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学霸逆袭电竞巅峰 第390章 比赛的开场布局
控制环的震动反馈强度维持在最高档,沈逸的指尖能清晰感知到那股持续的脉冲。比赛载入完成的提示音刚落,他的法杖已轻点地面三次——低频震动顺着虚拟战场的材质传导,精准落入林悦与弦的神经接口。
三人的动作在同一帧启动。
林悦的技能栏亮起,【共鸣护盾】在队伍前方展开,能量场呈弧形前推。弦的共鸣杖扫过空气,释放出一道高频波前,用于探测敌方视野盲区。新队员从侧翼跃出,身形贴着岩壁阴影疾行。整套动作误差不足0.1秒,没有一句语音指令。
主舞台的解说席上,苏瑶的眉头微微皱起。她盯着屏幕中三人行进的轨迹,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话筒边缘。“夜莺战队从开局到现在,没有任何语音交流。”她的声音压低,却仍通过直播信号传遍全场,“但他们每一个走位、每一次技能衔接,都像是在共享同一个节拍器。”
导播迅速切出数据面板:团队协同熵值0.14,远低于职业赛平均水平。
“这不是巧合。”她低声说,“他们在用另一种方式说话。”
敌方高地,陈宇坐在指挥位,耳机里传来侦察员的汇报:“他们没开语音,但每次变阵前,地面都有微弱震动。”他盯着屏幕中沈逸的身影,嘴角扯动了一下,没有回应。
他知道这是冲着他来的。
上一场AI推演中,他用语音压制制造心理干扰,而对方直接切断了声音通道。现在,他们用震动和光信号构建新的指挥链——一种脱离常规通讯协议的作战模式。
他抬手,下达第一条全队指令:“三线轮转,封锁中路隘口,埋设地雷阵,双层视野覆盖。”
命令出口的瞬间,他的嘴角扬起一丝冷笑。你不用声音,那我就让你连震动都传不出去。
比赛进入第48秒,新队员按计划从中路突进。岩脊通道狭窄,两侧高壁形成天然掩体。按照训练预案,此处应是最佳切入点。但就在他踏足通道中央时,地面突然亮起两圈暗红色光晕。
陷阱触发。
林悦的增幅环瞬间偏移能量,护盾前缘迅速扩张,勉强挡下第一波爆炸冲击。弦同步释放低频震荡波,干扰地雷感应区的信号频率,为队友争取撤离窗口。
沈逸的法杖第二次点地——左脚轻碾两次,震动模式切换为“规避,左翼迂回”。
指令传达的刹那,林悦的技能栏自动调整增幅方向,弦的共振波转向侧翼干扰区,新队员借爆炸烟尘掩护,从岩脊上方攀援而上,完成路线修正。
陈宇的目光锁定屏幕一角。他看到沈逸的法杖动作,瞳孔微缩。
“他们用地面震动传递指令。”他低声说,“不是随机敲击,是有编码的。”
副手迅速调出回放,逐帧分析沈逸的杖尖落点。三短震、两长碾、四连点……每一组都对应特定战术动作。系统尝试建模解析,但信号频率存在微小波动,像是人为加入了干扰码。
“他在防我们破译。”副手说。
陈宇冷笑:“那就让地面不再传递任何信号。”
他按下战术面板上的红色按钮。敌方中路区域,六台“震波抑制器”从地下升起,形成环形封锁带。这些装置能中和低频震动,切断物理信号传导。
与此同时,三路兵线同时推进,敌方远程火力网提前展开,压制沈逸方野区入口。陈宇的“铁幕轮转”阵型正式启动——三线交替进攻,节奏紧凑,不给对方喘息空间。
比赛进入第三分钟,沈逸方的攻势首次受阻。
中路通道被震波抑制器封锁,震动信号无法穿透。林悦的增幅环在边缘闪烁,护盾能量因持续抗压而快速消耗。新队员被迫退回高地,弦的共振波被多重干扰,难以形成有效控场。
观众席开始出现骚动。
“夜莺战队哑火了。”
“他们是不是通讯真的出问题了?”
