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 第416章 不忘初心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第416章 不忘初心

    “驼城?”

    马谡从来没听说过这个东西,不过他一直以来对于刘禅近乎盲目的信心,

    自然不会怀疑这东西能不能实现。

    他只是惊叹于这份图纸的复杂,同时很好奇这个是用来做什么的。

    马谡将这份图纸和批注包裹好,加上蜡封,这才交给八百里加急的信使送了出去。

    随着各项筹备的完成,从各地过来的观礼百姓基本到齐。

    这次刘禅打的泰山封禅大典,虽然隆重,但按照他的要求,诸葛丞相也没有进行任何奢华的准备。

    一切礼仪,参照记载的汉武帝与汉光武帝礼仪进行准备。

    时间过得飞快,过了年,万众瞩目的大汉封禅大典,如期举行。

    首先是第一日,在岱庙祭告先祖。

    朝廷中央官员,各地观礼百姓,共同见证了这一幕。

    他们都是取得这个成就的亲历者,也是见证者。

    在庄严的礼乐声中,刘禅穿冕服,献上三牲等祭品。

    刘禅额外奉上的,还有天南地北各处的山石土壤,河川之水。

    这一切都供奉完成,这才恭敬地给汉高武上香,恭敬宣读祭文:

    “禅嗣守汉基,扫平六合,复高祖之业,今于岱庙,祭告先祖。

    赖先帝之遗德,武侯之遗烈,将士之用命,百姓之归心。

    今九州同轨,八表归仁。

    农桑遍野,万民安居。

    ……

    此诚上答天命,下慰臣民夙愿之时也。

    伏惟:

    山河永固,家国永安!”

    祭文很长,用骈文历数了刘禅的功绩,

    念完将祭文焚烧之后,第一日岱庙祭告正常就算是完成。

    第二日祭天,第三日祭地,大赦这些流程,基本都是传统流程。

    这些基本都是帝王与礼官宗室完成。

    不过刘禅并不想完全遵从这些。

    他看着这些来自各地的百姓,突然觉得,有些话要和他们说。

    他扶着诸葛丞相在一旁落座,来到观礼的人群这边,向他们挥手道:

    “辛苦大家远道而来,参加这次封禅大典的观礼,住的还习惯吗?”

    这些被选中百姓怎么也想不到,他们敬仰的陛下,竟然这么平易近人。

    一时间,他们都拘谨地不知如何回答。

    刘禅看出了他们的紧张,和煦地说道:

    “朕不是洪水猛兽,更不是什么暴君,大家这么紧张,把朕也弄得拘谨起来了。”

    听到刘禅这么说,不知是谁先忍不住笑出声来,其他人也被逗笑,紧张的气氛倒是消散不少。

    刘禅这才继续说道:

    “你们都是各行各业的翘楚,有出身世家,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变卖家产助朝廷渡过难关的,

    也有用心耕作,无偿分享施肥管理等耕种技巧的,

    有在工坊潜心改进工艺,让钢铁产量直接翻倍的。

    有扎根乡村,数十年如一日教书育人的,

    也有放牧不忘巡视边防,用草叉震慑贼寇的。”

    人群当中的乞伏野骄傲的昂起了头。

    刘禅看着他们,动情地说道:

    “你们都是做好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就足矣证明,你们都是心怀大汉的英雄,不逊色于征战沙场的那些英雄!

    但是,如果我们只做好自己,还不够!

    朕不是神仙,诸葛丞相也不是神仙,朝廷需要你们时刻监督,哪里朝廷做的不好,提出来,

    通过你们最近的兵站,你们的意见会直接送到丞相这里,送到朕这里!

    你们的好建议,也是一样,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

    朕不会给你们别的特权,也不会有官职,更不能世袭。

    就像朕一直说得那样,名声,权力,财富,不能样样都占着!

    但是!”

    “但是,你们可以保持这份对大汉的热爱,监督朝廷不要走弯路,走错路!

    你们的每一份监督和建议,朝廷都会给予反馈!

    这是朕赋予你们的权力!

    朕希望将来大汉的每一个子民,无论职位高低,

    都会为了大汉富强,百姓安居乐业这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为了天下长治久安,万世太平而努力,

    你们愿意吗?”

    面对刘禅赤诚的目光,恳切的询问,这些天下万民的代表有些不知所措。

    他们没有想到,陛下竟然这么看重他们,一时间,他们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激动的苏木率先捶打着自己的胸膛,高声响应道:

    “陛下,我愿意!我会好好完成陛下的嘱托!虽死无憾!”

    其他人也早已被刘禅感染,只是一时间不知道如何表达罢了。

    有苏木带头,众人纷纷学着用右拳捶打胸口,大声说道:

    “我等愿意!虽死无憾!”

    刘禅同样用右拳捶打胸口,热烈地回应着他们。

    这些充满热情的民众,就是时刻提醒大汉这艘大船不要偏航的罗盘,

    也是支撑大汉这辆火车平稳运行的轨道。

    刘禅赋予他们的权力,看似没有什么约束力,

    但是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时刻提醒着坐在位子上的那个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刘禅的目标是三造大汉,但又不仅仅是建立一个以汉为年号朝廷那么简单。

    他数十年来的辛劳,都是在从民生方面入手,夯实大汉的基础。

    打下一地,就要守好一地。

    而想要守好一地的关键,永远是这里的人。

    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永远都是最勤劳,也最好管理的。

    只要有口饭吃,他们就会感恩戴德。

    只可惜,许多既得利益者,从来都没有真正重视他们。

    只会把他们的付出,当成理所应当,无底线地去压榨。

    人性的贪婪,向来如此。

    刘禅会努力给权力套上道德,律法,监督三重锁链,

    这才是这次泰山封禅,他向天地,向先祖,向着为了汉室永昌而不懈努力的所有人,做出来的承诺。

    这份承诺,他不仅停留在口头上,

    而是会刻上玉牒,封存在泰山之巅,后土之下。

    更是会通过大汉旬报,昭告天下。

    昭告刘禅对天下万民的承诺!

    随着祭天,祭地各项仪式的结束,刘禅的泰山封禅圆满结束。

    就在众人还沉浸在这份封禅的荣耀,以及对那些百姓监督朝廷的讨论之时,

    刘禅和诸葛丞相以及文武百官,已经回到了洛阳城。

    诸葛丞相带着丞相府和参谋团队忙碌了起来,

    他们开始了紧锣密鼓的重大民生工程调度安排,

    包括不限于疏浚黄河,加固堤防,清理长江水道等。

    而刘禅则一头扎进皇家工坊,

    他正和师娘一起,投入新甲胄与武器的开发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