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 第378章 坚实的后盾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第378章 坚实的后盾

    “斩首战术?冲朕来的?不会吧?”

    刘禅自己都被自己这个念头逗笑了。

    斩首战术啊,对于孙策这样喜欢冲阵的主将可能还有效果,

    对于他这种待在后面,从来不浪的稳妥型主将,刘禅可是深得不弄险的真谛。

    他身边总是带着足够多的武装力量,比诸葛丞相还稳健。

    刘禅对自己的安危看得比谁都重,谁能偷袭到他?

    想到这,他继续研究舆图,很快就把这个念头抛在了脑后。

    大规模战役的调度从来都不简单,刘禅稳步推进的兵站,可以和相父那边及时沟通,

    这样才能够在不影响民生的情况下,高效地将物资调度到各处。

    更何况,刘禅的民生八藏,将许多吞金巨兽的军事应用,藏在了日常民生当中。

    以民养军,以军护民。

    和平时期,不论是工坊,还是屯兵,以及商路运输,

    都会自己养活自己,还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而战时,这套体系的一大部分,也会转变为军事实力。

    看似刘禅同时应对多线作战,其实在高效运输方式的额加持下,压力并不大。

    传统那种以人数定输赢的战争,只要一次征兵动员,就会抽空当地数年乃至十数年的发展潜力。

    而刘禅用商队作为调控手段,在正常的经营当中,就能把需要调控的物资汇集起来。

    无论是粮食,肉食,还是布匹铁器,这些常用储备是军用的大头。

    它们的生产和交易,运输,储存等环节,并没有影响整个大汉百姓的正常生活。

    ……

    汉中大型建设军囤

    “狗儿,王家小娘相中没有呀!”

    “害羞了啊,和我们说说呗!”

    当年和刘禅一起插过秧的狗儿,正驾驶着蒸汽拖拉机返回,被众人一阵调侃。

    狗儿虽然有了大名,不过相熟之人还是习惯唤他的小名。

    他也不着恼,嬉笑着驾驶拖拉机来到库房,在匠人的帮助下,把联合收割模块与托盘运输模块装上。

    几个同伴也过来和他打招呼道:

    “现在汉中麦收已经结束,武威那边比咱们这边更早,为什么要调咱去那?”

    “联合收割机又不是只能收小麦,咱们这次是过去帮助收割苜蓿,听说能参战呢。”

    听到参战二字,包括狗儿在内的年轻人,都凑了过来,兴奋地问道:

    “你说的可是真的?咱们真的能参战?”

    说话的少年嚼着果干,含糊不清地说道:

    “前几日吴将军布置任务时候,你们都没听?

    不仅是咱们,马车队伍也在做改造,

    咱们一起运一批物资道武威,在那里协助牧草采收的同时,有可能参与战斗。”

    众多少年一听是这个,意兴阑珊地散开:

    “弄了半天,你说的是这个啊,当初只说了可能,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白开心了。”

    众人正在抱怨,突然外面进来一名穿着红色甲胄的偏将,高声问道:

    “谁是蒸汽拖拉机操控手?”

    狗儿和其他人一起举手道:

    “将军,我们都是陛下培训的第一批拖拉机手。”

    红色甲胄的偏将拿出一份军令,当着众人宣读了一下,并展示出来,这才问道:

    “都清楚了没有?”

    狗儿他们涨红了脸,昂首挺胸高声回应道:

    “清楚了!”

    ……

    “算清楚没有?

    有错漏当面不说,走了我可就不承认啦!”

    兴汉城安阳县

    大汉商队正在这里采购粮食,

    今年的官方收购价是一石六十五文。

    不算很高,也不便宜,

    对于百姓来说,家有足够余粮,甚至还可以售卖换钱,

    换作以前,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范姓老农卖出了三石粟米,收获一百九十三文大汉通宝。

    他反复点了两遍,这才仔细用绳子穿好,揣进怀里道:

    “让你笑话了,小老儿见识少,多点了几遍,耽搁贵人时辰了。”

    商队指挥将粟米装好,和善道:

    “哪里哪里,货款两清就好,那我们就走了!”

    范姓老农脸上的皱纹都透露出欣喜:

    “那是自然,陛下的商队,童叟无欺,我们都信服的,

    就是想问一下,除了粮食,别的东西呢?

    家中还有一些咸蛋,养的猪也可以出栏,你们收不收?”

    商队管事笑道:

    “当然收了,就算我们不来,老丈你也可以售卖给县里供销坊市,

    那里也是陛下商队的落脚。”

    他行走乡里,自然知道百姓的情况,追问了一句:

    “老丈卖这么多东西,可是遇到了难事?

    用不用我帮衬帮衬?

    我记得老丈你是军属呀?怎么没向恤孤署求助?”

    “哪有什么难事?陛下仁德,家中有粮,有衣有田,小老儿也是有积蓄的。

    咱农家人能吃饱穿暖,已经是神仙日子了。

    要不是我家幺儿相中了一户好人家,

    置办聘礼,请人建新房,需要用一些钱,小老儿还能拿出更多支援朝廷。”

    商队管事这才点头道:

    “喜事,喜事啊!提前恭贺老丈了。”

    范姓老农一边笑,一边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布包,

    珍而重之地打开,里面是一枚当百的银钱。

    老农把银钱递给有些疑惑的商队管事,开口道:

    “小老儿就是一个种田的,没什么大本事,听报纸上说,陛下在打胡人,

    这是家中的积蓄,不影响小儿婚事的。

    能不能转送给陛下,给将士们添一件衣袄?”

    说着,他拍了拍怀里的钱串道:

    “陛下给了那么多挣钱的活计,还有恤孤令照顾,更何况,小老儿还能挣!

    一点心意,别嫌少,陛下那边一定要赢啊!”

    呈现在商队管事面前的,是一枚边缘有些发黑的银钱。

    现在百姓日常花费,大多还是以铜钱为主,不过也会换一些银钱来储藏。

    这个银钱不知道存了多久,对于农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

    商队管事打量了半天,这才感慨地把银钱收下,

    反手拿出一枚崭新的银钱,用红布包了,恭敬地递给老丈:

    “老丈的心意,我收下了,这是我给你家孩子的贺礼。

    这个不能拒绝,还请收下,定下日子告诉坊市那边一声,

    如果能赶上,我还要去讨一杯喜酒呢!”

    范姓老者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只能感动地捧着手里的红色包裹。

    “走了!”

    ……

    “走了!”

    唐异身后,汇聚起来的三百关刀铁卫依次起身,

    甲胄摩擦,鞋子簧片回弹的铿锵声响起。

    前面就是国内城战场,尽管是异地作战,

    他们有陛下准备的充足物资,并不辛苦。

    如今,他们已经修整完毕,红色的信号弹腾空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