘手,油库四周布满了地雷和陷阱,连靠近都无从谈起,更别提进入了。
见大家都不吭声,苏东曦发话道:“大家一起商量商量,首先得想办法进去才行。”
从外围偷偷潜入显然不现实,因为根本不知道敌人的地雷和陷阱分布。
一旦触发,不仅战士们会有生命危险,还会暴露行动意图,这个办法绝对不能尝试!所以首先就被否定了。
三班长提议道:“李连长和小孙以前搭过运油车过来,能不能藏在车底下进去呢?”
李连长摇了摇头。他们能搭上敌人的运油车,完全是巧合。
这需要很多条件,既要运油车停下,又要对方同意让你搭车。而且,还得有机会钻到车底下。
各种困难交织在一起,几乎是不可能的。
再说了,要等多久才能遇到这样的机会呢?两位重伤员已经开始发烧,他们等不起。
一班长说道:“那化妆进去怎么样?”
这是最常见的方法了,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就经常采用。但前提是语言相通,士兵的长相也要相似。
甚至在抗战电影里,也能看到我们的侦察人员这么做过。不过,那只是电影,当不得真!
就算有个别成功的例子,起码长相得差不多才行。日本人与中国除了身高,模样差不多。
可我们这些军人,不仅比越军高大,而且五官、脸型都截然不同。除了小孙的长相和越南人有点相似,其他人一眼就能被认出来。
这是油料仓库,妥妥的军事重地,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入的,敌人怎么可能不严加盘查呢?
敌人的哨兵像呆头鹅一样,随随便便就把侦察人员放进去,那是文学作品里的情节,人家没这么傻。
李连长大脑飞速运转,苦思冥想着解决方案,感觉脑袋都要大了一圈,却依然毫无头绪。
他从烟盒里抽出一支烟,放在鼻子下嗅来嗅去,他思考时习惯抽烟。然而,此刻他不敢抽,生怕被敌人嗅到烟味而暴露行踪。
其他人也学着他的样子,过着烟瘾,但都清楚不能真的抽烟。
苏东曦没有烟瘾,他不停地挠着头。
敌人的仓库门宛如一只拦路虎,横亘在前方,成为了一道难以跨越的天堑,更别提后续的行动了!
他挠着头,突然眼前一亮,猛地抬起头,急切地问道:“李连长,刚才小刘说你们听到了流水声?”
苏东曦所在的小组并没有听到,他们推测,河水可能在东面。
“是啊!我也听到了。”李连长疑惑地问,“怎么了?”
他暗自纳闷,战士又不是鱼,怎么可能逆流游进去呢?但转念一想,如果水足够深,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于是说道:
“等会儿,我带小孙去东面侦察一下河水的深度。”
如今有苏参谋负责指挥,他便可以做一名普通的侦察兵了。
苏东曦摆了摆手,说道:“不用你去,让小孙和小刘去吧!”
李连长与他年纪相仿,都是二十七八岁的人了,在体力恢复方面,已经比不上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了。
一班长起身,去将小孙和小刘叫过来,苏东曦吩咐道:“你们两个吃完早饭,去东面侦查一番,是不是有一条河,从敌人的仓库流出来?”
“是!”二人齐声应道。
苏东曦又对小孙说道:“这次又辛苦你了!”他拍拍小孙肩膀
翻译小孙,在三排里成了万金油,侦察、采购食品,什么都干。没办法,就他一个人会越南话。
“没关系,我不累!”小孙羞涩地笑了笑。
这小伙子,今年才十九岁,在今天看来,还是个孩子呢。
苏东曦接着说道:“一班长,你带一个人从崮山西边侦察一下,看看有没有河水流过来?如果没有,就尽量侦察一下崮山地形。”
他们手中并没有地图,只能依靠实地侦查来了解情况。
吃完早餐后,两支侦查小组便出发了。苏东曦开始逐个检查伤员的恢复状况。
这些伤员们大部分运气不错,他们没有遭遇炸弹轰炸,而且训练有素。无论是遭遇埋伏还是阵地战,他们都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他们的伤口都在上身,除了两名重伤员,其余人的骨头都没有受伤。
这样一来,就不会太过影响行军转移。
由于对敌人的多次打劫,他们并不缺少医药。再加上战士们年轻,恢复得很快。第一次遭遇伏击受伤的伤员,大部分伤口愈合得都很理想。
包括苏东曦和李连长在内,伤口都已经愈合。这些伤员中的大多数都可以参战了。
然而,他最担心那两名被击中肋部的战友,有一名是贯通伤,伤口迟迟不能愈合。另一名肋骨被打断,子弹还留在体内。
这两名伤员,一没有医疗器械,二没有技术,卫生员是无能为力的。
他们都开始发烧了,若不能及时送回国治疗,即便不会牺牲,留下终身残疾,那他们的将来怎么办呢?
他们还年轻,那点残疾金,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未来,恐怕连媳妇都找不到。
现在越军主要是预备役部队,和地方武装,对他们进行围剿。
他们必须干一番大的,将敌人打疼,调动正规部队过来。让前线的部队松懈,他们才有机会回国。
想起这些,苏东曦头痛不已。
到了中午十一点半,小孙和小刘这一组安全回来了,并且还带回了食物。
战士们一起动手,切熟肉、洗水果、烧开水。小孙和小刘开始汇报情况——
“连长、苏参谋,就他妈一条小河!”小刘骂骂咧咧。
他比划着,河水在膝盖以下。小孙的脸上,也写满了沮丧。
他们都以为,苏东曦打算从河中游进去。
这怎么可能呢?苏东曦早就猜到河水不深。否则,就不会有“哗哗”的流水声,而是“汩汩”的声响。只有小河,才会发出这种声音。
苏东曦点了点头,没有丝毫沮丧。
李连长却愁坏了,他的眉头紧紧地拧成了一个疙瘩。原本指望能从河中进入,这么浅的水,显然是不可能了。
临近傍晚时分,一班长终于归来,他向苏东曦禀报,崮山西部并没有河流。
苏东曦据此判断,这河水,必定是从山洞中流淌出来的。
“还有其他什么情况吗?”苏东曦追问道。
“山上,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洞穴。”一班长回答道。
此处山体都由石灰岩构成,山洞众多,苏东曦心中已然有了主意。倘若真如他所料,那么炸毁敌人的油库,便有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