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 第235章 刀锋上跳舞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第235章 刀锋上跳舞

    长安城原将军府,

    现在已经临时改成刘禅的行宫。

    “陛下,这是怎么做到的?这才一日,就运来了数千车粮食?”

    过来复命的赵广钦佩地说道。

    刘禅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发酸的眼睛,这才说道:

    “你真当朕是神仙了?一日能变出来数千车的粮食?”

    赵广疑惑道:

    “可今日巡视时候大概数了数,确实有数千车拉着粮食进入太仓啊?

    一车按照二十五石计算,今日入城了足足六万石粮食,难道陛下一日之间,就将陈仓的储粮调拨过来了?”

    说着,他自己就给否定了:

    “陈仓距离长安城四百多里,运粮车队不像骑兵奔驰迅疾,至少需要十多天才能抵达。

    末将实在想不出陛下一日之间,能从何处调拨六万石粮食。”

    刘禅叹了口气,疲惫地说道:

    “说得是啊,朕也不能凭空变出来粮食啊!

    朕只不过是用了当初董卓诈兵的法子,暂时安定人心罢了。”

    “董卓?安定人心?”

    赵广听的一头雾水,他不知道粮食怎么和董卓炸兵联系在一起。

    刘禅揉着太阳穴解释道:

    “这还不简单?朕将随军所带的粮草,从东门运进来,从西门出去,车上只覆盖了一层粮食,周而复始罢了。

    这次的情况与救助流民不同,城内缺的是秩序与信心,并不是流民那样身无长物。

    所以朕才会选择以工代赈,这时候,只有真正需要粮食的人,才会出来干苦活累活。

    朕就算要救助长安百姓,也不能单纯供养出一群只知道等赈济的懒汉。

    说起来,咱们携带的这些粮食,最多只够城里吃三日罢了。”

    “三日?那么三日之后呢?”

    赵广担心地问道。

    “还能如何,拆东墙,补西墙罢了。

    其实司马老贼撤离的仓促,城里的百姓家中多少还有一些余粮。

    朕之所以要用这些车辆,做出大量粮食入城的样子,为的就是安定人心。

    只要民间暂时不恐慌,朕就有足够的时间来周转调度。

    朕调集的粮食已经开始装运,不日就能抵达,

    就是不知道数量能有多少,希望能够缓解燃眉之急,

    接着就要看郝昭将军他们,随行出发的那批了。

    实在是捉襟见肘啊!”

    赵广没想到,长安城的粮食竟然是这么凶险,他实在难以想象陛下这是费了多大劲,才找来这么多粮食。

    他拱手道:

    “陛下,末将可以做点什么?”

    刘禅微微一笑道:

    “莫慌,万事有朕,挺过这段时间就好了,

    你们加强巡逻,长安城的宵禁与日常秩序,就靠你们保证了。

    姜维那边只留了部分赤甲武装守潼关,你调拨百人过去助他,

    十日,朕要求十日之内,无论是城内,还是潼关,绝对不能出任何纰漏!”

    “末将遵命!”

    ……

    洛阳城

    “属下为大将军贺!”

    “伯然莫要胡乱说话,陛下只是口头委任,还需要等处理完子丹(曹真)的丧仪,才能登坛拜将。”

    司马懿虽然嘴上说着谦辞,脸上的皱纹都透着笑意。

    赵俨(字伯然)上前一步说道:

    “此乃大魏民心所向,大将军乃是国之栋梁,朝廷当中,世家宗族,哪个不是对大将军交口称赞?

    如今汉军势大,朝廷唯有依仗大将军,才可抵御。”

    司马懿顺利撤走长安众多世家一事,给他在朝堂之上加分不少。

    此次回洛阳,不仅有同为托孤大臣的陈群力荐,其他多方势力也一致赞同,当今陛下只能顺水推舟同意。

    荣升大将军之后,司马家一举成为数一数二的豪门,但他却并没有放松警惕:

    “我近日要坐镇洛阳,不能轻动,伯然要替我多多关注潼关那边,

    一旦长安乱起,就立刻出关冲杀,被乱民裹挟之下,那汉军有天大的本领,也施展不开!”

    赵俨不解地问道:

    “属下有些不明白,汉军可以从天水,汉中等地调配粮草进长安,大将军为何判断长安必定生乱?”

    司马懿得偿所愿,此时心情很好,他捋着胡须解释道:

    “伯然没有经历亲民官,对这些俗务不了解,你可是长安城之前一日耗粮几何?”

    赵俨摇了摇头,他出身世家,一路仕途通畅,从来没有做过地方官,对这些自然不清楚。

    司马懿接着说道:

    “长安城一日耗粮五千余石!所以这才能成为毒丸之计!

    长安城一日耗粮,就需要数百牛车运载,长途运粮,大半损耗在路途之上。

    之前每年朝廷供应长安,足足抽调数郡赋税,牛车绵延数十里,才勉强支撑长安所需。

    如今汉军仓促之间接手无粮的长安城,收拢士卒,安定百姓就需要数日,

    不说长安周边凋敝,征收不到粮草,

    最近的陈仓,距离也在十日以上,

    就算汉军可以从汉中成都调运,千里路程,动辄月余,运十石粮,能到一石就算不错了。

    如果长安城内三日见不到粮食,城内遗留的细作稍做鼓动,你说,会怎样?”

    司马懿的声音透出残忍:

    “那十几万张嗷嗷待哺的嘴,喂不饱,可就会啃到那汉军身上了!

    既然选择吞下毒丸,那就要为妇人之仁付出代价!

    学那大耳贼,为了所谓仁德虚名,徒为自寻烦恼,殊为不智!

    现在,伯然理解我军为何攻下城池,就要屠戮殆尽了?”

    赵俨吞咽了一下口水,点了点头。

    司马懿紧了紧身上的披风,平淡地说道:

    “就算大耳贼这个假仁假义的儿子有能耐,舍得杀马用军粮供养满城百姓,

    整个冬日呢?明年秋收之前呢?

    长安城这十几万张嘴,可是真真切切的无底洞!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伯然只需在潼关静观其变就好!”

    ……

    长安城,刘禅临时行宫

    一名背着大弩,身上还挂着树枝草叶的男子向刘禅拱手说道:

    “陛下!如今全城已经做好了警戒,百姓之间相邻互保,城内已恢复正常秩序。

    如今城里百姓生活平稳,城防也已修缮完毕。

    此次按照陛下的安排,共筛查出两百三十名魏军细作,

    据其交代,他们要在五日后利用断粮,煽动长安城百姓哄抢粮食,聚众作乱。”

    刘禅点点头道:

    “天大地大,粮食最大。吃饱饭面前,些许细作的收买威胁,不值一提。

    不过,如果朕不能供应足够的粮食,出问题的,就是我们了。

    司马老贼好狠啊,搬空了太仓不说,还在民间搜刮了一番。

    幸好有你们与商队的支持,朕没有想到,你们能这么快就把粮食送过来。

    说起来,一晃经年,你们驻守秦岭辛苦了,这次事出紧急,调用了你们的储备,你们自己够吃吗?”

    背着大弩的男子笑着说道:

    “完全够用,陛下不必担心,

    如果末将说,储备的粮食足够解决长安城的燃眉之急,陛下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