“之前那么同步,现在完全打不出节奏。”
苏瑶的目光没有离开屏幕。她注意到,尽管外部压力加剧,沈逸的走位依旧稳定。他的法杖不再频繁点地,而是改为单次轻触,间隔拉长,但每次动作后,队友的反应依然精准。
“他们在调整信号频率。”她忽然意识到,“不是放弃震动,而是改用更隐蔽的模式。”
后台数据流悄然更新:沈逸的“策略模拟空间”已启动,正在比对敌方震波抑制器的运行周期。系统推演出七种可能布局,最终锁定“断崖回廊b-3”为最优应对方案。
他的法杖第三次点地——这一次,震动频率拉长,间隔不规则,像是随机敲击。
但林悦和弦的神经接口同时捕捉到了信号。
增幅环能量重新分配,护盾收缩至核心区域,进入节能模式。弦的共鸣杖调至最低输出,释放出一段极低频脉冲,几乎无法被常规设备侦测。
沈逸后撤至高崖边缘,法杖抵地,开始积蓄大招能量。
他的操作节奏微调,刻意放慢施法前摇,将反应时间控制在女性法师职业的平均区间内。系统“隐藏身份加持”自动激活,攻击判定延迟上升14.2%,闪避倾向性提升23%。
敌方远程位果然出现误判。一名射手在瞄准时略微延迟,预判落点偏移半格。
沈逸抓住这0.3秒空档,法杖轻抬,一道冰棱锁链蓄势待发。
就在此时,林悦的控制环反馈频率出现微颤。她的增幅环在连续抗压后出现能量波动,技能衔接节奏略微紊乱。
沈逸立即反应——法杖连续轻点四次。
这是系统预设的“锚定信号”,触发【不谐之链·共鸣护盾】的稳定脉冲。护盾边缘泛起一圈微光,顺着神经接口传入林悦的感知层,帮助她重新捕捉团队节拍。
弦的共振波随之校准,声波轨迹回归正常频率。
冰棱锁链脱手而出,顺着声波干涉路径穿刺,直指敌方核心输出位。
敌方近战迅速拦截,盾阵展开,锁链被中途击碎。
但这一击并非为了击杀,而是试探。
沈逸通过锁链破碎的反馈,确认了敌方盾阵的响应速度与轮转间隔。他的法杖再次抵地,准备下一轮蓄能。
比赛进入第三分二十二秒,系统底层日志悄然弹出警告:【外部数据波动持续在线,频率与星火电竞馆旧址匹配度升至83%】
沈逸的指尖在控制环上停顿了0.2秒,随即恢复正常操作。他没有调出日志,也没有做出任何异常反应。
他的法杖轻轻抬起,杖尖对准敌方中路高地。
地面震动再次传来——这一次,是三短一长,间隔精准。
林悦的增幅环亮起,能量偏移至中路。
弦的共鸣杖缓缓抬起,指尖微颤,但这一次,颤抖被节奏吸收。
沈逸的法袍在虚拟风流中轻扬,镜片后的目光锁定敌方指挥位。
陈宇的耳机里,侦察员的声音再次响起:“他们又开始震动传令了,频率变了,我们正在重新建模……”
陈宇盯着屏幕,手指缓缓收紧。
“别急。”他说,“等他们全力压上的时候,再启动‘静音领域’。”
他调出战术面板,指尖悬停在最后一个未激活的按钮上。
沈逸的法杖第三次抬起,杖尖凝聚的寒光越来越盛。
林悦的增幅环进入满能状态,护盾边缘开始泛起细微裂纹。
弦的共鸣杖发出低鸣,声波频率攀升至临界点。
三人的控制环同步亮起微光。
敌方中路高地,六台震波抑制器运转至峰值。
陈宇的拇指,缓缓压向按钮。
三人的动作在同一帧启动。
林悦的技能栏亮起,【共鸣护盾】在队伍前方展开,能量场呈弧形前推。弦的共鸣杖扫过空气,释放出一道高频波前,用于探测敌方视野盲区。新队员从侧翼跃出,身形贴着岩壁阴影疾行。整套动作误差不足0.1秒,没有一句语音指令。
主舞台的解说席上,苏瑶的眉头微微皱起。她盯着屏幕中三人行进的轨迹,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话筒边缘。“夜莺战队从开局到现在,没有任何语音交流。”她的声音压低,却仍通过直播信号传遍全场,“但他们每一个走位、每一次技能衔接,都像是在共享同一个节拍器。”
导播迅速切出数据面板:团队协同熵值0.14,远低于职业赛平均水平。
“这不是巧合。”她低声说,“他们在用另一种方式说话。”
敌方高地,陈宇坐在指挥位,耳机里传来侦察员的汇报:“他们没开语音,但每次变阵前,地面都有微弱震动。”他盯着屏幕中沈逸的身影,嘴角扯动了一下,没有回应。
他知道这是冲着他来的。
上一场AI推演中,他用语音压制制造心理干扰,而对方直接切断了声音通道。现在,他们用震动和光信号构建新的指挥链——一种脱离常规通讯协议的作战模式。
他抬手,下达第一条全队指令:“三线轮转,封锁中路隘口,埋设地雷阵,双层视野覆盖。”
命令出口的瞬间,他的嘴角扬起一丝冷笑。你不用声音,那我就让你连震动都传不出去。
比赛进入第48秒,新队员按计划从中路突进。岩脊通道狭窄,两侧高壁形成天然掩体。按照训练预案,此处应是最佳切入点。但就在他踏足通道中央时,地面突然亮起两圈暗红色光晕。
陷阱触发。
林悦的增幅环瞬间偏移能量,护盾前缘迅速扩张,勉强挡下第一波爆炸冲击。弦同步释放低频震荡波,干扰地雷感应区的信号频率,为队友争取撤离窗口。
沈逸的法杖第二次点地——左脚轻碾两次,震动模式切换为“规避,左翼迂回”。
指令传达的刹那,林悦的技能栏自动调整增幅方向,弦的共振波转向侧翼干扰区,新队员借爆炸烟尘掩护,从岩脊上方攀援而上,完成路线修正。
陈宇的目光锁定屏幕一角。他看到沈逸的法杖动作,瞳孔微缩。
“他们用地面震动传递指令。”他低声说,“不是随机敲击,是有编码的。”
副手迅速调出回放,逐帧分析沈逸的杖尖落点。三短震、两长碾、四连点……每一组都对应特定战术动作。系统尝试建模解析,但信号频率存在微小波动,像是人为加入了干扰码。
“他在防我们破译。”副手说。
陈宇冷笑:“那就让地面不再传递任何信号。”
他按下战术面板上的红色按钮。敌方中路区域,六台“震波抑制器”从地下升起,形成环形封锁带。这些装置能中和低频震动,切断物理信号传导。
与此同时,三路兵线同时推进,敌方远程火力网提前展开,压制沈逸方野区入口。陈宇的“铁幕轮转”阵型正式启动——三线交替进攻,节奏紧凑,不给对方喘息空间。
比赛进入第三分钟,沈逸方的攻势首次受阻。
中路通道被震波抑制器封锁,震动信号无法穿透。林悦的增幅环在边缘闪烁,护盾能量因持续抗压而快速消耗。新队员被迫退回高地,弦的共振波被多重干扰,难以形成有效控场。
观众席开始出现骚动。
“夜莺战队哑火了。”
“他们是不是通讯真的出问题了?”
