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 第56章 责难与不平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第56章 责难与不平

    李严的突然发难,让文武百官当场愣住。

    李都护这是怎么了?陛下虽然有时行事荒唐,但本心纯良,仁义之心颇有先帝之资,

    不过分干预朝政,还能帮朝廷开源节流,还想怎么样啊?

    诸葛亮刚要起身阻拦李严,就被刘禅伸手拦住:

    “相父,朕自会解决。”

    刘禅冷着脸,走到李严面前,看着痛心疾首地他,开口问道:

    “李都护所指蛮女,可是南中孟获之女阿依珞珈?”

    李严昂着头,不屑地看着刘禅手指的那个不知所措的矮小蛮女,哼道:

    “正是!”

    刘禅又指着身后那些列队在大军阵前,因立功跟随回朝的无当飞军问道:

    “李都护所指的蛮人,说的可是这些?”

    “正是!”

    刘禅突然提高了声音:

    “李都护难道是年老昏聩了?”

    作为皇上,对于托孤之臣使用这个词,已经相当于指着鼻子痛骂了。

    李严没想到,他之前那么多责难,陛下都能淡然处之,

    自己最后小打小闹敲打一下,陛下竟然如此失态。

    “陛下竟然如此羞辱老臣?”

    李严瞪着双眼怒斥道。

    刘禅声音依旧透出怒意:

    “羞辱?李都护所说蛮女,乃是相父代表朝廷向南中孟获纳的昭仪!

    阿依珞珈是皇太后和太后都认可的后宫,

    这是朝廷的脸面,李都护一口一个蛮女,是觉得自己位高权重,皇室也不放在眼里了吗?”

    李严喷人喷惯了,他也自视甚高,不仅看不起南中蛮人,

    就算早已和汉人融合的巴蜀原住民,他也从来不放在眼里。

    此时忘了这个蛮女是朝廷为安抚南中纳进来的,一时理亏,脸涨的通红,不知如何回应。

    刘禅对于众大臣一般都非常忍让,毕竟是老爹留的班底,

    对于李严寻常的批评,他也本着我爱听就听,不爱听就左边进,右边出的原则。

    可李严一口一个蛮女,一口一个蛮兵不可用,直接把他惹火了。

    他冷着脸,接着说道:

    “李都护好大的口气!

    这些将士都随朕千里驰援,无论是星夜夺关隘,还是驻守,从来没有任何抱怨。

    跟随朕修整拓宽金牛道,更是立下大功!

    《春秋》云,诸侯像蛮夷那样无礼,那就自己成了蛮夷,

    而蛮夷认同华夏文化,按照我华夏礼节生活,那就是我华夏同胞!

    李都护博览群书,不会连春秋都没看过吧?”

    刘禅的话,将李严堵的哑口无言,华夷之辩,这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他一时口无遮拦,直接把自己弄得下不来台。

    情急之下,他抓住刘禅话中的一个漏洞,反击道:

    “陛下口口声声蛮兵立下大功,汉中魏军是镇北将军击败的,和这些蛮人有何干系?”

    刘禅还未说话,身后捧着大纛的魏延突然说道:

    “李都护说错了,确实是陛下带着无当飞军等精锐,星夜驰援,这才解了汉中之围。

    如果没有陛下,魏延恐怕已经去见先帝,汉中也会落入敌手。”

    李严依旧不依不饶:

    “就算这些蛮兵立下些许功劳,那也是应有之义!

    陛下所谓蛮兵在整修金牛道也立下功劳,更是荒谬至极,

    朝廷每年都要修整沿途栈道,何曾听说修路也有功劳?

    何况陛下糜费朝廷钱粮,劳民伤财,好大喜功,为一己之私整修栈道,难道老臣就不能劝谏?”

    刘禅皱着眉头说道:

    “李都护难道不知,金牛道难行,让蜀地支援汉中的钱粮大半耗费在路上,

    难道朕整修道路,还有错了?”

    李严针锋相对:

    “去岁朝廷刚刚整修过栈道,陛下今年又整修,难道不是劳民伤财?”

    “朕自己出的钱!”

    “陛下的钱,也是朝廷百姓的奉养!难道陛下种过一株禾苗吗?”

    “朕亲自插过三亩秧田!朕也亲临战场,修缮金牛道朕也全程监督,

    朕怎么就不知百姓疾苦劳民伤财了?”

    刘禅本来低调返回成都,并不想夸耀功绩,

    可面对李严的咄咄逼人,他实在忍不了。

    李严的声音更大:

    “陛下慎言!为君怎可妄言!”

    刘禅直接一甩袖子:

    “既然李都护不信,自己去查,水田在,汉中在,金牛道也在,

    辛苦相父安顿众位将士,众爱卿,朕乏了,回宫!”

    说完,刘禅冲诸葛丞相拱手行礼,直接带着从人穿过迎接的百官,

    径直回宫去了,留下众人原地面面相觑。

    “诸葛丞相,陛下竟然如此少年意气!”

    李严兀自不肯罢休,拉住诸葛亮说道。

    同为托孤大臣,诸葛亮负责朝政,李严镇守永安防备东吴,这几年脾气似乎更大了。

    他努力安抚道:

    “陛下年岁尚浅,更需要你我同心辅佐,莫要气坏了身子。”

    李严这才消了一些气来,看到交出大纛站在旁边的魏延,刚消下去的火气又冒了出来:

    “魏文长!你也是先帝钦点的汉中太守,镇北将军,难道学奸佞小人,阿谀奉承陛下吗?”

    魏延这暴脾气,哪容得李严这么说,枣红色的脸都更红了,怒道:

    “李都护,你今日是用错了药不成?

    陛下身先士卒救汉中于危难,你各种贬低,

    陛下倾尽内库,半年时间吃住在工地,这才打通金牛道天险,

    硬生生将成都通往汉中路程缩到不足三成,就这百世功绩,你也要挑毛病吗?”

    魏延的声音充满愤怒,陛下做了这么多事,你们一句夸赞都没有,还这么指责陛下?

    凭什么!

    诸葛亮这才听出不对,伸手拦住还要争辩的李严,冲魏延问道:

    “文长莫急,你说陛下将金牛道路程缩到不足三成是何意?”

    魏延深吸一口气,冲诸葛亮拱手行礼:

    “启禀丞相,陛下用半年时间扩建了金牛道,

    如今金牛道全程可同时通行两列马车,许多绕远的栈道也修桥开山贯通,

    如今从汉中到成都,快马不到两日,民夫辎重车辆只需五日即可抵达!”

    “怎么可能?”

    诸葛亮和李严异口同声问道。

    魏延哼了了一声:

    “我魏延除了先帝与关君侯,何曾服过他人?

    陛下不肯大军送行,全城军民无以为报,我只有亲身请命为陛下持大纛,尚觉亏欠陛下良多,

    既然两位大人心存疑惑,不妨亲手走一趟汉中,

    就像陛下所言,金牛道就在这里,是真是假,一看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