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家族:百战求生 第396章 榕树下的悲歌
榕树下的悲歌
“老马!别说丧气话!”
孙二狗也挤了过来,粗犷的声音带着急切和鼓励,
“你行的!坚持住!
咱马上回阵地!
医护兵等着你呢!
包好伤!肯定能好!
好了咱一起回云南!
吃你念叨的过桥米线!”
他努力想让气氛轻松一点,描绘着那虚幻的希望。
然而,老马的眼神却更加快速地黯淡下去。
那最后一丝微弱的光彩,如同燃尽的油灯,正在不可逆转地熄灭。
他仿佛没有听见孙二狗的话,目光依旧茫然地对着天空,嘴唇无声地又蠕动了几下,似乎还想重复那几个字,却再也发不出任何声音。
“……回……家……”
这无声的唇语,成了他留在这世上最后的印记。
紧接着,他那一直强撑着、微微抬着的头,彻底失去了支撑,软软地、沉沉地垂落下去,重重地磕在郑三炮宽厚的肩膀上。
那双曾经明亮、坚韧、燃烧着不屈火焰的眼睛,缓缓地、彻底地阖上了。
再也没有一丝气息从那干裂的唇间溢出。
整个林间,瞬间陷入一片死寂。只有山风吹过树梢的呜咽,和远处尚未完全平息的零星枪声,如同背景音般衬托着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郑三炮保持着背负的姿势,僵在原地。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肩膀上那颗头颅最后垂落时的沉重,以及背上那具身体彻底放松后带来的、冰冷彻骨的僵硬感。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猛地冲上鼻腔和眼眶,滚烫的液体瞬间模糊了视线。
“老马……兄弟……”
郑三炮的声音哽咽了,河南腔调带着浓重的鼻音,像砂纸磨过粗糙的木头。
“啊——!!!”
刘拐子发出一声如同野兽负伤般的凄厉哀嚎,猛地扑到老马垂下的身体上,死死抱住,嚎啕大哭起来,泪水混着脸上的血污泥垢,冲刷出一道道沟壑,
“老马!我的兄弟啊!
你怎么就走了啊!
你睁开眼看看啊!
排座来救咱们了!
咱能回家了!
老马!你醒醒啊!”
赵大虎低着头,死死咬着自己的下嘴唇,牙齿深深陷入皮肉,渗出血丝也浑然不觉。
他肩膀剧烈地耸动着,那条伤腿似乎也感觉不到疼痛了,只有压抑不住的、沉闷的呜咽声从他喉咙深处挤出来。
赵二虎站在哥哥身边,看着老马苍白安详却又带着无尽遗憾的脸庞,眼泪如同断线的珠子,大颗大颗地滚落,砸在脚下的枯叶上,发出细微的“啪嗒”声。
古之月站在原地,像一尊骤然失去灵魂的石像。
他紧紧握着手中冰冷的汤姆逊冲锋枪,指关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泛出青白色,微微颤抖着。
他仰起头,死死盯着林梢缝隙中那片灰蒙蒙的天空,牙关紧咬,下颌线绷得像一块坚硬的石头。
滚烫的泪水在眼眶里疯狂打转,却被他用尽全身力气死死憋住,不肯让它落下。
只有那剧烈起伏的胸膛,暴露着他内心翻江倒海般的悲痛。
苏北话在他喉头滚动,最终只化作一声压抑到极致的、如同受伤孤狼般的低吼:
“……兄弟……走好!”
