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 第209章 第二次世家商会(3)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第209章 第二次世家商会(3)

    不知道是不是出于恶趣味,刘禅这次世家商会,还是选择在广灵行宫。

    镇守汉中的吴懿也特意赶回来,不过这次刘禅已经去了不需要他帮忙撑场子了。

    如今,他势力已成,早已不复当年第一次招商大会时那样,惶恐,不安,患得患失。

    他安坐在广灵行宫内,荀俣(yu)(字叔倩)带着许多还在历练期的少年,引导着进入行宫内的众多世家。

    这次前来参加的,清一色是各个世家豪门的当家家主,仅有的随从也是家族中最优秀的年轻人。

    和第一次招商大会时,众人轻蔑嘲笑,还需要刘禅使用西域琉璃珠先声夺人不同,

    这次的座位上除了两个杯子,一个茶壶,空空如也。

    种种过往,都是刘禅的来时路,这次,他不需要那些花里胡哨的计策,

    这次,他只需要将工坊抛出,有的是人接!

    等众人坐好,刘禅示意荀俣宣读章程。

    作为颍川荀家子弟,应对这种场面他并不怯场:

    “诸位贤良,都是大汉梁柱,陛下于五科联赛冠军等取材,

    如今制度已成熟,本着公平公正原则,世家子弟亦可参与。无论是谁,敢于徇私舞弊,所属商会除名,夷三族!

    诸世家要发扬世之楷模精神,与国共荣辱兴衰,而陛下自然不会不会亏待众世家。

    此次招商大会,陛下分配的项目都是赚钱的生意,陛下希望诸位量力而行!”

    听到陛下用五科联赛敲打他们,众多世家还心有余悸。

    当初第一次五科联赛时,广汉张家的肆意妄为,差点身死族灭不说,还将众世家的隐田全部暴露出来,

    如今的广汉张家,被各个世家有意无意针对排挤,挣钱的项目都被抢得差不多了。

    此时众世家,不约而同看向缩在角落里的张家人,感受到犹如实质的目光,广汉张家的两人不由得缩了缩身子。

    听到行宫内发出的嘈杂声,近卫顿了顿武器,高声喝道:

    “注意仪态!肃静!”

    等到下面恢复安静,荀俣这才继续公布具体的项目:

    “第一项,白叠棉布织造!”

    一群年轻人将一块块巴掌大的棉布放到每个人的面前。

    众人一边端详,一边听荀俣讲解:

    “此物天生洁白,易于染色,植株原产身毒(印度),比西域草棉产量更高,也更耐湿热。

    同时不占良田,荒地盐碱均可种植。

    此项分种植,制线,纺织三项,可用土地,人员,钱财入股,

    陛下统购统销,最少保留三成收益,竞价开始!”

    白叠布!

    虽然珍稀程度不如蜀锦,可这东西比蜀锦省心太多了!

    种植收获棉桃,制线,就可以纺成布匹,哪像蜀锦需要从种桑养蚕开始,每一项都是耗费人力?

    现在陛下放出的织造机器,可都是丞相夫人改良过的,效率极高,

    善于经营的几家略一盘算,就知道此物虽然价格不及蜀锦十分之一,可胜在成本也便宜啊!

    粗算下来,比麻布还要便宜!量大,还不愁销路,为何不做?

    随着一番拍卖叫价,草棉的种植收购,纺线织布,被两家收入囊中。

    刘禅代表皇室,在项目里占三成干股。

    很快第一份认缴文书写好,两家拍下的世家日常交好,喜滋滋凑在一旁商讨合作事宜。

    接着包括蜂窝煤炭炉,南珠加工,皮毛加工,羊毛纺织,羽绒背心,鞋子等产业,都被各家拍下。

    这些无一例外都是工坊改进过器械,将生产效率翻了好几倍的产业,以前都是陛下工坊独有,

    如今,竟然全部放了出来,需要付出的,无非是如今如同鸡肋,不挣钱,也管不过来的土地而已!

    要知道,如今朝廷的赋税可是按照土地来收的,就算赋闲不种,田税也不能少!

    虽然有人也奇怪,陛下能管得了这么多田地吗?

    不过被敲打过多次的他们,就算有疑问,也只是放在心里。

    陛下怎么经营,他们管不着,如今的他们,已经生不出来任何抗拒的心思。

    跟着陛下稳稳赚钱不好吗?就拿羊毛来说,如今每年一车车的羊毛从哪来的?

    真当羌胡那么善解人意,那么听话,乖乖养羊取毛?

    那是被陛下打服的!如今整个草原,只有陛下一个声音!

    就连这次的广汉张家,也举全族之力,承接了陛下放出来的浪亩酒生意,

    广汉张家除了保留几个核心田庄,几乎放弃了全部良田!

    他们的这份魄力,倒是让刘禅高看了一眼。

    第二次世家商会,就这样波澜不惊地顺利结束,顺利得出乎吴懿想象。

    等众世家恭敬山呼告辞退场,吴懿终于忍不住问道:

    “陛下,众世家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刘禅微微一笑道:

    “世家能在乱世屹立不倒,审时度势是第一要务,还好,朕的治下这些世家都不傻,

    朕也没有亏待他们,这些工坊改进过装备的项目,都是朕精心挑选,关系到百姓衣食住行等多方面。

    他们能做好这些项目,也足以传家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做好这些项目,就真的将家族荣辱,与大汉联系在了一起。”

    刘禅看着依旧有些疑惑的吴懿,意味深长地说道:

    “舅父,你也不能落下啊!给吴家选几个什么产业?”

    吴懿拱手道:

    “吴家与陛下休戚与共,自然不需要担心这个,陛下吩咐就是了。”

    刘禅看着广灵行宫院墙内盛开的花草,笑道:

    “舅父真是信任朕,要知道朕可是连自己孩子都要坑一坑的。”

    “陛下说笑了,谁人不知陛下对两位皇子宠爱有加。”

    “正是因为疼爱,才不希望他们走上世家兴衰的老路,

    算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慢慢引导吧,

    舅父也不用担心吴家势大,在朕的治下,不违法的经营,从来都是鼓励的。

    朕从来不是妄加猜忌之人,就像诸多世家,他们接纳这些经营项目,做得越好,越是利国利民。

    舅父的汉中铁作要扩大一下规模了,朕很快就需要动用很多钢铁,很多很多。”

    吴懿疑惑地问道:

    “陛下准备做什么?”

    刘禅活动了一下脖子,信心满满地说道:

    “种田!朕要沉下心来,好好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