“之前那么同步,现在完全打不出节奏。”
苏瑶的目光没有离开屏幕。她注意到,尽管外部压力加剧,沈逸的走位依旧稳定。他的法杖不再频繁点地,而是改为单次轻触,间隔拉长,但每次动作后,队友的反应依然精准。
“他们在调整信号频率。”她忽然意识到,“不是放弃震动,而是改用更隐蔽的模式。”
后台数据流悄然更新:沈逸的“策略模拟空间”已启动,正在比对敌方震波抑制器的运行周期。系统推演出七种可能布局,最终锁定“断崖回廊b-3”为最优应对方案。
他的法杖第三次点地——这一次,震动频率拉长,间隔不规则,像是随机敲击。
但林悦和弦的神经接口同时捕捉到了信号。
增幅环能量重新分配,护盾收缩至核心区域,进入节能模式。弦的共鸣杖调至最低输出,释放出一段极低频脉冲,几乎无法被常规设备侦测。
沈逸后撤至高崖边缘,法杖抵地,开始积蓄大招能量。
他的操作节奏微调,刻意放慢施法前摇,将反应时间控制在女性法师职业的平均区间内。系统“隐藏身份加持”自动激活,攻击判定延迟上升14.2%,闪避倾向性提升23%。
敌方远程位果然出现误判。一名射手在瞄准时略微延迟,预判落点偏移半格。
沈逸抓住这0.3秒空档,法杖轻抬,一道冰棱锁链蓄势待发。
就在此时,林悦的控制环反馈频率出现微颤。她的增幅环在连续抗压后出现能量波动,技能衔接节奏略微紊乱。
沈逸立即反应——法杖连续轻点四次。
这是系统预设的“锚定信号”,触发【不谐之链·共鸣护盾】的稳定脉冲。护盾边缘泛起一圈微光,顺着神经接口传入林悦的感知层,帮助她重新捕捉团队节拍。
弦的共振波随之校准,声波轨迹回归正常频率。
冰棱锁链脱手而出,顺着声波干涉路径穿刺,直指敌方核心输出位。
敌方近战迅速拦截,盾阵展开,锁链被中途击碎。
但这一击并非为了击杀,而是试探。
沈逸通过锁链破碎的反馈,确认了敌方盾阵的响应速度与轮转间隔。他的法杖再次抵地,准备下一轮蓄能。
比赛进入第三分二十二秒,系统底层日志悄然弹出警告:【外部数据波动持续在线,频率与星火电竞馆旧址匹配度升至83%】
沈逸的指尖在控制环上停顿了0.2秒,随即恢复正常操作。他没有调出日志,也没有做出任何异常反应。
他的法杖轻轻抬起,杖尖对准敌方中路高地。
地面震动再次传来——这一次,是三短一长,间隔精准。
林悦的增幅环亮起,能量偏移至中路。
弦的共鸣杖缓缓抬起,指尖微颤,但这一次,颤抖被节奏吸收。
沈逸的法袍在虚拟风流中轻扬,镜片后的目光锁定敌方指挥位。
陈宇的耳机里,侦察员的声音再次响起:“他们又开始震动传令了,频率变了,我们正在重新建模……”
陈宇盯着屏幕,手指缓缓收紧。
“别急。”他说,“等他们全力压上的时候,再启动‘静音领域’。”
他调出战术面板,指尖悬停在最后一个未激活的按钮上。
沈逸的法杖第三次抬起,杖尖凝聚的寒光越来越盛。
林悦的增幅环进入满能状态,护盾边缘开始泛起细微裂纹。
弦的共鸣杖发出低鸣,声波频率攀升至临界点。
三人的控制环同步亮起微光。
敌方中路高地,六台震波抑制器运转至峰值。
陈宇的拇指,缓缓压向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