沉重的悲痛如同铅云,笼罩着这支沉默的队伍。
每一步踏在归途的山路上,都显得格外滞涩。
郑三炮和赵大虎依旧固执地抬着老马的遗体,赵二虎在旁边紧紧护着。
没人说话,只有粗重的喘息和压抑的抽泣声,以及身体摩擦过灌木枝叶发出的沙沙声,在寂静的山林间回荡。
老马的身体越来越冰冷、僵硬,那份沉甸甸的重量,不仅压在两人的肩膀上,更沉沉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终于,熟悉的榕树阵地那庞大的、如同巨伞般的树冠轮廓,出现在前方昏暗的天色中。
营地里的灯火如同点点星火,带着一丝微弱的暖意。
刚踏入营地边缘的警戒线,李营长魁梧的身影就大步迎了上来。
他脸上还带着激战后的硝烟痕迹,眼神锐利地扫过归来的队伍,当看到被抬着的、盖着一件破旧军装的老马遗体时,
他坚毅的面容瞬间沉了下去,脚步也顿住了,嘴唇紧紧抿成一条冷硬的直线。
“营长……”
古之月声音嘶哑地开口,想汇报情况。
李营长沉重地摆了摆手,打断了他。
他的目光落在依旧死死抬着老马、不肯松手的郑三炮和赵大虎身上,特别是赵大虎那条还在渗血的伤腿。
李营长眉头紧锁,声音低沉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大虎!你腿上有伤!
三炮也挂彩了!
把人放下!
让担架队抬回去!
赶紧去医务所处理伤口!”
赵大虎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充满了血红的固执和一种近乎偏执的守护。
他拖着伤腿,非但没有放下,反而将老马的一条胳膊在自己肩上架得更牢,仿佛那是他不可剥夺的责任。
东北腔调因为激动和悲痛而异常高亢,甚至带着一丝哭腔的嘶吼在营地边缘炸响:
“不!营长!
这是我兄弟!
我赵大虎的兄弟!
他走得不舒坦!
到家门口了!
必须让他体体面面地走!
我背他!我能行!”
吼声在寂静的黎明前格外刺耳,引得附近几个疲惫的士兵都看了过来。
郑三炮没有说话,只是低着头,用没受伤的那条胳膊更加用力地托住老马的身体,用沉默的行动表达着同样的坚持。
李营长看着赵大虎通红的眼睛和那条微微颤抖的伤腿,又看了看郑三炮胳膊上洇透绷带的血迹,再看向老马那张苍白却仿佛带着一丝回家的宁静的脸,他紧抿的嘴唇微微颤动了一下。
最终,他什么也没再说,只是重重地、无声地叹了口气,侧身让开了路,挥了挥手,示意警戒的士兵放行。
沉重的脚步踏过营地松软的土地,走向侦察连简陋的驻地。
天边已经泛起一丝极淡的鱼肚白,驱散着深沉的夜色,却驱不散弥漫在队伍上空的悲凉。
驻地一角,炊事班的土灶还残留着余温。
炊事班长老周,一个精瘦矮小、脸上总是带着几分愁苦和算计的四川老兵,
正佝偻着腰,用一把豁了口的破瓢,小心翼翼地从一口大水缸里舀出小半瓢浑浊的泥水,倒进一个黑乎乎的大铁锅里,嘴里习惯性地低声嘟囔着:
“龟儿子滴……水又见底咯……
这仗打到啥子时候是个头嘛……”
古之月走到老周身边,声音嘶哑疲惫,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老周!弄点干净水!
给老马……擦擦身子。”
他指了指被郑三炮和赵大虎小心翼翼平放在一块相对干净门板上的老马遗体。
老周闻言,手一哆嗦,瓢里的水差点洒出来。
他抬起那张布满皱纹、沾着灶灰的脸,小眼睛里满是惊愕和为难。
他看了看门板上盖着军装、无声无息的老马,又看了看旁边水缸里那浅浅的一层浑浊泥水,脸上习惯性地堆起那种诉苦讨价的神情,四川腔调又急又快,带着夸张的为难:
“哎哟喂!古连长!
不是我不肯啊!你看嘛!”
他指着水缸,
“就剩这点子泥汤汤咯!
洗脸都不够!
弟兄们早饭都没得水煮!
给…给老马擦身子…这…这要多少水嘛!
再说咯,这事…这事得李营长发话才行噻!
我…”
他搓着手,意思很明显,没营长点头,这“浪费”水的活他不敢干。
古之月只觉得一股邪火猛地从心底窜起!
老马冰冷的遗体就在眼前,这老东西还在斤斤计较这点水!
他脸色瞬间阴沉得能滴出水,苏北腔调带着刺骨的寒意和压抑的怒火:
“格老子叫你弄水!
哪那么多废话!
老马他……”他后面的话还没吼出来。
“老周!”
