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就想当大善人,非逼着我造反 > 第11章 三大毒计齐出,韩氏粮铺绝地反击倒计时

我就想当大善人,非逼着我造反 第11章 三大毒计齐出,韩氏粮铺绝地反击倒计时

    县城主街上,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全都是冲着韩氏粮铺去的!

    韩氏粮铺门口,瞬间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韩云就站在柜台后面,看着门口那人山人海的景象,看着伙计们忙碌地称量粮食,看着白花花的银钱和铜钱源源不断地流入钱箱。

    虽然不赚钱,但对他来说,这代表着他在这个世界的根基正在飞速扎稳!

    他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笑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这感觉,比在现代社会赚到第一个一百万还要爽!

    韩氏粮铺凭借着这压倒性的价格优势,简直像一头闯入羊群的猛虎,瞬间就将县城原本的粮食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其他粮铺的掌柜们都傻眼了!

    “这怎么可能?便宜两成?他不要活了?”

    “这是来砸场子的吧?谁家卖粮食能这么卖?”

    他们的顾客全都被韩氏粮铺抢走了,铺子里门可罗雀,跟韩氏粮铺门口那火爆的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韩云的名字,也随着韩氏粮铺的崛起,在短短几天内传遍了县城,甚至周边乡镇。

    百姓们提到他,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韩善人”!

    那个曾经被视为乞丐,用钱砸退恶霸的“怪人”,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在百姓口中流传的仁义商人!

    韩云坐在铺子后院的躺椅上,手里转着一枚铜钱,听着前院伙计们忙碌的喊声,以及远处隐约传来的百姓们的议论声。

    “哈哈!这感觉,太棒了!”

    韩氏粮铺的生意,那叫一个红火!

    简直比过年赶集还要热闹!

    每天从开门到关门,门口的队伍就没断过。

    县城里的老百姓,谁家买粮食不先到韩氏粮铺瞅瞅?

    便宜两成啊!

    这可不是小数目!

    省下来的钱,够买几尺布,扯几斤肉了!

    一时间,“韩善人”的名号,在县城里那是越传越响。

    韩云这边是赚了个盆满钵满,不,是赚了个名声大噪!

    他压根就没指望这粮铺初期能赚多少钱,他要的是名气,是民心!

    用现代的话说,这叫品牌效应,这叫用户积累!

    然而,韩云这边风生水起,县城里其他那些经营多年的老粮铺,可就惨了。

    那叫一个门可罗雀,饿死苍蝇!

    “他娘的!这姓韩的到底是从哪个犄角旮旯蹦出来的?”

    城东“钱氏粮铺”的钱掌柜,看着自家空荡荡的铺子,再瞅瞅不远处韩氏粮铺那人山人海的盛况,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

    “开业就便宜两成?他卖的粮食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不要本钱的吗?”

    “这不是明摆着要搞死我们吗?”

    “是啊!钱掌柜,这小子太狠了!完全不按规矩出牌啊!”

    旁边“孙氏米行”的孙掌柜,一张苦瓜脸拉得老长。

    “以前咱们井水不犯河水,各自有各自的客源,现在好了,客人都被他一个人抢光了!”

    “再这么下去,咱们都得关门大吉,喝西北风去!”

    城西“李记米铺”的李掌柜捶着柜台,一脸的愤懑。

    这些老粮铺的掌柜们,哪个不是在县城经营了十几二十年?

    他们平日里虽然也有竞争,但总体上还是维持着一个微妙的平衡。

    大家价格都差不多,赚多赚少,看各自的经营手段。

    可韩云这小子一出来,直接掀桌子了!

    价格屠夫啊这是!

    他们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韩云凭什么能把价格压得这么低?

    难道他家有金山银山,亏本赚吆喝?

    “不行!绝对不能让这小子这么猖狂下去!”

    钱掌柜眼睛里闪过一丝阴狠。

    “他想搞垮我们,我们就先把他搞垮!”

    “对!钱掌柜说得对!我们得联合起来!”

    孙掌柜立刻附和。

    “这小子人生地不熟的,咱们可都是本地的地头蛇!”

    于是乎,在钱掌柜的牵头下,县城里几家大粮铺的掌柜们,偷偷摸摸地聚到了一起。

    地点选在了一家不起眼的小酒馆包间里。

    “各位,情况想必大家都清楚了。”钱掌柜呷了口酒,沉声道:“那韩氏粮铺,就是一条鲶鱼,要把我们这些老鱼都给挤兑死!”

    “钱兄,你就直说吧,打算怎么办?我们都听你的!”李掌柜急吼吼地说道。

    “哼,一个外地来的毛头小子,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钱掌柜冷笑一声,“他不是喜欢低价倾销吗?那咱们就让他没粮食可卖!”

    “哦?钱兄有何高见?”孙掌柜眼睛一亮。

    “第一!”钱掌柜伸出一根手指,“找些人,去他铺子门口‘热闹热闹’!三天两头去闹一闹,我看他还怎么做生意!”

    “妙啊!让他不得安生!”李掌柜一拍大腿。

    “第二!”钱掌柜又伸出一根手指,“派人出去散布消息,就说他韩氏粮铺的粮食,都是些陈年烂谷子,表面光鲜,里面都发霉生虫了!吃了要生病的!”

    “高!实在是高!人言可畏啊!”孙掌柜抚掌赞叹,“老百姓最怕的就是吃出毛病来!”

    “这还不够!”钱掌柜眼中闪过一丝得意,“最狠的,是第三招!”

    他压低了声音:“我们联合起来,给那些给韩云供货的粮商施压!让他们断了韩云的货源!我倒要看看,他没有粮食,拿什么来卖!拿什么来便宜两成!”

    “釜底抽薪!钱兄果然老谋深算!”

    “就这么办!让他知道知道,这县城是谁的地盘!”

    几个掌柜的一拍即合,脸上露出了阴险的笑容。

    很快,韩氏粮铺就遇到了麻烦。

    先是门口来了几个歪瓜裂枣的地痞无赖,一会儿说买的粮食少了秤,一会儿说粮食里有沙子,大吵大闹,搅得其他客人不得安宁。

    韩云手下那些新招的伙计,大多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哪里见过这种阵仗,一时间都有些手足无措。

    紧接着,县城里就开始流传一些对韩氏粮铺不利的谣言。

    “哎,听说了吗?韩氏粮铺卖的粮食有问题啊!”

    “是吗?我看着挺好的啊,价格还便宜。”

    “嗨!便宜没好货!听说他们是把好粮食摆在面上,底下掺的都是发霉的陈粮!”

    “我的娘咧!这么黑心啊?那可不敢买了!”

    这些谣言一传十,十传百,虽然韩氏粮铺的价格依旧诱人,但一些胆小的百姓,心里也开始犯嘀咕了。