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 第69章 喋血石蜜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第69章 喋血石蜜

    “伯约大才,做一个突骑队率屈才了。

    朕可以举荐你到诸葛丞相身边学习治国方略,也可以去赵广的金弦羽林卫,不知你意下如何?”

    刘禅对于姜维的印象很好,不仅是得到时间检验的那个姜维,还是眼前这个少年。

    姜维听到刘禅这么说,似乎愣了一下,这两条路,无疑都是恩宠。

    跟随诸葛丞相学习治国方略,这是无数世家子弟都可望不可及的入仕道路。

    而少将军带领的金弦羽林卫,那犀利的弩箭攻击,进退有度的阵法,则是军功的首选。

    只是,这两条路,姜维都不喜欢。

    看到他的迟疑,刘禅微笑道:

    “伯约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姜维这才拱手道:

    “陛下恕罪,姜维确实这两条路都不想选。”

    “嗯?”

    刘禅停下脚步,饶有兴致地看了看跟在旁边的姜维,

    要知道,第一条路,是姜维原本时间线的选择,而后一条武将功勋路线,可是如今突骑的首选。

    “伯约不必顾虑,朕对于伯约志向,也是非常好奇。”

    得到了刘禅的鼓励,姜维这才挺起胸膛说道:

    “陛下明鉴,姜维确实有不切实际之远望,”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地说道:

    “姜维想要效冠军侯,率突骑,踏匈奴诸羌王庭,为我边塞百姓护佑安宁!”

    刘禅欣慰地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开疆拓土的功劳,封狼居胥也是应有之义!”

    “既然如此,那就先跟着朕吧,忙完汉中的事情,最多明年,朕给你凑出来比虎骑更厉害的突骑!”

    “朕有钱!”

    ……

    “此石蜜(粗制结晶糖)甚佳,如此精品西域石蜜,每斤只需一两金?”

    负责打理河东卫氏在长安商路的卫璋(字伯圭)疑惑道。

    携带石蜜前来拜访卫璋的周平安圆圆的脸,一看就非常和气,他满脸谦卑,笑着说道:

    “虽然石蜜从西域运送不易,但谁人不知想要在长安做生意,就得大人您首肯,

    所以小的就直接送到您的府上,自然要带着诚意了。”

    西域石蜜非常稀少,各个达官贵人消耗量又大,如今洛阳市面上,一斤石蜜售价二两黄金!

    就这,还供不应求。

    这个通过韦家举荐过来的商贾果然会做生意,只要自己吃下这批石蜜,

    即便不去售卖,作为礼物迎来送往,那也是一等一的好物!

    甚至不逊西域琉璃珠!

    毕竟这个是满足口腹之欲的良品,还是当今陛下甚是喜爱之物!

    听说,当今陛下一日不可或缺,饭食饮水必加石蜜,

    宫中存货已然不多,陛下病重,本来脾气就不好,更因为采买不到石蜜大发雷霆。

    那么给族兄送去一批,进贡之物不就有了着落?

    思来想去,卫璋也很痛快地拍板了这桩生意:

    “从西域千里迢迢运运来长安,实属不易。

    如今匈奴羌人肆虐,听说西边贼蜀也四处侵扰,这一路上,没少担惊受怕吧?

    既然周管事货品不错,我卫家也不占你便宜,

    总价给你上浮一成,不过日后有了石蜜,必须只能提供给我!”

    “大人恩典,小人感激涕零,

    这有两枚极品琉璃珠,还请大人不要嫌弃。”

    说着,周平安双手承上一个打开的锦盒,里面正是两颗光彩夺目的西域琉璃珠。

    “哈哈哈哈,周管事也是一个妙人,卫某就不客气了,

    账房,点两千两百两黄金交于周管事,以后周管事就是府中贵客,

    货品直接点验结算,需要采买什么,你全权负责,不得拖延。

    周管事,这么多金子,携带安全吗?”

    周平安陪笑道:

    “有劳大人叮嘱,小人也就是经手周转一下,还不是都采购成大人家作坊的东西?”

    卫璋哈哈大笑,示意周平安退下。

    很快,交接完的账房过来禀告:

    “大人,两千零十斤石蜜,一斤不少,这个周管事还给了小人一个银酒杯。”

    卫璋点点头,

    “给你就收着吧,商贾之人,果然伶俐。

    这个周平安,恐怕就是河东韦家推到前台的商贾,

    除了他们家,谁有办法从西域弄来这么多好货?

    给族兄送去五百斤石蜜,其他一半在长安,一半在洛阳售卖,

    对了,把韦家的示好意图也一并呈送给族兄,对周平安采买粮食也不要阻拦。

    韦家的势力主要在西凉,那边粮食是关内的三倍不止,

    这条路也就他们能走通,咱把石蜜的货吃下就好了。”

    “属下明白。”

    几乎同样的事情,在长安各个世家推到明面上经商的庄园发生,

    一车车石蜜,流进长安,换成了黄金,大部分直接换成了粮食,在各个世家的关照下,又流出了长安城。

    ……

    “队长,前面就到杜县了,那伙人跟了咱们两天,要不要干了他们?”

    随行的穆大娃凑过来,对周平安说道。

    周平安就像一个普通的商贾,悠闲地坐在牛车上,看似不经意地说道:

    “别理他们,咱们是正经白衣服商贾,不是打打杀杀的贼人,有人会料理他们的。

    看好牛车,别惊了牛。”

    说着,甩了一下鞭子,发出清脆的响声。

    他们一行三十五人,押送着三十辆牛车,悠哉悠哉地走在路上,仿佛不知道后面跟着尾巴。

    身后跟着的贼寇早就盯上了这个庞大商队,三十辆牛车,车辙印还这么深,一定是值钱的东西。

    这群贼寇一共五十多人,拿着五花八门的各式武器,

    他们计划好了,准备在远离杜县府衙,靠近前面羊头领的密林那动手。

    这批肥羊也真是胆大,这么多红货,连个护卫都没有,合该咱们发财!

    伴随着木制车轮吱呀呀的响,关中特有的秦川牛慢悠悠地拉着满载的车子,

    一行人也毫不知觉地拐进了前面的羊头岭小路。

    “弟兄们,动手!咱也过个肥年!”

    头领一声令下,远远追在后面的山贼举着五花八门的武器,乱糟糟地冲进了密林。

    很快,各种惨叫声,兵刃入体声,从密林中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