一个低沉而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在古之月身后响起。
“老马!别说丧气话!”
孙二狗也挤了过来,粗犷的声音带着急切和鼓励,
“你行的!坚持住!
咱马上回阵地!
医护兵等着你呢!
包好伤!肯定能好!
好了咱一起回云南!
吃你念叨的过桥米线!”
他努力想让气氛轻松一点,描绘着那虚幻的希望。
然而,老马的眼神却更加快速地黯淡下去。
那最后一丝微弱的光彩,如同燃尽的油灯,正在不可逆转地熄灭。
他仿佛没有听见孙二狗的话,目光依旧茫然地对着天空,嘴唇无声地又蠕动了几下,似乎还想重复那几个字,却再也发不出任何声音。
“……回……家……”
这无声的唇语,成了他留在这世上最后的印记。
紧接着,他那一直强撑着、微微抬着的头,彻底失去了支撑,软软地、沉沉地垂落下去,重重地磕在郑三炮宽厚的肩膀上。
那双曾经明亮、坚韧、燃烧着不屈火焰的眼睛,缓缓地、彻底地阖上了。
再也没有一丝气息从那干裂的唇间溢出。
整个林间,瞬间陷入一片死寂。只有山风吹过树梢的呜咽,和远处尚未完全平息的零星枪声,如同背景音般衬托着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郑三炮保持着背负的姿势,僵在原地。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肩膀上那颗头颅最后垂落时的沉重,以及背上那具身体彻底放松后带来的、冰冷彻骨的僵硬感。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猛地冲上鼻腔和眼眶,滚烫的液体瞬间模糊了视线。
“老马……兄弟……”
郑三炮的声音哽咽了,河南腔调带着浓重的鼻音,像砂纸磨过粗糙的木头。
“啊——!!!”
刘拐子发出一声如同野兽负伤般的凄厉哀嚎,猛地扑到老马垂下的身体上,死死抱住,嚎啕大哭起来,泪水混着脸上的血污泥垢,冲刷出一道道沟壑,
“老马!我的兄弟啊!
你怎么就走了啊!
你睁开眼看看啊!
排座来救咱们了!
咱能回家了!
老马!你醒醒啊!”
赵大虎低着头,死死咬着自己的下嘴唇,牙齿深深陷入皮肉,渗出血丝也浑然不觉。
他肩膀剧烈地耸动着,那条伤腿似乎也感觉不到疼痛了,只有压抑不住的、沉闷的呜咽声从他喉咙深处挤出来。
赵二虎站在哥哥身边,看着老马苍白安详却又带着无尽遗憾的脸庞,眼泪如同断线的珠子,大颗大颗地滚落,砸在脚下的枯叶上,发出细微的“啪嗒”声。
古之月站在原地,像一尊骤然失去灵魂的石像。
他紧紧握着手中冰冷的汤姆逊冲锋枪,指关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泛出青白色,微微颤抖着。
他仰起头,死死盯着林梢缝隙中那片灰蒙蒙的天空,牙关紧咬,下颌线绷得像一块坚硬的石头。
滚烫的泪水在眼眶里疯狂打转,却被他用尽全身力气死死憋住,不肯让它落下。
只有那剧烈起伏的胸膛,暴露着他内心翻江倒海般的悲痛。
苏北话在他喉头滚动,最终只化作一声压抑到极致的、如同受伤孤狼般的低吼:
“……兄弟……走好!”
沉重的悲痛如同铅云,笼罩着这支沉默的队伍。
每一步踏在归途的山路上,都显得格外滞涩。
郑三炮和赵大虎依旧固执地抬着老马的遗体,赵二虎在旁边紧紧护着。
没人说话,只有粗重的喘息和压抑的抽泣声,以及身体摩擦过灌木枝叶发出的沙沙声,在寂静的山林间回荡。
老马的身体越来越冰冷、僵硬,那份沉甸甸的重量,不仅压在两人的肩膀上,更沉沉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终于,熟悉的榕树阵地那庞大的、如同巨伞般的树冠轮廓,出现在前方昏暗的天色中。
营地里的灯火如同点点星火,带着一丝微弱的暖意。
刚踏入营地边缘的警戒线,李营长魁梧的身影就大步迎了上来。
他脸上还带着激战后的硝烟痕迹,眼神锐利地扫过归来的队伍,当看到被抬着的、盖着一件破旧军装的老马遗体时,
他坚毅的面容瞬间沉了下去,脚步也顿住了,嘴唇紧紧抿成一条冷硬的直线。
“营长……”
古之月声音嘶哑地开口,想汇报情况。
李营长沉重地摆了摆手,打断了他。
他的目光落在依旧死死抬着老马、不肯松手的郑三炮和赵大虎身上,特别是赵大虎那条还在渗血的伤腿。
李营长眉头紧锁,声音低沉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大虎!你腿上有伤!
