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 第395章 忠肝义胆心不负(1)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第395章 忠肝义胆心不负(1)

    “今日冠礼已成,为兄为你取表字子龙,此行多多珍重,遇事切莫莽撞。”

    “兄长放心,弟此行必定护佑乡里,平定贼寇!”

    刚满二十岁的赵云踌躇满志地跨上战马,手持银枪,带着乡勇一起投奔公孙瓒。

    朝廷对冀州党锢不开,豪强子弟亦无出头之地,

    此次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地组义兵助阵,被众人认为是子弟入仕契机。

    赵云出身真定大族,虽然算不得世家,但也颇有家资,能支持他从小习文练武。

    “吾乃常山赵子龙!黄巾贼可敢与我一战!”

    正在攻打郡县城市的黄巾力士手持大刀,正骑着马来回督战,

    听到赵云的邀战,发现只是一个刚及冠的少年,轻蔑道:

    “小娃娃回家去,爷爷正在攻府衙,要杀了那个吃人的狗官,没空与你玩耍!”

    眼看府衙就要被攻破,赵云不再犹豫,打马前冲,手中长枪颤动,直取那黄巾力士。

    铛!

    长枪被黄巾力士的大刀挡住,赵云枪法略显稚嫩,转折之间有些生硬,

    而黄巾力士靠着悍勇,与赵云杀的难分难解。

    而赵云顶住了黄巾力士初期的快攻,枪法也逐渐得心应手起来,

    抓住对方举刀的一个空档,枪尖一缩一送,直接命中心口。

    “好枪法!只可惜……”

    样貌粗犷的黄巾力士赞了一句,捂着胸口摔下马来。

    跟随赵云的乡勇冲了上来,将这群拿着棍棒靶子的黄巾贼寇杀散。

    “贼寇头目已死,降者不杀!”

    赵云看着这群像流民更胜过贼寇的黄巾贼,起了恻隐之心,高声喊道。

    很快,这些黄巾贼放下了手中的武器,被乡勇看管起来,府衙之围终于解除。

    “哎呀呀,冀州果然是人才辈出,小将军如此武艺,实属难得,

    我家府君最是爱才,可愿投入府君门下?”

    府衙内出来一群府兵,以及一个笑眯眯的文士,将有些拘谨的赵云迎了进去。

    随着府衙大门的关闭,外面传来砍杀声与惨叫。

    “先生,那些都是普通百姓,贼首已被我刺杀,百姓何辜啊?”

    赵云想要出门查看,被文士拉住:

    “哎,小将军休要自误,既然从贼,那就当杀,怎可乱了朝廷法纪?

    走,随我去见见府君!”

    外面的惨叫声逐渐停息,只是血腥味越来越浓。

    ……

    “子龙好武艺,听闻府君颇为欣赏你,要委以重任,

    为何放着大好前程不要,宁肯来投我?”

    身高臂长的公孙瓒对赵云问道。

    赵云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迷茫,拱手道:

    “府君引乌桓为军士,只是一味宽抚,任由乌桓胡人劫掠百姓,

    云对此无法忍受,只能弃府君而去。”

    公孙瓒点头道:

    “上行下效罢了!那刘使君是个读死书的呆子,这些胡人若禽兽一般,怎可轻信?

    若我来主事,定要将这些作乱的胡人斩杀干净!

    既然如此,子龙就入白马义从,随我征战,成就一番功业吧!”

    “遵命!”

    ……

    “子龙莫慌!我来助你!”

    中平元年(公元187年),灵帝改元中平,可天下依旧没有太平的意思。

    渔阳张纯、张举勾结乌桓叛乱,幽州动荡。

    这群乌桓人比官军还要不堪,所经之处,直接被屠戮一空。

    赵云遭遇大队乌桓突骑劫掠县城,义愤填膺之下,他孤身拦截这群禽兽般的乌桓人,

    赵云怀着一腔怒火出手,原本只能使出三枪的盘蛇七探,竟然可以用出五枪!

    一个照面,就挑下了三名乌桓突骑,

    他一人守住县城这条道路,忽前忽后,枪尖如索命寒星,当者绝无幸理。

    赵云从午时打到现在,不知杀了几名乌桓突骑,只觉得手中长枪越来越沉重,

    他已有些脱力了。

    今日恐怕要死在这里了,不过赵云并不懊悔。

    义之所在,虽死不惜!

    就在这时候,一声呼喊传来,赵云格开乌桓突骑的武器,侧身让了一下,这才看到冲过来的十多骑。

    领头一人挥舞双手剑,一剑外甩,

    格挡住刺来的长枪同时,催马近身,右手剑划过,直接抹了乌桓骑的脖子。

    他身侧的枣红脸大汉挥大刀,想要格挡的乌桓人连人带枪杆同时被斩断。

    右侧环眼大汉使丈八蛇矛,呼和声如滚雷,夺人心魄,蛇矛戳刺之下,直接将一名乌桓人甩出老远。

    三人当前厮杀,带着众人从侧面杀入进来。

    赵云认识来人,正是公孙瓒的同学,涿郡人氏,姓刘名备字玄德,为人宽厚,

    身边二人是其结义弟兄,使大刀者姓关名羽,使丈八蛇矛者姓张名飞,

    三人武艺高强,情同手足。

    三人是前些时候过来投奔公孙瓒,深得信任。

    有刘备三人的帮助,这群乌桓突骑终于被杀退。

    刘备下马查看了一下惶恐的百姓,安抚了一番,给这些劫后余生的百姓指点了一下去处,

    他看着那些被屠戮的尸首,一拳捶在墙壁之上:

    “刚刚平了黄巾之乱,乌桓又在幽州作乱,百姓因何要遭此劫难啊!”

    赵云摘下了头盔,夹在胳膊里,下马过来拱手道:

    “此虽为张纯、张举叛乱勾结,然州府放任乌桓人内附,

    却不加限制,只一味纵容,方酿成此等大祸!

    此非天灾,实人祸也!

    此次多谢援手,云感激不尽!”

    说着,他看着被乌桓胡兵破坏的县城,有些迷茫地说道:

    “玄德公,你比云年长许多,敢问如此乱世,我等如何自处?”

    刘备听到赵云的询问,摇了摇头,轻声道:

    “如今备势单力薄,还需寄人篱下,朝不保夕。”

    说话间,他拍了拍赵云的肩膀,语气和煦中透着坚定:

    “只要我等努力,一定可以聚天下忠义之士,扫平乱贼,让百姓重归田里,让汉室重归清明。

    纵是前路坎坷,粉身碎骨,此心依旧不改!”

    “听闻子龙率义兵来投伯圭,为的不也是见不得这混乱世道,想要解民倒悬?

    子龙既心中已有答案,何妨笃信之?

    此路定然荆棘遍地,阻碍重重,

    然大丈夫既生天地间,又怎可碌碌无为,随波逐流度日?

    若有一日,能与子龙这般有勇有义者并肩作战,共扶汉室,定不枉此生!”

    说着,刘备仿佛也驱散了自己心中的阴霾,向赵云挥手道别之时,勒马说道:

    “志同为友,道同为谋,备深信吾道不孤!

    子龙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