三炮也挂彩了!
把人放下!
让担架队抬回去!
赶紧去医务所处理伤口!”
赵大虎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充满了血红的固执和一种近乎偏执的守护。
他拖着伤腿,非但没有放下,反而将老马的一条胳膊在自己肩上架得更牢,仿佛那是他不可剥夺的责任。
东北腔调因为激动和悲痛而异常高亢,甚至带着一丝哭腔的嘶吼在营地边缘炸响:
“不!营长!
这是我兄弟!
我赵大虎的兄弟!
他走得不舒坦!
到家门口了!
必须让他体体面面地走!
我背他!我能行!”
吼声在寂静的黎明前格外刺耳,引得附近几个疲惫的士兵都看了过来。
郑三炮没有说话,只是低着头,用没受伤的那条胳膊更加用力地托住老马的身体,用沉默的行动表达着同样的坚持。
李营长看着赵大虎通红的眼睛和那条微微颤抖的伤腿,又看了看郑三炮胳膊上洇透绷带的血迹,再看向老马那张苍白却仿佛带着一丝回家的宁静的脸,他紧抿的嘴唇微微颤动了一下。
最终,他什么也没再说,只是重重地、无声地叹了口气,侧身让开了路,挥了挥手,示意警戒的士兵放行。
沉重的脚步踏过营地松软的土地,走向侦察连简陋的驻地。
天边已经泛起一丝极淡的鱼肚白,驱散着深沉的夜色,却驱不散弥漫在队伍上空的悲凉。
驻地一角,炊事班的土灶还残留着余温。
炊事班长老周,一个精瘦矮小、脸上总是带着几分愁苦和算计的四川老兵,
正佝偻着腰,用一把豁了口的破瓢,小心翼翼地从一口大水缸里舀出小半瓢浑浊的泥水,倒进一个黑乎乎的大铁锅里,嘴里习惯性地低声嘟囔着:
“龟儿子滴……水又见底咯……
这仗打到啥子时候是个头嘛……”
古之月走到老周身边,声音嘶哑疲惫,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老周!弄点干净水!
给老马……擦擦身子。”
他指了指被郑三炮和赵大虎小心翼翼平放在一块相对干净门板上的老马遗体。
老周闻言,手一哆嗦,瓢里的水差点洒出来。
他抬起那张布满皱纹、沾着灶灰的脸,小眼睛里满是惊愕和为难。
他看了看门板上盖着军装、无声无息的老马,又看了看旁边水缸里那浅浅的一层浑浊泥水,脸上习惯性地堆起那种诉苦讨价的神情,四川腔调又急又快,带着夸张的为难:
“哎哟喂!古连长!
不是我不肯啊!你看嘛!”
他指着水缸,
“就剩这点子泥汤汤咯!
洗脸都不够!
弟兄们早饭都没得水煮!
给…给老马擦身子…这…这要多少水嘛!
再说咯,这事…这事得李营长发话才行噻!
我…”
他搓着手,意思很明显,没营长点头,这“浪费”水的活他不敢干。
古之月只觉得一股邪火猛地从心底窜起!
老马冰冷的遗体就在眼前,这老东西还在斤斤计较这点水!
他脸色瞬间阴沉得能滴出水,苏北腔调带着刺骨的寒意和压抑的怒火:
“格老子叫你弄水!
哪那么多废话!
老马他……”他后面的话还没吼出来。
“老周!”
一个低沉而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在古之月身后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